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攻城(4)
大唐自己的娘子自己養 作者:濃墨輕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啟稟冷副隊長,所有人都出城了,我們是最後一批。”
“您看咱們是不是現在就走?嘿嘿!”
一個親衛上前嬉笑著稟告道。
“呸!”
“什麽戒日王國精銳?跟綿陽差不多。”
“走!出城。”
冷劍把腰刀收入鞘中,帶著手下將士,大搖大擺的向密道口走去。
阿羅那頓在遠處眼睛都看直了。
一人守缺口,把上千將士硬生生擋在牆外。
兩把腰刀舞得密不透風,箭矢都射不進。
短短一刻鍾竟然殺了上百人。
這不是殺神是什麽?
這仗還怎麽打?
迴吧!
眼睜睜的看著冷行走進密道,阿羅那頓隻得選擇撤兵。
……………………
戒日王國王宮。
這裏受到了大唐空軍的重點關照。
每一具路過的熱氣球都會向下扔一、二十顆手榴彈。
王宮被炸得麵目全非,到處是殘垣斷壁。
國王阿羅那順躲在地下室連腦袋都不敢露。
阿羅那頓趕到王宮之前,阿羅則剛好跟阿羅那順密謀完。
阿羅那順臉皮不時跳動幾下,整張臉猙獰恐怖至極。
阿羅那頓衝進地下室,一看到阿羅那順就跪下來哀嚎:“王兄,大事不好!剛才一陣爆炸,唐軍趁機將使團救走了!”
他生怕被處罰,便將大唐使團被救走的事情推到轟炸之事上。
阿羅那順一聽,立刻火冒三丈:“什麽?你說什麽?”
“你這個蠢貨,幾千精銳也看不住區區一個使團,要你何用?”
說完,衝過去就對阿羅那頓一陣拳打腳踢。
大唐使團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倚仗,如今被救走,怎能不令他不生氣?
阿羅則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但他很快就冷靜下來。
上前幾步將阿羅那順攔住,勸道:“王上息怒!唐軍的這次行動,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我們必須想辦法應付,不能自亂陣腳。”
阿羅那順這才停了下來,喘息幾下,穩定住情緒,看向阿羅則:“阿羅則,你是宰相,當此生死存亡之際,可有良策?”
阿羅則想了想答道:“王上,我們失去了使團這個強有力的倚仗,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堅守待援。”
“隻要各地的十萬勤王大軍趕到,加上曲女城中的五萬人馬,十五萬將士對付五萬唐軍,應該不是難事。”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城中大量征兵,許以厚利,應該還能招到不少士兵。”
“若是運用得當,不但能擋住唐軍的攻勢,還有可能反敗為勝,全殲他們。”
“如果十五萬將士都打不過唐軍,就隻能走最後那步險棋了。”
阿羅則將這一仗分析得頭頭是道。
阿羅那順也不由連連點頭讚同他的意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宰相,這一仗是勝是敗,便看你的了。”
說完又看了一眼地上躺著的弟弟,喝道:“起來,別躺著裝死。本王問你,援兵到哪裏了?”
阿羅那頓顧不得再裝死,一骨碌爬起來跪好:“隻、隻有摩尼城主率兩萬將士到達附近,其他尚無消息。”
阿羅那順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又接著下命令:“你馬上派人與摩尼城主聯係,命他從北邊進攻,我們裏應外合,先解北城之危。”
“遵命!”
阿羅那頓得了命令,趕忙爬起來,逃也似的跑出王宮。
國王阿羅那順和宰相阿羅則商議的對策很不錯,但是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唐軍的戰鬥力。
…………………
曲女城外唐軍大營。
兕子剛帶人從密道口接應大唐使團迴營。
馬上帶著王玄策和蔣師仁二人去見主帥。
進入中軍大帳,看到太子李承乾端坐主帥位置,眾人立刻上前行禮。
“微臣使團正使王玄策見過太子殿下。”
“微臣使團副使蔣師仁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沒有拿架子,立刻站起身走過去,親手將二人扶起來。
急切的問道:“你們沒事就好,使團其他人如何?”
王玄策不敢怠慢,馬上迴答:“啟稟殿下,使團陣亡兩名士兵,其他人隻是受些小傷。”
使團沒有收到多大損失,李承乾大大鬆了口氣。
又接著吩咐:“記下二人姓名,歸國後優厚撫恤。”
“如今整個天竺即將陷入戰亂,你們也沒有必要多待了。”
“明日本宮派兩千將士護送你們歸國吧!”
陶一言和李承乾征伐天竺的計劃,隻有少數人知道,就連朝中大佬們都瞞著。
因此,他不希望王玄策、蔣師仁二人摻和進來。
但是陶一言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因為,在現代的時候,他曾聽曆史老師講過這二人的光輝事跡。
知道二人受辱後,向他國借了幾千兵馬,橫掃諸國,將整個天竺攪得天翻地覆。
此時正在想辦法將他們留下。
突然,王玄策“噗通”一聲又跪了下去,大聲向李承乾請命:“啟稟殿下,微臣代表我們大唐來到戒日王國。”
“如今在戒日王國受此奇恥大辱,已無顏歸國複旨。”
“懇請殿下給微臣一支人馬,微臣必定掃平戒日王國,為我們大唐挽迴顏麵。”
王玄策這番話說得斬釘截鐵,可見他們被俘虜時,受了不少侮辱。
聽到王玄策的迴答,李承乾就想嗬斥迴去。
陶一言連忙搶過話頭:“殿下,如今軍中正缺將領,不妨將王大人和蔣大人留下。”
李承乾迴頭狐疑的看向陶一言,等著他解釋。
陶一言不便明言,向李承乾招到身邊,湊近他耳旁,輕聲道:“兩名猛將。”
李承乾一聽,不由雙眼一亮,問道:“真的?你怎麽知道?”
這話又把陶一言問住了,總不能說,是聽曆史老師說的吧?
腦筋一轉又有了主意,輕咳一聲,答道:“我娶兕子她們的時候,在酒宴上跟這兩位大人聊過。”
“他們對戰陣之法,有獨到的見解,是有用之才。”
“留下來肯定沒錯。”
李承乾又問道:“他們有什麽獨到見解?”
李承乾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樣子,著實把陶一言惹惱了:“少囉嗦!快將二人留下,否則把你主帥撤了。”
“呃……”
李承乾終於閉嘴了。
“您看咱們是不是現在就走?嘿嘿!”
一個親衛上前嬉笑著稟告道。
“呸!”
“什麽戒日王國精銳?跟綿陽差不多。”
“走!出城。”
冷劍把腰刀收入鞘中,帶著手下將士,大搖大擺的向密道口走去。
阿羅那頓在遠處眼睛都看直了。
一人守缺口,把上千將士硬生生擋在牆外。
兩把腰刀舞得密不透風,箭矢都射不進。
短短一刻鍾竟然殺了上百人。
這不是殺神是什麽?
這仗還怎麽打?
迴吧!
眼睜睜的看著冷行走進密道,阿羅那頓隻得選擇撤兵。
……………………
戒日王國王宮。
這裏受到了大唐空軍的重點關照。
每一具路過的熱氣球都會向下扔一、二十顆手榴彈。
王宮被炸得麵目全非,到處是殘垣斷壁。
國王阿羅那順躲在地下室連腦袋都不敢露。
阿羅那頓趕到王宮之前,阿羅則剛好跟阿羅那順密謀完。
阿羅那順臉皮不時跳動幾下,整張臉猙獰恐怖至極。
阿羅那頓衝進地下室,一看到阿羅那順就跪下來哀嚎:“王兄,大事不好!剛才一陣爆炸,唐軍趁機將使團救走了!”
他生怕被處罰,便將大唐使團被救走的事情推到轟炸之事上。
阿羅那順一聽,立刻火冒三丈:“什麽?你說什麽?”
“你這個蠢貨,幾千精銳也看不住區區一個使團,要你何用?”
說完,衝過去就對阿羅那頓一陣拳打腳踢。
大唐使團可以說是他們最後的倚仗,如今被救走,怎能不令他不生氣?
阿羅則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但他很快就冷靜下來。
上前幾步將阿羅那順攔住,勸道:“王上息怒!唐軍的這次行動,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的。”
“我們必須想辦法應付,不能自亂陣腳。”
阿羅那順這才停了下來,喘息幾下,穩定住情緒,看向阿羅則:“阿羅則,你是宰相,當此生死存亡之際,可有良策?”
阿羅則想了想答道:“王上,我們失去了使團這個強有力的倚仗,如今唯一的希望就是堅守待援。”
“隻要各地的十萬勤王大軍趕到,加上曲女城中的五萬人馬,十五萬將士對付五萬唐軍,應該不是難事。”
“另外,我們還可以在城中大量征兵,許以厚利,應該還能招到不少士兵。”
“若是運用得當,不但能擋住唐軍的攻勢,還有可能反敗為勝,全殲他們。”
“如果十五萬將士都打不過唐軍,就隻能走最後那步險棋了。”
阿羅則將這一仗分析得頭頭是道。
阿羅那順也不由連連點頭讚同他的意見:“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宰相,這一仗是勝是敗,便看你的了。”
說完又看了一眼地上躺著的弟弟,喝道:“起來,別躺著裝死。本王問你,援兵到哪裏了?”
阿羅那頓顧不得再裝死,一骨碌爬起來跪好:“隻、隻有摩尼城主率兩萬將士到達附近,其他尚無消息。”
阿羅那順神色稍微緩和了一些,又接著下命令:“你馬上派人與摩尼城主聯係,命他從北邊進攻,我們裏應外合,先解北城之危。”
“遵命!”
阿羅那頓得了命令,趕忙爬起來,逃也似的跑出王宮。
國王阿羅那順和宰相阿羅則商議的對策很不錯,但是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唐軍的戰鬥力。
…………………
曲女城外唐軍大營。
兕子剛帶人從密道口接應大唐使團迴營。
馬上帶著王玄策和蔣師仁二人去見主帥。
進入中軍大帳,看到太子李承乾端坐主帥位置,眾人立刻上前行禮。
“微臣使團正使王玄策見過太子殿下。”
“微臣使團副使蔣師仁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沒有拿架子,立刻站起身走過去,親手將二人扶起來。
急切的問道:“你們沒事就好,使團其他人如何?”
王玄策不敢怠慢,馬上迴答:“啟稟殿下,使團陣亡兩名士兵,其他人隻是受些小傷。”
使團沒有收到多大損失,李承乾大大鬆了口氣。
又接著吩咐:“記下二人姓名,歸國後優厚撫恤。”
“如今整個天竺即將陷入戰亂,你們也沒有必要多待了。”
“明日本宮派兩千將士護送你們歸國吧!”
陶一言和李承乾征伐天竺的計劃,隻有少數人知道,就連朝中大佬們都瞞著。
因此,他不希望王玄策、蔣師仁二人摻和進來。
但是陶一言的想法就不一樣了。
因為,在現代的時候,他曾聽曆史老師講過這二人的光輝事跡。
知道二人受辱後,向他國借了幾千兵馬,橫掃諸國,將整個天竺攪得天翻地覆。
此時正在想辦法將他們留下。
突然,王玄策“噗通”一聲又跪了下去,大聲向李承乾請命:“啟稟殿下,微臣代表我們大唐來到戒日王國。”
“如今在戒日王國受此奇恥大辱,已無顏歸國複旨。”
“懇請殿下給微臣一支人馬,微臣必定掃平戒日王國,為我們大唐挽迴顏麵。”
王玄策這番話說得斬釘截鐵,可見他們被俘虜時,受了不少侮辱。
聽到王玄策的迴答,李承乾就想嗬斥迴去。
陶一言連忙搶過話頭:“殿下,如今軍中正缺將領,不妨將王大人和蔣大人留下。”
李承乾迴頭狐疑的看向陶一言,等著他解釋。
陶一言不便明言,向李承乾招到身邊,湊近他耳旁,輕聲道:“兩名猛將。”
李承乾一聽,不由雙眼一亮,問道:“真的?你怎麽知道?”
這話又把陶一言問住了,總不能說,是聽曆史老師說的吧?
腦筋一轉又有了主意,輕咳一聲,答道:“我娶兕子她們的時候,在酒宴上跟這兩位大人聊過。”
“他們對戰陣之法,有獨到的見解,是有用之才。”
“留下來肯定沒錯。”
李承乾又問道:“他們有什麽獨到見解?”
李承乾一副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樣子,著實把陶一言惹惱了:“少囉嗦!快將二人留下,否則把你主帥撤了。”
“呃……”
李承乾終於閉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