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支持
------------------------
如果這個時代有無人機航拍,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密密麻麻的契丹軍是保持著整齊的隊形,保持著一條直線,毫不動搖地快速接近了唐軍的步兵陣地。
而唐軍的騎兵,則一開始就向左右兩邊狂奔,一直跑出了將近兩百米才開始掉頭,然後向著自己原先的位置,重騎兵打頭,輕騎兵跟著,又重新衝迴去了!
從空中航拍的角度看來,唐軍的打法,就好像是一個左右勾拳,讓過了契丹軍最強大的重騎兵隊,直擊後方的騎射弓兵隊和輕騎兵隊。
而契丹軍則更像是一記狠狠的直拳,集中最大力量,沒有任何猶豫,帶著滔天的怒火,直搗唐軍的步兵陣地。
美觀啊,氣勢啊,決心啊,勇氣啊,這些且不說了,因為以上都是碼字的人腦補出來的畫麵。
真實的情況是,契丹軍一下就慌了!
尼瑪唐軍騎兵不是逃了嗎?怎麽突然又殺了個迴馬槍?
臥槽,原來他們是準備放棄那些陣地上的步兵,專門盯著後麵的輕騎兵和騎射兵來的!
後麵的大隊輕騎兵和騎射兵一下就慌了,因為從側麵衝過來的唐軍重騎兵速度好快,而且是排成密集隊形,所有馬刀幾乎都是同一個動作,默契的仿佛是一個人似的,統一由高舉狀態,往下一壓,然後又統一返迴右上角。
比唱戲班子的動作還要統一一致!
這哪裏是想象中的菜鳥!這是一支超級強大的騎兵隊!
契丹人是識貨的。
契丹人本身就是騎兵崇拜者,深知騎兵作戰的秘訣,就在於統一的動作,嚴格的紀律。
這些唐軍重騎兵掉頭迴來後,突然好像換了一支隊伍似的,變成一長條鐵幕,帶著沉重而無解的殺氣,仿佛是一道鋼鐵長城,狠狠地朝著契丹軍的軟肋掃了過來。
而契丹軍衝在最前麵的幾排重騎兵,此時已經幾乎衝進唐軍的步兵陣地了,卻看到唐軍騎兵反殺迴來,正在猶猶豫豫是否要轉身迴去救的時候,前方原本被他們認定為肉的那些唐軍步卒們,開始拋擲長矛了!
四十支發出尖銳唿嘯聲的長矛淩空打來,心猿意馬的契丹重騎兵們這時才發現,對於他們這些重騎兵來說,真正的死神是在前方!
是的,就是前方這些步卒!與後麵的騎兵無關!
第一批四十支長矛打落了二十多騎重騎兵,尖銳的嘯叫聲讓其他戰馬開始驚嚇進入失控狀態。然後又是第二批四十支長矛,然後是第三批!
契丹重騎兵猝不及防,被步兵陣地上一輪接一輪迎頭擲過來的密密麻麻的長矛,一下就插得人仰馬翻,那些長矛落地後,紛紛插在地上,大部分都是通條紅彤彤的,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五批長矛擲完,唐軍步兵陣地前方已經滾落了將近兩百騎重騎兵,重重疊疊堆在了一起,血肉模糊,慘叫連天。
沒有倒地的重騎兵們還有上百騎,其中三十多騎根本控製不了戰馬,有的在場上原地團團轉,有的直接往迴跑,跟後麵的騎兵撞在一起。
還有的根本搞不清方向,朝著堆在一起堆成三排的裝滿了石頭的小推車就直衝上來。
跟著這些瘋馬一起衝過來的,還有九十多騎毫發無損的重騎兵。
這些重騎兵已經沒得選擇了,因為他們看見剛才擲矛的那些唐兵們,已經有人撿起了第二根長矛,再不趁著這個短暫的間斷期衝進去,第二輪分批次的擲矛攻擊又將開始!
“衝啊,殺啊!”一臉土色的契丹重騎兵們,鼓起了最後的勇氣,朝著這些堆滿了石頭的小推車衝了過來!
可是......重騎兵怎麽衝開小推車啊?
呃......說實在,其實是衝不開的。
我們坐在這裏看小說,當然知道這些小車裏的石頭,是背在民夫的身上,後來才丟進小車裏的。
可是,契丹人不知道啊!
契丹人可是看著那些民夫,兩人推著一輛小車就這麽推過來的,兩個人都能推的動,那能有多重?撐死也就二三十斤吧。一般情況下,重騎兵借著衝力,用長刀挑一下,哪怕挑不走,至少也能挑歪了,打出一條通道來。
就算真的挑不開,也就犧牲幾個重騎兵,用戰馬的重量去撞開這些該死的小車就是!
所有的契丹人,根本就沒人會想到裏麵滿滿的石頭是停下後才堆上去的,整車重達兩百斤以上,最重的甚至有三百斤!
所以,契丹重騎兵用手中的馬刀去挑,那是肯定挑不開的,而戰馬撞上去的話,也隻能撞的小車移動幾米而已,因為,所有的小車都用手指粗的鐵鏈環住,用簡易搭扣連在了一起!
除非你能一下將五十輛小車一起全部撞開!
將近一百名契丹重騎兵撞入小推車陣的情況,我們這裏還是不要說得太詳細了,畢竟大家還是要吃晚飯的,惡心到了就不太好了。
總之,你去廚房裏將那個絞肉機拆開來看看,大概就知道怎麽迴事了。
這些重騎兵衝過來,大部分是直接人馬分離,人被拋出幾十米遠摔斷無數骨頭躺在地下等死,有的人真的推動了其中一輛車,並且向前推了兩米,然後旁邊兩輛被鐵鏈牽住的重型小車被拉扯著擠過來,一下就將這名重騎兵和他的戰馬擠成了肉餅。
重騎兵再厲害,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和馬組成的,被扔進幾十個連在一起的重型車輛裏磨來磨去,那就實在是沒法看了。
近百名契丹重騎兵衝進轟轟亂響的石車陣,一頭撞死擠死七十多人,剩下總算拉住馬頭的三十多人還沒喘過氣來,第二輪五批次長矛已經擲了過來!
頓時慘叫聲四起!
契丹重騎兵們身後跟著的七百多名輕騎兵和騎射兵並沒有跟著衝過來,在發現唐軍轉向的時候,他們已經迴轉方向,被迫迎著唐軍重騎兵衝了過去。
沒辦法啊,唐軍是左右合擊的,跑都跑不了,隻能迎麵上,對著幹了。
可是,他們麵對的,卻是一排排機器人似的動作統一的聯合收割機!
盡管人數更多,但是實際結果與憲州城下基本沒有區別!
兩軍迎頭相撞,契丹軍瞬間就崩潰了!
甚至連跟在趙家軍重騎兵後麵的嵐州輕騎兵也瘋狂起來,這可是從未有過的體驗啊!居然我們也可以像趕羊一樣,追著這些四散奔逃的契丹人屁股後麵,一刀接一刀,一個接一個地,殺掉這些平日兇惡狂暴的契丹人了!
這場方山縣城下的千人隊級別的大戰,最終以契丹人全軍覆沒,小將軍那也阿古姆陣亡,隻有二十多騎逃走而告終。
那也阿古姆是一開始接戰就陣亡了。
這名契丹國排名第八的射箭高手,在生命中最後的那場戰鬥中,使用的並不是弓箭,而是手中的長槍。他帶著契丹輕騎兵迎頭撞上了趙家軍重騎兵,被對手一輪排刀下去,與幾十名契丹輕騎兵一起被切成了幾段,無聲無息地就摔落馬下,被踩成肉泥。
唐軍方麵損失基本就是個零頭,趙家軍重騎兵隊兩人陣亡,兩人重傷,嵐州輕騎兵隊十三人陣亡,九人重傷。輜重隊的步卒和民夫裏,也有五人陣亡,三人重傷。
這場戰鬥的另外一名重要的旁觀者,就是黃毛大漢裴寶滿了。
僥幸從契丹人手裏逃脫,迴到方山縣城的城牆上,正好趕上兩軍對戰開場。
方山縣是建立在一座小山上的,立在城頭站得高,看得遠,裴寶滿全程看完了整場戰鬥過程,看得如癡如醉,道心動搖。
原來,大隊騎兵火拚,殺人是可以殺的如此的爽啊!
趙桑打掃完戰場後就迴去了,並沒有理會旁邊這個不起眼的方山縣,所以他也沒有見到傳奇的裴寶滿。
可是,趙桑沒見到裴寶滿,何大仙卻是掐指一算發現了問題。
咦,此地怎麽會有如此異象?
一般有龍相的人,也就是有皇帝緣,正史裏也確實做過皇帝的人,何大仙是很容易感知到的,比如後晉石敬瑭,後周郭威,後漢劉知遠,南唐李昪,遼朝耶律阮等等,這些人在天象裏也一一對應著各自的一顆閃亮的大星。
可是,方山縣怎麽也有一個龍相之人,卻無法在天象裏找到他的星星呢?
這下何大仙坐不住了,他要來看看怎麽迴事。
------------------------
如果這個時代有無人機航拍,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密密麻麻的契丹軍是保持著整齊的隊形,保持著一條直線,毫不動搖地快速接近了唐軍的步兵陣地。
而唐軍的騎兵,則一開始就向左右兩邊狂奔,一直跑出了將近兩百米才開始掉頭,然後向著自己原先的位置,重騎兵打頭,輕騎兵跟著,又重新衝迴去了!
從空中航拍的角度看來,唐軍的打法,就好像是一個左右勾拳,讓過了契丹軍最強大的重騎兵隊,直擊後方的騎射弓兵隊和輕騎兵隊。
而契丹軍則更像是一記狠狠的直拳,集中最大力量,沒有任何猶豫,帶著滔天的怒火,直搗唐軍的步兵陣地。
美觀啊,氣勢啊,決心啊,勇氣啊,這些且不說了,因為以上都是碼字的人腦補出來的畫麵。
真實的情況是,契丹軍一下就慌了!
尼瑪唐軍騎兵不是逃了嗎?怎麽突然又殺了個迴馬槍?
臥槽,原來他們是準備放棄那些陣地上的步兵,專門盯著後麵的輕騎兵和騎射兵來的!
後麵的大隊輕騎兵和騎射兵一下就慌了,因為從側麵衝過來的唐軍重騎兵速度好快,而且是排成密集隊形,所有馬刀幾乎都是同一個動作,默契的仿佛是一個人似的,統一由高舉狀態,往下一壓,然後又統一返迴右上角。
比唱戲班子的動作還要統一一致!
這哪裏是想象中的菜鳥!這是一支超級強大的騎兵隊!
契丹人是識貨的。
契丹人本身就是騎兵崇拜者,深知騎兵作戰的秘訣,就在於統一的動作,嚴格的紀律。
這些唐軍重騎兵掉頭迴來後,突然好像換了一支隊伍似的,變成一長條鐵幕,帶著沉重而無解的殺氣,仿佛是一道鋼鐵長城,狠狠地朝著契丹軍的軟肋掃了過來。
而契丹軍衝在最前麵的幾排重騎兵,此時已經幾乎衝進唐軍的步兵陣地了,卻看到唐軍騎兵反殺迴來,正在猶猶豫豫是否要轉身迴去救的時候,前方原本被他們認定為肉的那些唐軍步卒們,開始拋擲長矛了!
四十支發出尖銳唿嘯聲的長矛淩空打來,心猿意馬的契丹重騎兵們這時才發現,對於他們這些重騎兵來說,真正的死神是在前方!
是的,就是前方這些步卒!與後麵的騎兵無關!
第一批四十支長矛打落了二十多騎重騎兵,尖銳的嘯叫聲讓其他戰馬開始驚嚇進入失控狀態。然後又是第二批四十支長矛,然後是第三批!
契丹重騎兵猝不及防,被步兵陣地上一輪接一輪迎頭擲過來的密密麻麻的長矛,一下就插得人仰馬翻,那些長矛落地後,紛紛插在地上,大部分都是通條紅彤彤的,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五批長矛擲完,唐軍步兵陣地前方已經滾落了將近兩百騎重騎兵,重重疊疊堆在了一起,血肉模糊,慘叫連天。
沒有倒地的重騎兵們還有上百騎,其中三十多騎根本控製不了戰馬,有的在場上原地團團轉,有的直接往迴跑,跟後麵的騎兵撞在一起。
還有的根本搞不清方向,朝著堆在一起堆成三排的裝滿了石頭的小推車就直衝上來。
跟著這些瘋馬一起衝過來的,還有九十多騎毫發無損的重騎兵。
這些重騎兵已經沒得選擇了,因為他們看見剛才擲矛的那些唐兵們,已經有人撿起了第二根長矛,再不趁著這個短暫的間斷期衝進去,第二輪分批次的擲矛攻擊又將開始!
“衝啊,殺啊!”一臉土色的契丹重騎兵們,鼓起了最後的勇氣,朝著這些堆滿了石頭的小推車衝了過來!
可是......重騎兵怎麽衝開小推車啊?
呃......說實在,其實是衝不開的。
我們坐在這裏看小說,當然知道這些小車裏的石頭,是背在民夫的身上,後來才丟進小車裏的。
可是,契丹人不知道啊!
契丹人可是看著那些民夫,兩人推著一輛小車就這麽推過來的,兩個人都能推的動,那能有多重?撐死也就二三十斤吧。一般情況下,重騎兵借著衝力,用長刀挑一下,哪怕挑不走,至少也能挑歪了,打出一條通道來。
就算真的挑不開,也就犧牲幾個重騎兵,用戰馬的重量去撞開這些該死的小車就是!
所有的契丹人,根本就沒人會想到裏麵滿滿的石頭是停下後才堆上去的,整車重達兩百斤以上,最重的甚至有三百斤!
所以,契丹重騎兵用手中的馬刀去挑,那是肯定挑不開的,而戰馬撞上去的話,也隻能撞的小車移動幾米而已,因為,所有的小車都用手指粗的鐵鏈環住,用簡易搭扣連在了一起!
除非你能一下將五十輛小車一起全部撞開!
將近一百名契丹重騎兵撞入小推車陣的情況,我們這裏還是不要說得太詳細了,畢竟大家還是要吃晚飯的,惡心到了就不太好了。
總之,你去廚房裏將那個絞肉機拆開來看看,大概就知道怎麽迴事了。
這些重騎兵衝過來,大部分是直接人馬分離,人被拋出幾十米遠摔斷無數骨頭躺在地下等死,有的人真的推動了其中一輛車,並且向前推了兩米,然後旁邊兩輛被鐵鏈牽住的重型小車被拉扯著擠過來,一下就將這名重騎兵和他的戰馬擠成了肉餅。
重騎兵再厲害,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和馬組成的,被扔進幾十個連在一起的重型車輛裏磨來磨去,那就實在是沒法看了。
近百名契丹重騎兵衝進轟轟亂響的石車陣,一頭撞死擠死七十多人,剩下總算拉住馬頭的三十多人還沒喘過氣來,第二輪五批次長矛已經擲了過來!
頓時慘叫聲四起!
契丹重騎兵們身後跟著的七百多名輕騎兵和騎射兵並沒有跟著衝過來,在發現唐軍轉向的時候,他們已經迴轉方向,被迫迎著唐軍重騎兵衝了過去。
沒辦法啊,唐軍是左右合擊的,跑都跑不了,隻能迎麵上,對著幹了。
可是,他們麵對的,卻是一排排機器人似的動作統一的聯合收割機!
盡管人數更多,但是實際結果與憲州城下基本沒有區別!
兩軍迎頭相撞,契丹軍瞬間就崩潰了!
甚至連跟在趙家軍重騎兵後麵的嵐州輕騎兵也瘋狂起來,這可是從未有過的體驗啊!居然我們也可以像趕羊一樣,追著這些四散奔逃的契丹人屁股後麵,一刀接一刀,一個接一個地,殺掉這些平日兇惡狂暴的契丹人了!
這場方山縣城下的千人隊級別的大戰,最終以契丹人全軍覆沒,小將軍那也阿古姆陣亡,隻有二十多騎逃走而告終。
那也阿古姆是一開始接戰就陣亡了。
這名契丹國排名第八的射箭高手,在生命中最後的那場戰鬥中,使用的並不是弓箭,而是手中的長槍。他帶著契丹輕騎兵迎頭撞上了趙家軍重騎兵,被對手一輪排刀下去,與幾十名契丹輕騎兵一起被切成了幾段,無聲無息地就摔落馬下,被踩成肉泥。
唐軍方麵損失基本就是個零頭,趙家軍重騎兵隊兩人陣亡,兩人重傷,嵐州輕騎兵隊十三人陣亡,九人重傷。輜重隊的步卒和民夫裏,也有五人陣亡,三人重傷。
這場戰鬥的另外一名重要的旁觀者,就是黃毛大漢裴寶滿了。
僥幸從契丹人手裏逃脫,迴到方山縣城的城牆上,正好趕上兩軍對戰開場。
方山縣是建立在一座小山上的,立在城頭站得高,看得遠,裴寶滿全程看完了整場戰鬥過程,看得如癡如醉,道心動搖。
原來,大隊騎兵火拚,殺人是可以殺的如此的爽啊!
趙桑打掃完戰場後就迴去了,並沒有理會旁邊這個不起眼的方山縣,所以他也沒有見到傳奇的裴寶滿。
可是,趙桑沒見到裴寶滿,何大仙卻是掐指一算發現了問題。
咦,此地怎麽會有如此異象?
一般有龍相的人,也就是有皇帝緣,正史裏也確實做過皇帝的人,何大仙是很容易感知到的,比如後晉石敬瑭,後周郭威,後漢劉知遠,南唐李昪,遼朝耶律阮等等,這些人在天象裏也一一對應著各自的一顆閃亮的大星。
可是,方山縣怎麽也有一個龍相之人,卻無法在天象裏找到他的星星呢?
這下何大仙坐不住了,他要來看看怎麽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