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房一笑盡免恩仇,趙國使三去隻歸一人!
趙宮之內,韓信正在與趙王張耳討論著齊國不尋常的舉動。此刻的他們已經得知了齊國被趙軍攻打的消息,但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正當韓信苦惱之時,守宮的軍士便來到宮中,並且向他進行了陳報。而當韓信聞得一位曾在他家中喝過茶,而且還叫弓長的人到來時,立刻猜到的對方的身份。
“快!快去迎接!!不,我親自去迎接!”
韓信此刻顯得異常的興奮,而張耳見到對方的舉動卻是甚為不解。為了搞清楚究竟是何人讓他如此重視,張耳便急忙問道:“韓元帥,來的究竟是何人啊?為何您會如此亢奮?!”
聞聽張耳之問,韓信隨及打算將實情告知。可是一想到張亮隱藏身份求見,便猜測對方是有機密事情找他。於是他便先行讓宮衛退下,隨後低聲對著張耳言道:“我若是沒有猜錯,此刻在這宮門之外的應該是韓王!”
驚聞宮外候等的是韓王,張耳瞬間僵在了當場。雖然他很難相信這是真的,但韓信的推測,理應是不會錯的。
韓信在向張耳道出實情之後,立刻打算前往宮門迎接。而當他見到趙王張耳沒有舉動之後,便止住了身形,隨後好奇的問道:“趙王,您難道不打算去迎一迎韓王嗎?”
聞得韓信相問,張耳趕忙示意自己願意出迎,但他心中仍有顧慮,便隻得尷尬的言道:“元帥,實不相瞞。我有心去迎韓王,但卻有些擔憂,昔日我曾與韓王敵對過,而且曾正麵交手,故而有些無顏相見啊。”
得知張耳的疑慮,韓信隨及笑了起來。待到笑聲一止,他便出聲勸道:“趙王您無需有此顧慮,韓王非是那種小氣之人。隻要您誠心與他相交,他是絕不會對您有所不滿或是怨惱的。”
韓信的話無疑是給了張耳一劑放心藥。安排布置好接風事宜,他便與韓信一同前往了宮門之處。
張亮在等待了許久之後,終於將韓信和張耳盼了出來,而當他發現對方激動的神情之後,便趕緊搶在對方相認自己之前,率先對著二人行了禮,隨後沉聲說道:“弓長參拜趙王!參見韓元帥!”
見到韓王的舉動,韓信與張耳皆是一怔。但轉瞬之後,二人便有所領悟,隨及一同上前將他攙起。跟著,韓信便柔聲笑道:“弓長兄為何如此見外,快快隨我韓信入宮中續話吧。”
聞聽韓信邀自己入宮,張亮便順勢跟了進去。待到眾人進入了內宮之後,韓信便趕緊對著張亮參拜道:“韓信見過韓王!”
韓信的動作十分的迅速,這也讓張亮有些猝不及防。待到張亮稍稍迴過神來之後,便趕緊扶起韓信,同時急聲言道:“韓元帥這是做什麽?!你不會是想讓我張子房自打耳光吧?!本王可未忘記那救我性命的草藥是你拚死所得。單就這份恩情,隻怕已是還不完了。”
聽得恩情二字,韓信趕忙擺了擺手。“若說恩情,自然是韓王對在下有恩。若不是您勸我投漢王,在下今日又豈能做的了這元帥。更何況那草藥一事並非我一人之功,靠的乃是趙王之力。”
張亮一聽韓信言及趙王,趕忙想要向對方致謝。可未等他先開口,張耳已經躬身言道:“在下昔日糊塗,受了西楚蒙蔽。曾與韓王作對,還望韓王您莫要見怪才是。”
見到張耳依舊對昔日援魏一事耿耿於懷,張亮當即笑了起來。在將對方扶起之後,他便輕聲言道:“趙王您切莫如此。往事既然已經過去,就讓它隨風而逝。今日你我已是同一戰壕,自然應同心協力。更何況你我同姓,一筆又豈能寫出兩個張字?!這過去的種種,就讓我們忘掉它吧。”
麵對張亮的好爽,張耳很是欣喜。而當他見到張亮身後的二人之後,卻都是覺得陌生的很。
韓信此時也已注意到了張亮身後的兩人,其中的張允他自是認識,可另一人卻毫無印象。而且見到對方十分貼近張亮,故而不由得猜起了對方的身份。
張亮在與韓信和張耳簡短敘話之後,立刻發現了二人對於自己通行之人的好奇。為了解除對方的疑惑,他便趕緊介紹道:“張允是我韓國的郎中令,相信韓元帥應是不會陌生。至於這一位是我的阿穆爾王妃,此次赴趙她女扮男裝,為的是照顧我的沿途起居。”
得知另一人是張亮的王妃,韓信與張耳趕忙見了禮。待到阿穆爾迴了禮後,眾人便紛紛落座了。
趙王張耳剛剛坐定,立刻命人盡快送上美酒佳肴,可就在眾人開始彼此問及近況之時,卻有一名內侍說有軍情要報。
聞得有軍情,趙王本想讓對方稍後再報。可張亮覺得軍情如火,便建議還是先以國事為重。
少時,一名軍士被內侍帶入了殿中,當他一見到趙王與韓元帥後,趕忙行了禮,隨後緩緩報道:“啟稟趙王與韓元帥,我軍探得確有兩萬餘名身穿我趙軍軍服的軍士在攻打齊國。他們在短短幾日便連下數城,不過此刻已經移師齊楚邊境,而且停止了進攻。”
得悉真的有趙軍攻齊,趙王與韓信皆是眉心緊鎖。而張亮聽完軍報之後,趕忙對著二人問道:“趙王,韓元帥!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聽這軍報似乎是你們的軍士在攻打齊國,可為何你二人卻皆是愁眉不展呢?!”
聞聽張亮相問,韓信先是讓軍士退了下去,跟著便無奈的歎息道:“韓王,實不相瞞。其實在下與趙王對此事毫不知情。前幾日我們便接到了有趙軍攻打齊國的消息,當時我們還以為是下麵的軍士尋釁滋事,而攻打一說也許是被誇大而已。畢竟現在趙國正在擴軍,因此下麵的城市軍士雜亂也是難免之事。可當我們命人仔細調查之後,發現下屬軍士並無越境之舉。而且也確定了那進攻的所謂趙軍真的是由趙國向齊國發起攻擊的。此時我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於是便再次進行了打探。而剛才軍士的報告,便是探得的最新消息了。”
韓信的話得到了張耳的證實,他也堅稱並無動兵的命令。聽完二人言語的張亮隻覺得如墜雲霧,他甚至懷疑這是不是陰兵借路。
“由趙地而出的趙軍,可卻並非二位所派遣,而且也非趙**士。那這齊國國土之內的趙軍難不成是鬼嗎?”
張亮的疑問無人能答,而韓信與張耳亦是一臉的茫然。就在眾人紛紛被這詭異的事情搞得頭昏腦脹之時,張亮突然對著張耳言道:“趙王,雖然這夥所謂的趙軍不是您所指派,也非您的軍士,但他們從趙地攻齊卻是不爭的事實。我看您還是盡快派出使者見一下齊王,然後向他說明此事為好。否則,隻怕那齊王誤會。”
聽得張亮讓自己派出使者,張耳趕緊迴道:“韓王啊,其實這使者早就派出去了。而且前後共計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兩名前往齊國之後,皆是杳無音信,生死不明。至於這最後一名使者,是前天才派出去的,直到此時也是音信全無啊。”
張亮聞得對方已經三派使者,心中方才稍安,但得知使者均是沒有音信,又不由得焦慮了起來。而就在張亮苦思事情的來龍去脈之時,阿穆爾卻突然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王,阿穆爾有個想法。您看那所謂的趙軍,會不會是楚軍假扮的呢?!”
聽到阿穆爾的推測,殿內眾人皆是一怔。可未等張亮和韓信細思,張耳卻已經開口否定道:“不可能的,那楚國要打齊國,何需裝作趙軍?而且他們又怎能從我趙境發起進攻呢?”
張耳的推論並未讓阿穆爾氣餒,緊緊一瞬之後,便聽得她再次言道:“趙王您難道忘了,剛才韓元帥曾言,如今的趙國因為征兵而變得有些雜亂無章,難道楚軍就不能趁此機會混入嗎!?再者,楚軍之所以化妝成趙軍,依我猜想可能就是為了嫁禍給趙王和韓元帥的。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適才那軍士曾報,對方已經移師齊楚邊境了,並且還停止了進攻。如果他們真是趙軍的話,難道就不怕被楚國突然從背後襲擊嗎?!”
阿穆爾的一番推論讓眾人皆是如夢初醒。而韓信在相信了這一猜測後,心中卻又有了別的疑問。
“這楚軍想嫁禍我們,尚且可以理解。可如此的大費周章,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啊!畢竟一旦他們開始撤軍,行蹤便會暴露,到時他們的身份不就暴露了嗎?!”
聞聽韓信的疑問,阿穆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而張亮與趙王二人,也重新陷入了迷茫。
就在眾人皆是深陷謎團而不能自拔之時,一名官員卻跌跌撞撞的闖了進來。待到趙王一見對方,立刻訝異的問道:“王大人?!你不是出使齊國了嗎?怎麽這麽快便迴來了?還有,為何你會這般狼狽啊?!”
聽得趙王之言,張亮頓時明白對方便是那剛剛派出的赴齊使者。可就在他剛剛搞清楚狀況之時,那使者卻突然慌張的急道:“大王,韓元帥!出大事了!小的剛剛到達齊國,便看到了先前護送兩位使者的軍士,他們說兩位使者均已被攻擊齊國的趙軍抓獲,並且已經被處決!而且小的還聽到一個傳聞,說是齊王將漢王的一名使者也給殺了!”
驚聞齊王殺了漢使,張亮瞬間便站了起來,同時厲聲問道:“你可知道那漢使是誰?!!”
趙使不識張亮,但卻被他的氣勢所攝。聞得對方相問,他便隻得怯懦的迴道:“是是漢王帳下的廣廣野君酈食食其!!”(未完待續。)m。
趙宮之內,韓信正在與趙王張耳討論著齊國不尋常的舉動。此刻的他們已經得知了齊國被趙軍攻打的消息,但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正當韓信苦惱之時,守宮的軍士便來到宮中,並且向他進行了陳報。而當韓信聞得一位曾在他家中喝過茶,而且還叫弓長的人到來時,立刻猜到的對方的身份。
“快!快去迎接!!不,我親自去迎接!”
韓信此刻顯得異常的興奮,而張耳見到對方的舉動卻是甚為不解。為了搞清楚究竟是何人讓他如此重視,張耳便急忙問道:“韓元帥,來的究竟是何人啊?為何您會如此亢奮?!”
聞聽張耳之問,韓信隨及打算將實情告知。可是一想到張亮隱藏身份求見,便猜測對方是有機密事情找他。於是他便先行讓宮衛退下,隨後低聲對著張耳言道:“我若是沒有猜錯,此刻在這宮門之外的應該是韓王!”
驚聞宮外候等的是韓王,張耳瞬間僵在了當場。雖然他很難相信這是真的,但韓信的推測,理應是不會錯的。
韓信在向張耳道出實情之後,立刻打算前往宮門迎接。而當他見到趙王張耳沒有舉動之後,便止住了身形,隨後好奇的問道:“趙王,您難道不打算去迎一迎韓王嗎?”
聞得韓信相問,張耳趕忙示意自己願意出迎,但他心中仍有顧慮,便隻得尷尬的言道:“元帥,實不相瞞。我有心去迎韓王,但卻有些擔憂,昔日我曾與韓王敵對過,而且曾正麵交手,故而有些無顏相見啊。”
得知張耳的疑慮,韓信隨及笑了起來。待到笑聲一止,他便出聲勸道:“趙王您無需有此顧慮,韓王非是那種小氣之人。隻要您誠心與他相交,他是絕不會對您有所不滿或是怨惱的。”
韓信的話無疑是給了張耳一劑放心藥。安排布置好接風事宜,他便與韓信一同前往了宮門之處。
張亮在等待了許久之後,終於將韓信和張耳盼了出來,而當他發現對方激動的神情之後,便趕緊搶在對方相認自己之前,率先對著二人行了禮,隨後沉聲說道:“弓長參拜趙王!參見韓元帥!”
見到韓王的舉動,韓信與張耳皆是一怔。但轉瞬之後,二人便有所領悟,隨及一同上前將他攙起。跟著,韓信便柔聲笑道:“弓長兄為何如此見外,快快隨我韓信入宮中續話吧。”
聞聽韓信邀自己入宮,張亮便順勢跟了進去。待到眾人進入了內宮之後,韓信便趕緊對著張亮參拜道:“韓信見過韓王!”
韓信的動作十分的迅速,這也讓張亮有些猝不及防。待到張亮稍稍迴過神來之後,便趕緊扶起韓信,同時急聲言道:“韓元帥這是做什麽?!你不會是想讓我張子房自打耳光吧?!本王可未忘記那救我性命的草藥是你拚死所得。單就這份恩情,隻怕已是還不完了。”
聽得恩情二字,韓信趕忙擺了擺手。“若說恩情,自然是韓王對在下有恩。若不是您勸我投漢王,在下今日又豈能做的了這元帥。更何況那草藥一事並非我一人之功,靠的乃是趙王之力。”
張亮一聽韓信言及趙王,趕忙想要向對方致謝。可未等他先開口,張耳已經躬身言道:“在下昔日糊塗,受了西楚蒙蔽。曾與韓王作對,還望韓王您莫要見怪才是。”
見到張耳依舊對昔日援魏一事耿耿於懷,張亮當即笑了起來。在將對方扶起之後,他便輕聲言道:“趙王您切莫如此。往事既然已經過去,就讓它隨風而逝。今日你我已是同一戰壕,自然應同心協力。更何況你我同姓,一筆又豈能寫出兩個張字?!這過去的種種,就讓我們忘掉它吧。”
麵對張亮的好爽,張耳很是欣喜。而當他見到張亮身後的二人之後,卻都是覺得陌生的很。
韓信此時也已注意到了張亮身後的兩人,其中的張允他自是認識,可另一人卻毫無印象。而且見到對方十分貼近張亮,故而不由得猜起了對方的身份。
張亮在與韓信和張耳簡短敘話之後,立刻發現了二人對於自己通行之人的好奇。為了解除對方的疑惑,他便趕緊介紹道:“張允是我韓國的郎中令,相信韓元帥應是不會陌生。至於這一位是我的阿穆爾王妃,此次赴趙她女扮男裝,為的是照顧我的沿途起居。”
得知另一人是張亮的王妃,韓信與張耳趕忙見了禮。待到阿穆爾迴了禮後,眾人便紛紛落座了。
趙王張耳剛剛坐定,立刻命人盡快送上美酒佳肴,可就在眾人開始彼此問及近況之時,卻有一名內侍說有軍情要報。
聞得有軍情,趙王本想讓對方稍後再報。可張亮覺得軍情如火,便建議還是先以國事為重。
少時,一名軍士被內侍帶入了殿中,當他一見到趙王與韓元帥後,趕忙行了禮,隨後緩緩報道:“啟稟趙王與韓元帥,我軍探得確有兩萬餘名身穿我趙軍軍服的軍士在攻打齊國。他們在短短幾日便連下數城,不過此刻已經移師齊楚邊境,而且停止了進攻。”
得悉真的有趙軍攻齊,趙王與韓信皆是眉心緊鎖。而張亮聽完軍報之後,趕忙對著二人問道:“趙王,韓元帥!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聽這軍報似乎是你們的軍士在攻打齊國,可為何你二人卻皆是愁眉不展呢?!”
聞聽張亮相問,韓信先是讓軍士退了下去,跟著便無奈的歎息道:“韓王,實不相瞞。其實在下與趙王對此事毫不知情。前幾日我們便接到了有趙軍攻打齊國的消息,當時我們還以為是下麵的軍士尋釁滋事,而攻打一說也許是被誇大而已。畢竟現在趙國正在擴軍,因此下麵的城市軍士雜亂也是難免之事。可當我們命人仔細調查之後,發現下屬軍士並無越境之舉。而且也確定了那進攻的所謂趙軍真的是由趙國向齊國發起攻擊的。此時我們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於是便再次進行了打探。而剛才軍士的報告,便是探得的最新消息了。”
韓信的話得到了張耳的證實,他也堅稱並無動兵的命令。聽完二人言語的張亮隻覺得如墜雲霧,他甚至懷疑這是不是陰兵借路。
“由趙地而出的趙軍,可卻並非二位所派遣,而且也非趙**士。那這齊國國土之內的趙軍難不成是鬼嗎?”
張亮的疑問無人能答,而韓信與張耳亦是一臉的茫然。就在眾人紛紛被這詭異的事情搞得頭昏腦脹之時,張亮突然對著張耳言道:“趙王,雖然這夥所謂的趙軍不是您所指派,也非您的軍士,但他們從趙地攻齊卻是不爭的事實。我看您還是盡快派出使者見一下齊王,然後向他說明此事為好。否則,隻怕那齊王誤會。”
聽得張亮讓自己派出使者,張耳趕緊迴道:“韓王啊,其實這使者早就派出去了。而且前後共計派出了三名使者,前兩名前往齊國之後,皆是杳無音信,生死不明。至於這最後一名使者,是前天才派出去的,直到此時也是音信全無啊。”
張亮聞得對方已經三派使者,心中方才稍安,但得知使者均是沒有音信,又不由得焦慮了起來。而就在張亮苦思事情的來龍去脈之時,阿穆爾卻突然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王,阿穆爾有個想法。您看那所謂的趙軍,會不會是楚軍假扮的呢?!”
聽到阿穆爾的推測,殿內眾人皆是一怔。可未等張亮和韓信細思,張耳卻已經開口否定道:“不可能的,那楚國要打齊國,何需裝作趙軍?而且他們又怎能從我趙境發起進攻呢?”
張耳的推論並未讓阿穆爾氣餒,緊緊一瞬之後,便聽得她再次言道:“趙王您難道忘了,剛才韓元帥曾言,如今的趙國因為征兵而變得有些雜亂無章,難道楚軍就不能趁此機會混入嗎!?再者,楚軍之所以化妝成趙軍,依我猜想可能就是為了嫁禍給趙王和韓元帥的。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適才那軍士曾報,對方已經移師齊楚邊境了,並且還停止了進攻。如果他們真是趙軍的話,難道就不怕被楚國突然從背後襲擊嗎?!”
阿穆爾的一番推論讓眾人皆是如夢初醒。而韓信在相信了這一猜測後,心中卻又有了別的疑問。
“這楚軍想嫁禍我們,尚且可以理解。可如此的大費周章,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啊!畢竟一旦他們開始撤軍,行蹤便會暴露,到時他們的身份不就暴露了嗎?!”
聞聽韓信的疑問,阿穆爾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而張亮與趙王二人,也重新陷入了迷茫。
就在眾人皆是深陷謎團而不能自拔之時,一名官員卻跌跌撞撞的闖了進來。待到趙王一見對方,立刻訝異的問道:“王大人?!你不是出使齊國了嗎?怎麽這麽快便迴來了?還有,為何你會這般狼狽啊?!”
聽得趙王之言,張亮頓時明白對方便是那剛剛派出的赴齊使者。可就在他剛剛搞清楚狀況之時,那使者卻突然慌張的急道:“大王,韓元帥!出大事了!小的剛剛到達齊國,便看到了先前護送兩位使者的軍士,他們說兩位使者均已被攻擊齊國的趙軍抓獲,並且已經被處決!而且小的還聽到一個傳聞,說是齊王將漢王的一名使者也給殺了!”
驚聞齊王殺了漢使,張亮瞬間便站了起來,同時厲聲問道:“你可知道那漢使是誰?!!”
趙使不識張亮,但卻被他的氣勢所攝。聞得對方相問,他便隻得怯懦的迴道:“是是漢王帳下的廣廣野君酈食食其!!”(未完待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