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稟總督大人,劉統領他率領完等拚死抵擋韃子大軍,但終究寡不敵眾,被韃子大軍衝散,亂軍之中,劉統領他被韃子士兵團團圍住,親兵雖拚死相救,但都無濟於事,最後劉統領他力竭而死!”
“大軍被衝散之後,剩下的殘軍各自逃命,卑職運氣較好,找對了方向,才能逃迴來山海關,其他弟兄他們,可就……!”
山海關城門口,顯武營百總王境,正在向霍老將軍和劉建勳等人稟報著。
聽到王境的稟報,雖然早有預感,但在得知確切的消息之後,劉建勳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悲傷。
“義父……!義父啊!”
聞言霍老將軍臉上也是露出一絲悲戚。
沉默片刻之後,霍老將軍拍了拍劉建勳的肩膀,開口自責道:
“建勳侄兒,事在老夫之錯,若非老夫一意孤行,劉將軍和這麽多的弟兄們,也不會殞命韃子屠刀之下,此戰過後,老夫會上書陛下,請求降責,而後在劉將軍出殯之日,老夫親自登門謝罪!”
說罷,霍老將軍便向著劉建勳深深一躬。
一旁的羅統領見狀,連忙上前安慰解釋道:
“建勳侄兒,莫要悲傷了,我與你父親這幫兄弟們,自披上這身甲胄,就已經把腦袋別在了腰間,生死早早已是常事,你也莫要怨恨霍老將軍,若不是霍老將軍仁慈,這數萬遼東百姓的性命,恐難以幸免。”
“若是你義父得知他救了這麽多的百姓性命,恐也會欣慰不已!”
劉建勳聞言,伸手擦了擦眼淚,站起身將霍老將軍扶起,開口說道:
“老將軍請起,義父戰死沙場,乃是他職責所在,怨不得誰,而且義父他九泉之下有知,知曉他間接的解救了這麽多的遼東百姓,恐也是非常欣慰的,老將軍就不要自責了!”
“要怪,就怪那該死的狗韃子,就是因為他們,義父才戰死沙場!”
聞言霍老將軍也一臉恨色,是啊,若不是這些狗韃子挑起戰爭,怎麽會死去如此多的人!
該死的韃子,總有一日,一定要打到他們的老巢,滅其種,亡其苗,方可一絕後患!
——————————————————————————————————————
待顯武營騎兵百總的殘兵逃迴山海關後,其後又陸續逃迴來了幾支騎兵小隊,再之後,就沒有然後訊息了,至此,霍老將軍率大周軍隊,對韃子大軍發起的反擊戰,至此結束。
此戰,大周方共死傷三萬餘人,其中步卒一萬八千人左右,騎兵一萬兩千人,火炮二十門。
僅這一戰,就將整個山海關內的機動騎兵,可以說是損失殆盡。
但此戰戰果,也是非常豐厚的。
先是鑲藍旗所部,一連三戰,損失精銳士卒五千有餘,其後蒙古士兵損失七千餘,再加上奪威遠堡時殲滅的韃子守軍,此戰至少殲滅了韃子一萬五千餘人,其中大部分還是最精銳的騎兵,可謂是讓韃子大軍傷筋動骨。
最重要的是,山海關的衛堡,威遠堡,被金人鳳帶領大周軍隊給奪了迴來,並率領兩萬士卒據守。
至此,與山海關成犄角之勢,相互協防,大大的減輕了山海關的防守壓力。
再加上韃子大軍因大周軍隊新奪迴了一座堅堡,勢必要分出一部分兵力進行防備,一時之間,竟不能再對山海關發起大規模攻擊。
於是,在山海關一帶交戰了數月的雙方大軍,一時間平息下來,各自默默的舔舐著自己的傷口,以備日後更為慘烈的戰鬥。
…………
與此同時,神京城中,昭國公府。
“琛哥兒,你說,這珂家姑娘,有什麽不好,你怎麽就不同意呢?”
昭國公府正廳之中,賈琛與賈璉夫妻二人相視而坐,其中賈璉的妻子王熙鳳,看著一臉拒絕的賈琛,滿臉可惜的說道。
賈琛聞言有些失笑,王熙鳳見狀更是有些羞惱,開口低喝道:
“好你個琛哥兒,嫂子我好心好意的為你終身大事著想,你不領情也就罷了,還在這裏嘲笑與我,琛哥兒你是何居心?”
見王熙鳳有些羞惱,賈璉連忙私底下拍了拍她的手。
這“鳳辣子”!好甚虎,這琛哥兒可不是之前賈家伏低做小的庶子,現在可是一朝國公,怎麽還能當成平常人對待!
本來這事也是他們想攀攀交情,才去攬下的,但要再這樣由這“鳳辣子”放肆下去,恐怕別說攀交情了,不得罪琛哥兒就行。
賈琛見王熙鳳有些羞怒,白玉般的麵容上沾滿了薄紅,心中暗道了一聲罪過。
這王熙鳳不愧是紅樓中出了名的美人,一顰一笑都勾魂奪魄。
“哎呀,璉嫂子莫惱,不是小弟我相不中這珂家的姑娘,實在是這個姻親,肯定是不能成的!”
“怎麽就不能成了,琛哥兒你位列國公,還娶不得首輔家的姑娘?還是琛哥你看不上?”
見王熙鳳話越說越離譜,就連賈璉都拉不住他,賈琛便押了一口茶水,開口解釋道:
“璉二嫂,並非珂家姑娘不好,也不是我娶不得這珂家姑娘,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聞言王熙鳳白了白眼,然後又側身坐好,開口說道:
“琛哥兒,嫂子我倒要好好聽上一聽,這到底有什麽原因,能讓你娶不得這首輔家的姑娘!”
王熙鳳心中暗自衡量,這差事,可是他好不容易,從賈母手中要了過來,倘若要是辦砸了,迴府之後,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笑話她呢!
要說這珂家上門,王熙鳳也是有些詫異,畢竟現任珂家家主珂海山的父親,可是大周朝廷中的文臣第一人,珂雲逸珂首輔。
他的孫女,雖說是一個嫡次孫女,但其身價也是尊貴無比,他有意將孫女許給賈琛,就算賈琛已經位列國公,但要僅憑珂家在朝中的勢力,也算是低嫁,畢竟就算有開國一脈的幫襯,賈琛在朝中的根基,還是太淺薄了。
若不是隆治帝一直在扶持著賈琛,恐怕那些百年世家,三代王侯,根本就看不上他,現有的權利,是現有的權力,數代的底蘊是數代的底蘊,不可混為一談。
“大軍被衝散之後,剩下的殘軍各自逃命,卑職運氣較好,找對了方向,才能逃迴來山海關,其他弟兄他們,可就……!”
山海關城門口,顯武營百總王境,正在向霍老將軍和劉建勳等人稟報著。
聽到王境的稟報,雖然早有預感,但在得知確切的消息之後,劉建勳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悲傷。
“義父……!義父啊!”
聞言霍老將軍臉上也是露出一絲悲戚。
沉默片刻之後,霍老將軍拍了拍劉建勳的肩膀,開口自責道:
“建勳侄兒,事在老夫之錯,若非老夫一意孤行,劉將軍和這麽多的弟兄們,也不會殞命韃子屠刀之下,此戰過後,老夫會上書陛下,請求降責,而後在劉將軍出殯之日,老夫親自登門謝罪!”
說罷,霍老將軍便向著劉建勳深深一躬。
一旁的羅統領見狀,連忙上前安慰解釋道:
“建勳侄兒,莫要悲傷了,我與你父親這幫兄弟們,自披上這身甲胄,就已經把腦袋別在了腰間,生死早早已是常事,你也莫要怨恨霍老將軍,若不是霍老將軍仁慈,這數萬遼東百姓的性命,恐難以幸免。”
“若是你義父得知他救了這麽多的百姓性命,恐也會欣慰不已!”
劉建勳聞言,伸手擦了擦眼淚,站起身將霍老將軍扶起,開口說道:
“老將軍請起,義父戰死沙場,乃是他職責所在,怨不得誰,而且義父他九泉之下有知,知曉他間接的解救了這麽多的遼東百姓,恐也是非常欣慰的,老將軍就不要自責了!”
“要怪,就怪那該死的狗韃子,就是因為他們,義父才戰死沙場!”
聞言霍老將軍也一臉恨色,是啊,若不是這些狗韃子挑起戰爭,怎麽會死去如此多的人!
該死的韃子,總有一日,一定要打到他們的老巢,滅其種,亡其苗,方可一絕後患!
——————————————————————————————————————
待顯武營騎兵百總的殘兵逃迴山海關後,其後又陸續逃迴來了幾支騎兵小隊,再之後,就沒有然後訊息了,至此,霍老將軍率大周軍隊,對韃子大軍發起的反擊戰,至此結束。
此戰,大周方共死傷三萬餘人,其中步卒一萬八千人左右,騎兵一萬兩千人,火炮二十門。
僅這一戰,就將整個山海關內的機動騎兵,可以說是損失殆盡。
但此戰戰果,也是非常豐厚的。
先是鑲藍旗所部,一連三戰,損失精銳士卒五千有餘,其後蒙古士兵損失七千餘,再加上奪威遠堡時殲滅的韃子守軍,此戰至少殲滅了韃子一萬五千餘人,其中大部分還是最精銳的騎兵,可謂是讓韃子大軍傷筋動骨。
最重要的是,山海關的衛堡,威遠堡,被金人鳳帶領大周軍隊給奪了迴來,並率領兩萬士卒據守。
至此,與山海關成犄角之勢,相互協防,大大的減輕了山海關的防守壓力。
再加上韃子大軍因大周軍隊新奪迴了一座堅堡,勢必要分出一部分兵力進行防備,一時之間,竟不能再對山海關發起大規模攻擊。
於是,在山海關一帶交戰了數月的雙方大軍,一時間平息下來,各自默默的舔舐著自己的傷口,以備日後更為慘烈的戰鬥。
…………
與此同時,神京城中,昭國公府。
“琛哥兒,你說,這珂家姑娘,有什麽不好,你怎麽就不同意呢?”
昭國公府正廳之中,賈琛與賈璉夫妻二人相視而坐,其中賈璉的妻子王熙鳳,看著一臉拒絕的賈琛,滿臉可惜的說道。
賈琛聞言有些失笑,王熙鳳見狀更是有些羞惱,開口低喝道:
“好你個琛哥兒,嫂子我好心好意的為你終身大事著想,你不領情也就罷了,還在這裏嘲笑與我,琛哥兒你是何居心?”
見王熙鳳有些羞惱,賈璉連忙私底下拍了拍她的手。
這“鳳辣子”!好甚虎,這琛哥兒可不是之前賈家伏低做小的庶子,現在可是一朝國公,怎麽還能當成平常人對待!
本來這事也是他們想攀攀交情,才去攬下的,但要再這樣由這“鳳辣子”放肆下去,恐怕別說攀交情了,不得罪琛哥兒就行。
賈琛見王熙鳳有些羞怒,白玉般的麵容上沾滿了薄紅,心中暗道了一聲罪過。
這王熙鳳不愧是紅樓中出了名的美人,一顰一笑都勾魂奪魄。
“哎呀,璉嫂子莫惱,不是小弟我相不中這珂家的姑娘,實在是這個姻親,肯定是不能成的!”
“怎麽就不能成了,琛哥兒你位列國公,還娶不得首輔家的姑娘?還是琛哥你看不上?”
見王熙鳳話越說越離譜,就連賈璉都拉不住他,賈琛便押了一口茶水,開口解釋道:
“璉二嫂,並非珂家姑娘不好,也不是我娶不得這珂家姑娘,而是另有其他原因。”
聞言王熙鳳白了白眼,然後又側身坐好,開口說道:
“琛哥兒,嫂子我倒要好好聽上一聽,這到底有什麽原因,能讓你娶不得這首輔家的姑娘!”
王熙鳳心中暗自衡量,這差事,可是他好不容易,從賈母手中要了過來,倘若要是辦砸了,迴府之後,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暗自笑話她呢!
要說這珂家上門,王熙鳳也是有些詫異,畢竟現任珂家家主珂海山的父親,可是大周朝廷中的文臣第一人,珂雲逸珂首輔。
他的孫女,雖說是一個嫡次孫女,但其身價也是尊貴無比,他有意將孫女許給賈琛,就算賈琛已經位列國公,但要僅憑珂家在朝中的勢力,也算是低嫁,畢竟就算有開國一脈的幫襯,賈琛在朝中的根基,還是太淺薄了。
若不是隆治帝一直在扶持著賈琛,恐怕那些百年世家,三代王侯,根本就看不上他,現有的權利,是現有的權力,數代的底蘊是數代的底蘊,不可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