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紹文凡還在強行反駁,賈琛又開口說道:
“紹大人,您可知若不如此行事,那十萬民眾轉眼便會成為十萬兵卒,屆時生靈塗炭,豈是十萬之數。”
紹文凡麵色一滯,卻仍強硬迴道:
“即便如此,也不應行此殘忍之事,應以教化為主。”
賈琛大笑起來:
“紹大人在京城久矣,不知那土司之地,人心野蠻,隻認武力,哪懂大人所說教化。”
隆治帝聽著二人對話,微微點頭。賈琛見狀接著說:
“陛下聖明,臣此舉隻為保大周安寧,且臣亦非嗜殺之人,隻是權衡利弊後的無奈之舉。
聞言隆治帝點了點頭,確實,這些西南之地的部落族人,民風彪悍,打家劫舍也是常有的事,倘若不用重典,恐也難震住這些土司族人。
見隆治帝點頭表示理解,紹文凡頓時有些焦急,開口說道:
“陛下,話雖如此,但那烏蒙山內的十三部落,近十萬婦孺老幼的土司族人,隻因其其他族人都卑劣行事,就慘遭噩運,實屬不該。”
“而且這土司各族,名義上都是臣服我大周麾下的部族,此次遭此屠殺,讓那些心向我朝的外族人,又該如何做想!”
聽到詹事府紹文凡的反駁,賈琛立即冷笑著說道:
“紹大人,這土司各族雖說從太祖時期,就已經名義上臣服我大周麾下,但從那以後,每隔上一段時間,就起兵反叛,消耗我大周不少的人力財路,才能去平息他們,如此兩麵三刀的部落,留他們在身邊,必是大患!”
賈琛說完之後,便又迴首看向隆治帝,躬身一禮後,開口說道:
“陛下,臣請戰,臣願率我大周天兵,徹底剿滅這些土司部落,讓我大周,再無西南之患!”
賈琛此言一出,朝中百官頓時嘩然一片,就連隆治帝都有些詫異,他這位心腹愛將殺意好大,為了以後再無西南之患,直接提議給土司部落給全部滅了,但不得不說,隆治帝還真有點心動。
這西南土司反複叛亂,從開國太祖開始,就一直屢見不鮮,倘若真的在隆治帝在位時期,徹底平定掉這個後患,想必日後史書上,也會對他的評價多上那麽兩筆。
想到這裏,隆治帝便想張口說話,但視線微微一轉,卻又在心裏搖了搖頭,就算是他願意,這滿朝文武,有哪個會同意這個想法。
果不其然,賈琛剛剛說完,又有一名官員站出,指著賈琛向隆治帝稟道:
“陛下,昭武侯所言,實在不妥,倘若傳揚出去,對我大周聲譽不利,更是有辱陛下仁和之威名,昭武侯此舉,分明是居心叵測啊!老臣懇請陛下,治昭武侯不敬之罪!”
站出身反駁的官員,正是督查院左禦史嚴清寒。
隆治帝眉頭微皺,看向情緒激憤的嚴清寒說道:
“嚴愛卿莫要激動,昭武侯也是為國著想,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聞言賈琛也是暗叫果然不出所料,賈琛在一開始提出這個意見的時候,就知道百官亦或者隆治帝,肯定不會同意,所以才大膽提了出來,目的就是接混打岔。
聽到隆治帝的話,嚴清寒非但沒有住口,反而卻是不依不饒的說道:
“啟稟陛下,此風不可助長,一旦開了屠殺百姓的先例,日後他國如何看待我大周?”
“所以老臣也同意剛才紹詹事的提議,不僅不能獎賞昭武侯,反而要治罪於他,好於西南土司各族一個交代,也方便日後我大周對其平穩教化。”
說完之後,嚴清寒便一躬到底。
紹文凡見狀,也趁機進言道:
“陛下,嚴大人言之有理。臣以為應該派有誌之士,前往西南土司之地,嚐試以文化禮議,教育當地土司各族,使其心向我大周,方可兵不血刃保證西南之安定!”
賈琛看著二人一唱一和,頓時冷笑出聲。
紹文凡見賈琛冷笑出聲,便開口質問道:
“昭武侯,你此時冷笑出聲,可是對下官與嚴大人的提議有異議?”
賈琛冷然一笑,目光不善的看著他道:
“紹大人,這土司部落叛軍,這我西南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我大周百姓死傷無數,可曾想過他們在不在意我大周子民!”
“這些土司部落叛亂,兩位大人不先想著為我朝百姓先討一個公道,反而處處袒護、同情土司叛軍族人,難道來說,兩位大人私底下與這些土司部落互有來往,才會如此袒護於他們!”
紹文凡聞言,頓時臉色漲紅,開口反駁道:
“你……,你莫要血口噴人!”
“本官怎麽會跟這些蠻夷之輩有所交集!”
賈琛聞言眉頭一挑:
“沒有交集,沒有交集紹大人為何如此袒護這些土司叛軍,還是說,紹大人的長輩,亦或者兄弟,也是這土司部落之人,血脈之親大於天,所以紹大人才會如此為叛亂的土司部落說話?”
紹文凡聞言臉色更是通紅,抬起手指著賈琛,口中怒聲道:
“賈琛小兒,你欺人太甚!”
看著被賈琛氣的滿臉通紅的紹文凡,隆治帝心中,也有些暗快。
這些一大把年紀的老臣,老是倚老賣老,有時候逼的隆治帝,都不能多說他們什麽。
現在被賈琛一上來就問候父母和兄弟,實在是大快人心。
別看紹文凡明麵上是為土司部落慘死的近十萬百姓,給賈琛死磕,實際上卻是拖賈琛下水。
這兩年來,武勳集團地位一直在向上增長,這讓已經基本上獨攬朝政大權數年的文官集團嗎,感到了不小的危機。
特別是賈琛,實在是升官升的太快了,若是再不加以阻攔,恐怕要不了幾年,說不定就會有一個手握實權的異姓王新鮮出爐,屆時,他們文官集團的威懾力,可就大幅度下降了。
對於紹文凡的惱怒,賈琛卻是不予理會,轉身拜向隆治帝,就有開起了一個大招:
“啟稟陛下,臣賈琛,也感覺紹詹事,與嚴大人言之有理,我等禮儀大邦,自然要以禮服人,臣願拋棄功勞,助二位大人一臂之力。”
“臣懇請陛下下旨,命臣與兩位大人一同前往西南,學習二位大人,以聖人之道,去教化這些土司各族,還請陛下成全!”
“紹大人,您可知若不如此行事,那十萬民眾轉眼便會成為十萬兵卒,屆時生靈塗炭,豈是十萬之數。”
紹文凡麵色一滯,卻仍強硬迴道:
“即便如此,也不應行此殘忍之事,應以教化為主。”
賈琛大笑起來:
“紹大人在京城久矣,不知那土司之地,人心野蠻,隻認武力,哪懂大人所說教化。”
隆治帝聽著二人對話,微微點頭。賈琛見狀接著說:
“陛下聖明,臣此舉隻為保大周安寧,且臣亦非嗜殺之人,隻是權衡利弊後的無奈之舉。
聞言隆治帝點了點頭,確實,這些西南之地的部落族人,民風彪悍,打家劫舍也是常有的事,倘若不用重典,恐也難震住這些土司族人。
見隆治帝點頭表示理解,紹文凡頓時有些焦急,開口說道:
“陛下,話雖如此,但那烏蒙山內的十三部落,近十萬婦孺老幼的土司族人,隻因其其他族人都卑劣行事,就慘遭噩運,實屬不該。”
“而且這土司各族,名義上都是臣服我大周麾下的部族,此次遭此屠殺,讓那些心向我朝的外族人,又該如何做想!”
聽到詹事府紹文凡的反駁,賈琛立即冷笑著說道:
“紹大人,這土司各族雖說從太祖時期,就已經名義上臣服我大周麾下,但從那以後,每隔上一段時間,就起兵反叛,消耗我大周不少的人力財路,才能去平息他們,如此兩麵三刀的部落,留他們在身邊,必是大患!”
賈琛說完之後,便又迴首看向隆治帝,躬身一禮後,開口說道:
“陛下,臣請戰,臣願率我大周天兵,徹底剿滅這些土司部落,讓我大周,再無西南之患!”
賈琛此言一出,朝中百官頓時嘩然一片,就連隆治帝都有些詫異,他這位心腹愛將殺意好大,為了以後再無西南之患,直接提議給土司部落給全部滅了,但不得不說,隆治帝還真有點心動。
這西南土司反複叛亂,從開國太祖開始,就一直屢見不鮮,倘若真的在隆治帝在位時期,徹底平定掉這個後患,想必日後史書上,也會對他的評價多上那麽兩筆。
想到這裏,隆治帝便想張口說話,但視線微微一轉,卻又在心裏搖了搖頭,就算是他願意,這滿朝文武,有哪個會同意這個想法。
果不其然,賈琛剛剛說完,又有一名官員站出,指著賈琛向隆治帝稟道:
“陛下,昭武侯所言,實在不妥,倘若傳揚出去,對我大周聲譽不利,更是有辱陛下仁和之威名,昭武侯此舉,分明是居心叵測啊!老臣懇請陛下,治昭武侯不敬之罪!”
站出身反駁的官員,正是督查院左禦史嚴清寒。
隆治帝眉頭微皺,看向情緒激憤的嚴清寒說道:
“嚴愛卿莫要激動,昭武侯也是為國著想,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聞言賈琛也是暗叫果然不出所料,賈琛在一開始提出這個意見的時候,就知道百官亦或者隆治帝,肯定不會同意,所以才大膽提了出來,目的就是接混打岔。
聽到隆治帝的話,嚴清寒非但沒有住口,反而卻是不依不饒的說道:
“啟稟陛下,此風不可助長,一旦開了屠殺百姓的先例,日後他國如何看待我大周?”
“所以老臣也同意剛才紹詹事的提議,不僅不能獎賞昭武侯,反而要治罪於他,好於西南土司各族一個交代,也方便日後我大周對其平穩教化。”
說完之後,嚴清寒便一躬到底。
紹文凡見狀,也趁機進言道:
“陛下,嚴大人言之有理。臣以為應該派有誌之士,前往西南土司之地,嚐試以文化禮議,教育當地土司各族,使其心向我大周,方可兵不血刃保證西南之安定!”
賈琛看著二人一唱一和,頓時冷笑出聲。
紹文凡見賈琛冷笑出聲,便開口質問道:
“昭武侯,你此時冷笑出聲,可是對下官與嚴大人的提議有異議?”
賈琛冷然一笑,目光不善的看著他道:
“紹大人,這土司部落叛軍,這我西南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我大周百姓死傷無數,可曾想過他們在不在意我大周子民!”
“這些土司部落叛亂,兩位大人不先想著為我朝百姓先討一個公道,反而處處袒護、同情土司叛軍族人,難道來說,兩位大人私底下與這些土司部落互有來往,才會如此袒護於他們!”
紹文凡聞言,頓時臉色漲紅,開口反駁道:
“你……,你莫要血口噴人!”
“本官怎麽會跟這些蠻夷之輩有所交集!”
賈琛聞言眉頭一挑:
“沒有交集,沒有交集紹大人為何如此袒護這些土司叛軍,還是說,紹大人的長輩,亦或者兄弟,也是這土司部落之人,血脈之親大於天,所以紹大人才會如此為叛亂的土司部落說話?”
紹文凡聞言臉色更是通紅,抬起手指著賈琛,口中怒聲道:
“賈琛小兒,你欺人太甚!”
看著被賈琛氣的滿臉通紅的紹文凡,隆治帝心中,也有些暗快。
這些一大把年紀的老臣,老是倚老賣老,有時候逼的隆治帝,都不能多說他們什麽。
現在被賈琛一上來就問候父母和兄弟,實在是大快人心。
別看紹文凡明麵上是為土司部落慘死的近十萬百姓,給賈琛死磕,實際上卻是拖賈琛下水。
這兩年來,武勳集團地位一直在向上增長,這讓已經基本上獨攬朝政大權數年的文官集團嗎,感到了不小的危機。
特別是賈琛,實在是升官升的太快了,若是再不加以阻攔,恐怕要不了幾年,說不定就會有一個手握實權的異姓王新鮮出爐,屆時,他們文官集團的威懾力,可就大幅度下降了。
對於紹文凡的惱怒,賈琛卻是不予理會,轉身拜向隆治帝,就有開起了一個大招:
“啟稟陛下,臣賈琛,也感覺紹詹事,與嚴大人言之有理,我等禮儀大邦,自然要以禮服人,臣願拋棄功勞,助二位大人一臂之力。”
“臣懇請陛下下旨,命臣與兩位大人一同前往西南,學習二位大人,以聖人之道,去教化這些土司各族,還請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