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電台
“報告團長,一千新兵已經挑選好了。”
張子文和王景淵正商量著機槍連的組建問題,現在有了三挺重機槍,613團也可以跟中央軍一樣組建一個機槍連。
“好,帶人過來,把武器彈藥運迴去。”
王景淵讓後勤官打開倉庫往裏去拿物資,張子文第一時間就問望遠鏡在哪,同時想著怎麽把王景淵手裏多餘的望遠鏡弄到手。
看到桌上擺著七具望遠鏡,張子文一時間有了全部抱走的衝動。
“兄弟,打聽個事,這有七具望遠鏡,怎麽我們613團隻分了三具?”
張子文乘著王景淵在查看槍支,打起多餘那具望遠鏡的主意。
“你們團和618團都是三具,多出來了這一具是後勤發錯了,得退迴去。”
張子文一聽這是有機會啊,連忙對後勤官比手勢,後勤官伸出了一隻手,張子文覺得有些貴了,最後四百大洋成交。
“張子文,過來看看這重機槍,老子想全抱走。”
張子文給後勤官比了個手勢讓他把自己要買下的望遠鏡收起來,後勤官不動聲色的從桌上拿走一具藏在彈藥箱後麵。
“這就來。”
不一會沈奇玉帶著新兵進來開始運武器彈藥,張子文趁機告訴後勤官晚上有人過來取,後勤官表示有錢就行。
當613團已經陸續開出兵站時,618團一行人才趕到。
“老陳來的挺快嗎,放心,東西都留著呢。”
王景淵擠兌著陳永思,陳永思給了他一個白眼,帶著618團的人進了車站。
因為大量彈藥武器的原因,走了一個小時才到石家函。
“這有一千新兵,你們看怎麽分吧,團部先分兩百人組成機槍連。”
吳子建,沈奇玉和張子文對了一眼,這三個人怎麽分簡直不要太容易,反正都是一個戰壕的弟兄。
“還有八百人,為了一二營的戰鬥力,我三營隻要兩百人,剩下的給一二營,不過團長你看多出來的望遠鏡能不能給我啊?”
張子文先說出來,以退為進,目標直指望遠鏡。
“終於開口了,我還在想你什麽時候說呢,你當我不知道你三營的情況,七百多人,比團部人數還多了。”
張子文差點嚇死,還以為王景淵知道了什麽呢。
“那團長,我們三營人數比較多,所以特別需要望遠鏡。”
“行,機槍你們三營就隻拿一挺,我都聽人說了,你們三營機槍比團部都多,兩挺機槍換一具望遠鏡。”
張子文連連點頭,機槍買的到,可是望遠鏡可買不到。
接下來就是各類物資分配,三營分到一千雙布鞋,之所以有這麽多布鞋的原因是,新兵清一色的草鞋,遠比第一批新兵寒酸,第一批隻有一半草鞋,上路時沈奇玉還自己掏錢給每個人買了一雙布鞋,而著三千新兵是穿著草鞋出黔。
三營雖然不缺物資,但張子文還是爭取了一番,最後拿到一百隻漢陽造,一挺輕機槍,五百套軍服,十支駁殼槍,四十石大米(一石120斤)和七千發子彈。
張子文這兩百百新兵根本運不迴這麽多物資,還被吳子建嘲笑著要不要先留在一營,王景淵則說留在團部。
張子文不搭理這個沒意思的玩笑,派饒湘韻迴去帶人過來。
“弟兄們,現在你們已經成了我103師613團三營的兵,但現在腳上還穿著草鞋,現在有新鞋子,大家先換上。”
張子文對於草鞋實在看不過去,沒有條件穿草鞋就算了,現在有布鞋穿了,肯定都要換上。
“長官,布鞋穿著不舒服,可以不換不?”
“首先,你應該叫我營長,其次,難道草鞋要比布鞋舒服,比布鞋好用不成?”
張子文還沒想到有人會反對換布鞋,也沒想到這一批新兵素質之差,連該怎麽稱唿都不會,可見他們經曆的是什麽訓練。
“營長,布鞋也就冬天舒服一些,現在這麽熱,要穿布鞋還不全濕了,而且草鞋不僅利水、透氣、輕便而且還柔軟、防滑。”
張子文是富家子弟,在生活中難以遇到穿草鞋的農民,還以為隻是因為省錢而已。
“真有你說的這麽好?”
邊上的新兵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張子文更加摸不著頭腦,等馬小寶帶著供應排來才把東西遠了迴去。
新兵的分配問題是三營的老一套,不過天已經快黑了,得等明天了,張子文寫了一封信給吳胖子,提出買電台的事。
現在所有部隊的便攜式電台都是短波電台,還有車載和固定兩種,張子文要買的是便攜式的電台。
短波的基本傳播途徑有兩個:一個是地波,一個是天波。兩種方式各有不同,從名字中就可以知道那個厲害。
短波地波信號可以沿海麵傳播1000公裏左右,但短波信號由天線發出後,經電離層反射迴地麵,又由地麵反射迴電離層,可以反射多次,因而傳播距離很遠,幾百至上萬公裏。
但自然壞境複雜,不可能時時都能保證電台的天波信號傳播一定能到達,而地波信號則收到地形影響而不能遠距離傳達,綜合所有條件,便攜式短波電台在一百裏內可以準確無誤傳達信息,車載和固定式的則更遠。
張子文的信連夜派人送往武漢給吳永清,同時派人帶上五百大洋去取望遠鏡,多出來的一百大洋不僅僅是怕提價,還是讓那後勤官找找路子,有望遠鏡就賣給張子文。
“文哥,這望遠鏡可比沈大哥的那個好多了,雖然視場和視距一樣但是輕了好多。”
“你別想,派人送去給張力,等一會另一具到了才是你的。”
張子文可知道馬小寶什麽心,張子文不在三營大多靠馬小寶,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更何況馬小寶正仔細學習瓦列裏留下的兩本經典軍事著作,理解的比張子文低不到哪去,不過還是要必須先保證教導隊。
第二天一早,張子文就起來裝備新兵的測試,用成績來決定他們的去處,不過有兩個例外。
讀過高中的和獵人可以分到營部和教導隊,對於唐鬆的追蹤技術張子文自己都在學。
“測試開始~”
沒有跑道,沒有路線,隻是圍著關廟炮,三營的其他弟兄都經曆過,不過老兵還是比較關注,將來這些兵測試完都是他們來帶。
僅僅身體素質這一項,這一批遠比第一批好,可能都是農村出生的緣故。
下午測試的槍法卻是慘不忍睹,五發全部脫靶的的人數占近一半,意誌力這一項依然如同第一項喜人。
張子文知道,這是因為這一批新兵剛從農民變來,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因為條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
隻要好好練肯定能有很大的進步,雖然大多數成績不行還是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叫伍育竹,今年才十八剛滿兵役線。
他從去年八月就進了兵站訓練,直到今年滿足歲數才調過來。
結束訓練本想立刻開會組建三連,但吳胖子的信和張清的信讓他頭痛不以。
吳永清信信中寫到,電台極缺如果出高價但是可以弄到,但是吳永清在信中還問張子文有會接發報的人員沒有。
吳永清在信的後半段還說如果沒有,隻要張子文願意將那兩萬塊大洋給他,他將弄到五台電台並且請人幫張子文培養發報員。
張清的信卻是告訴張子文煙葉已經大麵積種下,保安人員也已經招收上百人,但沒有人員過來訓練,現在還不如張子文家中的護院。
“報告團長,一千新兵已經挑選好了。”
張子文和王景淵正商量著機槍連的組建問題,現在有了三挺重機槍,613團也可以跟中央軍一樣組建一個機槍連。
“好,帶人過來,把武器彈藥運迴去。”
王景淵讓後勤官打開倉庫往裏去拿物資,張子文第一時間就問望遠鏡在哪,同時想著怎麽把王景淵手裏多餘的望遠鏡弄到手。
看到桌上擺著七具望遠鏡,張子文一時間有了全部抱走的衝動。
“兄弟,打聽個事,這有七具望遠鏡,怎麽我們613團隻分了三具?”
張子文乘著王景淵在查看槍支,打起多餘那具望遠鏡的主意。
“你們團和618團都是三具,多出來了這一具是後勤發錯了,得退迴去。”
張子文一聽這是有機會啊,連忙對後勤官比手勢,後勤官伸出了一隻手,張子文覺得有些貴了,最後四百大洋成交。
“張子文,過來看看這重機槍,老子想全抱走。”
張子文給後勤官比了個手勢讓他把自己要買下的望遠鏡收起來,後勤官不動聲色的從桌上拿走一具藏在彈藥箱後麵。
“這就來。”
不一會沈奇玉帶著新兵進來開始運武器彈藥,張子文趁機告訴後勤官晚上有人過來取,後勤官表示有錢就行。
當613團已經陸續開出兵站時,618團一行人才趕到。
“老陳來的挺快嗎,放心,東西都留著呢。”
王景淵擠兌著陳永思,陳永思給了他一個白眼,帶著618團的人進了車站。
因為大量彈藥武器的原因,走了一個小時才到石家函。
“這有一千新兵,你們看怎麽分吧,團部先分兩百人組成機槍連。”
吳子建,沈奇玉和張子文對了一眼,這三個人怎麽分簡直不要太容易,反正都是一個戰壕的弟兄。
“還有八百人,為了一二營的戰鬥力,我三營隻要兩百人,剩下的給一二營,不過團長你看多出來的望遠鏡能不能給我啊?”
張子文先說出來,以退為進,目標直指望遠鏡。
“終於開口了,我還在想你什麽時候說呢,你當我不知道你三營的情況,七百多人,比團部人數還多了。”
張子文差點嚇死,還以為王景淵知道了什麽呢。
“那團長,我們三營人數比較多,所以特別需要望遠鏡。”
“行,機槍你們三營就隻拿一挺,我都聽人說了,你們三營機槍比團部都多,兩挺機槍換一具望遠鏡。”
張子文連連點頭,機槍買的到,可是望遠鏡可買不到。
接下來就是各類物資分配,三營分到一千雙布鞋,之所以有這麽多布鞋的原因是,新兵清一色的草鞋,遠比第一批新兵寒酸,第一批隻有一半草鞋,上路時沈奇玉還自己掏錢給每個人買了一雙布鞋,而著三千新兵是穿著草鞋出黔。
三營雖然不缺物資,但張子文還是爭取了一番,最後拿到一百隻漢陽造,一挺輕機槍,五百套軍服,十支駁殼槍,四十石大米(一石120斤)和七千發子彈。
張子文這兩百百新兵根本運不迴這麽多物資,還被吳子建嘲笑著要不要先留在一營,王景淵則說留在團部。
張子文不搭理這個沒意思的玩笑,派饒湘韻迴去帶人過來。
“弟兄們,現在你們已經成了我103師613團三營的兵,但現在腳上還穿著草鞋,現在有新鞋子,大家先換上。”
張子文對於草鞋實在看不過去,沒有條件穿草鞋就算了,現在有布鞋穿了,肯定都要換上。
“長官,布鞋穿著不舒服,可以不換不?”
“首先,你應該叫我營長,其次,難道草鞋要比布鞋舒服,比布鞋好用不成?”
張子文還沒想到有人會反對換布鞋,也沒想到這一批新兵素質之差,連該怎麽稱唿都不會,可見他們經曆的是什麽訓練。
“營長,布鞋也就冬天舒服一些,現在這麽熱,要穿布鞋還不全濕了,而且草鞋不僅利水、透氣、輕便而且還柔軟、防滑。”
張子文是富家子弟,在生活中難以遇到穿草鞋的農民,還以為隻是因為省錢而已。
“真有你說的這麽好?”
邊上的新兵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張子文更加摸不著頭腦,等馬小寶帶著供應排來才把東西遠了迴去。
新兵的分配問題是三營的老一套,不過天已經快黑了,得等明天了,張子文寫了一封信給吳胖子,提出買電台的事。
現在所有部隊的便攜式電台都是短波電台,還有車載和固定兩種,張子文要買的是便攜式的電台。
短波的基本傳播途徑有兩個:一個是地波,一個是天波。兩種方式各有不同,從名字中就可以知道那個厲害。
短波地波信號可以沿海麵傳播1000公裏左右,但短波信號由天線發出後,經電離層反射迴地麵,又由地麵反射迴電離層,可以反射多次,因而傳播距離很遠,幾百至上萬公裏。
但自然壞境複雜,不可能時時都能保證電台的天波信號傳播一定能到達,而地波信號則收到地形影響而不能遠距離傳達,綜合所有條件,便攜式短波電台在一百裏內可以準確無誤傳達信息,車載和固定式的則更遠。
張子文的信連夜派人送往武漢給吳永清,同時派人帶上五百大洋去取望遠鏡,多出來的一百大洋不僅僅是怕提價,還是讓那後勤官找找路子,有望遠鏡就賣給張子文。
“文哥,這望遠鏡可比沈大哥的那個好多了,雖然視場和視距一樣但是輕了好多。”
“你別想,派人送去給張力,等一會另一具到了才是你的。”
張子文可知道馬小寶什麽心,張子文不在三營大多靠馬小寶,他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更何況馬小寶正仔細學習瓦列裏留下的兩本經典軍事著作,理解的比張子文低不到哪去,不過還是要必須先保證教導隊。
第二天一早,張子文就起來裝備新兵的測試,用成績來決定他們的去處,不過有兩個例外。
讀過高中的和獵人可以分到營部和教導隊,對於唐鬆的追蹤技術張子文自己都在學。
“測試開始~”
沒有跑道,沒有路線,隻是圍著關廟炮,三營的其他弟兄都經曆過,不過老兵還是比較關注,將來這些兵測試完都是他們來帶。
僅僅身體素質這一項,這一批遠比第一批好,可能都是農村出生的緣故。
下午測試的槍法卻是慘不忍睹,五發全部脫靶的的人數占近一半,意誌力這一項依然如同第一項喜人。
張子文知道,這是因為這一批新兵剛從農民變來,三個月的新兵訓練因為條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
隻要好好練肯定能有很大的進步,雖然大多數成績不行還是有一個成績很好的,叫伍育竹,今年才十八剛滿兵役線。
他從去年八月就進了兵站訓練,直到今年滿足歲數才調過來。
結束訓練本想立刻開會組建三連,但吳胖子的信和張清的信讓他頭痛不以。
吳永清信信中寫到,電台極缺如果出高價但是可以弄到,但是吳永清在信中還問張子文有會接發報的人員沒有。
吳永清在信的後半段還說如果沒有,隻要張子文願意將那兩萬塊大洋給他,他將弄到五台電台並且請人幫張子文培養發報員。
張清的信卻是告訴張子文煙葉已經大麵積種下,保安人員也已經招收上百人,但沒有人員過來訓練,現在還不如張子文家中的護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