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向好的局麵
穿越異世:乞丐變首富 作者:龍行貓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軸承的量產,極大的促進了播種機,三輪車及犁鏵的發展,有了軸承,郝亮先後改進了三輪車,播種機和鏵犁,運輸板車也同步製造中。
三輪車改進最容易,在原本的車輪上加裝上軸承便可,改裝後的三輪車輕便的不是一星半點。
郝亮用三輪車裝了鐵錠測試了行駛情況後,發現三輪車最多裝六百斤的鐵錠,再往多裝軸承會出現超載,而且車輪也有些變形,行走非常困難。
原本滾筒式播種機隻能播種單行,雖然比人工種植快,但是依然不夠,有了軸承後,郝亮開始製作可同時播種十行的播種機。
半個月後,新款播種機問世,郝亮迫不及待的將播種機搬運至田間地頭進行測試,除了齒輪略顯粗糙,聲響有點大以外,耕種效果令郝亮非常滿意。
此款播種機隻需一頭牛,或者驢,馬,騾子便可輕鬆使用,單個播種機一天種植糧食預計可以達到十畝。
新款播種機成功研製後,郝亮沒有聲張,擔心影響上一批播種機的訂單,因為目前為止,滾筒播種機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訂單了。
與此同時,專用運輸鐵錠的板車也順利下線五輛,原本考慮的三個輪子,最終改成了四個輪子,目的是提高板車的載重量。
新的板車下線後,郝亮也第一時間組織了測試,板車的輪子為全鐵製輪子,鑄造的輪轂,輪轂外圓鉚釘連接著數塊略帶弧度的薄鐵板,行走起來平穩結實。不足之處就是在石板路上聲響較大。
板車裝了兩千斤鐵後,兩個人便可拉著正常行駛,用一匹馬拉著進行測試後也沒毛病。
有了自己的板車,先前雇傭的馬車便不需要了,郝亮與馬車所有者協商後,買下了十二個馬車,並且又做了五輛板車,雇傭馬車車夫為自己車隊的車夫,按月發放工錢。
先前每天運送鐵錠的工作也改變為每滿兩萬斤鐵運輸一次,車隊閑置的時候,郝亮著手組織改良他白嫖的兩千畝地。
郝亮計劃分階段改良兩千畝鹽堿地,首先開挖溝渠,引附近五裏地遠的河水進行漫灌,加高地壟,將有害鹽分衝刷到土深層,或者持續灌水,積水一段時間後,通過排水處理或自然蒸發等方式排除,從而使得土壤的含鹽量降低,逐漸變成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狀態。
另一方麵用閑置的板車隊伍在全縣收集大量的牛羊糞便,人畜糞便,草木灰,以及石灰等物,統一拌和後撒在鹽堿地中,讓土壤充分吸收有機質和肥料等營養物質,從而中和土壤中多餘的鹽分。
時值秋收季節,郝亮還大量收集稻草,麥草等植物秸稈,統一粉碎後放在一個大坑中加水發酵,在耕地的時候撒進地裏,不僅可以改良鹽堿化,還能增加土壤肥力。
還有就是深耕也是改良鹽堿化的一種方式,在現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深耕難度較大,隻能做到盡可能深一點,對鹽堿化改良作用不大。
但是郝亮自從做出軸承後,也創新改進了耕地的犁,幾千年的單犁頭,郝亮通過兩個精致的小輪,製作了具有三片犁頁的犁,隻需要兩個牲畜便可輕鬆使用,犁地效率比此前快了三至四倍不止。
因為是秋收時節,郝亮還製作了幾個腳踏式脫粒機,推薦給王縣令進行試用。
為確保明年春種的種子,郝亮還提前收購了一批良種。
因為離郝亮兩千畝地向南不遠處的山裏產出堿塊,郝亮專門跑了兩趟縣衙,向王縣令再次白嫖五百畝,因為越向南,鹽堿化越嚴重,王縣令始終不相信郝亮能在那片土地上種出糧食,所以沒多想便同意了。
車隊幾乎掏空了全縣的人畜糞便,也使得兩千畝鹽堿地改良的非常紮實,效率也高。
在冬季來臨之前,郝亮終於改良完了全部的土地,還在另外五百畝地的南麵建了一個寬敞的工坊,工坊外麵是一片平整的場地,此刻已經堆滿了大量的石英岩。
一切都很順利,一切向好發展。
郝亮梳理了一下現有的業務,決定將肉夾饃,鹵肉,麻辣燙業務剔除出去,以轉讓費的方式完全剝離,不再使用自己的人力去管理。
因為肉夾饃目前主要是老爹盯著由孟非父母經營,郝亮也非常感激這一直以來孟非及其父母的幫助,所以索性將肉夾饃的經營權送給了孟非父母,使得孟非一家感動莫名。
麻辣燙業務則直接轉賣。
老爹快六十的年紀了,郝亮原本安排其在家中享樂休息,但其表示閑不住,需要做一些事情,因為他曾經也經營過豆腐生意,郝亮隻好將其安排到二喜味齋,老爹自然也樂得其所。
一日,運輸鐵錠的車隊帶迴來李雲的消息,說是找到了合適的地方開酒樓,而且已經交了定金。
郝亮得到消息後,立即讓馮明攜帶五百兩銀子前往對接和辦理酒樓購買事宜,並安排齊二林等人著手製作鐵質火鍋。
天冷的時候,吃火鍋更配,所以郝亮計劃元旦之時,長隆的火鍋店正式開業,開業前的家具定製,服務員招聘和培訓,工服定製等工作,皆同步進行。
天氣逐漸轉冷,郝亮想到冬季取暖的問題,便考慮製作火爐,結合前世經驗,郝亮創新的加入新的功能,兩側不僅有烤箱,靠近煙道的位置還專門做了一個燒烤的功能,燒水做飯,烤紅薯,烤串再加取暖排煙的鐵質煙筒,一套下來隻要二兩銀子。
因為是全鐵製的東西,而且自從郝亮的鋼廠正式運營,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到廠子裏做工,手頭也越來越富裕,原本二兩銀子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都是很難拿出來的,而現在,大家手裏有錢,買個爐子雖然貴,但是很快便能賺迴來。
而且,爐子量產後,鋼廠自己員工購買爐子隻需半價,但是每人隻能購買一個,為的就是防止工人倒賣賺錢,影響廠子的收益。
郝亮家中早早便生起了爐火,因為二喜已經懷孕六個多月了,按郝亮所言,就是要給大寶和二寶創造出溫暖如春的環境。
三輪車改進最容易,在原本的車輪上加裝上軸承便可,改裝後的三輪車輕便的不是一星半點。
郝亮用三輪車裝了鐵錠測試了行駛情況後,發現三輪車最多裝六百斤的鐵錠,再往多裝軸承會出現超載,而且車輪也有些變形,行走非常困難。
原本滾筒式播種機隻能播種單行,雖然比人工種植快,但是依然不夠,有了軸承後,郝亮開始製作可同時播種十行的播種機。
半個月後,新款播種機問世,郝亮迫不及待的將播種機搬運至田間地頭進行測試,除了齒輪略顯粗糙,聲響有點大以外,耕種效果令郝亮非常滿意。
此款播種機隻需一頭牛,或者驢,馬,騾子便可輕鬆使用,單個播種機一天種植糧食預計可以達到十畝。
新款播種機成功研製後,郝亮沒有聲張,擔心影響上一批播種機的訂單,因為目前為止,滾筒播種機已經完成了一半的訂單了。
與此同時,專用運輸鐵錠的板車也順利下線五輛,原本考慮的三個輪子,最終改成了四個輪子,目的是提高板車的載重量。
新的板車下線後,郝亮也第一時間組織了測試,板車的輪子為全鐵製輪子,鑄造的輪轂,輪轂外圓鉚釘連接著數塊略帶弧度的薄鐵板,行走起來平穩結實。不足之處就是在石板路上聲響較大。
板車裝了兩千斤鐵後,兩個人便可拉著正常行駛,用一匹馬拉著進行測試後也沒毛病。
有了自己的板車,先前雇傭的馬車便不需要了,郝亮與馬車所有者協商後,買下了十二個馬車,並且又做了五輛板車,雇傭馬車車夫為自己車隊的車夫,按月發放工錢。
先前每天運送鐵錠的工作也改變為每滿兩萬斤鐵運輸一次,車隊閑置的時候,郝亮著手組織改良他白嫖的兩千畝地。
郝亮計劃分階段改良兩千畝鹽堿地,首先開挖溝渠,引附近五裏地遠的河水進行漫灌,加高地壟,將有害鹽分衝刷到土深層,或者持續灌水,積水一段時間後,通過排水處理或自然蒸發等方式排除,從而使得土壤的含鹽量降低,逐漸變成適合農作物生長的狀態。
另一方麵用閑置的板車隊伍在全縣收集大量的牛羊糞便,人畜糞便,草木灰,以及石灰等物,統一拌和後撒在鹽堿地中,讓土壤充分吸收有機質和肥料等營養物質,從而中和土壤中多餘的鹽分。
時值秋收季節,郝亮還大量收集稻草,麥草等植物秸稈,統一粉碎後放在一個大坑中加水發酵,在耕地的時候撒進地裏,不僅可以改良鹽堿化,還能增加土壤肥力。
還有就是深耕也是改良鹽堿化的一種方式,在現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情況下,深耕難度較大,隻能做到盡可能深一點,對鹽堿化改良作用不大。
但是郝亮自從做出軸承後,也創新改進了耕地的犁,幾千年的單犁頭,郝亮通過兩個精致的小輪,製作了具有三片犁頁的犁,隻需要兩個牲畜便可輕鬆使用,犁地效率比此前快了三至四倍不止。
因為是秋收時節,郝亮還製作了幾個腳踏式脫粒機,推薦給王縣令進行試用。
為確保明年春種的種子,郝亮還提前收購了一批良種。
因為離郝亮兩千畝地向南不遠處的山裏產出堿塊,郝亮專門跑了兩趟縣衙,向王縣令再次白嫖五百畝,因為越向南,鹽堿化越嚴重,王縣令始終不相信郝亮能在那片土地上種出糧食,所以沒多想便同意了。
車隊幾乎掏空了全縣的人畜糞便,也使得兩千畝鹽堿地改良的非常紮實,效率也高。
在冬季來臨之前,郝亮終於改良完了全部的土地,還在另外五百畝地的南麵建了一個寬敞的工坊,工坊外麵是一片平整的場地,此刻已經堆滿了大量的石英岩。
一切都很順利,一切向好發展。
郝亮梳理了一下現有的業務,決定將肉夾饃,鹵肉,麻辣燙業務剔除出去,以轉讓費的方式完全剝離,不再使用自己的人力去管理。
因為肉夾饃目前主要是老爹盯著由孟非父母經營,郝亮也非常感激這一直以來孟非及其父母的幫助,所以索性將肉夾饃的經營權送給了孟非父母,使得孟非一家感動莫名。
麻辣燙業務則直接轉賣。
老爹快六十的年紀了,郝亮原本安排其在家中享樂休息,但其表示閑不住,需要做一些事情,因為他曾經也經營過豆腐生意,郝亮隻好將其安排到二喜味齋,老爹自然也樂得其所。
一日,運輸鐵錠的車隊帶迴來李雲的消息,說是找到了合適的地方開酒樓,而且已經交了定金。
郝亮得到消息後,立即讓馮明攜帶五百兩銀子前往對接和辦理酒樓購買事宜,並安排齊二林等人著手製作鐵質火鍋。
天冷的時候,吃火鍋更配,所以郝亮計劃元旦之時,長隆的火鍋店正式開業,開業前的家具定製,服務員招聘和培訓,工服定製等工作,皆同步進行。
天氣逐漸轉冷,郝亮想到冬季取暖的問題,便考慮製作火爐,結合前世經驗,郝亮創新的加入新的功能,兩側不僅有烤箱,靠近煙道的位置還專門做了一個燒烤的功能,燒水做飯,烤紅薯,烤串再加取暖排煙的鐵質煙筒,一套下來隻要二兩銀子。
因為是全鐵製的東西,而且自從郝亮的鋼廠正式運營,越來越多的百姓開始到廠子裏做工,手頭也越來越富裕,原本二兩銀子對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都是很難拿出來的,而現在,大家手裏有錢,買個爐子雖然貴,但是很快便能賺迴來。
而且,爐子量產後,鋼廠自己員工購買爐子隻需半價,但是每人隻能購買一個,為的就是防止工人倒賣賺錢,影響廠子的收益。
郝亮家中早早便生起了爐火,因為二喜已經懷孕六個多月了,按郝亮所言,就是要給大寶和二寶創造出溫暖如春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