第175章 陶一言定親
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 作者:濃墨輕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銀錢的事情解決了,李世民又準備將陶一言要娶兩個公主的事情提出來。
“諸位愛卿,朝廷銀錢緊缺之事,多虧了文昌縣子獻策,才得以在短時間解決。”
“如今他隻有八歲,又在西征吐穀渾之仗中立下奇功,還進獻了鋼的製法。”
“諸位以為該如何封賞?”
李世民將問題提出來討論。
“微臣以為,文昌縣子年紀尚幼,不適合為官。”
“陛下可以加封其爵位至侯爵,著其入國子監進學。”
房玄齡出列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臣以為文昌縣子聰慧異常。”
“可以酌情加其一些檢校職務。陛下此次西征,任其為檢校皇家空軍大將軍就是最好的例證。”
長孫無忌也出列迴話。
“末將以為,文昌縣子父母雙亡,隻有一位兄長遠在瓊崖。”
“應及早為其定下親事,由親家妥當照料。將來必定成為大唐棟梁之材。”
程咬金這渾人不說封官晉爵,又把陶一言的婚事提了出來。
他這一提議,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群臣立刻議論起來。
“諸公、諸公!請安靜,請安靜!”
“要說這親家,本王來做最合適。”
“貞觀二年,老夫得一幼女,如今八歲,正好與文昌縣子同齡。”
“小女自幼便聰明好學,如今也是亭亭玉立,實乃文昌縣子之良配。”
河間郡王李孝恭立馬跳出來自薦。
“慢著,慢著!河間郡王!你那女兒學文,文昌縣子是空軍大將軍,屬武將之列。”
“當選習武女子為佳。”
“小女年方二六,配文昌縣子正好合適。”
“犬子寶琳在其麾下聽用,對其脾性多有了解,這個親家非老夫莫屬。”
楚國公尉遲恭立刻出列推薦自己的女兒。
“你快拉倒吧!你那女兒長得比你都黑。入洞房之時,別嚇到文昌縣子。”
不知道是誰狠狠懟了尉遲恭一句。
把尉遲恭氣得七竅生煙,迴過頭去看時,卻找不出是誰。
李世民見下麵鬧得差不多了,馬上把最重要的問題拋出來,為兩個女兒鋪路。
“諸位愛卿請靜一靜,聽朕說兩句。”
“唉!想我大唐人才濟濟,青年才俊也有不少。”
“隻是像文昌縣子如此驚才絕豔之人,卻絕無僅有。”
“如若能讓其娶二妻、三妻,便能少卻許多麻煩。”
說完,李世民暗暗向站在下首的李承乾使個眼色。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李承乾豈有還不明白的道理?
當即出列道:“啟稟父皇,兒臣思來想去,曆朝曆代好像並無娶二妻、三妻的先例。不知兒臣可曾記錯?”
殿中大臣們聽到李世民父子的對話,家裏有適齡女兒的人都是雙眼一亮。
是呀!
如果隻有一個正妻的位置,怎麽也難以輪到自己的女兒。
要是能夠一夫三妻,就多出兩個名額。
於是眾人便都向這個方向想辦法。
尚書左仆射蕭瑀出列進言:“啟稟陛下,一夫三妻並非無先例。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靈公呂環,便有三妻,陛下當可效法之。”
“小女自幼苦讀,平日亦好習武。如今芳齡二七,正可為文昌縣子抱得兩塊金磚,再合適不過。”
蕭瑀的前麵一段話,眾人都是認可的,但是後麵一段很多人都有意見了。
“你那女兒比人家文昌縣子都大了六歲,這不是老牛吃嫩草嘛!也好意思拉到朝堂來遛?”
不知道是誰又插了一句嘴,把蕭瑀氣得直跺腳。
“那朕便頒一道聖旨,特許文昌縣子效法齊靈公,一夫三妻,以示榮寵!”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掃視一眼群臣,大聲問道。
“陛下英明!”
“善,大善!”
……
群臣紛紛稱讚,沒有一個反對的。
李世民當場命人寫下聖旨,立刻獲得通過。
此事一通過,李世民心下大喜,便微微一笑道:“諸位愛卿,如今文昌縣子可以娶三妻。”
“朕也不好過多幹涉,要是他看上了哪家小娘子,便以婚書為準,以免諸位再起爭端。如若誰敢傷害文昌縣子,休怪朕手下無情。”
“臣等遵旨!”
……………………
李世民那邊在朝堂上達成所願。
陶一言這邊卻碰到些許波折。
大清早,他就帶了玫瑰露、各類罐頭、糖霜等等禮物一整車,到虞世南府上求見。
虞世南如今差不多八十高齡,雖然在朝廷掛著秘書監的職務,但是沒有大事,基本不上朝。
今日閑來無事,便想著出一本《虞公詩集》。
此時,為了序言中缺乏一首過硬的詩詞為引子而發愁。
正無計可施之際,下人稟報,文昌縣子陶一言求見。
虞世南不由雙眼一亮,文昌縣子好幾首詩詞都廣為流傳,正好可以求一首寫入序言。
想到這裏便親自迎了出去。
“寓公、虞公!怎敢勞您大駕親自出迎?在下真是罪過!罪過!”
見到虞世南親自出門迎接,陶一言連忙施禮告罪。
二人在學子叩闕陳情時,雖然相處得不錯,但是該有的禮數,陶一言還是不敢缺少。
“哈哈哈!小子,你這大唐神童今日能到老夫府上來,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呀!”
虞世南根本不跟陶一言客氣,拉著他的手就去書房。
陶一言被虞世南過度的熱情搞懵了。
心中暗道:小爺跟這老家夥的交情,好像還沒到這種程度吧?
不容他多想,二人已經到了書房。
“小子,你今日到老夫府上,可有要事?”
剛落座,虞世南就想著馬上幫陶一言處理事情,方便騰出時間來求詩。
“虞公,在下今日前來,的確有一件大事求您幫忙。”
陶一言向虞世南拱手道。
“小子有事隻管道來,老夫能幫則幫,幫不了也給你想辦法。”
虞世南捋捋胡須,很大氣的說道。
陶一言將自己要娶長樂公主和晉陽公主的事情告知虞世南。
虞世南聽後,大感為難,自古以來,從來沒有沒有一夫多妻的先例。
納媵、納妾倒是可以,但是堂堂公主豈能為媵女或妾室。
“小子,你這事做得草率了。如若沒有陛下特旨,你娶兩位公主為妻,便是違反律法。”
“屆時,被群臣知曉,一經彈劾,陛下也保不住你。”
………………
馬上要寫《通婚書》了長樂和晉陽誰做大????諸君給點意見!
“諸位愛卿,朝廷銀錢緊缺之事,多虧了文昌縣子獻策,才得以在短時間解決。”
“如今他隻有八歲,又在西征吐穀渾之仗中立下奇功,還進獻了鋼的製法。”
“諸位以為該如何封賞?”
李世民將問題提出來討論。
“微臣以為,文昌縣子年紀尚幼,不適合為官。”
“陛下可以加封其爵位至侯爵,著其入國子監進學。”
房玄齡出列提出自己的看法。
“老臣以為文昌縣子聰慧異常。”
“可以酌情加其一些檢校職務。陛下此次西征,任其為檢校皇家空軍大將軍就是最好的例證。”
長孫無忌也出列迴話。
“末將以為,文昌縣子父母雙亡,隻有一位兄長遠在瓊崖。”
“應及早為其定下親事,由親家妥當照料。將來必定成為大唐棟梁之材。”
程咬金這渾人不說封官晉爵,又把陶一言的婚事提了出來。
他這一提議,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群臣立刻議論起來。
“諸公、諸公!請安靜,請安靜!”
“要說這親家,本王來做最合適。”
“貞觀二年,老夫得一幼女,如今八歲,正好與文昌縣子同齡。”
“小女自幼便聰明好學,如今也是亭亭玉立,實乃文昌縣子之良配。”
河間郡王李孝恭立馬跳出來自薦。
“慢著,慢著!河間郡王!你那女兒學文,文昌縣子是空軍大將軍,屬武將之列。”
“當選習武女子為佳。”
“小女年方二六,配文昌縣子正好合適。”
“犬子寶琳在其麾下聽用,對其脾性多有了解,這個親家非老夫莫屬。”
楚國公尉遲恭立刻出列推薦自己的女兒。
“你快拉倒吧!你那女兒長得比你都黑。入洞房之時,別嚇到文昌縣子。”
不知道是誰狠狠懟了尉遲恭一句。
把尉遲恭氣得七竅生煙,迴過頭去看時,卻找不出是誰。
李世民見下麵鬧得差不多了,馬上把最重要的問題拋出來,為兩個女兒鋪路。
“諸位愛卿請靜一靜,聽朕說兩句。”
“唉!想我大唐人才濟濟,青年才俊也有不少。”
“隻是像文昌縣子如此驚才絕豔之人,卻絕無僅有。”
“如若能讓其娶二妻、三妻,便能少卻許多麻煩。”
說完,李世民暗暗向站在下首的李承乾使個眼色。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李承乾豈有還不明白的道理?
當即出列道:“啟稟父皇,兒臣思來想去,曆朝曆代好像並無娶二妻、三妻的先例。不知兒臣可曾記錯?”
殿中大臣們聽到李世民父子的對話,家裏有適齡女兒的人都是雙眼一亮。
是呀!
如果隻有一個正妻的位置,怎麽也難以輪到自己的女兒。
要是能夠一夫三妻,就多出兩個名額。
於是眾人便都向這個方向想辦法。
尚書左仆射蕭瑀出列進言:“啟稟陛下,一夫三妻並非無先例。春秋時期,齊國國君齊靈公呂環,便有三妻,陛下當可效法之。”
“小女自幼苦讀,平日亦好習武。如今芳齡二七,正可為文昌縣子抱得兩塊金磚,再合適不過。”
蕭瑀的前麵一段話,眾人都是認可的,但是後麵一段很多人都有意見了。
“你那女兒比人家文昌縣子都大了六歲,這不是老牛吃嫩草嘛!也好意思拉到朝堂來遛?”
不知道是誰又插了一句嘴,把蕭瑀氣得直跺腳。
“那朕便頒一道聖旨,特許文昌縣子效法齊靈公,一夫三妻,以示榮寵!”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李世民掃視一眼群臣,大聲問道。
“陛下英明!”
“善,大善!”
……
群臣紛紛稱讚,沒有一個反對的。
李世民當場命人寫下聖旨,立刻獲得通過。
此事一通過,李世民心下大喜,便微微一笑道:“諸位愛卿,如今文昌縣子可以娶三妻。”
“朕也不好過多幹涉,要是他看上了哪家小娘子,便以婚書為準,以免諸位再起爭端。如若誰敢傷害文昌縣子,休怪朕手下無情。”
“臣等遵旨!”
……………………
李世民那邊在朝堂上達成所願。
陶一言這邊卻碰到些許波折。
大清早,他就帶了玫瑰露、各類罐頭、糖霜等等禮物一整車,到虞世南府上求見。
虞世南如今差不多八十高齡,雖然在朝廷掛著秘書監的職務,但是沒有大事,基本不上朝。
今日閑來無事,便想著出一本《虞公詩集》。
此時,為了序言中缺乏一首過硬的詩詞為引子而發愁。
正無計可施之際,下人稟報,文昌縣子陶一言求見。
虞世南不由雙眼一亮,文昌縣子好幾首詩詞都廣為流傳,正好可以求一首寫入序言。
想到這裏便親自迎了出去。
“寓公、虞公!怎敢勞您大駕親自出迎?在下真是罪過!罪過!”
見到虞世南親自出門迎接,陶一言連忙施禮告罪。
二人在學子叩闕陳情時,雖然相處得不錯,但是該有的禮數,陶一言還是不敢缺少。
“哈哈哈!小子,你這大唐神童今日能到老夫府上來,真是令寒舍蓬蓽生輝呀!”
虞世南根本不跟陶一言客氣,拉著他的手就去書房。
陶一言被虞世南過度的熱情搞懵了。
心中暗道:小爺跟這老家夥的交情,好像還沒到這種程度吧?
不容他多想,二人已經到了書房。
“小子,你今日到老夫府上,可有要事?”
剛落座,虞世南就想著馬上幫陶一言處理事情,方便騰出時間來求詩。
“虞公,在下今日前來,的確有一件大事求您幫忙。”
陶一言向虞世南拱手道。
“小子有事隻管道來,老夫能幫則幫,幫不了也給你想辦法。”
虞世南捋捋胡須,很大氣的說道。
陶一言將自己要娶長樂公主和晉陽公主的事情告知虞世南。
虞世南聽後,大感為難,自古以來,從來沒有沒有一夫多妻的先例。
納媵、納妾倒是可以,但是堂堂公主豈能為媵女或妾室。
“小子,你這事做得草率了。如若沒有陛下特旨,你娶兩位公主為妻,便是違反律法。”
“屆時,被群臣知曉,一經彈劾,陛下也保不住你。”
………………
馬上要寫《通婚書》了長樂和晉陽誰做大????諸君給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