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本站網址;書路()
飛鳥盡則弓藏,狡兔死即狗烹;人無憂則不慮,禍臨頭皆枉矣!
“救義帝的命?此話從何說起?”張亮對於呂臣的話十分不解。在他看來,義帝已經沒有了任何實際權力。項羽作為一個霸主也非常的滿意,而且他也無心做秦皇那樣的皇帝。所以應該會仿戰國例,將義帝當作周天子,隻需擺在那裏便是,而且征伐之事可以假借義帝的名義,如此一來就可以讓自己既坐擁天下,又不成為眾矢之的。
呂臣見張亮不明就裏,急忙解釋道:“張大人,我受義帝之恩,做了司徒。本也無心在爭什麽權勢。鴻門之後,義帝大權旁落,被項羽強行遷置於郴縣,我實指望陪他一同前去,也算是盡了做臣子的本分,可最近幾日,我現項羽護送義帝的部隊行程極為緩慢。本來安置義帝應該越快越好。可他們反其道而行,我懷疑他們是在尋找機會,打算對義帝下毒手。與義帝再三商議之後,他急派我喬裝而出,來你處求救。望張大人念在昔日情分,救一救義帝吧!“
張亮望著焦急的呂臣,內心充滿崇敬與佩服。一個失去權力的義帝,別人躲之唯恐不及,他卻甘願陪同對方一起去那“囚籠“一樣的縣城之中。這讓張亮對他由衷的佩服。張亮不知道忠臣應該是什麽樣子的,但他確信呂臣是!
“呂大人,您有情有義,且忠貞不二。在下十分佩服。可是你也看到了,我自己尚且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如何能夠救的了義帝呢?”張亮說的是實話。此刻的他不但身體患疾,而且手中兵馬也不多,根本沒有能力去解救義帝。
呂臣聽完張亮之言,趕緊續道:“張大人,義帝已經心灰意冷,他隻求能夠活命,至於什麽權利財富早已不敢奢望了。我實在不忍心看他就此遇難。我也知道您的難處,可請您務必想想辦法,救一救他吧!”說完,便抱拳拱手,跪在的張亮麵前。
張亮沒想到呂臣會為了救義帝,不惜卑躬屈膝的懇求自己。他急忙將對方扶起,同時開始思考如何能解除義帝的危機。
“呂大人,你確定項羽的軍士會加害義帝嗎?依我之見,項羽似乎沒有此意。他若一直將義帝置於掌中,遠比殺了他更加有利才是。起碼現在不是除掉義帝的時候啊!”
“張大人,實不相瞞。我懷疑此事是範增指示。項羽雖然無此意,但隻怕範增卻未必就此滿足。我看他是想除掉義帝,嫁禍他人!讓諸侯以項羽為尊。屆時號令天下。待到諸侯麻痹之時,便各個擊破,從而幫助項羽做成皇帝!”
呂臣的話不無道理,張亮此時也已經想到了這一層關係。至於嫁禍的人選,估計逃不出自己和漢王二人之一。若說是範增的主意,他百分之百相信。但如果真是這樣,那解救義帝就更麻煩了,因範增做事,向來是滴水不漏的。
沉思許久之後,張亮突然對著呂臣問道:“呂大人,不知護送義帝的是項羽手下哪員大將?”
一聽張亮問及部隊情況,呂臣趕緊迴道:“是項羽手下的英布,他率三萬軍士護送義帝。此人也曾和我一起合軍抗擊過暴秦。我二人有些交情,所以他沿途均未難為我。”
聞聽領兵將軍是英布,張亮頓時雙眼一亮。幾經思索之後,他便對著呂臣說道:“呂大人,換做別人可能義帝危險,但既是英布領軍,或許可以算義帝命不該絕吧!”
聽到張亮的話語,呂臣知道對方已經有了主意。趕緊拱手問道:“張大人有何妙法,還請告知!”
隻見張亮對著呂臣做了一個請勢,示意對方與自己臨近而坐。像是要說悄悄話一般。
呂臣見了,連忙坐於張亮身旁,靜待對方的主意。
“呂大人,英布勇武。但也十分謹慎。此人與我有舊交,隻可惜他曾放我一次,我實在不便出麵。不過你可以曉之以理,他非魯莽之人,隻要你的話在理,他一定會聽取的。”
聽到張亮的分析,呂臣隨及點了點頭。但跟著又追問道:“那在下應該如何與他說,才能打消他刺殺義帝的念頭呢?”
張亮微微一笑,隨後神秘的迴道:“此事若是範增安排,那他英布心中自然也有底。你隻需告訴他十二個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對於張亮之言,呂臣甚為不解。他木訥的望著張亮,像是等待對方的解釋。
張亮見他仍舊不明白,便繼續接道:“範增為人陰狠毒辣,而且老謀深算。他的心中隻有項羽的大業。今天,他讓英布解決了義帝。他日,若事情敗露,那範增就會毫不猶豫的將英布推出,成為替罪羔羊的。到時,英布縱有千張嘴也說不清楚。你隻要告訴他,留一線,好相見。相信他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至於如何能讓英布交差,而你和義帝又能活命,相信不用我教你了。”
呂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在消化了張亮大半話語之後。他便起身對著張亮行了一個大禮。
“我明白了!多謝張大人的指點。若是此次能夠脫險,我與義帝均會感激您的大恩大德的!”言罷,呂臣便要準備告辭。
張亮本向留他休息一夜。但想到救人如救火,便未曾出言挽留。隻是親自將對方送走,同時臨別前又囑咐道:“呂大人,在下並非什麽高節之士,隻是被你的忠誠所感,加上實在覺得義帝可憐,才為你出此計謀。能否成功皆是未知之數!還請大人自己珍重!臨別之際,我再送你一句話,若是英布猶豫不決之時,你可說於他聽。”隨後,張亮便在他耳邊低吟了幾句。
一聽張亮的話語,呂臣急忙迴道:“多謝張大人!無論此次成功與否,在下均不敢忘記大人大恩。他日定當厚報,隻要是大人吩咐,在下定會赴湯蹈火!”說完,他便獨自驅馬離去了。
看著呂臣漸漸遠去的背影,張亮獨自搖頭歎道:“得此忠誠之士,義帝也足以安慰了。隻希望他二人都能化險為夷!”
-------
義帝駐營處,羋心正焦急的等待著呂臣的歸來。此時的他正惶恐不安的在房中來迴踱步。呂臣走後,他感覺更加的孤獨與無助。但他必須讓對方出去。因為這是唯一的生機。即使自己不能獲救,起碼也能讓這個一直陪伴自己的忠臣能夠幸免於難!
就在義帝擔心呂臣是否能順利見到張亮之時,突然一個人影急匆匆的閃入了他的帳中。
義帝一見來人了,頓時一驚。可看清對方是呂臣之後,立刻上前抓住對方的衣袖急道:“呂司徒,怎麽樣?你見到張司徒了嗎?!”
呂臣輕輕示意義帝悄聲,以防被人現。隨後便低聲迴道:“陛下,臣已見過張大人,他已為臣出了主意。請您放心,臣一定盡力保您周全。”
聞聽呂臣已經得到了張亮的相助,義帝便安下了心來。可就在此時,英布突然帶著軍士衝入了他的帳中。
英布一見呂臣一身百姓裝束,立刻陰冷的說道:“呂司徒,我實未想到你會迴來。你以為你喬裝離開此處我會不知曉嗎?我本想念在昔日共同作戰的份上,放你一條生路,可不曾想你卻去而複返。難道你真的甘願跟隨義帝一起赴死嗎?”
義帝羋心與呂臣聽到英布已經將話挑明,便知對方是打算動手了。
此時的義帝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痛苦。但他卻絲毫沒有畏懼,仿佛早已知道這一刻的到來。強忍內心的悲憤之後,他對著英布近乎央求的說道:“英將軍,請你放了呂司徒吧。他與此事無關。還望你不要難為他。”
英布聽到義帝的話,立刻不停地審視著對方。他實未想到在此生死之際,對方居然還會想到要去拯救別人。但是英布沒有答應他。因為,他不能讓活人知道這件事情!
呂臣對於英布的話語也是未感意外。當義帝為自己求情之時,他隻是冷冷的盯著英布,仿佛並不關心自己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待到英布沉默不語的看著自己與義帝之後,他便沉聲說道:“英將軍,我有話想與你說。你是項羽手下大將,應該不會懼怕我與義帝二人。可否請你讓你的軍士先在帳外等候。待到你我說完之後,在下任你處置。”
聽到呂臣有話要對自己說,英布立刻警惕的望著對方。權衡再三之後,終於決定聽聽對方說什麽。隨及命令軍士帳外等候!
呂臣一見英布答應了自己的要求。立刻對著他笑道:“英將軍可想知道在下去了哪裏?”
英布確實對呂臣的去向十分好奇,對方喬裝離去,卻又深夜返迴。若是去搬救兵應該不會獨自迴來,若是準備逃亡,又怎會去而複返!不思不得解之後,他對著呂臣問道:“呂司徒莫不是去尋什麽拯救義帝之法了?”
呂臣聽完英布的猜測,立刻笑道:“正是!”
英布本是一句戲言,卻不曾想對方居然真的如他所言是去找拯救義帝之法。此時,他突然對呂臣找到的方法十分好奇。因為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可以讓義帝從自己手中逃生。
見英布不解自己話語的模樣,呂臣隨及低聲說道:“在下去見了張司徒,而且他還有十二個字讓我帶給將軍!”(未完待續。)
飛鳥盡則弓藏,狡兔死即狗烹;人無憂則不慮,禍臨頭皆枉矣!
“救義帝的命?此話從何說起?”張亮對於呂臣的話十分不解。在他看來,義帝已經沒有了任何實際權力。項羽作為一個霸主也非常的滿意,而且他也無心做秦皇那樣的皇帝。所以應該會仿戰國例,將義帝當作周天子,隻需擺在那裏便是,而且征伐之事可以假借義帝的名義,如此一來就可以讓自己既坐擁天下,又不成為眾矢之的。
呂臣見張亮不明就裏,急忙解釋道:“張大人,我受義帝之恩,做了司徒。本也無心在爭什麽權勢。鴻門之後,義帝大權旁落,被項羽強行遷置於郴縣,我實指望陪他一同前去,也算是盡了做臣子的本分,可最近幾日,我現項羽護送義帝的部隊行程極為緩慢。本來安置義帝應該越快越好。可他們反其道而行,我懷疑他們是在尋找機會,打算對義帝下毒手。與義帝再三商議之後,他急派我喬裝而出,來你處求救。望張大人念在昔日情分,救一救義帝吧!“
張亮望著焦急的呂臣,內心充滿崇敬與佩服。一個失去權力的義帝,別人躲之唯恐不及,他卻甘願陪同對方一起去那“囚籠“一樣的縣城之中。這讓張亮對他由衷的佩服。張亮不知道忠臣應該是什麽樣子的,但他確信呂臣是!
“呂大人,您有情有義,且忠貞不二。在下十分佩服。可是你也看到了,我自己尚且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如何能夠救的了義帝呢?”張亮說的是實話。此刻的他不但身體患疾,而且手中兵馬也不多,根本沒有能力去解救義帝。
呂臣聽完張亮之言,趕緊續道:“張大人,義帝已經心灰意冷,他隻求能夠活命,至於什麽權利財富早已不敢奢望了。我實在不忍心看他就此遇難。我也知道您的難處,可請您務必想想辦法,救一救他吧!”說完,便抱拳拱手,跪在的張亮麵前。
張亮沒想到呂臣會為了救義帝,不惜卑躬屈膝的懇求自己。他急忙將對方扶起,同時開始思考如何能解除義帝的危機。
“呂大人,你確定項羽的軍士會加害義帝嗎?依我之見,項羽似乎沒有此意。他若一直將義帝置於掌中,遠比殺了他更加有利才是。起碼現在不是除掉義帝的時候啊!”
“張大人,實不相瞞。我懷疑此事是範增指示。項羽雖然無此意,但隻怕範增卻未必就此滿足。我看他是想除掉義帝,嫁禍他人!讓諸侯以項羽為尊。屆時號令天下。待到諸侯麻痹之時,便各個擊破,從而幫助項羽做成皇帝!”
呂臣的話不無道理,張亮此時也已經想到了這一層關係。至於嫁禍的人選,估計逃不出自己和漢王二人之一。若說是範增的主意,他百分之百相信。但如果真是這樣,那解救義帝就更麻煩了,因範增做事,向來是滴水不漏的。
沉思許久之後,張亮突然對著呂臣問道:“呂大人,不知護送義帝的是項羽手下哪員大將?”
一聽張亮問及部隊情況,呂臣趕緊迴道:“是項羽手下的英布,他率三萬軍士護送義帝。此人也曾和我一起合軍抗擊過暴秦。我二人有些交情,所以他沿途均未難為我。”
聞聽領兵將軍是英布,張亮頓時雙眼一亮。幾經思索之後,他便對著呂臣說道:“呂大人,換做別人可能義帝危險,但既是英布領軍,或許可以算義帝命不該絕吧!”
聽到張亮的話語,呂臣知道對方已經有了主意。趕緊拱手問道:“張大人有何妙法,還請告知!”
隻見張亮對著呂臣做了一個請勢,示意對方與自己臨近而坐。像是要說悄悄話一般。
呂臣見了,連忙坐於張亮身旁,靜待對方的主意。
“呂大人,英布勇武。但也十分謹慎。此人與我有舊交,隻可惜他曾放我一次,我實在不便出麵。不過你可以曉之以理,他非魯莽之人,隻要你的話在理,他一定會聽取的。”
聽到張亮的分析,呂臣隨及點了點頭。但跟著又追問道:“那在下應該如何與他說,才能打消他刺殺義帝的念頭呢?”
張亮微微一笑,隨後神秘的迴道:“此事若是範增安排,那他英布心中自然也有底。你隻需告訴他十二個字!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對於張亮之言,呂臣甚為不解。他木訥的望著張亮,像是等待對方的解釋。
張亮見他仍舊不明白,便繼續接道:“範增為人陰狠毒辣,而且老謀深算。他的心中隻有項羽的大業。今天,他讓英布解決了義帝。他日,若事情敗露,那範增就會毫不猶豫的將英布推出,成為替罪羔羊的。到時,英布縱有千張嘴也說不清楚。你隻要告訴他,留一線,好相見。相信他自然會明白這個道理。至於如何能讓英布交差,而你和義帝又能活命,相信不用我教你了。”
呂臣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在消化了張亮大半話語之後。他便起身對著張亮行了一個大禮。
“我明白了!多謝張大人的指點。若是此次能夠脫險,我與義帝均會感激您的大恩大德的!”言罷,呂臣便要準備告辭。
張亮本向留他休息一夜。但想到救人如救火,便未曾出言挽留。隻是親自將對方送走,同時臨別前又囑咐道:“呂大人,在下並非什麽高節之士,隻是被你的忠誠所感,加上實在覺得義帝可憐,才為你出此計謀。能否成功皆是未知之數!還請大人自己珍重!臨別之際,我再送你一句話,若是英布猶豫不決之時,你可說於他聽。”隨後,張亮便在他耳邊低吟了幾句。
一聽張亮的話語,呂臣急忙迴道:“多謝張大人!無論此次成功與否,在下均不敢忘記大人大恩。他日定當厚報,隻要是大人吩咐,在下定會赴湯蹈火!”說完,他便獨自驅馬離去了。
看著呂臣漸漸遠去的背影,張亮獨自搖頭歎道:“得此忠誠之士,義帝也足以安慰了。隻希望他二人都能化險為夷!”
-------
義帝駐營處,羋心正焦急的等待著呂臣的歸來。此時的他正惶恐不安的在房中來迴踱步。呂臣走後,他感覺更加的孤獨與無助。但他必須讓對方出去。因為這是唯一的生機。即使自己不能獲救,起碼也能讓這個一直陪伴自己的忠臣能夠幸免於難!
就在義帝擔心呂臣是否能順利見到張亮之時,突然一個人影急匆匆的閃入了他的帳中。
義帝一見來人了,頓時一驚。可看清對方是呂臣之後,立刻上前抓住對方的衣袖急道:“呂司徒,怎麽樣?你見到張司徒了嗎?!”
呂臣輕輕示意義帝悄聲,以防被人現。隨後便低聲迴道:“陛下,臣已見過張大人,他已為臣出了主意。請您放心,臣一定盡力保您周全。”
聞聽呂臣已經得到了張亮的相助,義帝便安下了心來。可就在此時,英布突然帶著軍士衝入了他的帳中。
英布一見呂臣一身百姓裝束,立刻陰冷的說道:“呂司徒,我實未想到你會迴來。你以為你喬裝離開此處我會不知曉嗎?我本想念在昔日共同作戰的份上,放你一條生路,可不曾想你卻去而複返。難道你真的甘願跟隨義帝一起赴死嗎?”
義帝羋心與呂臣聽到英布已經將話挑明,便知對方是打算動手了。
此時的義帝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助與痛苦。但他卻絲毫沒有畏懼,仿佛早已知道這一刻的到來。強忍內心的悲憤之後,他對著英布近乎央求的說道:“英將軍,請你放了呂司徒吧。他與此事無關。還望你不要難為他。”
英布聽到義帝的話,立刻不停地審視著對方。他實未想到在此生死之際,對方居然還會想到要去拯救別人。但是英布沒有答應他。因為,他不能讓活人知道這件事情!
呂臣對於英布的話語也是未感意外。當義帝為自己求情之時,他隻是冷冷的盯著英布,仿佛並不關心自己會有什麽樣的下場。待到英布沉默不語的看著自己與義帝之後,他便沉聲說道:“英將軍,我有話想與你說。你是項羽手下大將,應該不會懼怕我與義帝二人。可否請你讓你的軍士先在帳外等候。待到你我說完之後,在下任你處置。”
聽到呂臣有話要對自己說,英布立刻警惕的望著對方。權衡再三之後,終於決定聽聽對方說什麽。隨及命令軍士帳外等候!
呂臣一見英布答應了自己的要求。立刻對著他笑道:“英將軍可想知道在下去了哪裏?”
英布確實對呂臣的去向十分好奇,對方喬裝離去,卻又深夜返迴。若是去搬救兵應該不會獨自迴來,若是準備逃亡,又怎會去而複返!不思不得解之後,他對著呂臣問道:“呂司徒莫不是去尋什麽拯救義帝之法了?”
呂臣聽完英布的猜測,立刻笑道:“正是!”
英布本是一句戲言,卻不曾想對方居然真的如他所言是去找拯救義帝之法。此時,他突然對呂臣找到的方法十分好奇。因為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可以讓義帝從自己手中逃生。
見英布不解自己話語的模樣,呂臣隨及低聲說道:“在下去見了張司徒,而且他還有十二個字讓我帶給將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