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虞世南來訪
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 作者:濃墨輕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無法可修飾的一對手,帶著溫暖永遠在背後,……”
四人躺在草地上,凝望夜空,吟唱起這首母親的讚歌。
上遊也有二十多人在靜靜的聽他們歌唱。
有人閉目迴憶,有人托腮微笑,更有人低聲啜泣。
這曲讚歌勾起了所有人濃濃的思親情緒。
就像催眠曲一般,慢慢的,有人睡了過去,嘴角還帶著甜美的微笑。
時光在慢慢流逝,不知道過了多久。
“喂喂喂!起來了,都迴自己床上睡覺去。”
“更深露重的,快快起來,莫要生病了。”
程大牛甕聲甕氣的聲音在眾人耳畔響起。
驚醒了數十人的美夢。
“啊……”
兕子打了個哈欠,坐起身來。
“相公,我們上車睡吧,有點涼了。”
“啊姐!你們也快起來。”
兕子搖搖陶一言又搖醒長樂和城陽。
“相公,這首歌太好聽了。明天你教我們唱,好不好?”
城陽撲閃著大眼睛看向陶一言。
“好呀!隻要你想學,相公就教。”
“謝謝相公!”
……………………
第二天上午,陶一言便命人去藍田縣城取出大量銀錠。
陶村正一宣傳,所有人都知道,前兩天跟他們一起坐在大樹下,捧著海碗吃飯的老板就是大唐首富文昌侯陶一言,他的三位漂亮娘子都是公主。
中午時分,陶一言便帶著三位公主、兩個女兒到村口的歪脖子樹下發賞銀。
村民們一個個笑逐顏開,輪流上前恭喜長樂公主。
兕子在旁邊發銀子發到手軟。
接著陶一言便把買五十畝土地充當學田和建私塾的事情,當著村民們的麵安排下去。
辦學是惠及子孫後代的大事,那就不是簡單道謝的小事了。
接下來,在陶村正的帶領下,村民們紮紮實實給陶一言和長樂公主磕了三個頭。
這些儀式走完,陶一言等人便迴到河邊的房車,坐下搓麻將。
……………………
陶一言和三位公主在桃花村玩得樂不思蜀,朝堂中卻鬧得沸沸揚揚。
那日在契約上簽名作擔保的人,全部被彈劾了。
彈劾的理由,當然是這些大臣屍位素餐,慫恿陛下與陶侯對賭,結果輸了不知道多少億億石糧食。
令整個大唐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當中。
現在,李世民龍案上,每天收到的彈劾奏折都有兩尺高。
這天,李世民又看著堆積如山的彈劾奏折發呆。
突然太監總管劉忠小跑著進了大殿。
“啟稟陛下,有陶侯的消息了。”
“他在哪裏?朕的三個女兒還有外孫女可好?”
“陶侯帶著幾位公主在藍田縣桃花村。聽聞他們進山打了幾百匹狼。”
“幾百匹?唉!朕這個女婿,做什麽事都不讓人省心呀!”
“陛下,如今有了陶侯的消息,我們該當如何定計?”
“你且附耳過來……”
“陛下妙計,如此陽謀,陶侯必定入彀,老奴這便去辦。”
……………………
陶一言夫婦四人剛給村民們發完賞銀,個個心情暢快的搓著麻將。
還沒打兩圈,就有親衛來報,朝廷有兩位大官前來求見。
陶一言將車簾一撩,就見到了遠遠走過來的虞世南和劉忠。
虞公是幫他寫通婚書的大媒人,陶一言不敢托大,連忙帶著三位公主,跳下馬車迎接。
“哈哈!小子陶一言見過虞公。”
“見過虞公!”
……
四人紛紛向虞世南行禮,劉忠卻被晾在一旁,一人理睬。
“哈哈!下官見過公主殿下,見過大將軍。”
幾人客套一番,虞世南便被陶一言引到江邊釣魚喝茶的桌椅旁坐下。
“小友,老夫聽聞你在藍田流連忘返,便過來瞧瞧。不知最近可有大作問世?”
剛坐下,虞世南就問起了陶一言的文事。
陶一言聽得這一問,不由心中一動。
自己正準備在陶花村建一所私塾,如果能請虞世南這位書法大家題一副對聯,那就諸事完美了。
“唉!虞公不要取笑了,在下哪能有什麽大作?現在正為一副對聯犯愁呢!”
陶一言故作愁眉苦臉的說道。
“小友過謙了,你的文采在大唐可是有目共睹的。”
“老夫倒要聽聽,有什麽對聯能難倒你這個神童?”
虞世南聽聞有了題目,便來了興趣。
“昨日在下和三位公主商議,準備在這桃花村建一座學館,教化村民。”
“學館大門口需要用一副對聯,卻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句子,所以犯愁。”
陶一言繼續忽悠虞世南。
“要說這勵誌、勸學的對聯嘛,老夫這裏也有不少。”
“隻是新學、新氣象,當用新對聯,老夫一時也作不出合適的。”
虞世南也故意皺著眉頭,將難題踢迴陶一言這邊。
陶一言沉思片刻,突然雙眼一亮,叫道:“有了!虞公幫忙看看,這兩句可入得法眼?”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陶一言將後世蒲鬆齡用來激勵自己發奮讀書和創作的對聯念了出來。
“妙、妙哉!”
“此聯上下文皆有著名典故,象征決心和毅力。”
“還可激勵學子在麵對困難時永不言敗,勇往直前。”
“好對聯,好對聯!”
“此聯用在學堂大門前,再合適不過。”
“老夫這便抄錄下來,將來可作勸學之用。”
說完,虞世南拿起桌上的紙筆便開始抄錄。
上下聯抄完,陶一言又拿出一張紙:“煩您再寫上桃花學館四個字。”
虞世南正在興頭上,不假思索,提筆唰唰唰幾下,一氣嗬成。
寫好後,陶一言立刻命人將三張紙拿走。
“小友、小友!你這是要拿到哪裏?”
“這副對聯,老夫還要拿去裝裱,掛到孫兒的書房中。”
虞世南見陶一言把對聯拿走,便著急了。
“哎呀!在下沒料到您還有如此用途。”
“來來來!這裏還有紙,您再接著寫。”
陶一言憋著笑,又從旁邊拿出一張宣紙,為虞世南鋪在桌子上。
看到陶一言憋著笑的樣子,虞世南瞬間感到上當了。
抬著手在那裏,半晌下不去筆。
四人躺在草地上,凝望夜空,吟唱起這首母親的讚歌。
上遊也有二十多人在靜靜的聽他們歌唱。
有人閉目迴憶,有人托腮微笑,更有人低聲啜泣。
這曲讚歌勾起了所有人濃濃的思親情緒。
就像催眠曲一般,慢慢的,有人睡了過去,嘴角還帶著甜美的微笑。
時光在慢慢流逝,不知道過了多久。
“喂喂喂!起來了,都迴自己床上睡覺去。”
“更深露重的,快快起來,莫要生病了。”
程大牛甕聲甕氣的聲音在眾人耳畔響起。
驚醒了數十人的美夢。
“啊……”
兕子打了個哈欠,坐起身來。
“相公,我們上車睡吧,有點涼了。”
“啊姐!你們也快起來。”
兕子搖搖陶一言又搖醒長樂和城陽。
“相公,這首歌太好聽了。明天你教我們唱,好不好?”
城陽撲閃著大眼睛看向陶一言。
“好呀!隻要你想學,相公就教。”
“謝謝相公!”
……………………
第二天上午,陶一言便命人去藍田縣城取出大量銀錠。
陶村正一宣傳,所有人都知道,前兩天跟他們一起坐在大樹下,捧著海碗吃飯的老板就是大唐首富文昌侯陶一言,他的三位漂亮娘子都是公主。
中午時分,陶一言便帶著三位公主、兩個女兒到村口的歪脖子樹下發賞銀。
村民們一個個笑逐顏開,輪流上前恭喜長樂公主。
兕子在旁邊發銀子發到手軟。
接著陶一言便把買五十畝土地充當學田和建私塾的事情,當著村民們的麵安排下去。
辦學是惠及子孫後代的大事,那就不是簡單道謝的小事了。
接下來,在陶村正的帶領下,村民們紮紮實實給陶一言和長樂公主磕了三個頭。
這些儀式走完,陶一言等人便迴到河邊的房車,坐下搓麻將。
……………………
陶一言和三位公主在桃花村玩得樂不思蜀,朝堂中卻鬧得沸沸揚揚。
那日在契約上簽名作擔保的人,全部被彈劾了。
彈劾的理由,當然是這些大臣屍位素餐,慫恿陛下與陶侯對賭,結果輸了不知道多少億億石糧食。
令整個大唐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當中。
現在,李世民龍案上,每天收到的彈劾奏折都有兩尺高。
這天,李世民又看著堆積如山的彈劾奏折發呆。
突然太監總管劉忠小跑著進了大殿。
“啟稟陛下,有陶侯的消息了。”
“他在哪裏?朕的三個女兒還有外孫女可好?”
“陶侯帶著幾位公主在藍田縣桃花村。聽聞他們進山打了幾百匹狼。”
“幾百匹?唉!朕這個女婿,做什麽事都不讓人省心呀!”
“陛下,如今有了陶侯的消息,我們該當如何定計?”
“你且附耳過來……”
“陛下妙計,如此陽謀,陶侯必定入彀,老奴這便去辦。”
……………………
陶一言夫婦四人剛給村民們發完賞銀,個個心情暢快的搓著麻將。
還沒打兩圈,就有親衛來報,朝廷有兩位大官前來求見。
陶一言將車簾一撩,就見到了遠遠走過來的虞世南和劉忠。
虞公是幫他寫通婚書的大媒人,陶一言不敢托大,連忙帶著三位公主,跳下馬車迎接。
“哈哈!小子陶一言見過虞公。”
“見過虞公!”
……
四人紛紛向虞世南行禮,劉忠卻被晾在一旁,一人理睬。
“哈哈!下官見過公主殿下,見過大將軍。”
幾人客套一番,虞世南便被陶一言引到江邊釣魚喝茶的桌椅旁坐下。
“小友,老夫聽聞你在藍田流連忘返,便過來瞧瞧。不知最近可有大作問世?”
剛坐下,虞世南就問起了陶一言的文事。
陶一言聽得這一問,不由心中一動。
自己正準備在陶花村建一所私塾,如果能請虞世南這位書法大家題一副對聯,那就諸事完美了。
“唉!虞公不要取笑了,在下哪能有什麽大作?現在正為一副對聯犯愁呢!”
陶一言故作愁眉苦臉的說道。
“小友過謙了,你的文采在大唐可是有目共睹的。”
“老夫倒要聽聽,有什麽對聯能難倒你這個神童?”
虞世南聽聞有了題目,便來了興趣。
“昨日在下和三位公主商議,準備在這桃花村建一座學館,教化村民。”
“學館大門口需要用一副對聯,卻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句子,所以犯愁。”
陶一言繼續忽悠虞世南。
“要說這勵誌、勸學的對聯嘛,老夫這裏也有不少。”
“隻是新學、新氣象,當用新對聯,老夫一時也作不出合適的。”
虞世南也故意皺著眉頭,將難題踢迴陶一言這邊。
陶一言沉思片刻,突然雙眼一亮,叫道:“有了!虞公幫忙看看,這兩句可入得法眼?”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陶一言將後世蒲鬆齡用來激勵自己發奮讀書和創作的對聯念了出來。
“妙、妙哉!”
“此聯上下文皆有著名典故,象征決心和毅力。”
“還可激勵學子在麵對困難時永不言敗,勇往直前。”
“好對聯,好對聯!”
“此聯用在學堂大門前,再合適不過。”
“老夫這便抄錄下來,將來可作勸學之用。”
說完,虞世南拿起桌上的紙筆便開始抄錄。
上下聯抄完,陶一言又拿出一張紙:“煩您再寫上桃花學館四個字。”
虞世南正在興頭上,不假思索,提筆唰唰唰幾下,一氣嗬成。
寫好後,陶一言立刻命人將三張紙拿走。
“小友、小友!你這是要拿到哪裏?”
“這副對聯,老夫還要拿去裝裱,掛到孫兒的書房中。”
虞世南見陶一言把對聯拿走,便著急了。
“哎呀!在下沒料到您還有如此用途。”
“來來來!這裏還有紙,您再接著寫。”
陶一言憋著笑,又從旁邊拿出一張宣紙,為虞世南鋪在桌子上。
看到陶一言憋著笑的樣子,虞世南瞬間感到上當了。
抬著手在那裏,半晌下不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