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王言籌同意比試;秦王嬰得勝卻露愁容!
張亮認識秦王子嬰已非一朝一夕了,但直到此時他才真真正正的看清楚對方。若論領軍打仗,恐怕他不濟自己。可若說起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政略的思想的話,張亮隻能自歎不如了。同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難實現的一件事情,但它他卻並非不能實現。它的缺點在於費時較長,而且行之甚難;但它的優點則是不易被察覺,而且沒有避免了無謂的征戰。
“子嬰兄,在邊關之時你曾說過,你秦國若是有我,便不會亡了。而且還說我適合做皇帝。可今日一見,你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而且秦國若是自你祖父始皇帝後便由你治理,相信也是不會亡的。”
聞聽張亮如此高看自己,子嬰隻是微笑著擺了擺手。“子房兄你過獎了,其實我不過是不想再看到無謂的犧牲和流血罷了,在別人眼中,我這隻不過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已。”
“懦弱?哼!像項羽那般隻知一味攻伐才算勇敢嗎?!在我看來那不過是匹夫之勇。既然你有此等仁心,那我張子房要是不陪你,豈不是太不夠朋友了?!不就是兩場比試嗎?隻要他匈奴同意,我便陪你走到底。今天,你說什麽便是什麽,可是迴了邊城之後,你要管酒,還有,我要向你討一件無價之寶!”
聽得張亮願意用比試來替代戰鬥,子嬰很是欣喜,可聞得對方要自己一件無價之寶,他卻突然迷惑了起來。並非是他不願給予對方,而是他自認為自己根本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給予了。
就在子嬰打算詢問張亮想要何物之時,冒頓單於卻突然開口說道:“秦王,你莫不是在戲耍本王不成。你所謂的建議,全是有利於秦韓聯軍,若是你們在剩下的比試之中輸了,又當如何?”
張亮一聽對方居然想要獲得好處,頓時打算駁斥對方,可一想到如此可能會讓局勢再度變得僵持,便強壓怒火迴道:“大單於,你若還有自知之明就應該知道現在的局勢,說你們險大於安應是不過分。我們為了尊重你們所信仰的神明,甘願繼續與你們比試,這已經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讓步,你居然還想得到好處?難道將吉蘭公主和那一千俘虜還給你們不算好處嗎?你是不是有些太貪得無厭了?”
不可否認,能夠讓吉蘭迴到自己的身邊,而且讓被俘軍士們迴來確實對冒頓來說很是重要。但他總覺得這樣便同意了對方的要求很不甘心。尤其是他堅信對方不可能在剩下的兩場比試之中獲勝,這便讓他更加想要從中獲取利益。
“吉蘭本就是本王的女兒,是你們硬要將她扣為人質。至於那一千勇士,也是秦王自願還給我們,自然不能算作比試勝利的彩籌。你莫要忘記,我們若是輸了,便要與你們進行貿易,這對於我匈奴來說是從未有過的事情。難道你們不應該也拿出相應的籌碼嗎?”
聽著對方近乎歪曲的強辯,張亮已是徹底無語。白元本想斥責對方,可卻被張亮所阻。許久之後,張亮決定給予對方一個誘餌,因為他也認定,自己絕不會輸的。
“好!我們索性好人做到底。既然你大單於想要與貿易相等的籌碼,那我便給你一個。剛才不是說月氏國正在集結兵力要與你們一戰嗎?我有一計,可讓你們戰勝月氏國,從而跨出統一草原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覺得這個籌碼不夠,那就請你去讓你的左大都尉準備開戰吧。”
聞聽張亮有計謀可以讓自己戰勝月氏國,冒頓單於瞬間便有些動心。幾番的交手和先前的認知讓他對於張亮的能力已經很是了解。因此他相信對方確實有辦法能夠對法月氏國。可是他並未急於答應,因為他想聽一聽阿穆爾的意見,在他看來,隻有自己的阿穆爾才是真正有能力看穿對方的人。
“阿穆爾,怎麽樣?你覺得韓王的話可信嗎?!”
阿穆爾從秦王提出貿易一事後,便一直顯得神色極為凝重,仿佛有什麽憂心的事情讓她無法釋懷一樣。當聽到自己的父王問及張亮的時候,她方才慢慢舒展開緊縮的眉頭,隨後柔聲說道:“父王,您自己其實已經有答案了,又何必來問我呢?阿穆爾如今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戰勝他們。”
聽到愛女打算戰勝對方,冒頓立時明白了該如何選擇。片刻之後,隻見得他收起了兵刃,隨後對著子嬰和張亮言道:“好!本王同意你們的意見,雙方繼續比試。而且我決定,剩下的比試不再沿用先前的模式,這樣你們可以放心了吧?現在,將我的吉蘭和勇士們還迴來吧。”
子嬰和張亮一聽對方同意了自己的意見,皆是露出滿意的笑容。而白元在得到張亮手授意之後,立刻返迴了軍中,隨後命令軍士們將俘虜全部放掉。自己則是繼續留在軍中,嚴密注意著匈奴大軍的動向。
當吉蘭迴到了冒頓單於的身邊之後,這位草原之主立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時的他給人感覺更像一位仁慈的父親,而並非弑殺成性的君主。
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子嬰隨及走到了冒頓和阿穆爾的麵前,待到他對著二人行過禮後,便直接開口問道:“大單於,公主,第四場比試由在下上場。不知你們由何人迎戰?又是何樣的比試?”
阿穆爾一見子嬰自動請戰,突然轉身跪在自己的父王麵前。冒頓單於看到愛女的舉動,急忙出聲問詢道:“阿穆爾,你這是怎麽?為何要這樣?”
聞聽父王詢問自己的行為,阿穆爾隨及柔聲迴道:“父王,求您原諒女兒的任性。這第四場我不想比了。就算秦王勝利了可以嗎?”
冒頓單於與在場所有的匈奴人均是震驚不已,他們不明白為何阿穆爾要不戰自敗。而張亮和子嬰聽到對方的言語,也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見到自己的父王不明就裏,阿穆爾便自行釋道:“父王,這一場我本想比政略。可是我發現秦王的政略遠遠勝過在場的所有人,莫要說女兒,就算是那位被人尊稱為“大良先師”的韓王,怕是也不能及!而且女兒想向秦王表示感謝,正是因為他才讓我們都免於兩敗俱傷,也正是因為他,我可愛的妹妹才得以迴到我們的身邊。父王,請您放心,最後一場,我會親自出戰,我一定會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來獲得勝利的。所以,請您原諒女兒的任性,同意這場比試由秦王獲勝吧。”
雖然矛盾和單於對於子女的解釋有很多不明之處,但他聽得最後一場愛女會親自出戰,卻不由得放下了心來。望著心愛的吉蘭坐在自己的身旁,他不由得輕歎了一聲,之後,這位匈奴的王者居然真的點了點頭,算作答應了自己愛女的要求。
得知自己一方第四場不戰而勝,李文等人皆是一陣狂喜。而子嬰欲張亮此刻卻是麵沉如水,似乎這勝利並不讓他們感到高興。
下了高台之後,子嬰慢步來到了張亮的身旁。跟著便低聲問道:“子房兄,你看出來了嗎?”
聞聽子嬰的問話,張亮立刻點頭迴道:“恩,看出來。這阿穆爾公主果然厲害,聽她剛才言及政略,分明是看穿了你的同化之策。此女怕是這匈奴最具智慧之人,就算放在中原,怕也是佼佼者。但我不明白,為何她不將此事告知冒頓單於,難道她自信第五場比試會贏,所以根本不擔心會與我們貿易?亦或是她已有對策,所以根本不屑點破?”
子嬰和張亮此時皆在暗中揣測,可無論二人如何苦想,依舊無法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無奈之下,張亮隻得暫時先將此事擱在腦後,因為第五場比試,他必須要全力以赴的拿下。
阿穆爾在宣布了第四場比試的結果之後,立刻轉身前往了自己的大帳。就在眾人疑惑為何離去之時,卻見得對方已經由大帳之中出來,而且手中拿著一個錦盒。
望著手持錦盒而來的阿穆爾,眾人皆是一臉的不解。而冒頓單於與吉蘭見到那個錦盒之時,卻同時驚訝的站了起來。當阿穆爾重新迴到高台之上時,吉蘭立刻焦急的問道:“姐姐,你為什要將這個錦盒拿來呀?!這可是師父送給你的。。。。。。”
未等吉蘭把話問完,冒頓單於便已經搶聲言道:“阿穆爾,你不會是打算用這裏麵的問題來做比試吧?!不行!我決不允許!”
阿穆爾見父王已經猜到了自己的意圖,便立刻上前說道:“父王,依你看,除了這錦盒之中的問題,還有什麽能夠難住那位韓王?!我現在隻能相信師父,而且我也非常相信師父。我說過,讓神明決定一切。我也說過,用我所有的力量來獲取勝利。請父王您成全我吧!”
此時的冒頓單於陷入兩難之地。他非常相信阿穆爾的抉擇,包括他自己也認為隻有愛女手中錦盒的問題才是最有希望戰勝張亮的,可他又害怕運用此題應戰。因為,它太過危險。。。。。。。(未完待續。)
張亮認識秦王子嬰已非一朝一夕了,但直到此時他才真真正正的看清楚對方。若論領軍打仗,恐怕他不濟自己。可若說起長遠的戰略眼光和政略的思想的話,張亮隻能自歎不如了。同化,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很難實現的一件事情,但它他卻並非不能實現。它的缺點在於費時較長,而且行之甚難;但它的優點則是不易被察覺,而且沒有避免了無謂的征戰。
“子嬰兄,在邊關之時你曾說過,你秦國若是有我,便不會亡了。而且還說我適合做皇帝。可今日一見,你才是一個合格的君王,而且秦國若是自你祖父始皇帝後便由你治理,相信也是不會亡的。”
聞聽張亮如此高看自己,子嬰隻是微笑著擺了擺手。“子房兄你過獎了,其實我不過是不想再看到無謂的犧牲和流血罷了,在別人眼中,我這隻不過是一種懦弱的表現而已。”
“懦弱?哼!像項羽那般隻知一味攻伐才算勇敢嗎?!在我看來那不過是匹夫之勇。既然你有此等仁心,那我張子房要是不陪你,豈不是太不夠朋友了?!不就是兩場比試嗎?隻要他匈奴同意,我便陪你走到底。今天,你說什麽便是什麽,可是迴了邊城之後,你要管酒,還有,我要向你討一件無價之寶!”
聽得張亮願意用比試來替代戰鬥,子嬰很是欣喜,可聞得對方要自己一件無價之寶,他卻突然迷惑了起來。並非是他不願給予對方,而是他自認為自己根本沒有什麽東西可以給予了。
就在子嬰打算詢問張亮想要何物之時,冒頓單於卻突然開口說道:“秦王,你莫不是在戲耍本王不成。你所謂的建議,全是有利於秦韓聯軍,若是你們在剩下的比試之中輸了,又當如何?”
張亮一聽對方居然想要獲得好處,頓時打算駁斥對方,可一想到如此可能會讓局勢再度變得僵持,便強壓怒火迴道:“大單於,你若還有自知之明就應該知道現在的局勢,說你們險大於安應是不過分。我們為了尊重你們所信仰的神明,甘願繼續與你們比試,這已經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讓步,你居然還想得到好處?難道將吉蘭公主和那一千俘虜還給你們不算好處嗎?你是不是有些太貪得無厭了?”
不可否認,能夠讓吉蘭迴到自己的身邊,而且讓被俘軍士們迴來確實對冒頓來說很是重要。但他總覺得這樣便同意了對方的要求很不甘心。尤其是他堅信對方不可能在剩下的兩場比試之中獲勝,這便讓他更加想要從中獲取利益。
“吉蘭本就是本王的女兒,是你們硬要將她扣為人質。至於那一千勇士,也是秦王自願還給我們,自然不能算作比試勝利的彩籌。你莫要忘記,我們若是輸了,便要與你們進行貿易,這對於我匈奴來說是從未有過的事情。難道你們不應該也拿出相應的籌碼嗎?”
聽著對方近乎歪曲的強辯,張亮已是徹底無語。白元本想斥責對方,可卻被張亮所阻。許久之後,張亮決定給予對方一個誘餌,因為他也認定,自己絕不會輸的。
“好!我們索性好人做到底。既然你大單於想要與貿易相等的籌碼,那我便給你一個。剛才不是說月氏國正在集結兵力要與你們一戰嗎?我有一計,可讓你們戰勝月氏國,從而跨出統一草原的重要一步。如果你覺得這個籌碼不夠,那就請你去讓你的左大都尉準備開戰吧。”
聞聽張亮有計謀可以讓自己戰勝月氏國,冒頓單於瞬間便有些動心。幾番的交手和先前的認知讓他對於張亮的能力已經很是了解。因此他相信對方確實有辦法能夠對法月氏國。可是他並未急於答應,因為他想聽一聽阿穆爾的意見,在他看來,隻有自己的阿穆爾才是真正有能力看穿對方的人。
“阿穆爾,怎麽樣?你覺得韓王的話可信嗎?!”
阿穆爾從秦王提出貿易一事後,便一直顯得神色極為凝重,仿佛有什麽憂心的事情讓她無法釋懷一樣。當聽到自己的父王問及張亮的時候,她方才慢慢舒展開緊縮的眉頭,隨後柔聲說道:“父王,您自己其實已經有答案了,又何必來問我呢?阿穆爾如今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戰勝他們。”
聽到愛女打算戰勝對方,冒頓立時明白了該如何選擇。片刻之後,隻見得他收起了兵刃,隨後對著子嬰和張亮言道:“好!本王同意你們的意見,雙方繼續比試。而且我決定,剩下的比試不再沿用先前的模式,這樣你們可以放心了吧?現在,將我的吉蘭和勇士們還迴來吧。”
子嬰和張亮一聽對方同意了自己的意見,皆是露出滿意的笑容。而白元在得到張亮手授意之後,立刻返迴了軍中,隨後命令軍士們將俘虜全部放掉。自己則是繼續留在軍中,嚴密注意著匈奴大軍的動向。
當吉蘭迴到了冒頓單於的身邊之後,這位草原之主立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此時的他給人感覺更像一位仁慈的父親,而並非弑殺成性的君主。
準備工作全部就緒,子嬰隨及走到了冒頓和阿穆爾的麵前,待到他對著二人行過禮後,便直接開口問道:“大單於,公主,第四場比試由在下上場。不知你們由何人迎戰?又是何樣的比試?”
阿穆爾一見子嬰自動請戰,突然轉身跪在自己的父王麵前。冒頓單於看到愛女的舉動,急忙出聲問詢道:“阿穆爾,你這是怎麽?為何要這樣?”
聞聽父王詢問自己的行為,阿穆爾隨及柔聲迴道:“父王,求您原諒女兒的任性。這第四場我不想比了。就算秦王勝利了可以嗎?”
冒頓單於與在場所有的匈奴人均是震驚不已,他們不明白為何阿穆爾要不戰自敗。而張亮和子嬰聽到對方的言語,也是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見到自己的父王不明就裏,阿穆爾便自行釋道:“父王,這一場我本想比政略。可是我發現秦王的政略遠遠勝過在場的所有人,莫要說女兒,就算是那位被人尊稱為“大良先師”的韓王,怕是也不能及!而且女兒想向秦王表示感謝,正是因為他才讓我們都免於兩敗俱傷,也正是因為他,我可愛的妹妹才得以迴到我們的身邊。父王,請您放心,最後一場,我會親自出戰,我一定會用盡自己所有的力量來獲得勝利的。所以,請您原諒女兒的任性,同意這場比試由秦王獲勝吧。”
雖然矛盾和單於對於子女的解釋有很多不明之處,但他聽得最後一場愛女會親自出戰,卻不由得放下了心來。望著心愛的吉蘭坐在自己的身旁,他不由得輕歎了一聲,之後,這位匈奴的王者居然真的點了點頭,算作答應了自己愛女的要求。
得知自己一方第四場不戰而勝,李文等人皆是一陣狂喜。而子嬰欲張亮此刻卻是麵沉如水,似乎這勝利並不讓他們感到高興。
下了高台之後,子嬰慢步來到了張亮的身旁。跟著便低聲問道:“子房兄,你看出來了嗎?”
聞聽子嬰的問話,張亮立刻點頭迴道:“恩,看出來。這阿穆爾公主果然厲害,聽她剛才言及政略,分明是看穿了你的同化之策。此女怕是這匈奴最具智慧之人,就算放在中原,怕也是佼佼者。但我不明白,為何她不將此事告知冒頓單於,難道她自信第五場比試會贏,所以根本不擔心會與我們貿易?亦或是她已有對策,所以根本不屑點破?”
子嬰和張亮此時皆在暗中揣測,可無論二人如何苦想,依舊無法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無奈之下,張亮隻得暫時先將此事擱在腦後,因為第五場比試,他必須要全力以赴的拿下。
阿穆爾在宣布了第四場比試的結果之後,立刻轉身前往了自己的大帳。就在眾人疑惑為何離去之時,卻見得對方已經由大帳之中出來,而且手中拿著一個錦盒。
望著手持錦盒而來的阿穆爾,眾人皆是一臉的不解。而冒頓單於與吉蘭見到那個錦盒之時,卻同時驚訝的站了起來。當阿穆爾重新迴到高台之上時,吉蘭立刻焦急的問道:“姐姐,你為什要將這個錦盒拿來呀?!這可是師父送給你的。。。。。。”
未等吉蘭把話問完,冒頓單於便已經搶聲言道:“阿穆爾,你不會是打算用這裏麵的問題來做比試吧?!不行!我決不允許!”
阿穆爾見父王已經猜到了自己的意圖,便立刻上前說道:“父王,依你看,除了這錦盒之中的問題,還有什麽能夠難住那位韓王?!我現在隻能相信師父,而且我也非常相信師父。我說過,讓神明決定一切。我也說過,用我所有的力量來獲取勝利。請父王您成全我吧!”
此時的冒頓單於陷入兩難之地。他非常相信阿穆爾的抉擇,包括他自己也認為隻有愛女手中錦盒的問題才是最有希望戰勝張亮的,可他又害怕運用此題應戰。因為,它太過危險。。。。。。。(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