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薦,求關注
---------------------------------------------
盧龍軍節度使,太師中書令,北平王趙德鈞,一大早被人吵醒,臉都沒洗,胡子也沒梳,急吼吼地帶著五千幽州騎兵衝了過來,目的就是想趕緊衝過崞縣,衝到忻州去跟劉在明搶肉吃。
哪知還沒到崞縣城下,就見源源不斷的契丹騎兵奔出城門,攔在了管道上。
當先一員契丹大將,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一身銀色盔甲,肩上披一襲血紅色的狼毛批風,手中一杆一百二十斤重的黃金鐵骨朵,再加上馬背上插著一把巨大的十石大弓,當真是威風凜凜,逼格滿溢到爆表!
此將正是契丹國四大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一,契丹十大英雄排名第四,契丹十大射將排名第二,行不改名,坐不更姓的契丹國大將軍,耶律察割!
趙德鈞一見契丹軍衝了出來,隻好大手一揮,後麵的五千幽州騎兵也紛紛減速,然後開始列陣排隊,做好與前方的三千契丹騎兵隨時發生大戰的準備。
兩軍對圓,天地之間煞氣滾滾,一場轟轟烈烈的全騎兵大戰已經箭在鉉上,隨時開場!
對比人家耶律察割雄赳赳氣昂昂的囂張,這趙德鈞的模樣可就太慘了點。
出來太急忙,連盔甲都沒帶,隻好隨便找了件校尉穿的背心式盔甲套在頭上,腦袋上也沒頭盔,一頭亂發隨便用繩子紮了一下就飄在腦後,滿臉絡腮胡子也沒打理,昨晚睡覺流的一嘴的口水,幹了以後白晃晃地糊在胡子上,看起來甚是惡心。
不認識趙德鈞的人,還真的是要為他捏一把汗。
隻不過趙德鈞本人倒無所謂,哈哈大笑著,就提著手中那杆九十七斤重的三叉畫戟,單槍匹馬跑了出去。
等等,九十七斤重的長槍?單槍匹馬跑向耶律察割?
是的,趙德鈞什麽人啊?盤踞幽州十幾年的北方大軍閥,鎮守中原北方邊境二十幾年的唐軍騎將,豈能是簡單的貨色!
“哈哈哈,小師弟,你這是何苦呢?你就算攔住了我,可攔不住劉在明那條惡狗!”
“劉在明自有人去對付,大師兄你若要想從這過,先問過我手中鐵骨朵!”
怎麽迴事?感情這倆還是師兄弟?
我們前麵幾章介紹耶律察割的時候,說到耶律察割小時候得異人相授,學得一身好本領。其實,那異人去北方草原之前,是躲在幽州的,那時正好碰到還是七歲小孩子的趙德鈞,覺得這孩子骨絡精奇,正是一枚拯救地球的好材料,於是便收趙德鈞為徒,讓趙德鈞學得了一身本領。
隨著趙德鈞逐漸長大成為少年,師徒相處時間長了後,異人發現趙德鈞此人心術不正,再三勸阻後也隻能暗歎一聲放棄治療,某一日突然失蹤,隻身進了大草原。流浪到上京,又碰上了耶律察割,那異人又是一陣激動,認為耶律察割也是拯救地球的好材料,於是就收了耶律察割做第二個徒弟。
耶律察割跟隨師父學本事,學了大概五年後,師父的仇家終於找上門來,一番惡鬥,異人受了重傷。感覺自己時日不長了,異人讓耶律察割趕緊派人去將當時剛剛加入梁朝軍隊,還是一名小小校尉的趙德鈞找來。
由此,這倆師兄弟才第一次見麵,感慨萬千之下,又是師父臨終之時。兩人含著滿眼淚水,一起與師父話別,將師父埋在了大興安嶺的一座山峰上。
倆師兄弟又一起在山上守靈守了三個月,期間趙德鈞按照師父臨終遺言,與耶律察割交流了一些武功心得,也教了耶律察割一部分沒來得及學的武功。畢竟耶律察割才學了五年,而趙德鈞卻是學了十年,而且趙德鈞年齡也比耶律察割大五歲,在這茫茫的大興安嶺森林裏,一大一小兩個少年惺惺相惜,成就了這一段代師教藝的佳話。
隻是,時間一長,兩人不同的生活背景養成的脾性和世界觀,也慢慢顯露出來。
耶律察割是契丹皇家子弟,家教甚嚴,作風嚴謹,一身正氣,凜然不可冒犯。而趙德鈞卻是幽州街頭的一混混出身,仗著學得一身武藝,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半夜入戶將白天得罪他的人連夜殺掉毀屍滅跡這種事情,幹的實在太多了。這也是後來異人師父離他而去的原因。
兩人的性情格格不入,後來為了點小事還打了一架,隻好各自迴家各找各媽。
兩邊分手後,又是各為其主,在人世間求生存求發展。
當時契丹國勢正起,正是用人之際,耶律察割便加入契丹軍,隨叔伯父兄各地征戰。而趙德鈞憑著一身好功夫,在中原的軍隊體係中也是混得如魚得水,梁朝滅亡後,又加入了唐軍,官至幽州節度使,鎮守河北邊關。
有時在戰場上兩人相見,也是念及同門情誼,盡量避免交手的。平時大家在邊境打來打去,沒太多想法,畢竟大家都是軍人,軍人有軍人的職業操守。
隻是今天卻不同。
趙德鈞今天早上被人吵醒,一早起床,一身起床氣還沒發作,就碰上了小師弟。碰上小師弟,打個招唿唄,尼瑪你攔我的路,還要西裝筆挺,皮鞋蹭亮,一臉正氣,好像攔住我去幹壞事似的。
拜托!看清楚!這裏可不是邊境,這裏是大唐的地盤!
你們契丹人惡狠狠千裏遠征,跑到我們家裏來搶東西,我領幽州兵去忻州搶點肉吃,你特麽的還攔我?攔我你還有理了?還攔得那麽有正義感?那麽冠冕堂皇?
這小師弟越來越不聽話了,長得比師兄好,家世比師兄好,身上穿的料子也比師兄好,就連今天,你師兄牙沒刷臉沒洗胡子沒打理,衣冠不整的尷尬時刻,也被你趕上了?
耶律察割,你莫欺人太甚!
趙德鈞的起床氣爆發了!
“我呀呀呸!耶律察割,我今天倒偏要問問你手中的大車輪,能不能讓我過!今天且待師兄來代師父教訓你一頓!”
一句裝逼的話說罷,趙德鈞拍馬向前,手中黑色長槍照著耶律察割的腦袋打去!
耶律察割一言不發,抬起金光燦燦的黃金鐵骨朵,仿如卡車輪胎那麽大的一塊鍍金大鐵塊,迎著雨後的朝陽,便向前扛上了師兄打來的大鐵槍!
兩位幾乎是站在人類武力頂峰的猛人,你一槍,我一棍,在兩邊數千騎兵的矚目下,就這麽單挑打了起來!
耶律察割手中黃金鐵骨朵重量大,攻擊範圍廣,力正勢猛。
趙德鈞一杆黑色長槍東刺一下西捅一下,速度極快,看起來輕飄飄,問題是能將九十八斤重的長槍使出輕飄飄感覺的,哪裏是簡單的人!
武功到了他倆這種地步,重量根本就不是個事兒,關鍵是出力時機和角度。其實單從武器這方麵來講,趙德鈞是稍微占了點便宜的。
一杆黑色長槍使得棍影重重,無處不在,迎風就漲,明明還在遠方,眨眼間就捅到了你的麵前,槍頭上碩長的鐵杆兩邊還有兩隻結實的小耳朵,(所以這種長槍的另一種名稱叫做方天畫戟)隨時翻轉起來就可能攪飛對手的馬槊。這兩隻小耳朵有好幾次攪偏了那把金光燦燦的黃金鐵骨朵,差點將耶律察割給捅下馬來!
耶律察割既然排名契丹十大英雄第四,當然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武功細節上對比趙德鈞可能還嫌稍微粗糙了點,但是他勝在比趙德鈞年輕五歲,反應稍快,總是千鈞一發之際翻手就反擊過去,利用碩大的鐵骨朵尺寸和重量對長槍瞬間形成壓製。
兩師兄弟居然打了個平手,打了五十多個迴合不分勝負!
第五十九個迴合,兩馬相錯,又是嘭地一聲巨響,一槍一槊相交,兩馬背向離去。
撥過馬頭,趙德鈞舉手了。
“不打了,累了!”
耶律察割也是聽話,師兄說不打,就不打吧。
說實在,趙德鈞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好久沒有像今天那樣跟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拚盡全力去打六十個迴合!
開玩笑,不要說生死相拚了,你自己拿個九十八斤的鐵棍連續舉六十下試試看!
眼見趙德鈞停手了,耶律察割揚手一招,便有一名契丹騎兵手捧兩張白色的絲巾快馬跑來,跑到近處便翻身下馬,一路小跑過去,雙手遞了一條給耶律察割,又小心走到趙德鈞馬前,雙手遞去第二條絲巾。
一場劇烈運動後,自然是滿身大汗的。兩師兄一起在馬上遙遙相對,雙雙擦幹淨臉上的汗水,然後扔掉了絲巾。
趙德鈞看著不遠處耶律察割一臉的固執而正義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是過不去了。
尼瑪你們是侵略者,裝什麽正義!煩!
愣了一會兒,趙德鈞也是向後單手一招,兩騎幽州兵騎兵快馬跑來,迅速地在趙德鈞和耶律察割兩騎中間擺了一塊小木板,稍微用石頭墊了一下,便擺上了兩壇子酒,兩隻海碗。
“不打就跟我喝酒!”
趙德鈞伸手扯掉身上那不合身的盔甲,扔給剛才那倆幽州騎兵,又脫掉身上被汗濕透的褂子扔在地上,光著膀子就下了馬,走向那酒席。
耶律察割板了好久的正義臉,終於笑了。
---------------------------------------------
盧龍軍節度使,太師中書令,北平王趙德鈞,一大早被人吵醒,臉都沒洗,胡子也沒梳,急吼吼地帶著五千幽州騎兵衝了過來,目的就是想趕緊衝過崞縣,衝到忻州去跟劉在明搶肉吃。
哪知還沒到崞縣城下,就見源源不斷的契丹騎兵奔出城門,攔在了管道上。
當先一員契丹大將,身材魁梧,濃眉大眼,一身銀色盔甲,肩上披一襲血紅色的狼毛批風,手中一杆一百二十斤重的黃金鐵骨朵,再加上馬背上插著一把巨大的十石大弓,當真是威風凜凜,逼格滿溢到爆表!
此將正是契丹國四大天下兵馬大元帥之一,契丹十大英雄排名第四,契丹十大射將排名第二,行不改名,坐不更姓的契丹國大將軍,耶律察割!
趙德鈞一見契丹軍衝了出來,隻好大手一揮,後麵的五千幽州騎兵也紛紛減速,然後開始列陣排隊,做好與前方的三千契丹騎兵隨時發生大戰的準備。
兩軍對圓,天地之間煞氣滾滾,一場轟轟烈烈的全騎兵大戰已經箭在鉉上,隨時開場!
對比人家耶律察割雄赳赳氣昂昂的囂張,這趙德鈞的模樣可就太慘了點。
出來太急忙,連盔甲都沒帶,隻好隨便找了件校尉穿的背心式盔甲套在頭上,腦袋上也沒頭盔,一頭亂發隨便用繩子紮了一下就飄在腦後,滿臉絡腮胡子也沒打理,昨晚睡覺流的一嘴的口水,幹了以後白晃晃地糊在胡子上,看起來甚是惡心。
不認識趙德鈞的人,還真的是要為他捏一把汗。
隻不過趙德鈞本人倒無所謂,哈哈大笑著,就提著手中那杆九十七斤重的三叉畫戟,單槍匹馬跑了出去。
等等,九十七斤重的長槍?單槍匹馬跑向耶律察割?
是的,趙德鈞什麽人啊?盤踞幽州十幾年的北方大軍閥,鎮守中原北方邊境二十幾年的唐軍騎將,豈能是簡單的貨色!
“哈哈哈,小師弟,你這是何苦呢?你就算攔住了我,可攔不住劉在明那條惡狗!”
“劉在明自有人去對付,大師兄你若要想從這過,先問過我手中鐵骨朵!”
怎麽迴事?感情這倆還是師兄弟?
我們前麵幾章介紹耶律察割的時候,說到耶律察割小時候得異人相授,學得一身好本領。其實,那異人去北方草原之前,是躲在幽州的,那時正好碰到還是七歲小孩子的趙德鈞,覺得這孩子骨絡精奇,正是一枚拯救地球的好材料,於是便收趙德鈞為徒,讓趙德鈞學得了一身本領。
隨著趙德鈞逐漸長大成為少年,師徒相處時間長了後,異人發現趙德鈞此人心術不正,再三勸阻後也隻能暗歎一聲放棄治療,某一日突然失蹤,隻身進了大草原。流浪到上京,又碰上了耶律察割,那異人又是一陣激動,認為耶律察割也是拯救地球的好材料,於是就收了耶律察割做第二個徒弟。
耶律察割跟隨師父學本事,學了大概五年後,師父的仇家終於找上門來,一番惡鬥,異人受了重傷。感覺自己時日不長了,異人讓耶律察割趕緊派人去將當時剛剛加入梁朝軍隊,還是一名小小校尉的趙德鈞找來。
由此,這倆師兄弟才第一次見麵,感慨萬千之下,又是師父臨終之時。兩人含著滿眼淚水,一起與師父話別,將師父埋在了大興安嶺的一座山峰上。
倆師兄弟又一起在山上守靈守了三個月,期間趙德鈞按照師父臨終遺言,與耶律察割交流了一些武功心得,也教了耶律察割一部分沒來得及學的武功。畢竟耶律察割才學了五年,而趙德鈞卻是學了十年,而且趙德鈞年齡也比耶律察割大五歲,在這茫茫的大興安嶺森林裏,一大一小兩個少年惺惺相惜,成就了這一段代師教藝的佳話。
隻是,時間一長,兩人不同的生活背景養成的脾性和世界觀,也慢慢顯露出來。
耶律察割是契丹皇家子弟,家教甚嚴,作風嚴謹,一身正氣,凜然不可冒犯。而趙德鈞卻是幽州街頭的一混混出身,仗著學得一身武藝,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半夜入戶將白天得罪他的人連夜殺掉毀屍滅跡這種事情,幹的實在太多了。這也是後來異人師父離他而去的原因。
兩人的性情格格不入,後來為了點小事還打了一架,隻好各自迴家各找各媽。
兩邊分手後,又是各為其主,在人世間求生存求發展。
當時契丹國勢正起,正是用人之際,耶律察割便加入契丹軍,隨叔伯父兄各地征戰。而趙德鈞憑著一身好功夫,在中原的軍隊體係中也是混得如魚得水,梁朝滅亡後,又加入了唐軍,官至幽州節度使,鎮守河北邊關。
有時在戰場上兩人相見,也是念及同門情誼,盡量避免交手的。平時大家在邊境打來打去,沒太多想法,畢竟大家都是軍人,軍人有軍人的職業操守。
隻是今天卻不同。
趙德鈞今天早上被人吵醒,一早起床,一身起床氣還沒發作,就碰上了小師弟。碰上小師弟,打個招唿唄,尼瑪你攔我的路,還要西裝筆挺,皮鞋蹭亮,一臉正氣,好像攔住我去幹壞事似的。
拜托!看清楚!這裏可不是邊境,這裏是大唐的地盤!
你們契丹人惡狠狠千裏遠征,跑到我們家裏來搶東西,我領幽州兵去忻州搶點肉吃,你特麽的還攔我?攔我你還有理了?還攔得那麽有正義感?那麽冠冕堂皇?
這小師弟越來越不聽話了,長得比師兄好,家世比師兄好,身上穿的料子也比師兄好,就連今天,你師兄牙沒刷臉沒洗胡子沒打理,衣冠不整的尷尬時刻,也被你趕上了?
耶律察割,你莫欺人太甚!
趙德鈞的起床氣爆發了!
“我呀呀呸!耶律察割,我今天倒偏要問問你手中的大車輪,能不能讓我過!今天且待師兄來代師父教訓你一頓!”
一句裝逼的話說罷,趙德鈞拍馬向前,手中黑色長槍照著耶律察割的腦袋打去!
耶律察割一言不發,抬起金光燦燦的黃金鐵骨朵,仿如卡車輪胎那麽大的一塊鍍金大鐵塊,迎著雨後的朝陽,便向前扛上了師兄打來的大鐵槍!
兩位幾乎是站在人類武力頂峰的猛人,你一槍,我一棍,在兩邊數千騎兵的矚目下,就這麽單挑打了起來!
耶律察割手中黃金鐵骨朵重量大,攻擊範圍廣,力正勢猛。
趙德鈞一杆黑色長槍東刺一下西捅一下,速度極快,看起來輕飄飄,問題是能將九十八斤重的長槍使出輕飄飄感覺的,哪裏是簡單的人!
武功到了他倆這種地步,重量根本就不是個事兒,關鍵是出力時機和角度。其實單從武器這方麵來講,趙德鈞是稍微占了點便宜的。
一杆黑色長槍使得棍影重重,無處不在,迎風就漲,明明還在遠方,眨眼間就捅到了你的麵前,槍頭上碩長的鐵杆兩邊還有兩隻結實的小耳朵,(所以這種長槍的另一種名稱叫做方天畫戟)隨時翻轉起來就可能攪飛對手的馬槊。這兩隻小耳朵有好幾次攪偏了那把金光燦燦的黃金鐵骨朵,差點將耶律察割給捅下馬來!
耶律察割既然排名契丹十大英雄第四,當然也不是吃素的!
雖然武功細節上對比趙德鈞可能還嫌稍微粗糙了點,但是他勝在比趙德鈞年輕五歲,反應稍快,總是千鈞一發之際翻手就反擊過去,利用碩大的鐵骨朵尺寸和重量對長槍瞬間形成壓製。
兩師兄弟居然打了個平手,打了五十多個迴合不分勝負!
第五十九個迴合,兩馬相錯,又是嘭地一聲巨響,一槍一槊相交,兩馬背向離去。
撥過馬頭,趙德鈞舉手了。
“不打了,累了!”
耶律察割也是聽話,師兄說不打,就不打吧。
說實在,趙德鈞也是快五十歲的人了,好久沒有像今天那樣跟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拚盡全力去打六十個迴合!
開玩笑,不要說生死相拚了,你自己拿個九十八斤的鐵棍連續舉六十下試試看!
眼見趙德鈞停手了,耶律察割揚手一招,便有一名契丹騎兵手捧兩張白色的絲巾快馬跑來,跑到近處便翻身下馬,一路小跑過去,雙手遞了一條給耶律察割,又小心走到趙德鈞馬前,雙手遞去第二條絲巾。
一場劇烈運動後,自然是滿身大汗的。兩師兄一起在馬上遙遙相對,雙雙擦幹淨臉上的汗水,然後扔掉了絲巾。
趙德鈞看著不遠處耶律察割一臉的固執而正義的表情,就知道今天是過不去了。
尼瑪你們是侵略者,裝什麽正義!煩!
愣了一會兒,趙德鈞也是向後單手一招,兩騎幽州兵騎兵快馬跑來,迅速地在趙德鈞和耶律察割兩騎中間擺了一塊小木板,稍微用石頭墊了一下,便擺上了兩壇子酒,兩隻海碗。
“不打就跟我喝酒!”
趙德鈞伸手扯掉身上那不合身的盔甲,扔給剛才那倆幽州騎兵,又脫掉身上被汗濕透的褂子扔在地上,光著膀子就下了馬,走向那酒席。
耶律察割板了好久的正義臉,終於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