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大軍之中,都尉董翳正與章邯商議軍務。
“大人,如今朝廷一直未有旨意,我們大軍在此空耗下去,非長久之計。還應早作籌謀啊!萬一朝廷不肯增援或是停止糧草供給,那我們就危險了。前些時日項羽送來的書信,您也看到了。不如。。。。。。”董翳欲言又止,他始終留意章邯的表情。
章邯無奈的歎息了一聲。董翳的話讓他左右為難。他何嚐不知道如今處境危機,但他身為秦將,投降便意味著背叛,便意味著遺臭萬年!他還是希望朝廷會有好的消息。
“董都尉,我們還是再等等吧。司馬欣將軍應該快要迴來了,看他帶迴的訊息,再做定奪吧!”
二人正在商議之時,突然有軍士在營外報道:“大人,小的有緊急軍務。”
章邯聞言,急忙喚入對方。
“大人,探哨迴報。諸侯聯軍正在企圖繞過我們,攻取鹹陽。而項羽的楚軍則仍舊駐守營內,似乎是要牽製我們。”
聽完軍士的探報。章邯立刻走到地圖前麵,自己查看著地形。
董翳也連忙上前,指著地圖說道:“大人,諸侯聯軍隻有從我軍右翼的穿過才能繞過我們。那裏山勢險峻,但也並非不可逾越。若是聯軍過去了,鹹陽便危險了!”
章邯認真的聽取著董翳的意見,同時自己也不斷查看著地圖之上的標記。幾經思索之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
“傳令,我自帶五萬軍士追擊敵人,再命姚昂將軍領兵五萬於後方馳援,待到發現沒有伏兵之時,讓他急速與我會和,共擊賊軍。董翳大人就請坐鎮大營,以策萬全!“
諸將聞言,紛紛領命下去準備了。
軍令傳達之後,章邯就親領五萬大軍直撲聯軍。但他剛剛開始攻擊聯軍。便發現聯軍突然轉守為攻,向著自己反撲。而且聯軍軍士各個勇猛無比,絲毫不像懦弱的諸侯聯軍。
姚昂領軍五萬在後方馳援,發現沒有伏兵之後。便迅速和章邯會和。他的加入使得戰局逐漸有所扭轉。但就在二人與聯軍激戰之時,卻突然接到了來自大營的急報。
“大人!我軍大營遭到楚軍襲擊。董翳大人堅守不出,奈何楚軍不斷侵襲我大營,屏障漸漸薄弱。董翳大人最終隻得與楚軍交戰。楚軍人馬雖少,但驍勇善戰。如今已和我大營兵馬成膠著之勢。都尉大人恐大營有失,便急令小的來此搬請大人迴援!”
章邯此時才知中計,他急令大軍迴援大營。
最終,章邯大軍成功守住了大營,楚軍也及時退去。但終究付出了一些代價,而且秦軍的士氣已經跌到了低穀了。
就在秦軍紛紛揣測今後命運之時,司馬欣迴來了。
章邯得知司馬欣迴營之後,急忙外出相迎。待到他見到司馬欣後,卻發現對方十分的狼狽。
“司馬將軍,你這是怎麽了?”董翳一見對方模樣。趕忙問道。
隻見司馬欣並未多言,而是直接拉著章邯與董翳一同快步返迴大帳。
一入帳中,司馬欣便急道:“將軍,都尉。大事不好,我押送張司徒到鹹陽之後便聽聞了李丞相被腰斬了。到了秦宮,我又被安排在了司馬門候旨。幾經查證才得知趙高並未死,而這一切都是他在背後操縱。幸得張司徒臨去之前特意囑咐我逃走,並讓我繞路迴來,不然隻怕躲不過趙高派出誅殺我的騎兵了。”
章邯聽到此時,已是萬念俱灰了。李斯的死無疑是將他們最後的希望給撲滅了。而趙高的事情更是將他們徹底推到了懸崖的邊緣。
“將軍!不要再猶豫了!如今我軍士氣已經跌到穀底。根本無法再與敵軍交戰。而且趙高更是不會放過我等!還是降了吧!”董翳用近乎哀求的語氣說道。
司馬欣聞聽董翳之言,忽然想起張亮之言,立刻對著章邯說道:“將軍,張司徒曾特意囑咐我告知您。投降可以,但萬不可投降項羽!不然,二十萬大軍性命危矣。”
章邯與董翳都驚訝的盯著司馬欣。他們搞不清楚,為何張亮會有如此的交代。但此刻他們根本別無選擇,因為義軍已經以項羽為首,他們隻能投降項羽了。
在權衡各方麵的利弊之後。章邯終於做出了決定。他先是派出了董翳與項羽交涉,在得知對方不會追究他殺死項梁之後,又等到對方許諾被善待,最終二十萬秦軍全部投降。至此秦朝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
項羽雖然痛恨章邯,但他依舊遵守了承諾,對項梁戰死一事既往不咎。同時承諾滅秦之後便上奏義帝,保舉章邯三人為王。
二十萬秦軍在投降之後,便常常受到義軍的虐待。隻因義軍中的軍士大多都是飽受秦軍欺淩之人,故而見到秦軍軍士就特別的憤恨。
韓信見到此番情形,心神大駭。他急忙找準時機,向項羽稟告,同時陳述此種行為弊端,並且言明長此以往,秦軍必然大亂。
項羽對於韓信的言詞不屑一顧,隻用寥寥數語便將對方打發走了。韓信見對方使用自己的策略勝了秦軍,又不聽自己的忠言,心中已經徹底失去了對項羽的期望。但韓信的擔憂卻引起了龍且的重視,他急忙派手下暗中留意秦軍的動向。在聽到秦軍私下議論要逃亡或反抗之時,連忙報告給了項羽。
項羽分析了眼前的局勢,麵對秦軍人數眾多,而且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之下,他做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決定!就在一夜之間,他坑殺了二十萬秦軍!殘暴之名從此深深的烙印在了項羽的身上!
章邯三人在得知消息後,痛哭流涕,司馬欣更是悔恨不聽張亮之言,自責不已。
但因此事獲益最大的不是項羽和諸侯聯軍,而是正在挺進鹹陽的劉邦......
--------
劉邦得酈食其兄弟後,一路之上城池或被酈食其說降,或在短暫的交手之後便棄城逃走!終於,劉邦大軍來到了秦國最後的屏障-----武關!
“沛公,這武關乃是通往鹹陽的最後一道屏障了!此刻秦朝大勢已去,相信守關將領也會斟酌退路。不如讓我去遊說一下吧。”酈食其表現的極有信心。
劉邦聽聞對方打算再去遊說,卻多了一份擔憂。“廣野君,這武關乃是鹹陽最後一道屏障,必然會派心腹之人把守。你隻身前去,我怕對方加害於你啊。”
“對!酈先生不可再犯險了!沿途之上您已為沛公立下汗馬功勞,近乎一半的城池都是您遊說所得,如今我們能夠順利的到達此處,皆是您的功勞。切莫在這最後一關丟了性命啊!”樊噲雖是領兵將軍,習慣廝殺。但對於酈食其,他還是很佩服的。不但因為對方利用本領,使得軍隊免受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對方還是張亮看中的人。
酈食其對於眾人的厚愛極為感動。他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劉邦確實是一個值得托付的君主。
就在眾人討論如何順利度過武關之時,突然有軍士來報:“將軍!上將軍項羽派來信使,正在帳外等候!”
劉邦聞聽項羽派來信使,立刻皺起眉頭。
“項羽怎會無緣無故派來信使?莫非是來祝賀我們進展順利?”夏侯嬰對於來使的目的極為不解。
樊噲聽到他的猜測,立刻白道:“你想多了。項羽不來搗亂就不錯了!還祝賀?!哼”
蕭何依舊保持冷靜的頭腦,對於當年局勢,他沒有絲毫懈怠。“沛公,論官位,你隸屬項羽治下,所以來使你不能怠慢啊!我們在此諸多猜測也無意義,不如請他上來,一問便知。”
劉邦覺得蕭何所言極是,趕緊傳信使進入。
那信使一入帳中便環視眾人,最終目光鎖定在劉邦身上。隻見他極其儒雅的上前躬身一拜說道:“拜見侯爺。在下奉命前來送信。”
劉邦一見來人,立刻心生厭惡。雖然他很欣賞酈食其等人,但他隻喜歡有本事的儒生,而對於那些窮酸腐儒依舊沒有好感。
“你是何人?又奉誰的命令前來?”劉邦冷冷的問道。
對方並未在意劉邦的態度。依舊恭敬的迴道:“在下陳平,是項將軍麾下都尉,受封信武君。今日特奉範軍師之命,前來遞送書信。”
劉邦聞言一愣,隨及問道:“為何你是受範軍師之命?難道你不隸屬項將軍?”
陳平見劉邦有疑問,便笑道:“侯爺可能還不知曉。項將軍已尊範軍師為亞父,對他極為敬重,故而軍中大事,範軍師亦可做主。”
眾人聽完他的解釋便明了了。
劉邦隨後便讓對方把信呈上。蕭何急忙上前接信,以示對陳平的尊重,畢竟此人是項羽手下都尉。
待到劉邦閱信之後,突然拍案而起。隻見他滿麵怒容,指著陳平厲聲說道:“你迴去告訴項羽還有範增,老子不怕他們的威脅!這鹹陽老子進定了!我不在乎什麽王位,更不稀罕你們承諾的美女金帛!老子的確貪財好色,可比起救子房,這些算個屁!!”
眾人聞聽劉邦之言,均愣在當場。蕭何急忙接過信簡,待他閱完之後,也是一臉怒容。
“範增居然威脅沛公,說沛公若先入鹹陽,必帶大軍攻之。隻要沛公留守關外,便賜於美人珠寶。”
樊噲聽完蕭何的陳述,立刻拔劍指向陳平,道:“娘的,項羽要來就來,老子還怕他不成?你小子趕緊滾迴去,不然我現在就活劈了你!”
陳平看到樊噲的舉動卻沒有絲毫懼怕之意,反而上前躬身急問:“敢問沛公,您剛才所說入鹹陽的目的是為救子房,那人可是韓國張司徒?張大人?”
“不錯!老子就是要救我的子房!他被秦軍擒到了鹹陽,老子一定要把他救出來!”劉邦顯得餘怒未消。
陳平聽完劉邦的迴答,立刻急聲說道:“既然如此,在下有一計,可助沛公兵不血刃,奪取武關!進發鹹陽!”(未完待續。)
“大人,如今朝廷一直未有旨意,我們大軍在此空耗下去,非長久之計。還應早作籌謀啊!萬一朝廷不肯增援或是停止糧草供給,那我們就危險了。前些時日項羽送來的書信,您也看到了。不如。。。。。。”董翳欲言又止,他始終留意章邯的表情。
章邯無奈的歎息了一聲。董翳的話讓他左右為難。他何嚐不知道如今處境危機,但他身為秦將,投降便意味著背叛,便意味著遺臭萬年!他還是希望朝廷會有好的消息。
“董都尉,我們還是再等等吧。司馬欣將軍應該快要迴來了,看他帶迴的訊息,再做定奪吧!”
二人正在商議之時,突然有軍士在營外報道:“大人,小的有緊急軍務。”
章邯聞言,急忙喚入對方。
“大人,探哨迴報。諸侯聯軍正在企圖繞過我們,攻取鹹陽。而項羽的楚軍則仍舊駐守營內,似乎是要牽製我們。”
聽完軍士的探報。章邯立刻走到地圖前麵,自己查看著地形。
董翳也連忙上前,指著地圖說道:“大人,諸侯聯軍隻有從我軍右翼的穿過才能繞過我們。那裏山勢險峻,但也並非不可逾越。若是聯軍過去了,鹹陽便危險了!”
章邯認真的聽取著董翳的意見,同時自己也不斷查看著地圖之上的標記。幾經思索之後,他終於做出了決定。
“傳令,我自帶五萬軍士追擊敵人,再命姚昂將軍領兵五萬於後方馳援,待到發現沒有伏兵之時,讓他急速與我會和,共擊賊軍。董翳大人就請坐鎮大營,以策萬全!“
諸將聞言,紛紛領命下去準備了。
軍令傳達之後,章邯就親領五萬大軍直撲聯軍。但他剛剛開始攻擊聯軍。便發現聯軍突然轉守為攻,向著自己反撲。而且聯軍軍士各個勇猛無比,絲毫不像懦弱的諸侯聯軍。
姚昂領軍五萬在後方馳援,發現沒有伏兵之後。便迅速和章邯會和。他的加入使得戰局逐漸有所扭轉。但就在二人與聯軍激戰之時,卻突然接到了來自大營的急報。
“大人!我軍大營遭到楚軍襲擊。董翳大人堅守不出,奈何楚軍不斷侵襲我大營,屏障漸漸薄弱。董翳大人最終隻得與楚軍交戰。楚軍人馬雖少,但驍勇善戰。如今已和我大營兵馬成膠著之勢。都尉大人恐大營有失,便急令小的來此搬請大人迴援!”
章邯此時才知中計,他急令大軍迴援大營。
最終,章邯大軍成功守住了大營,楚軍也及時退去。但終究付出了一些代價,而且秦軍的士氣已經跌到了低穀了。
就在秦軍紛紛揣測今後命運之時,司馬欣迴來了。
章邯得知司馬欣迴營之後,急忙外出相迎。待到他見到司馬欣後,卻發現對方十分的狼狽。
“司馬將軍,你這是怎麽了?”董翳一見對方模樣。趕忙問道。
隻見司馬欣並未多言,而是直接拉著章邯與董翳一同快步返迴大帳。
一入帳中,司馬欣便急道:“將軍,都尉。大事不好,我押送張司徒到鹹陽之後便聽聞了李丞相被腰斬了。到了秦宮,我又被安排在了司馬門候旨。幾經查證才得知趙高並未死,而這一切都是他在背後操縱。幸得張司徒臨去之前特意囑咐我逃走,並讓我繞路迴來,不然隻怕躲不過趙高派出誅殺我的騎兵了。”
章邯聽到此時,已是萬念俱灰了。李斯的死無疑是將他們最後的希望給撲滅了。而趙高的事情更是將他們徹底推到了懸崖的邊緣。
“將軍!不要再猶豫了!如今我軍士氣已經跌到穀底。根本無法再與敵軍交戰。而且趙高更是不會放過我等!還是降了吧!”董翳用近乎哀求的語氣說道。
司馬欣聞聽董翳之言,忽然想起張亮之言,立刻對著章邯說道:“將軍,張司徒曾特意囑咐我告知您。投降可以,但萬不可投降項羽!不然,二十萬大軍性命危矣。”
章邯與董翳都驚訝的盯著司馬欣。他們搞不清楚,為何張亮會有如此的交代。但此刻他們根本別無選擇,因為義軍已經以項羽為首,他們隻能投降項羽了。
在權衡各方麵的利弊之後。章邯終於做出了決定。他先是派出了董翳與項羽交涉,在得知對方不會追究他殺死項梁之後,又等到對方許諾被善待,最終二十萬秦軍全部投降。至此秦朝的最後一絲希望,就此破滅。
項羽雖然痛恨章邯,但他依舊遵守了承諾,對項梁戰死一事既往不咎。同時承諾滅秦之後便上奏義帝,保舉章邯三人為王。
二十萬秦軍在投降之後,便常常受到義軍的虐待。隻因義軍中的軍士大多都是飽受秦軍欺淩之人,故而見到秦軍軍士就特別的憤恨。
韓信見到此番情形,心神大駭。他急忙找準時機,向項羽稟告,同時陳述此種行為弊端,並且言明長此以往,秦軍必然大亂。
項羽對於韓信的言詞不屑一顧,隻用寥寥數語便將對方打發走了。韓信見對方使用自己的策略勝了秦軍,又不聽自己的忠言,心中已經徹底失去了對項羽的期望。但韓信的擔憂卻引起了龍且的重視,他急忙派手下暗中留意秦軍的動向。在聽到秦軍私下議論要逃亡或反抗之時,連忙報告給了項羽。
項羽分析了眼前的局勢,麵對秦軍人數眾多,而且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之下,他做出了一個駭人聽聞的決定!就在一夜之間,他坑殺了二十萬秦軍!殘暴之名從此深深的烙印在了項羽的身上!
章邯三人在得知消息後,痛哭流涕,司馬欣更是悔恨不聽張亮之言,自責不已。
但因此事獲益最大的不是項羽和諸侯聯軍,而是正在挺進鹹陽的劉邦......
--------
劉邦得酈食其兄弟後,一路之上城池或被酈食其說降,或在短暫的交手之後便棄城逃走!終於,劉邦大軍來到了秦國最後的屏障-----武關!
“沛公,這武關乃是通往鹹陽的最後一道屏障了!此刻秦朝大勢已去,相信守關將領也會斟酌退路。不如讓我去遊說一下吧。”酈食其表現的極有信心。
劉邦聽聞對方打算再去遊說,卻多了一份擔憂。“廣野君,這武關乃是鹹陽最後一道屏障,必然會派心腹之人把守。你隻身前去,我怕對方加害於你啊。”
“對!酈先生不可再犯險了!沿途之上您已為沛公立下汗馬功勞,近乎一半的城池都是您遊說所得,如今我們能夠順利的到達此處,皆是您的功勞。切莫在這最後一關丟了性命啊!”樊噲雖是領兵將軍,習慣廝殺。但對於酈食其,他還是很佩服的。不但因為對方利用本領,使得軍隊免受不必要的損失,而且對方還是張亮看中的人。
酈食其對於眾人的厚愛極為感動。他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劉邦確實是一個值得托付的君主。
就在眾人討論如何順利度過武關之時,突然有軍士來報:“將軍!上將軍項羽派來信使,正在帳外等候!”
劉邦聞聽項羽派來信使,立刻皺起眉頭。
“項羽怎會無緣無故派來信使?莫非是來祝賀我們進展順利?”夏侯嬰對於來使的目的極為不解。
樊噲聽到他的猜測,立刻白道:“你想多了。項羽不來搗亂就不錯了!還祝賀?!哼”
蕭何依舊保持冷靜的頭腦,對於當年局勢,他沒有絲毫懈怠。“沛公,論官位,你隸屬項羽治下,所以來使你不能怠慢啊!我們在此諸多猜測也無意義,不如請他上來,一問便知。”
劉邦覺得蕭何所言極是,趕緊傳信使進入。
那信使一入帳中便環視眾人,最終目光鎖定在劉邦身上。隻見他極其儒雅的上前躬身一拜說道:“拜見侯爺。在下奉命前來送信。”
劉邦一見來人,立刻心生厭惡。雖然他很欣賞酈食其等人,但他隻喜歡有本事的儒生,而對於那些窮酸腐儒依舊沒有好感。
“你是何人?又奉誰的命令前來?”劉邦冷冷的問道。
對方並未在意劉邦的態度。依舊恭敬的迴道:“在下陳平,是項將軍麾下都尉,受封信武君。今日特奉範軍師之命,前來遞送書信。”
劉邦聞言一愣,隨及問道:“為何你是受範軍師之命?難道你不隸屬項將軍?”
陳平見劉邦有疑問,便笑道:“侯爺可能還不知曉。項將軍已尊範軍師為亞父,對他極為敬重,故而軍中大事,範軍師亦可做主。”
眾人聽完他的解釋便明了了。
劉邦隨後便讓對方把信呈上。蕭何急忙上前接信,以示對陳平的尊重,畢竟此人是項羽手下都尉。
待到劉邦閱信之後,突然拍案而起。隻見他滿麵怒容,指著陳平厲聲說道:“你迴去告訴項羽還有範增,老子不怕他們的威脅!這鹹陽老子進定了!我不在乎什麽王位,更不稀罕你們承諾的美女金帛!老子的確貪財好色,可比起救子房,這些算個屁!!”
眾人聞聽劉邦之言,均愣在當場。蕭何急忙接過信簡,待他閱完之後,也是一臉怒容。
“範增居然威脅沛公,說沛公若先入鹹陽,必帶大軍攻之。隻要沛公留守關外,便賜於美人珠寶。”
樊噲聽完蕭何的陳述,立刻拔劍指向陳平,道:“娘的,項羽要來就來,老子還怕他不成?你小子趕緊滾迴去,不然我現在就活劈了你!”
陳平看到樊噲的舉動卻沒有絲毫懼怕之意,反而上前躬身急問:“敢問沛公,您剛才所說入鹹陽的目的是為救子房,那人可是韓國張司徒?張大人?”
“不錯!老子就是要救我的子房!他被秦軍擒到了鹹陽,老子一定要把他救出來!”劉邦顯得餘怒未消。
陳平聽完劉邦的迴答,立刻急聲說道:“既然如此,在下有一計,可助沛公兵不血刃,奪取武關!進發鹹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