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唿籲:求收藏,求推薦,求支持啊
-------------------------------------------------
劉在明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小人,按理說,看到素不相識的黃毛大漢裴寶滿遇到危機,應該不會有那麽閑,冒著風險來插把手的。隻是,各位看官有所不知,在這個世界裏,正如那裴寶滿的師父裴姓老道所說的,道家的大勢衰落了很多。
既沒有後世太極張三豐那樣流芳千古的武家鎮店之寶,在政治格局的影響力上,也遠不如唐朝時代那麽風光。
在五代十國這種戰亂年代,依附權貴,多重下注,是道家繼續生存並揚光大的唯一途徑。可惜近五十年來,道家竟無法產生一個能夠影響天下大勢的牛逼人物!
甚至連劉在明這種在其他朝代裏根本就是給皇帝站崗放哨的跑龍套角色,竟然也成了放眼天下,出身道家的最出彩人物了,這讓道家各位大佬們如何能夠安然入睡啊!
現在是軍閥混戰的年代,培養一個大文學家大政治家不太切合實際,那麽,既然又冒出來一個如此年輕且有逼格,實力又能進入了“中原十大英雄榜”的道家人物,劉在明哪裏能忍得住不來相救!
“師弟莫慌,師兄劉在明來也!”
劉在明縱馬狂奔,手中唱戲班子的花槍的槍頭爆裂,整支槍杆從原來的兩米多長徒然暴漲,延伸到七八米長!卷起一地的草碎爛泥,遠遠就朝著耶律綰思狠狠劈去!
嗬嗬,大家真以為劉在明手中那根唱戲班子用的花槍隻是拿來裝逼麽?
no,那可是人家吃飯的家夥!
這是劉在明同誌真正的本尊武器-長鞭!
劉在明一身本事,八成都在這條長鞭裏了!這條長鞭也是他祖師爺留給他的,據說是遠古時期一隻天外神蛛吐出來的絲編製出來的,刀削不斷,火燒不裂,堅韌不拔!在劉在明手裏使出來,可硬可軟,可長可短,當做級長槍突刺一點也行,當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掃弄死十幾騎也行,揮舞長鞭騎在馬上衝殺起來,簡直威不可擋,如殺神下凡!
當然,天外神蛛這種細節大家就不要太在意了,古時候酸文人筆下花樣實在太多,明明隻是保密配方而已,實在騙不過去了,就推說是“遠古”或者“天外”的材料,人家即使不信也問不下去了。
耶律綰思一見劉在明的長鞭卷成一團花似地,籠罩住他的全身就這麽套了下來,一撥馬頭也開始催馬跑起來,手中長槍也槍影重重四處點綴,隻聽當當當當連續十七響,連續點住了劉在明長鞭打來的十七個關鍵節點,生生擋住了長鞭的攻勢!
劉在明一見長鞭受阻,腕力一挺,整支長鞭瞬間就變成一條筆直的長槍,一鞭就朝著耶律綰思的戰馬捅了過去!而就在此時,本來摔倒在地上的裴寶滿早已翻身而起,手中三米長的長槍,也是奮力朝著耶律綰思胯下戰馬的四條腿掃去!
尼瑪太卑鄙了,兩個“十大中原英雄”跟人打架,不去打人家本尊,卻去掃人家的馬腿!
沒辦法,道家崇尚自然,打馬腿比打人腿容易,何樂而不為呢?
隻見耶律綰思也是了得,絲毫不懼,手中紅纓槍隨手一擺,打散劉在明的長鞭,又飛下探,當的一聲將裴寶滿打來的那根銀色長槍也擋了迴去!
然後,耶律綰思雙腿一夾,縱馬就跑開,不再理會兩人,自己加跑去追大部隊了!
呃?怎麽迴事?耶律綰思打不過他倆,跑了?
那倒不是,以耶律綰思的本事,打劉在明和裴寶滿兩人聯手還是有把握的,至少敗是不可能的,要是接著打下去,大概再打十幾個迴合就能傷了其中一人!
隻不過這裏可不是華山之巔幾個高手在比試,這裏可是戰場!
就在三人打鬥的那幾個迴合裏,戰場的形勢已經開始大變!耶律綰思現似乎自己中計了,趕緊要去追上他的騎兵部隊,去重新領隊突圍!
最前麵的三千銀鞍契丹直一路狂跑,這時已經衝進了易州步卒在河邊部署的陣地裏!
易州步卒早已在此擺下了陣地,就像圍棋棋盤似的,星星點點,甚是工整。這些易州步卒這一次同樣擺的是龜殼陣,但是比起早上臨時擺陣那會兒就結實得多了。早上隻是就地趴下,用盾牌覆蓋兩人做龜殼,現在龜殼前麵都有障礙物!
每組易州步卒出城的時候,兩人手裏抗著一個二三十斤的石條石塊,雖然挺重的,但是好在也不用走太遠,擺陣時放下石塊,旁邊打上木樁,在堆些沙石什麽的,便成了一個單人沙大小的小型堡壘,龜殼躲在這個小型堡壘後麵,那就安全多了,可以放心去敲人家馬腿了!
每個堡壘之間都離著兩米遠,足夠讓一匹馬通過。所以三千銀鞍契丹沿著河邊直衝進來的時候,絲毫沒有受到阻礙,很快就穿陣而過。
緊接著就是三千契丹騎兵衝進陣來,易州軍長官們的哨子吹了起來,長矛兵們躲在龜殼下方開始挑挑揀揀地敲契丹人的馬腿。
六千人的大陣,雖然不至於所有馬腿都能去敲,但是敲下來幾百騎左右的契丹兵還是沒太大問題!
一時之間大陣裏麵人仰馬翻,慘叫連連。
數百們後排的易州步卒紛紛跳起身來,手中長矛捅得落馬的契丹兵們鮮血淋淋。
後麵的契丹軍一見前麵的易州軍陣地裏有古怪,連忙下意識就轉彎,企圖從大陣的側麵跑過去。大陣是沿河邊建的,右側有的是位置。
問題是這麽一轉彎,度就慢了下來!
這兩千多從側麵繞過唐軍步卒陣地的契丹騎兵,立刻就被他們後麵銜尾追擊的兩千易州騎兵從背後殺了進來!
騎兵作戰,最重要的還是度!
你度慢了下來,還被人家從背後殺過來!哪能不一敗塗地!
易州軍衝進來的一霎那,整個正在轉彎的兩千多契丹騎兵陣一下就炸了!
這下,可是連士氣都沒了!
隻見兩千易州軍裏,五百重騎兵打頭,就像是一艘大船破開水麵似的,摧古拉朽,契丹騎兵紛紛落馬,被隨後的易州騎兵踩成肉泥,沒落馬的也是四處逃竄,往哪個方向跑的人都有,根本無法重新組織起戰鬥!
前麵的三千銀鞍契丹直這時也掉過頭來,返身殺進契丹騎兵堆裏,又是一通亂!易州騎兵與三千銀鞍契丹直兩軍一左一右,從亂成一團的契丹騎兵陣裏相錯而過,仿佛兩列相錯而過的高列車,頃刻間就碾碎了上千的契丹騎兵。
落入步卒陣地的契丹騎兵,早已被後排跳出來的步卒們捅死,大陣外麵又死了將近一千五百騎!這支由耶律綰思帶隊的三千契丹騎兵隻剩下不到五百騎倉皇而逃,正好接上單騎跑過來的耶律綰思,趕緊向著契丹軍大陣跑迴去!
往迴跑?怎麽可以往迴跑!
你沒看到後麵的兩千易州騎兵和三千銀鞍契丹直又追了上來嗎?你沒看到董溫琪的五千鎮州騎兵也開始追上來了嗎?
耶律德光遠遠看到,氣得胡子都吹了起來!
這耶律綰思,實在是玩忽職守啊!剛才就拋下部隊,跟那兩個唐將在那裏搞單挑打鬥,導致自己的三千騎兵掉坑裏了還不知道!現在敗了,怎麽就可以返身朝著本隊來跑呢?你想帶著唐軍衝垮本隊嗎?
剛才易州騎兵和三千銀鞍契丹直占了便宜,殺死兩千多契丹騎兵,自損還不到三百人,基本可以算是完整的一支五千騎兵了!
與他們匯合一起衝過來的五千鎮州兵,雖然領隊的董溫琪稍微弱了點,可是成德軍卻一點都不弱啊!
成德軍成軍兩百餘年,曆經各種邊境戰爭和軍閥混戰,是守衛東都洛陽的最重要的一支外圍防禦力量,最後在迴鶻人王氏手中經營了一百年,最後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收編,成為朱邪一家的禦用軍。
我們前麵說過的,騎兵是沒有防禦力的。眼下耶律綰思敗了,被合在一起總兵力將近一萬騎的易州軍和成德軍追在屁股後麵,正朝著一萬契丹軍的本陣衝來,耶律德光怎麽辦?
耶律德光還能怎麽辦?全軍衝鋒!
是的,沒辦法了,這麽毫無顧忌地全軍衝鋒,兩側的趙德鈞的幽州軍和趙延壽的汴州軍必定會從側麵夾擊衝過來咬一口,契丹軍將會遭受重大的傷亡。
但是,也隻能這麽辦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抓緊時間,正麵擊敗易州軍和鎮州軍,從兩軍的結合部衝出重圍,關鍵是保住耶律德光迴國就行!其他的契丹騎兵.......自求多福吧!
-------------------------------------------------
劉在明是個無利不起早的小人,按理說,看到素不相識的黃毛大漢裴寶滿遇到危機,應該不會有那麽閑,冒著風險來插把手的。隻是,各位看官有所不知,在這個世界裏,正如那裴寶滿的師父裴姓老道所說的,道家的大勢衰落了很多。
既沒有後世太極張三豐那樣流芳千古的武家鎮店之寶,在政治格局的影響力上,也遠不如唐朝時代那麽風光。
在五代十國這種戰亂年代,依附權貴,多重下注,是道家繼續生存並揚光大的唯一途徑。可惜近五十年來,道家竟無法產生一個能夠影響天下大勢的牛逼人物!
甚至連劉在明這種在其他朝代裏根本就是給皇帝站崗放哨的跑龍套角色,竟然也成了放眼天下,出身道家的最出彩人物了,這讓道家各位大佬們如何能夠安然入睡啊!
現在是軍閥混戰的年代,培養一個大文學家大政治家不太切合實際,那麽,既然又冒出來一個如此年輕且有逼格,實力又能進入了“中原十大英雄榜”的道家人物,劉在明哪裏能忍得住不來相救!
“師弟莫慌,師兄劉在明來也!”
劉在明縱馬狂奔,手中唱戲班子的花槍的槍頭爆裂,整支槍杆從原來的兩米多長徒然暴漲,延伸到七八米長!卷起一地的草碎爛泥,遠遠就朝著耶律綰思狠狠劈去!
嗬嗬,大家真以為劉在明手中那根唱戲班子用的花槍隻是拿來裝逼麽?
no,那可是人家吃飯的家夥!
這是劉在明同誌真正的本尊武器-長鞭!
劉在明一身本事,八成都在這條長鞭裏了!這條長鞭也是他祖師爺留給他的,據說是遠古時期一隻天外神蛛吐出來的絲編製出來的,刀削不斷,火燒不裂,堅韌不拔!在劉在明手裏使出來,可硬可軟,可長可短,當做級長槍突刺一點也行,當作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掃弄死十幾騎也行,揮舞長鞭騎在馬上衝殺起來,簡直威不可擋,如殺神下凡!
當然,天外神蛛這種細節大家就不要太在意了,古時候酸文人筆下花樣實在太多,明明隻是保密配方而已,實在騙不過去了,就推說是“遠古”或者“天外”的材料,人家即使不信也問不下去了。
耶律綰思一見劉在明的長鞭卷成一團花似地,籠罩住他的全身就這麽套了下來,一撥馬頭也開始催馬跑起來,手中長槍也槍影重重四處點綴,隻聽當當當當連續十七響,連續點住了劉在明長鞭打來的十七個關鍵節點,生生擋住了長鞭的攻勢!
劉在明一見長鞭受阻,腕力一挺,整支長鞭瞬間就變成一條筆直的長槍,一鞭就朝著耶律綰思的戰馬捅了過去!而就在此時,本來摔倒在地上的裴寶滿早已翻身而起,手中三米長的長槍,也是奮力朝著耶律綰思胯下戰馬的四條腿掃去!
尼瑪太卑鄙了,兩個“十大中原英雄”跟人打架,不去打人家本尊,卻去掃人家的馬腿!
沒辦法,道家崇尚自然,打馬腿比打人腿容易,何樂而不為呢?
隻見耶律綰思也是了得,絲毫不懼,手中紅纓槍隨手一擺,打散劉在明的長鞭,又飛下探,當的一聲將裴寶滿打來的那根銀色長槍也擋了迴去!
然後,耶律綰思雙腿一夾,縱馬就跑開,不再理會兩人,自己加跑去追大部隊了!
呃?怎麽迴事?耶律綰思打不過他倆,跑了?
那倒不是,以耶律綰思的本事,打劉在明和裴寶滿兩人聯手還是有把握的,至少敗是不可能的,要是接著打下去,大概再打十幾個迴合就能傷了其中一人!
隻不過這裏可不是華山之巔幾個高手在比試,這裏可是戰場!
就在三人打鬥的那幾個迴合裏,戰場的形勢已經開始大變!耶律綰思現似乎自己中計了,趕緊要去追上他的騎兵部隊,去重新領隊突圍!
最前麵的三千銀鞍契丹直一路狂跑,這時已經衝進了易州步卒在河邊部署的陣地裏!
易州步卒早已在此擺下了陣地,就像圍棋棋盤似的,星星點點,甚是工整。這些易州步卒這一次同樣擺的是龜殼陣,但是比起早上臨時擺陣那會兒就結實得多了。早上隻是就地趴下,用盾牌覆蓋兩人做龜殼,現在龜殼前麵都有障礙物!
每組易州步卒出城的時候,兩人手裏抗著一個二三十斤的石條石塊,雖然挺重的,但是好在也不用走太遠,擺陣時放下石塊,旁邊打上木樁,在堆些沙石什麽的,便成了一個單人沙大小的小型堡壘,龜殼躲在這個小型堡壘後麵,那就安全多了,可以放心去敲人家馬腿了!
每個堡壘之間都離著兩米遠,足夠讓一匹馬通過。所以三千銀鞍契丹沿著河邊直衝進來的時候,絲毫沒有受到阻礙,很快就穿陣而過。
緊接著就是三千契丹騎兵衝進陣來,易州軍長官們的哨子吹了起來,長矛兵們躲在龜殼下方開始挑挑揀揀地敲契丹人的馬腿。
六千人的大陣,雖然不至於所有馬腿都能去敲,但是敲下來幾百騎左右的契丹兵還是沒太大問題!
一時之間大陣裏麵人仰馬翻,慘叫連連。
數百們後排的易州步卒紛紛跳起身來,手中長矛捅得落馬的契丹兵們鮮血淋淋。
後麵的契丹軍一見前麵的易州軍陣地裏有古怪,連忙下意識就轉彎,企圖從大陣的側麵跑過去。大陣是沿河邊建的,右側有的是位置。
問題是這麽一轉彎,度就慢了下來!
這兩千多從側麵繞過唐軍步卒陣地的契丹騎兵,立刻就被他們後麵銜尾追擊的兩千易州騎兵從背後殺了進來!
騎兵作戰,最重要的還是度!
你度慢了下來,還被人家從背後殺過來!哪能不一敗塗地!
易州軍衝進來的一霎那,整個正在轉彎的兩千多契丹騎兵陣一下就炸了!
這下,可是連士氣都沒了!
隻見兩千易州軍裏,五百重騎兵打頭,就像是一艘大船破開水麵似的,摧古拉朽,契丹騎兵紛紛落馬,被隨後的易州騎兵踩成肉泥,沒落馬的也是四處逃竄,往哪個方向跑的人都有,根本無法重新組織起戰鬥!
前麵的三千銀鞍契丹直這時也掉過頭來,返身殺進契丹騎兵堆裏,又是一通亂!易州騎兵與三千銀鞍契丹直兩軍一左一右,從亂成一團的契丹騎兵陣裏相錯而過,仿佛兩列相錯而過的高列車,頃刻間就碾碎了上千的契丹騎兵。
落入步卒陣地的契丹騎兵,早已被後排跳出來的步卒們捅死,大陣外麵又死了將近一千五百騎!這支由耶律綰思帶隊的三千契丹騎兵隻剩下不到五百騎倉皇而逃,正好接上單騎跑過來的耶律綰思,趕緊向著契丹軍大陣跑迴去!
往迴跑?怎麽可以往迴跑!
你沒看到後麵的兩千易州騎兵和三千銀鞍契丹直又追了上來嗎?你沒看到董溫琪的五千鎮州騎兵也開始追上來了嗎?
耶律德光遠遠看到,氣得胡子都吹了起來!
這耶律綰思,實在是玩忽職守啊!剛才就拋下部隊,跟那兩個唐將在那裏搞單挑打鬥,導致自己的三千騎兵掉坑裏了還不知道!現在敗了,怎麽就可以返身朝著本隊來跑呢?你想帶著唐軍衝垮本隊嗎?
剛才易州騎兵和三千銀鞍契丹直占了便宜,殺死兩千多契丹騎兵,自損還不到三百人,基本可以算是完整的一支五千騎兵了!
與他們匯合一起衝過來的五千鎮州兵,雖然領隊的董溫琪稍微弱了點,可是成德軍卻一點都不弱啊!
成德軍成軍兩百餘年,曆經各種邊境戰爭和軍閥混戰,是守衛東都洛陽的最重要的一支外圍防禦力量,最後在迴鶻人王氏手中經營了一百年,最後被後唐莊宗李存勖收編,成為朱邪一家的禦用軍。
我們前麵說過的,騎兵是沒有防禦力的。眼下耶律綰思敗了,被合在一起總兵力將近一萬騎的易州軍和成德軍追在屁股後麵,正朝著一萬契丹軍的本陣衝來,耶律德光怎麽辦?
耶律德光還能怎麽辦?全軍衝鋒!
是的,沒辦法了,這麽毫無顧忌地全軍衝鋒,兩側的趙德鈞的幽州軍和趙延壽的汴州軍必定會從側麵夾擊衝過來咬一口,契丹軍將會遭受重大的傷亡。
但是,也隻能這麽辦了!
唯一的希望,就是抓緊時間,正麵擊敗易州軍和鎮州軍,從兩軍的結合部衝出重圍,關鍵是保住耶律德光迴國就行!其他的契丹騎兵.......自求多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