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虎北口。
高行周手下的唐軍在剛剛打下來的冶峪營寨裏歡歌笑語,不醉無歸的時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卻是一個人坐在皇帳裏對著地圖沉思。
眼下這場仗已經有點打不下去了。
雖然為了保住石敬瑭的勢力,第二支五萬人的契丹鐵騎已經到達雲州(今大同),隻要三天就可以南下抵達忻州,雖然不一定能夠驅散盤踞在代州的趙德鈞幽州軍和董溫琪鎮州軍,起碼他們是不敢主動發起攻擊了。
如果第二支契丹軍繼續南下到達太原,重新與唐軍形成均勢對峙,在軍事部署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眼下這個中原的局勢實在太亂了。
要是所有的軍閥都團結在唐皇李從珂手下,契丹軍根本就不敢進入中原,可是耶律德光這次南下就是看到了李從珂手下各路軍閥個個都心懷鬼胎,各懷異誌,不可能聯手起來抗擊契丹軍,所以專程過來想撿個便宜。
誰曾想這幫軍閥在關鍵的時候,又突然聯手了一把,立刻就將耶律德光和契丹軍置入了險地!
這仗還怎麽打?你們一會兒相互咬來咬去,一會兒又聯合起來打我,到底是鬧哪樣啊?
耶律德光越想越不對,還不如先退迴去,等這幫中原軍閥自己先打個你死我活,耗到差不多的時候,契丹軍再南下撿便宜也不遲啊。
隻是,契丹軍一退,石敬瑭還能不能頂住,繼續讓唐國內部在軍閥混戰中內耗呢?
作為契丹的國策製定者,耶律德光心裏很清楚,他絕不允許在南方的中原,出現一個一百多年前像唐朝那樣一統天下的強盛大國!
那對於契丹和其他北方遊牧民族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打,還是撤,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
稍有大意,那可是連耶律德光自己都跑不掉,被困死在中原!
“報,稟皇上,洛陽諜報。”
一個蠟丸遞了上來,身邊的太監立刻從送信的騎士手中接過來,仔細檢查過封印後,跪下給耶律皇上叩頭:
“稟皇上,確實是雄鷹十三號傳來的消息。”
“念!”
“是。”太監捏開蠟丸,從裏麵抽出一張小紙條,上麵一共就幾個字。
“李讚華取道渤海迴上京。”
“什麽?”耶律德光猛地一抬頭,心中一驚。
唐皇李從珂最終還是把這一招給放出來了!
打仗歸打仗,打贏打輸都隻是契丹這個國家受益還是受損的問題,但是李讚華迴國,那可是政治問題,以及耶律德光頭上的腦袋問題了。
誰都能想到這個李讚華,實名是耶律倍,耶律德光的親哥哥,要是迴到契丹會翻起多大的浪潮,哪怕搶不到皇位,也會有無數人去支持他,最終契丹國一分為二也不一定!
不行,必須馬上撤了!
“傳令,所有老幼輜重,連夜出發,開進揚武穀,讓雲州的大軍派出一萬騎,明日午時前趕到寧武關,要防趙平偷襲。告訴耶律察割,讓他小心趙德鈞,再派出五千騎,駐守忻州南山,護送老幼輜重進穀。”
“皇上,那晉王這邊......”
“不理他了。明早全軍拔寨,退迴忻州崞縣!”
“是!”
耶律察割是半夜十二點收到耶律德光的指令,立刻派出了五千騎到達南山,淩晨四點時,接到了從太原方麵絡繹不絕開過來的輜重隊伍。
一大堆老幼走得慢,走到天亮的時候,還隻是一半人過了忻州。
駐紮在忻州城裏的北麵行營都指揮使劉在明,早上起來一泡尿還沒撒完,被人拉到忻州城牆去了。
一看,咦,契丹人撤了?全是老幼和女人?全是肉?
一方麵,立刻讓人去代州報告趙德鈞,讓他幫忙拖住耶律察割在崞縣的駐軍,另一方麵,打開忻州城門,三千銀鞍契丹直,兩千易州騎兵,六千易州步卒便轟隆隆地拉大隊開出了忻州城,準備去搶肉吃。
易州兵一出,契丹老幼們立刻就分為兩截,已經過了忻州的立刻快步向前跑,沒過的或者感覺過不了的,隻好趕緊縮了迴去。五千契丹騎兵也分成了兩撥,一波守北麵,一波守南麵。
但是易州兵根本沒理會過去的那截肉,隻盯著後麵那截。
“全軍向前!”
劉在明意氣風發地騎在馬上,手中長槍遙遙指向前方的兩千多契丹騎兵和他們身後的上萬名老幼婦女。
六千步卒排成五百人一行的大型散兵方陣,直線向前推進。長矛如林,刀盾如牆,隨著後排的鼓點,咚咚咚地就向前豪邁地開拔了。
每個唐軍的眼睛都紅紅的,好多物資哦,好多女人哦!
什麽?還有老幼?那是垃圾,殺掉殺掉!
跟著劉將軍,就是有肉吃!
兩千易州騎兵已經繞行到左側,準備從側麵突擊直接殺入老幼群,三千“銀鞍契丹直”在右側打轉,一方麵候機衝入右側,另一方麵防備後麵那一群兩千多契丹騎兵。
這時的契丹騎兵就有點騎虎難下了。
契丹騎兵以攻為主,在野地裏防禦的戰術基本沒有。要說直接衝進正前方的步卒陣地裏,易州軍的步卒陣地可不是那麽好衝的!
更何況旁邊還有兩支騎兵在虎視眈眈呢,一旦契丹騎兵發動衝刺,他們從側麵殺進來就完蛋了。
沒辦法了,隻好慢慢後退。
但是唐軍的鼓點卻是越敲越快!數千唐軍步卒們也已經接近到兩百米了!
領軍的契丹小將軍實在忍不住了,大喝一聲:
“哇咧!”
早已排好隊的契丹騎兵們開始衝鋒,朝著前方長矛林立的唐軍步卒陣衝去!
與此同時,右側的三千銀鞍契丹直也跟著跑了起來,就在契丹軍啟動的一霎那,從側麵向著契丹騎兵們殺來。而左側的兩千易州騎兵卻是毫不理會這些契丹兵,直接繞過去大隊,殺向了後麵的老幼輜重隊!
契丹軍這批騎兵裏,領隊的大概是個新兵蛋子,本來早已看出來唐軍的策略了,但是臨到真的發生的時候,還是慌了手腳。
急急忙忙下令分出一千人去阻擋唐軍的銀鞍契丹直,分五百人去追易州騎兵,整個契丹軍陣營頃刻間亂七八糟,隻有不到八百人衝進了唐軍的步卒陣營裏!
新兵蛋子碰上了劉在明,那是什麽結果?真讓人擔憂啊!
劉在明什麽人啊?唐軍裏出名的兵痞子,老油條啊!
易州兵與契丹人打了多少年仗了,你們契丹人屁股上有幾根毛人家早就算的一清二楚!
步卒對陣騎兵的衝鋒,最重要的不是結成一團來對抗,那隻能造成被人連環撞飛士氣一下就降到冰點的結果!
易州兵排的是散兵陣,一名長矛兵和一名刀盾兵結成對子,每個對子之間還留下了大約一米半左右的空擋,供契丹騎兵的戰馬通過。
騎兵也是人,誰會沒事幹偏偏朝著密集的長矛陣上撞啊!
既然前麵有路,當然是往空的地方跑了,反正馬刀那麽長,兩邊大把步卒的生命可以收割,與其冒著自己人仰馬翻的危險去撞飛步卒,不如從他們兩邊飛馳而過,馬刀下探,不就可以輕易將那些步卒揮為兩段了嗎?
新兵蛋子不太懂的一個道理,就是敵人希望你去做的事情,你千萬別去做,哪怕看起來是那麽的美好!
看到契丹騎兵衝來,結成一個個對子的易州步卒,立刻停下腳步,雙雙蹲下,盾牌兵豎起大盾,與地麵形成了一個三十度角的傾斜角,兩個人一起躲在大盾後麵,後背用力頂住盾牌。
契丹騎兵奔來時,馬刀打在大盾上麵,除了幾個倒黴蛋像是被翻過來的海龜一般被打飛以外,大部分隻能劃出一條劃痕,最多也就撞到大盾後麵的唐兵吐口血而已。
隻要龜殼沒被打翻,唐軍二人組裏的長矛兵就有事幹了!
幹什麽呢?將長矛打橫伸出去絆倒馬腿啊!
隻見呯地一聲響,第一名契丹騎兵一個倒栽蔥摔了下來,緊接著第二個,然後......唐軍步卒陣裏,大規模的人仰馬翻開始了!
這還不算,素有兇名的唐軍尖刀部隊,三千銀鞍契丹直,已經與分出來抵抗的一千契丹兵迎頭撞在了一起!另一支兩千人的易州軍騎兵也衝進來契丹老幼結陣防禦的陣營裏。
高行周手下的唐軍在剛剛打下來的冶峪營寨裏歡歌笑語,不醉無歸的時候,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卻是一個人坐在皇帳裏對著地圖沉思。
眼下這場仗已經有點打不下去了。
雖然為了保住石敬瑭的勢力,第二支五萬人的契丹鐵騎已經到達雲州(今大同),隻要三天就可以南下抵達忻州,雖然不一定能夠驅散盤踞在代州的趙德鈞幽州軍和董溫琪鎮州軍,起碼他們是不敢主動發起攻擊了。
如果第二支契丹軍繼續南下到達太原,重新與唐軍形成均勢對峙,在軍事部署上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眼下這個中原的局勢實在太亂了。
要是所有的軍閥都團結在唐皇李從珂手下,契丹軍根本就不敢進入中原,可是耶律德光這次南下就是看到了李從珂手下各路軍閥個個都心懷鬼胎,各懷異誌,不可能聯手起來抗擊契丹軍,所以專程過來想撿個便宜。
誰曾想這幫軍閥在關鍵的時候,又突然聯手了一把,立刻就將耶律德光和契丹軍置入了險地!
這仗還怎麽打?你們一會兒相互咬來咬去,一會兒又聯合起來打我,到底是鬧哪樣啊?
耶律德光越想越不對,還不如先退迴去,等這幫中原軍閥自己先打個你死我活,耗到差不多的時候,契丹軍再南下撿便宜也不遲啊。
隻是,契丹軍一退,石敬瑭還能不能頂住,繼續讓唐國內部在軍閥混戰中內耗呢?
作為契丹的國策製定者,耶律德光心裏很清楚,他絕不允許在南方的中原,出現一個一百多年前像唐朝那樣一統天下的強盛大國!
那對於契丹和其他北方遊牧民族來說,就是滅頂之災!
打,還是撤,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決策!
稍有大意,那可是連耶律德光自己都跑不掉,被困死在中原!
“報,稟皇上,洛陽諜報。”
一個蠟丸遞了上來,身邊的太監立刻從送信的騎士手中接過來,仔細檢查過封印後,跪下給耶律皇上叩頭:
“稟皇上,確實是雄鷹十三號傳來的消息。”
“念!”
“是。”太監捏開蠟丸,從裏麵抽出一張小紙條,上麵一共就幾個字。
“李讚華取道渤海迴上京。”
“什麽?”耶律德光猛地一抬頭,心中一驚。
唐皇李從珂最終還是把這一招給放出來了!
打仗歸打仗,打贏打輸都隻是契丹這個國家受益還是受損的問題,但是李讚華迴國,那可是政治問題,以及耶律德光頭上的腦袋問題了。
誰都能想到這個李讚華,實名是耶律倍,耶律德光的親哥哥,要是迴到契丹會翻起多大的浪潮,哪怕搶不到皇位,也會有無數人去支持他,最終契丹國一分為二也不一定!
不行,必須馬上撤了!
“傳令,所有老幼輜重,連夜出發,開進揚武穀,讓雲州的大軍派出一萬騎,明日午時前趕到寧武關,要防趙平偷襲。告訴耶律察割,讓他小心趙德鈞,再派出五千騎,駐守忻州南山,護送老幼輜重進穀。”
“皇上,那晉王這邊......”
“不理他了。明早全軍拔寨,退迴忻州崞縣!”
“是!”
耶律察割是半夜十二點收到耶律德光的指令,立刻派出了五千騎到達南山,淩晨四點時,接到了從太原方麵絡繹不絕開過來的輜重隊伍。
一大堆老幼走得慢,走到天亮的時候,還隻是一半人過了忻州。
駐紮在忻州城裏的北麵行營都指揮使劉在明,早上起來一泡尿還沒撒完,被人拉到忻州城牆去了。
一看,咦,契丹人撤了?全是老幼和女人?全是肉?
一方麵,立刻讓人去代州報告趙德鈞,讓他幫忙拖住耶律察割在崞縣的駐軍,另一方麵,打開忻州城門,三千銀鞍契丹直,兩千易州騎兵,六千易州步卒便轟隆隆地拉大隊開出了忻州城,準備去搶肉吃。
易州兵一出,契丹老幼們立刻就分為兩截,已經過了忻州的立刻快步向前跑,沒過的或者感覺過不了的,隻好趕緊縮了迴去。五千契丹騎兵也分成了兩撥,一波守北麵,一波守南麵。
但是易州兵根本沒理會過去的那截肉,隻盯著後麵那截。
“全軍向前!”
劉在明意氣風發地騎在馬上,手中長槍遙遙指向前方的兩千多契丹騎兵和他們身後的上萬名老幼婦女。
六千步卒排成五百人一行的大型散兵方陣,直線向前推進。長矛如林,刀盾如牆,隨著後排的鼓點,咚咚咚地就向前豪邁地開拔了。
每個唐軍的眼睛都紅紅的,好多物資哦,好多女人哦!
什麽?還有老幼?那是垃圾,殺掉殺掉!
跟著劉將軍,就是有肉吃!
兩千易州騎兵已經繞行到左側,準備從側麵突擊直接殺入老幼群,三千“銀鞍契丹直”在右側打轉,一方麵候機衝入右側,另一方麵防備後麵那一群兩千多契丹騎兵。
這時的契丹騎兵就有點騎虎難下了。
契丹騎兵以攻為主,在野地裏防禦的戰術基本沒有。要說直接衝進正前方的步卒陣地裏,易州軍的步卒陣地可不是那麽好衝的!
更何況旁邊還有兩支騎兵在虎視眈眈呢,一旦契丹騎兵發動衝刺,他們從側麵殺進來就完蛋了。
沒辦法了,隻好慢慢後退。
但是唐軍的鼓點卻是越敲越快!數千唐軍步卒們也已經接近到兩百米了!
領軍的契丹小將軍實在忍不住了,大喝一聲:
“哇咧!”
早已排好隊的契丹騎兵們開始衝鋒,朝著前方長矛林立的唐軍步卒陣衝去!
與此同時,右側的三千銀鞍契丹直也跟著跑了起來,就在契丹軍啟動的一霎那,從側麵向著契丹騎兵們殺來。而左側的兩千易州騎兵卻是毫不理會這些契丹兵,直接繞過去大隊,殺向了後麵的老幼輜重隊!
契丹軍這批騎兵裏,領隊的大概是個新兵蛋子,本來早已看出來唐軍的策略了,但是臨到真的發生的時候,還是慌了手腳。
急急忙忙下令分出一千人去阻擋唐軍的銀鞍契丹直,分五百人去追易州騎兵,整個契丹軍陣營頃刻間亂七八糟,隻有不到八百人衝進了唐軍的步卒陣營裏!
新兵蛋子碰上了劉在明,那是什麽結果?真讓人擔憂啊!
劉在明什麽人啊?唐軍裏出名的兵痞子,老油條啊!
易州兵與契丹人打了多少年仗了,你們契丹人屁股上有幾根毛人家早就算的一清二楚!
步卒對陣騎兵的衝鋒,最重要的不是結成一團來對抗,那隻能造成被人連環撞飛士氣一下就降到冰點的結果!
易州兵排的是散兵陣,一名長矛兵和一名刀盾兵結成對子,每個對子之間還留下了大約一米半左右的空擋,供契丹騎兵的戰馬通過。
騎兵也是人,誰會沒事幹偏偏朝著密集的長矛陣上撞啊!
既然前麵有路,當然是往空的地方跑了,反正馬刀那麽長,兩邊大把步卒的生命可以收割,與其冒著自己人仰馬翻的危險去撞飛步卒,不如從他們兩邊飛馳而過,馬刀下探,不就可以輕易將那些步卒揮為兩段了嗎?
新兵蛋子不太懂的一個道理,就是敵人希望你去做的事情,你千萬別去做,哪怕看起來是那麽的美好!
看到契丹騎兵衝來,結成一個個對子的易州步卒,立刻停下腳步,雙雙蹲下,盾牌兵豎起大盾,與地麵形成了一個三十度角的傾斜角,兩個人一起躲在大盾後麵,後背用力頂住盾牌。
契丹騎兵奔來時,馬刀打在大盾上麵,除了幾個倒黴蛋像是被翻過來的海龜一般被打飛以外,大部分隻能劃出一條劃痕,最多也就撞到大盾後麵的唐兵吐口血而已。
隻要龜殼沒被打翻,唐軍二人組裏的長矛兵就有事幹了!
幹什麽呢?將長矛打橫伸出去絆倒馬腿啊!
隻見呯地一聲響,第一名契丹騎兵一個倒栽蔥摔了下來,緊接著第二個,然後......唐軍步卒陣裏,大規模的人仰馬翻開始了!
這還不算,素有兇名的唐軍尖刀部隊,三千銀鞍契丹直,已經與分出來抵抗的一千契丹兵迎頭撞在了一起!另一支兩千人的易州軍騎兵也衝進來契丹老幼結陣防禦的陣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