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中軍大帥營是現代讀者能夠理解的說法,在當時,準確的說法是“招討使營”。


    張敬達原來的職位是“彰國軍節度使”和“北麵兵馬副總管”,統管代州和雁門關周邊的兵馬,屬於後唐朝廷防禦北部邊境的邊防軍主力部隊,權力相當大。


    後來皇帝命令他南下攻打太原反叛,一開始他還太不願意動,李從珂隻好再連封他三個職務:“太原四麵排陳使”、“太原四麵都招討使”、“知太原行府事”。


    其中“太原四麵都招討使”是個軍職,所以他本人駐紮的親兵營,就叫做“招討使營”。


    那麽,“招討使”是個什麽意思呢?


    這個時代的官場,還是沿用唐朝的習慣,隻要官職後麵有個“使”,那就牛逼大了去了。


    因為如果你是個什麽官,你的思想就必須跟朝廷保持一致,開口閉口就是:“奉皇上旨意”,威風是威風,但別人還是會認為,你隻是個傳話的。


    但是,如果你是個“使”,那就不一樣了,你一開口就是:“本使認為”。


    也就是說,隻要是個“使”,就有了一定的獨立地位,敢說自己的話,敢幹自己的事了。


    “使”有很多種,但是“招討使”就是個讓人非常討厭的“使”,因為他如果看到其他“使”不太順眼,就可以有權去“招討”那個“使”!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可以欺負別的“使”的“使”!


    比如,可以寫封信:“小子,趕緊過來舔我的腳趾,饒你一條狗命。”


    這就叫做“招”


    或者直接發兵攻城,破城後斬其頭顱,搶其財物,奪其妻女,滅其九族。


    這就叫做“討”。


    所以說,現代人以為輕飄飄的一個“招討使”,好像沒有感覺到很厲害的樣子,比起什麽“宇宙總司令”“無敵大將軍”之類的差得太遠了。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招討使”三個字,可是代表了一個手握重兵,攻城滅國隻在一念之間,屠城濫殺百萬人的時候,眼都不眨一下的大軍閥!大魔頭!


    就連何大仙假冒的那個“巡邊使”,如果嚴格按唐朝法律來執行的話,看到不順眼的其他“使”,也隻能夠打個小報告給朝廷,惡心惡心人家而已,自己是沒權利去欺負人家的。否則你以為心高氣傲的何大仙,會有那麽大的耐心,因為白胡子老頭兜裏那張“振武四麵招討使”的委任狀,就那麽賣力討好大馬屁精李專美?


    那麽,“四麵招討使”又是啥意思呢?很簡單,那就是皇帝說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愛卿你愛打哪打哪,愛殺誰殺誰,不用給我麵子。


    為什麽皇帝敢這麽放權?


    因為“四麵招討使”去“招討”的其他“使”,一般都是“節度使”,也不是好惹的!


    “節度使”執軍政大權於一身,就是一方土皇帝,類似於大英帝國的“海外總督”。


    “節度使”可以自設幕府官員,自己招募和養著一支軍隊。唯一的限製就是,你不能幹涉指定範圍外的其他地區,而且,最重要的是皇上可以隨時更換節度使。


    曆史上大部分的節度使還是蠻聽話的,隻是有少部分有鴻鵠之誌的“節度使”就不幹了。


    尼瑪我在這裏呆了十幾年,養了這麽大一支軍隊,上上下下全是我的親戚和家裏人,你皇上一句話就要收我的兵,還要把我趕走換個新的節度使來?


    所以,唐朝和五代時期造反的,絕大部分就是這些不安分的“節度使”。


    既然張敬達這個“太原四麵都招討使”這麽牛逼,他的“招討使營”防衛也很牛逼。


    守門的已經不是校尉一級的軍官了,而是左右郎將級別的軍官。按照後唐軍製,左右郎將可指揮三到五名校尉,五千人以下的部隊。


    隻是這個值班守門的左郎將,何大仙在推演中根本就沒有放在眼裏。


    何大仙是什麽人?仙人啊!


    雖然這個世界裏沒有靈氣,可是仙人計算天地法則,推演風雲變化的能力還在啊,最多就是算得慢一點而已罷了。以前修仙時一秒鍾便可算出來,現在可能要算三天才能算出來。


    隻是,畢竟還是能算出來的不是麽?


    根據何大仙的推演,陸敏兒他們在這個“招討使營”的大門口,會遇上一個關鍵人物:高行周。


    高行周是誰?


    高行周現年五十歲,是後唐的一員悍將,從小跟隨後唐莊宗李存勖和明宗李嗣源出生入死,曾經官至振武軍節度使。石敬瑭造反後,被皇帝李從珂派往協助張敬達,是這支唐軍裏的五大巨頭之一,與另一員悍將符彥卿分列為左右排陣使。


    按照級別排下來,這支唐軍領軍的五大巨頭分別是:


    --------------------------------


    張敬達:四麵招討使


    楊光遠:副招討使


    安審琦:北麵排軍陣使


    高行周:左排陣使


    符彥卿:右排陣使


    --------------------------------


    可是好複雜呀,不知道你在說什麽呀


    沒看懂是不是?


    好吧,我們換個容易理解的說法:


    ---------------------------------


    張敬達:總司令


    楊光遠:副總司令


    安審琦:總參謀長


    高行周:第一集團軍軍團長


    符彥卿:第二集團軍軍團長


    ----------------------------------


    這下,看懂了吧?


    在正史上,楊光遠串謀安審琦,殺害了張敬達,然後率軍全體投降了石敬瑭。


    為什麽呢?


    因為楊光遠和安審琦都是沙陀人,石敬瑭也是沙陀人。楊光遠早就不爽李從珂這個老王家裏的漢人孩子篡奪了沙陀人的後唐王朝,一看他原來的老哥們石敬瑭起來造反了,於是也開始心生反意。


    隻是高行周和符彥卿兩個漢人將領早就覺察不對,有意無意地護著張敬達,使得楊光遠總是找不到機會。張敬達這個傻子還經常傻傻地問:“行周常常跟在我的腳後,是什麽用意?”弄得高行周沒了脾氣,隻好不再跟著,最後被楊光遠找到機會,一刀砍了張敬達。


    高行周和符彥卿兩個為什麽要護著張敬達呢?


    因為他倆一直都是在北方邊境做將領,與契丹人交手的次數實在太多,殺了不少契丹人,可謂是血海深仇都不為過,哪裏還敢興起投降的念頭!


    當然,在正史裏,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後來抓住他倆後,惜其才華,不計前嫌,還是默許讓石敬瑭重新重用了他們。不過那是正史,在本書中是不會發生的,就此不提。


    這天晚上,張敬達又召開臨時軍事會議,商量該怎麽辦。


    然後照例又是楊光遠說一通“我們還是投降比較好”,張敬達義正言辭的駁斥楊光遠。高行周在一旁聽得好煩,便暗示符彥卿看著楊光遠,自己一個人出來透透氣。


    走著走著,正好就走到招討使營的大門口。


    門外有十幾騎唐軍正企圖進來,說是有什麽密旨要交給招討使張大人。


    高行周便走上前去。


    “什麽事?”


    “這位將軍,可是高行周高將軍?”


    “正是,閣下何人?”


    “延英殿內侍陸敏,奉皇上之命,特來傳遞密旨。高行周接旨!”


    說罷,那個身形矮小,麵容稚嫩,滿嗓子都是童音的小太監翻身下馬,小心地從懷中掏出一個木頭做的小盒子。


    小太監陸敏將小木盒雙手捧著舉過頭頂,恭敬地遞給了高行周。


    高行周詫異地接過小木盒,上下左右看了看,然後走到一邊,從一個兵士手裏接過火把,趕走其他人後,小心地打開了小木盒,裏麵是一張封印的卷軸。


    高行周長期與幾位皇帝混在一起,對皇宮物品是相當的熟悉,一看木盒,卷軸和封印的印記,他就知道,這真的是皇上發給他的密旨,絕不會錯!


    皇上發密旨給我?什麽意思?


    高行周用顫抖的手,撕開封印,打開了卷軸,裏麵是皇上李從珂寫給他的親筆信。


    高行周以前輔助明宗李嗣源的時候,曾經與李從珂一起擔任過李嗣源的左右手,與李從珂過從甚密,大家混得相當的熟悉,私人關係也非常不錯。


    他一眼就認出了李從珂的字跡!如假包換!


    “尚質,張無能,朕遣人刺之,汝協之並扣楊安,自領軍抗酋。勿失。”


    尚質是高行周的字,這個密旨的意思,就是說“張敬達無能,我要找人殺他,然後你扣押楊光遠和安審琦,奪取軍權,對抗契丹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唐悍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湯多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湯多多並收藏亂唐悍匪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