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國師竟是母親!
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 作者:濃墨輕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寅時初。
(寅時初是03:00時)
唐軍大營。
營門口,燈火通明。
幾十名女兵拿著擔架正在待命,隨時準備救助迴來的傷員。
在這裏負責指揮的是阿依女王陶依然。
此時,她正在門口處焦急的來迴踱步,不時還側耳傾聽遠處的動靜。
又過了約莫一刻鍾,遠處傳來“得得得”的馬蹄聲。
營門口的將士們立刻來了精神。
幾十息之後,一隊人馬進入大營。
為首之人正是薛仁貴。
陶依然馬上帶人迎了上去,關切的問道:“相公,你沒事吧?”
“娘子放心,我沒事!但是隊伍中有二十多個傷者,勞煩娘子馬上抬他們去傷患營。”
薛仁貴指著隊伍中段的位置對陶依然說道。
陶依然見自己相公沒事,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轉頭對女兵們下令:“馬上將傷者抬到傷患營。“
女兵們便跟著陶依然一起動手,上去攙扶傷者。
傷者很快被送到傷患營中。
陶依然看到傷者中還有一個女子,便親自過去包紮。
“這位娘子,真是多謝你了。”女國師有氣無力的說道。
經過幾個時辰的逃亡和廝殺,她身上破開七、八道口子,外衣上染滿血漬。
此時,她臉色蒼白得嚇人,身體極其虛弱。
“不用謝!待會有些疼,你忍著點。”
“我看你這小娘子不過十七、八歲,怎麽受得了如此長途奔波。”
“嗬嗬!好在這小臉沒事,否則更讓人心疼了。”
陶依然抬起右手輕輕撫過女國師細嫩的臉龐。
“娘子,你真漂亮!怎麽到了軍營中與這些軍漢在一起?”
女國師看了看陶依然潔白無瑕的臉龐讚道。
“你這小娘子,還拿人打趣。我都快四十了,哪裏還說得上漂亮?”
“倒是你,十七、八歲,正是如花兒一般的年紀,將來肯定能嫁個好相公。”
“對了,我們軍中有幾位將軍不錯,要不要給你做個媒,牽牽紅線呀?”
陶依然看女國師不是婦人發式,便也拿她打趣。
女國師聽到陶依然說做媒的事,蒼白的臉上立刻現出兩朵紅雲,羞澀道:“奴家是戒日王國的國師杜莎,不知娘子貴姓?”
“我姓陶,是驃國的女王。”陶依然隨口答道。
“姓陶?你叫什麽名字?文昌侯陶一言是你何人?”女國師失聲問道。
“我叫陶依然。文昌侯,那個、那個,是我們家親戚。”
由於二人年齡差距較大,對於外人,陶依然一般不說明彼此之間的父女關係。
沒想到,女國師聽後,竟然坐起身來,瞪大眼睛看著陶依然。
繼而雙眼閃出點點淚光,雙手緊緊的抓著她的手,哽咽道:“然然,我是奶奶啊!我的乖孫女,奶奶找你們找得好苦啊!”
說完,顧不得渾身疼痛,緊緊的將陶依然摟入懷中。
呃!
奶奶?
十七、八歲的女國師竟然是自己奶奶。
陶依然瞬間懵了,但是很快又反應過來。
自己和老爸的年齡差距不也那麽大嗎?
奶奶才十七、八歲也正常。
“奶、奶奶,你先鬆鬆手,我快喘不過氣來了。”
陶依然雙手拍著女國師的後背說道。
“哦!哦!”
女國師這才意識到自己太過激動,連忙將陶依然鬆開。
“你真是我奶奶?”陶依然雖然有七、八分相信,但是還想最後確認一下。
“怎麽不是?從小你就是我帶大的,喂米糕、把尿、洗澡、梳頭,哪樣沒給你做過?九歲之前去榕湖小學接送你,不是我是誰?”
“還有八歲那年,你把隔壁老王的孫子打哭,不是我去領你迴家,還有誰?”
“九歲那年,你考試得五十八分,被你爸拿鞭子抽,不是我和你爺爺攔著,還有誰?”
“……”
女國師將陶依然小時候在現代經曆的事情一件一件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奶奶!”
陶依然雙眼一紅,終於相信了女國師就是自己在現代的奶奶,又重新撲進她懷裏。
二人擁抱良久,女國師才緩緩將陶依然鬆開,問道:“然然,你快去把你爸叫過來,奶奶也特別想他。”
“奶奶,您等著,我現在就去叫。”
陶依然答應一聲,很快便把陶一言叫了過來。
母子相見,自然又是一陣抱頭痛哭。
好半晌,二人才收住眼淚。
三人便坐在病床上互訴離別以來遭遇的種種事情。
原來,陶一言的母親莫秀萍居然穿越到貞觀元年,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身上。
後來,隨著她慢慢長大,由於她異常聰明,在算術、農具改造和發明創造上屢有建樹,四年前受到了戒日王的關注。
一番考究之下,驚為天人,便當即封她為戒日王國國師。
登上國師高位之後,她曾在全國四處尋找家人,但都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八天前,為了救玄奘一命,她在二十多個死士的護衛下,逃離曲女城,沒想到暴露了行蹤,被追殺了三天三夜……
三人一直在床上坐著聊到天明。
在陶一言的勸說下,莫秀萍才慢慢睡了過去。
一直看著她睡熟,陶一言父女才在旁邊的病床上躺下。
陶一言躺在床上思潮翻湧,如今找到了女兒和母親,卻不知道妻子和父親現在在哪裏?吃得飽沒有?穿得暖沒有?
想著、想著,思念的情緒便將眼淚勾了出來,淚水順著腮幫子,悄悄滑落,打濕枕巾一片。
……………………
第二天中午,三人才陸續醒來。
兕子、城陽和衡山三位公主,聽說陶一言找到了母親。
不敢怠慢,馬上將女國師莫秀萍轉移到馬車上養傷。
兕子去熬了雞湯,親自端過來侍候,將自家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
陶依然去照顧時,又是另一番景象。
“奶奶,張嘴吃一口。”
陶依然將一勺雞湯泡飯遞到奶奶唇邊,但是奶奶就是不張嘴。
見奶奶沒有反應,陶依然將大半勺飯放進嘴裏,接著又吐出來,試溫度。
感覺剛好合適時,又聞言勸道:“奶奶,乖啊!張嘴,已經不燙了。”
呃!
這個孫女,神經怎麽那麽大條?
飯都放進嘴裏了,又吐出來,還怎麽吃嘛?
莫秀萍都覺得有些惡心了,將腦袋轉向一邊:“然然,你不要把飯放進嘴裏再吐出來,惡心死了。”
“奶奶,小時候你也是這樣喂我吃飯的。還把菜嚼碎了喂我嘴裏呢!嗬嗬!”
“呃!奶奶都那麽大的人了,不用這樣。”
“那我可不管,你快點把這勺吃下去。”
“你把飯給我,我自己吃。”
“你先吃了這勺再說。”
“然然乖!讓奶奶自己來。”
“奶奶乖!先把這勺吃了。”
……
(寅時初是03:00時)
唐軍大營。
營門口,燈火通明。
幾十名女兵拿著擔架正在待命,隨時準備救助迴來的傷員。
在這裏負責指揮的是阿依女王陶依然。
此時,她正在門口處焦急的來迴踱步,不時還側耳傾聽遠處的動靜。
又過了約莫一刻鍾,遠處傳來“得得得”的馬蹄聲。
營門口的將士們立刻來了精神。
幾十息之後,一隊人馬進入大營。
為首之人正是薛仁貴。
陶依然馬上帶人迎了上去,關切的問道:“相公,你沒事吧?”
“娘子放心,我沒事!但是隊伍中有二十多個傷者,勞煩娘子馬上抬他們去傷患營。”
薛仁貴指著隊伍中段的位置對陶依然說道。
陶依然見自己相公沒事,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轉頭對女兵們下令:“馬上將傷者抬到傷患營。“
女兵們便跟著陶依然一起動手,上去攙扶傷者。
傷者很快被送到傷患營中。
陶依然看到傷者中還有一個女子,便親自過去包紮。
“這位娘子,真是多謝你了。”女國師有氣無力的說道。
經過幾個時辰的逃亡和廝殺,她身上破開七、八道口子,外衣上染滿血漬。
此時,她臉色蒼白得嚇人,身體極其虛弱。
“不用謝!待會有些疼,你忍著點。”
“我看你這小娘子不過十七、八歲,怎麽受得了如此長途奔波。”
“嗬嗬!好在這小臉沒事,否則更讓人心疼了。”
陶依然抬起右手輕輕撫過女國師細嫩的臉龐。
“娘子,你真漂亮!怎麽到了軍營中與這些軍漢在一起?”
女國師看了看陶依然潔白無瑕的臉龐讚道。
“你這小娘子,還拿人打趣。我都快四十了,哪裏還說得上漂亮?”
“倒是你,十七、八歲,正是如花兒一般的年紀,將來肯定能嫁個好相公。”
“對了,我們軍中有幾位將軍不錯,要不要給你做個媒,牽牽紅線呀?”
陶依然看女國師不是婦人發式,便也拿她打趣。
女國師聽到陶依然說做媒的事,蒼白的臉上立刻現出兩朵紅雲,羞澀道:“奴家是戒日王國的國師杜莎,不知娘子貴姓?”
“我姓陶,是驃國的女王。”陶依然隨口答道。
“姓陶?你叫什麽名字?文昌侯陶一言是你何人?”女國師失聲問道。
“我叫陶依然。文昌侯,那個、那個,是我們家親戚。”
由於二人年齡差距較大,對於外人,陶依然一般不說明彼此之間的父女關係。
沒想到,女國師聽後,竟然坐起身來,瞪大眼睛看著陶依然。
繼而雙眼閃出點點淚光,雙手緊緊的抓著她的手,哽咽道:“然然,我是奶奶啊!我的乖孫女,奶奶找你們找得好苦啊!”
說完,顧不得渾身疼痛,緊緊的將陶依然摟入懷中。
呃!
奶奶?
十七、八歲的女國師竟然是自己奶奶。
陶依然瞬間懵了,但是很快又反應過來。
自己和老爸的年齡差距不也那麽大嗎?
奶奶才十七、八歲也正常。
“奶、奶奶,你先鬆鬆手,我快喘不過氣來了。”
陶依然雙手拍著女國師的後背說道。
“哦!哦!”
女國師這才意識到自己太過激動,連忙將陶依然鬆開。
“你真是我奶奶?”陶依然雖然有七、八分相信,但是還想最後確認一下。
“怎麽不是?從小你就是我帶大的,喂米糕、把尿、洗澡、梳頭,哪樣沒給你做過?九歲之前去榕湖小學接送你,不是我是誰?”
“還有八歲那年,你把隔壁老王的孫子打哭,不是我去領你迴家,還有誰?”
“九歲那年,你考試得五十八分,被你爸拿鞭子抽,不是我和你爺爺攔著,還有誰?”
“……”
女國師將陶依然小時候在現代經曆的事情一件一件如數家珍,滔滔不絕。
“奶奶!”
陶依然雙眼一紅,終於相信了女國師就是自己在現代的奶奶,又重新撲進她懷裏。
二人擁抱良久,女國師才緩緩將陶依然鬆開,問道:“然然,你快去把你爸叫過來,奶奶也特別想他。”
“奶奶,您等著,我現在就去叫。”
陶依然答應一聲,很快便把陶一言叫了過來。
母子相見,自然又是一陣抱頭痛哭。
好半晌,二人才收住眼淚。
三人便坐在病床上互訴離別以來遭遇的種種事情。
原來,陶一言的母親莫秀萍居然穿越到貞觀元年,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身上。
後來,隨著她慢慢長大,由於她異常聰明,在算術、農具改造和發明創造上屢有建樹,四年前受到了戒日王的關注。
一番考究之下,驚為天人,便當即封她為戒日王國國師。
登上國師高位之後,她曾在全國四處尋找家人,但都如石沉大海,毫無音訊。
八天前,為了救玄奘一命,她在二十多個死士的護衛下,逃離曲女城,沒想到暴露了行蹤,被追殺了三天三夜……
三人一直在床上坐著聊到天明。
在陶一言的勸說下,莫秀萍才慢慢睡了過去。
一直看著她睡熟,陶一言父女才在旁邊的病床上躺下。
陶一言躺在床上思潮翻湧,如今找到了女兒和母親,卻不知道妻子和父親現在在哪裏?吃得飽沒有?穿得暖沒有?
想著、想著,思念的情緒便將眼淚勾了出來,淚水順著腮幫子,悄悄滑落,打濕枕巾一片。
……………………
第二天中午,三人才陸續醒來。
兕子、城陽和衡山三位公主,聽說陶一言找到了母親。
不敢怠慢,馬上將女國師莫秀萍轉移到馬車上養傷。
兕子去熬了雞湯,親自端過來侍候,將自家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
陶依然去照顧時,又是另一番景象。
“奶奶,張嘴吃一口。”
陶依然將一勺雞湯泡飯遞到奶奶唇邊,但是奶奶就是不張嘴。
見奶奶沒有反應,陶依然將大半勺飯放進嘴裏,接著又吐出來,試溫度。
感覺剛好合適時,又聞言勸道:“奶奶,乖啊!張嘴,已經不燙了。”
呃!
這個孫女,神經怎麽那麽大條?
飯都放進嘴裏了,又吐出來,還怎麽吃嘛?
莫秀萍都覺得有些惡心了,將腦袋轉向一邊:“然然,你不要把飯放進嘴裏再吐出來,惡心死了。”
“奶奶,小時候你也是這樣喂我吃飯的。還把菜嚼碎了喂我嘴裏呢!嗬嗬!”
“呃!奶奶都那麽大的人了,不用這樣。”
“那我可不管,你快點把這勺吃下去。”
“你把飯給我,我自己吃。”
“你先吃了這勺再說。”
“然然乖!讓奶奶自己來。”
“奶奶乖!先把這勺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