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捉奸(3)
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 作者:濃墨輕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猛海縣南衙。
陶依然帶隊,一行二十餘人提前來到南衙。
進入後堂,陶依然拿出阿依女王的氣勢:“黎縣令,待會把那些人帶上公堂……”
“不必顧及他們的身份地位,萬事都有本王擔著,你照做便是。”
劉縣令連忙躬身領命:“微臣遵命!”
……………………
南衙公堂。
李承乾、陶一言等人很快被帶到了這裏。
李承乾一路上喋喋不休,一直在埋怨蒙海關係不到位,敗壞了大家的興致。
進了大堂,就見一個中年縣令沉著臉坐在正中。
兩旁的衙差手中沒有拿板子,而是荊條。
到了這裏,李承乾反而把心定了下來。
陶一言和李泰卻有些心虛,他們二人的夫人都在猛海縣城,要是被知道了肯定要翻天。
“啪”
“堂下之人,你們聚眾淫亂,被本縣抓了現場。”
“還不快快報上名來?”
黎縣令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
上麵坐著的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李承乾並不怵他,上前一步怒道:“本宮是大唐太子,你也膽敢審?”
黎縣令一聽對方報出身份,心裏猛的抽了一下。
剛才聽女王介紹時,還以為這些人隻是哪位官員的子弟,有女王在後麵坐鎮,他當然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現在聽聞對方竟然是大唐太子,哪有不擔心的道理?
但是,很快他便想起剛才阿依女王說過,萬事有她擔著。
於是很快他鎮定下來,問道:“你說是大唐太子,可有憑證?”
李承乾不慌不忙的從袖袋中掏出自己的太子令牌,交給身邊的衙差。
衙差雙手接過,呈到黎縣令案前。
黎縣令匆匆看了一眼,估計這塊令牌是真的,但是要將戲演下去,隻有想辦法將它推翻。
“這令牌本官姑且不論它的真假。即便是大唐太子,觸犯我們驃國律法,也要依律受罰。”
“來人,將他帶到一旁,登記好身份信息,待會一並判決。”
黎縣令的話說得斬釘截鐵,沒有留絲毫餘地。
李承乾馬上被兩個衙差帶到一旁做登記。
“啪“
“將下一個帶上來!”
黎縣令又一拍驚堂木,命人將陶一言帶到大堂正中。
陶一言被帶上來,不等黎縣令發問,便說道:“本侯是大唐的文昌侯,還是你們阿依女王的父親。縣令大人,還請你賣個麵子。”
“胡說八道,竟敢冒充我們女王陛下的父親,本官看你是不想活了?來人,拖出去砍了!”
“等等、等等!我說的是真話。不信,你可以找你們阿依女王問問。”
“你隻有十幾歲,如何能生出二、三十歲的人?當本官好騙麽?來人,將他帶到一旁,等候判決!”
接下來,李泰輪到李泰過堂。
“縣令大人,我跟他們不一樣。不是什麽皇親國戚,我有銀子,可否用銀子贖刑?”
李泰胖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小心翼翼的詢問。
“這位胖郎君,不好意思了!我國女王陛下馬上要駕臨猛海縣,現在全縣範圍內掃黃、掃賭。要想贖刑,等下次吧!”
接下來,一個個審問,他們被抓了現場,也沒有什麽好問的,基本上就是將身份信息登記好。
下麵就到了宣判環節,黎縣令又拿起驚堂木重重拍了一下:“先將人犯押到班房,半個時辰後宣判。”
……………………
黎縣令轉個背,馬上到了後堂。
眾女剛才聽得津津有味,現在見黎縣令進來,知道他是來問宣判的事。
兕子先開口道:“然然,這次可不能輕易放過他們,必須打板子!”
“對對對!每人打十大板!”
“還要罰他們的銀錢,每人罰一百貫。”
“一百貫哪夠?最少五百貫。”
“還是讓他們蹲大獄好些!”
……
眾女紛紛獻計獻策給陶依然作參考。
待到眾人靜下來,兕子便來了個總結:“然然,把人打壞了,還得我們侍候。不如這樣吧……”
“好好!那便依三娘所言。”陶依然聽了兕子的意見,也很讚同。
說完,留下冷芸繼續監視,眾女開心的從後門走了。
黎縣令則慢慢迴到大堂。
……………………
“啪“
驚堂木再次響起。
黎縣令拿起宣判文書大聲說道:“經本縣查實,李承乾、李泰、陶一言等十二人及春花、秋月等三十二人在畫舫上聚眾淫亂,被當場抓獲。”
“根據驃國刑律規定,判決如下。”
“第一、每人罰銀五百貫。”
“第二、每人鞭笞兩下。”
“第三、通知家屬到縣衙作保領人,無保人的監禁兩日。”
“第四、本判決張貼至衙門公示之處,以儆不法。”
“此判決立即執行!”
念完判決內容,黎縣令又拍了一下驚堂木,便離開了公堂。
宣判完畢,李承乾、李泰、陶一言三人都傻眼了。
在大唐就沒見過這樣判決的。
罰錢無所謂,打兩下也能忍,關鍵是叫家屬和公示判決文書,這就要命了。
不但名聲盡毀,而且還要被兕子她們折磨,想想都心慌。
此時,陶一言知道再不出手,事情就要向更糟糕的方向發展了。
腦袋馬上運轉起來。
想到這裏馬上從懷中取出十兩金子和一麵侯府令牌,交給蒙海。
讓他找人去秘密通知陶依然火速過來救人。
……………………
陶依然這邊已經迴到客棧,眾女嘻嘻嗬嗬的談論著陶一言他們的事情。
過了沒多久,就見蒙捕頭氣喘籲籲的來到客棧。
雙手捧著那錠十兩的金子,跪下向陶依然稟報:“啟稟王上,陶侯爺給了屬下十兩金子。讓屬下過來秘密通知您,去南衙救人。”
“不見,不見!就說你們女王在用膳,沒空管他的閑事。想要然然悄悄去救他們,盡想好事!”
兕子搖著小難帶,氣衝衝的說道。
“三娘!這樣一說我們不是露餡了嗎?不如讓他迴話,就說大臣們聽聞我迴國,前來商議大事,見不著。這樣可好?”
陶依然笑笑,提了個新的意見。
兕子一聽,立刻撫掌讚道:“好!這個主意好!就這樣迴答,我們繼續玩貓戲老鼠的遊戲。嗬嗬!”
“等他們挨完板子,在裏麵吃了兩餐餿飯,我們再去撈人。”
陶依然帶隊,一行二十餘人提前來到南衙。
進入後堂,陶依然拿出阿依女王的氣勢:“黎縣令,待會把那些人帶上公堂……”
“不必顧及他們的身份地位,萬事都有本王擔著,你照做便是。”
劉縣令連忙躬身領命:“微臣遵命!”
……………………
南衙公堂。
李承乾、陶一言等人很快被帶到了這裏。
李承乾一路上喋喋不休,一直在埋怨蒙海關係不到位,敗壞了大家的興致。
進了大堂,就見一個中年縣令沉著臉坐在正中。
兩旁的衙差手中沒有拿板子,而是荊條。
到了這裏,李承乾反而把心定了下來。
陶一言和李泰卻有些心虛,他們二人的夫人都在猛海縣城,要是被知道了肯定要翻天。
“啪”
“堂下之人,你們聚眾淫亂,被本縣抓了現場。”
“還不快快報上名來?”
黎縣令一拍驚堂木,大聲喝道。
上麵坐著的隻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李承乾並不怵他,上前一步怒道:“本宮是大唐太子,你也膽敢審?”
黎縣令一聽對方報出身份,心裏猛的抽了一下。
剛才聽女王介紹時,還以為這些人隻是哪位官員的子弟,有女王在後麵坐鎮,他當然沒有什麽好擔心的。
現在聽聞對方竟然是大唐太子,哪有不擔心的道理?
但是,很快他便想起剛才阿依女王說過,萬事有她擔著。
於是很快他鎮定下來,問道:“你說是大唐太子,可有憑證?”
李承乾不慌不忙的從袖袋中掏出自己的太子令牌,交給身邊的衙差。
衙差雙手接過,呈到黎縣令案前。
黎縣令匆匆看了一眼,估計這塊令牌是真的,但是要將戲演下去,隻有想辦法將它推翻。
“這令牌本官姑且不論它的真假。即便是大唐太子,觸犯我們驃國律法,也要依律受罰。”
“來人,將他帶到一旁,登記好身份信息,待會一並判決。”
黎縣令的話說得斬釘截鐵,沒有留絲毫餘地。
李承乾馬上被兩個衙差帶到一旁做登記。
“啪“
“將下一個帶上來!”
黎縣令又一拍驚堂木,命人將陶一言帶到大堂正中。
陶一言被帶上來,不等黎縣令發問,便說道:“本侯是大唐的文昌侯,還是你們阿依女王的父親。縣令大人,還請你賣個麵子。”
“胡說八道,竟敢冒充我們女王陛下的父親,本官看你是不想活了?來人,拖出去砍了!”
“等等、等等!我說的是真話。不信,你可以找你們阿依女王問問。”
“你隻有十幾歲,如何能生出二、三十歲的人?當本官好騙麽?來人,將他帶到一旁,等候判決!”
接下來,李泰輪到李泰過堂。
“縣令大人,我跟他們不一樣。不是什麽皇親國戚,我有銀子,可否用銀子贖刑?”
李泰胖臉上露出諂媚的笑容,小心翼翼的詢問。
“這位胖郎君,不好意思了!我國女王陛下馬上要駕臨猛海縣,現在全縣範圍內掃黃、掃賭。要想贖刑,等下次吧!”
接下來,一個個審問,他們被抓了現場,也沒有什麽好問的,基本上就是將身份信息登記好。
下麵就到了宣判環節,黎縣令又拿起驚堂木重重拍了一下:“先將人犯押到班房,半個時辰後宣判。”
……………………
黎縣令轉個背,馬上到了後堂。
眾女剛才聽得津津有味,現在見黎縣令進來,知道他是來問宣判的事。
兕子先開口道:“然然,這次可不能輕易放過他們,必須打板子!”
“對對對!每人打十大板!”
“還要罰他們的銀錢,每人罰一百貫。”
“一百貫哪夠?最少五百貫。”
“還是讓他們蹲大獄好些!”
……
眾女紛紛獻計獻策給陶依然作參考。
待到眾人靜下來,兕子便來了個總結:“然然,把人打壞了,還得我們侍候。不如這樣吧……”
“好好!那便依三娘所言。”陶依然聽了兕子的意見,也很讚同。
說完,留下冷芸繼續監視,眾女開心的從後門走了。
黎縣令則慢慢迴到大堂。
……………………
“啪“
驚堂木再次響起。
黎縣令拿起宣判文書大聲說道:“經本縣查實,李承乾、李泰、陶一言等十二人及春花、秋月等三十二人在畫舫上聚眾淫亂,被當場抓獲。”
“根據驃國刑律規定,判決如下。”
“第一、每人罰銀五百貫。”
“第二、每人鞭笞兩下。”
“第三、通知家屬到縣衙作保領人,無保人的監禁兩日。”
“第四、本判決張貼至衙門公示之處,以儆不法。”
“此判決立即執行!”
念完判決內容,黎縣令又拍了一下驚堂木,便離開了公堂。
宣判完畢,李承乾、李泰、陶一言三人都傻眼了。
在大唐就沒見過這樣判決的。
罰錢無所謂,打兩下也能忍,關鍵是叫家屬和公示判決文書,這就要命了。
不但名聲盡毀,而且還要被兕子她們折磨,想想都心慌。
此時,陶一言知道再不出手,事情就要向更糟糕的方向發展了。
腦袋馬上運轉起來。
想到這裏馬上從懷中取出十兩金子和一麵侯府令牌,交給蒙海。
讓他找人去秘密通知陶依然火速過來救人。
……………………
陶依然這邊已經迴到客棧,眾女嘻嘻嗬嗬的談論著陶一言他們的事情。
過了沒多久,就見蒙捕頭氣喘籲籲的來到客棧。
雙手捧著那錠十兩的金子,跪下向陶依然稟報:“啟稟王上,陶侯爺給了屬下十兩金子。讓屬下過來秘密通知您,去南衙救人。”
“不見,不見!就說你們女王在用膳,沒空管他的閑事。想要然然悄悄去救他們,盡想好事!”
兕子搖著小難帶,氣衝衝的說道。
“三娘!這樣一說我們不是露餡了嗎?不如讓他迴話,就說大臣們聽聞我迴國,前來商議大事,見不著。這樣可好?”
陶依然笑笑,提了個新的意見。
兕子一聽,立刻撫掌讚道:“好!這個主意好!就這樣迴答,我們繼續玩貓戲老鼠的遊戲。嗬嗬!”
“等他們挨完板子,在裏麵吃了兩餐餿飯,我們再去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