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這個該死的叛徒!
諸天:成熟的大人當然是全都要 作者:這是條鹹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嬴政這麽問,坐在屏風後帶著麵紗的趙姬露出微笑。
畢竟這些東西,還都是她幫著鄭乾準備的呢。
“大王,哀家前天已經認下鄭乾為義侄,如今他立下如此大功,為我大秦在諸國文壇中揚名,就是封侯也不為過。”
“封侯?義侄?!”
趙姬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大殿中的眾人都聽得很清楚。
要知道,除了宗室中之外,整個秦國目前也就是兩個侯爺。
一個呂不韋的文信侯,另一個是王翦的武成侯。
趙姬的提議,可以說是一下子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驚了。
比起認義侄的事情,反而封侯的事更吸引視線,畢竟封侯之後權利可不小。
實際上,嬴政一開始也很吃驚,但隨即他就反應過來了。
這是好事啊!
反正鄭乾都投靠他了,那他給鄭乾封個侯,也算是增加保皇派的勢力了!
至於說被趙姬認為義侄什麽的,嬴政就更高興了,這更方便他拉攏鄭乾了。
“母後所言極是,寡人覺得可以。”
隨著嬴政也表明了態度之後,頓時朝堂更加安靜了。
畢竟在秦國,封侯封君之後,就有資格蓄養私軍了,數量上至少都是上萬人乃至數萬人。
而擁有如此數量的私軍,完全就是具有了造反的實力了。
隨著太後和大王的陸續表態,昌平君頓時看向呂不韋,他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
那張司馬臉上擺明了就是一句話:可惡!這個該死的叛徒!
果然,下一刻呂不韋就先站了出來。
“萬萬不可,大王,我大秦向來封爵要以軍功為重,鄭乾沒有足夠的軍功,怎麽能給他封侯?!”
看到呂不韋站出來反對,呂不韋這一派的人也是有些懵逼了。
一時間沒人響應呂不韋,而呂不韋也是有些尷尬。
現在這個時候,他總不能告訴手下的人,鄭乾是個二五仔,背地裏投靠了太後。
畢竟為了穩住朝局,他都沒敢告訴眾人,他已經和太後鬧翻了,政治聯盟也瓦解了。
而呂不韋唱反調,趙姬當場就不樂意了。
“呂不韋,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哀家的義侄都不配被封侯嗎?!”
“別說封侯了,本身太後貿然認下鄭乾為義侄,這件事就不合宗室的禮製!”
眼看呂不韋就要和趙姬吵起來,突然朝堂上又響起一人的聲音。
“大王!”
昌平君是個眼睛毒的,他最先反應過來,這是呂不韋和太後翻臉了!
“臣以為丞相所言不妥,有功必賞,雖然鄭衛尉的功勞不是軍功,但其發明的事物對我大秦而言重要程度不亞於立下軍功。”
“至於太後認鄭衛尉做義侄,這更是王室私事,臣以為丞相僭越了。”
之前呂不韋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就是因為五方勢力中,太後和呂不韋聯手。
如今有機會重新迴到五家互相製衡的局麵,那怎麽能放過!
所以隨著昌平君之後,反應過來的王翦也是立刻站了出來。
“大王,老臣也以為昌平君所言有理,有此白紙和印刷術,完全能以筆代戈,其功勞作用堪比軍功!”
而代表著秦國老貴族們利益的馮去疾,此刻也是立刻站了出來。
“臣附議!”
隨著幾方勢力的大佬出來站隊,頓時又有一大批的官員站了出來。
附議之聲不絕於耳!
以至於呂不韋這派的人反應過來之後,想要站出來抗議都來不及了。
況且本來呂不韋這派中,就有一部分官員,本來是打著投靠太後大王的想法,這才加入了呂不韋這邊。
如今看到呂不韋反對趙姬這位太後的提議,他們反而不敢輕易表態了。
能夠混到朝堂上的,大家都是人精。
此刻呂不韋這派之中,已經有些人想著,或許鄭乾就是太後推出來的新代理人,那他們就要改換門庭了。
也是各種巧合,導致天時地利人和俱全!
眼看事情無法阻礙,呂不韋頓時氣血上湧,蹭蹭蹭後退幾步。
幸好身後有幾名官員攙扶住了他的身體,不然是要當眾摔個屁股墩。
稍微恢複,他抬手指著鄭乾。
“你、你你你!”
麵對呂不韋的暴怒,鄭乾還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拱拱手道。
“看來丞相這是同意下官封侯了,下官多謝丞相高抬貴手啊。”
事情發展到現在,就是傻子都看出來了。
鄭乾這明顯是背叛了呂不韋,當了二五仔!
與此同時,太後和丞相鬧翻了,打算推鄭乾出來當自己這派勢力的代言人。
當然了,鄭乾獻上來的東西,的確也是很貴重的。
至少掌握了造紙術,秦國又能有一項極大的創收了。
獲得的錢不管是用於政事還是軍事,都是滿朝文武來分一杯羹。
在隻有呂不韋受傷的世界中,太後趙姬也是絲毫不念舊情,當即繼續道:
“以哀家看,就冊封鄭乾為長信侯,封地山陽,再令他兼任衛尉一職。”
“母後之言,寡人認為可行!”
聽到這話,朝堂眾臣互相看了看,然後在各自大佬的帶領下齊聲道:
“臣等也無異議!”
難得有掌權的機會,就算隻是當個傳聲筒,嬴政也是很高興。
於是他看向鄭乾,直接道:
“擬詔,冊封太後的義侄鄭乾為徹侯,封號長信,封地山陽,賜千金,並兼任衛尉一職。”
盛情難卻啊,鄭乾此刻也是不裝了。
直接手持笏板,對著嬴政參拜。
“多謝大王,臣必當為我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寡人相信長信侯!”
就在嬴政打算繼續說幾句話來讚揚鄭乾的時候,鄭乾又拱手作揖。
“大王,臣以為大王英明神武,已經到了可以親政的時候,所以臣奏請大王前往雍城祭天。”
聽到鄭乾的話,嬴政頓時愣住,不由的看向這位第一個公開挺他親政的大忠臣。
隨便表情沒什麽變化,但實際心中極為激動。
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啊!
親政的流程,就是先去雍城祭天祭祖,然後再拿迴屬於他秦王處理政事的親政權利。
鄭乾這麽說,就是當著百官的麵,直接明牌他是忠臣了。
“嗚嗚!鄭乾真是忠臣,等寡人親政了,一定要大大的獎勵他!”
畢竟這些東西,還都是她幫著鄭乾準備的呢。
“大王,哀家前天已經認下鄭乾為義侄,如今他立下如此大功,為我大秦在諸國文壇中揚名,就是封侯也不為過。”
“封侯?義侄?!”
趙姬的聲音雖然不大,但是大殿中的眾人都聽得很清楚。
要知道,除了宗室中之外,整個秦國目前也就是兩個侯爺。
一個呂不韋的文信侯,另一個是王翦的武成侯。
趙姬的提議,可以說是一下子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驚了。
比起認義侄的事情,反而封侯的事更吸引視線,畢竟封侯之後權利可不小。
實際上,嬴政一開始也很吃驚,但隨即他就反應過來了。
這是好事啊!
反正鄭乾都投靠他了,那他給鄭乾封個侯,也算是增加保皇派的勢力了!
至於說被趙姬認為義侄什麽的,嬴政就更高興了,這更方便他拉攏鄭乾了。
“母後所言極是,寡人覺得可以。”
隨著嬴政也表明了態度之後,頓時朝堂更加安靜了。
畢竟在秦國,封侯封君之後,就有資格蓄養私軍了,數量上至少都是上萬人乃至數萬人。
而擁有如此數量的私軍,完全就是具有了造反的實力了。
隨著太後和大王的陸續表態,昌平君頓時看向呂不韋,他的臉色已經很難看了。
那張司馬臉上擺明了就是一句話:可惡!這個該死的叛徒!
果然,下一刻呂不韋就先站了出來。
“萬萬不可,大王,我大秦向來封爵要以軍功為重,鄭乾沒有足夠的軍功,怎麽能給他封侯?!”
看到呂不韋站出來反對,呂不韋這一派的人也是有些懵逼了。
一時間沒人響應呂不韋,而呂不韋也是有些尷尬。
現在這個時候,他總不能告訴手下的人,鄭乾是個二五仔,背地裏投靠了太後。
畢竟為了穩住朝局,他都沒敢告訴眾人,他已經和太後鬧翻了,政治聯盟也瓦解了。
而呂不韋唱反調,趙姬當場就不樂意了。
“呂不韋,你這是什麽意思,難道哀家的義侄都不配被封侯嗎?!”
“別說封侯了,本身太後貿然認下鄭乾為義侄,這件事就不合宗室的禮製!”
眼看呂不韋就要和趙姬吵起來,突然朝堂上又響起一人的聲音。
“大王!”
昌平君是個眼睛毒的,他最先反應過來,這是呂不韋和太後翻臉了!
“臣以為丞相所言不妥,有功必賞,雖然鄭衛尉的功勞不是軍功,但其發明的事物對我大秦而言重要程度不亞於立下軍功。”
“至於太後認鄭衛尉做義侄,這更是王室私事,臣以為丞相僭越了。”
之前呂不韋在朝堂上一家獨大,就是因為五方勢力中,太後和呂不韋聯手。
如今有機會重新迴到五家互相製衡的局麵,那怎麽能放過!
所以隨著昌平君之後,反應過來的王翦也是立刻站了出來。
“大王,老臣也以為昌平君所言有理,有此白紙和印刷術,完全能以筆代戈,其功勞作用堪比軍功!”
而代表著秦國老貴族們利益的馮去疾,此刻也是立刻站了出來。
“臣附議!”
隨著幾方勢力的大佬出來站隊,頓時又有一大批的官員站了出來。
附議之聲不絕於耳!
以至於呂不韋這派的人反應過來之後,想要站出來抗議都來不及了。
況且本來呂不韋這派中,就有一部分官員,本來是打著投靠太後大王的想法,這才加入了呂不韋這邊。
如今看到呂不韋反對趙姬這位太後的提議,他們反而不敢輕易表態了。
能夠混到朝堂上的,大家都是人精。
此刻呂不韋這派之中,已經有些人想著,或許鄭乾就是太後推出來的新代理人,那他們就要改換門庭了。
也是各種巧合,導致天時地利人和俱全!
眼看事情無法阻礙,呂不韋頓時氣血上湧,蹭蹭蹭後退幾步。
幸好身後有幾名官員攙扶住了他的身體,不然是要當眾摔個屁股墩。
稍微恢複,他抬手指著鄭乾。
“你、你你你!”
麵對呂不韋的暴怒,鄭乾還是一副笑眯眯的樣子,拱拱手道。
“看來丞相這是同意下官封侯了,下官多謝丞相高抬貴手啊。”
事情發展到現在,就是傻子都看出來了。
鄭乾這明顯是背叛了呂不韋,當了二五仔!
與此同時,太後和丞相鬧翻了,打算推鄭乾出來當自己這派勢力的代言人。
當然了,鄭乾獻上來的東西,的確也是很貴重的。
至少掌握了造紙術,秦國又能有一項極大的創收了。
獲得的錢不管是用於政事還是軍事,都是滿朝文武來分一杯羹。
在隻有呂不韋受傷的世界中,太後趙姬也是絲毫不念舊情,當即繼續道:
“以哀家看,就冊封鄭乾為長信侯,封地山陽,再令他兼任衛尉一職。”
“母後之言,寡人認為可行!”
聽到這話,朝堂眾臣互相看了看,然後在各自大佬的帶領下齊聲道:
“臣等也無異議!”
難得有掌權的機會,就算隻是當個傳聲筒,嬴政也是很高興。
於是他看向鄭乾,直接道:
“擬詔,冊封太後的義侄鄭乾為徹侯,封號長信,封地山陽,賜千金,並兼任衛尉一職。”
盛情難卻啊,鄭乾此刻也是不裝了。
直接手持笏板,對著嬴政參拜。
“多謝大王,臣必當為我大秦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寡人相信長信侯!”
就在嬴政打算繼續說幾句話來讚揚鄭乾的時候,鄭乾又拱手作揖。
“大王,臣以為大王英明神武,已經到了可以親政的時候,所以臣奏請大王前往雍城祭天。”
聽到鄭乾的話,嬴政頓時愣住,不由的看向這位第一個公開挺他親政的大忠臣。
隨便表情沒什麽變化,但實際心中極為激動。
疾風知勁草,國亂顯忠臣啊!
親政的流程,就是先去雍城祭天祭祖,然後再拿迴屬於他秦王處理政事的親政權利。
鄭乾這麽說,就是當著百官的麵,直接明牌他是忠臣了。
“嗚嗚!鄭乾真是忠臣,等寡人親政了,一定要大大的獎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