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仙在夏州聽到如此美妙的故事,就忍不住去找李彝敏問是誰編的,李彝敏當然也不知道,下麵幕府的一個師爺告知,是委托銀州的一位姓顧的漢人老書生寫的。
據說這位顧老先生是近幾年才從長安過來的,來之前在長安教書。年紀大了以後受故人委托,說要到銀州去要辦什麽事情,來到銀州已經三年了。
平日裏在銀州也有點小名氣,開了一家小型書塾,教教銀州幾個達官貴人的子女,據說口碑不錯。這次要罵李彝殷,便選了城中幾名書生來寫故事,結果這位顧老先生的文章被李彝敏看到了,也是拍案叫絕,立刻就定了這一篇。
開門的小廝鎮靜了一下,便說主人在午睡,請稍候,便轉頭進去叫人。
未幾,便過來請趙將軍進門。
其他騎兵已經分開圍著這家民宅戒備,隻有兩名親兵跟隨何大仙徒步進了大門。
進門就是一個小院子,正中一棵不知名的西域老樹,樹冠龐大,估計夏日時甚是陰涼。進了二道門,小廝便引三人進了會客室,讓趙平在正中間的主位坐下了。
小廝自去泡茶,一名白發蒼蒼,一身漢人書生長袍的老者推門走了進來,見到坐在椅子上的趙平,立刻雙手抱拳,彎腰九十度,給趙平行禮。
“小民長安顧安,拜見趙大人!”
“顧先生免禮。”
何大仙此時已經站了起來,做出了虛扶的動作。
中國古代無論哪一朝哪一代,一向是尊重讀書人的,所以一般小民見到高官,那見麵的禮節必須是五體投地跪拜,但是讀書人則不必如此屈膝卑躬,麵對一名朝廷節度使,一個九十度彎腰的抱手禮已經足夠。
況且唐朝遺風也是尊敬老人,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向你行禮,算是非常大禮了。
所以,何大仙起身喝止,並做出虛扶的姿態,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其實這是何大仙的防禦動作。
老者一進來,何大仙已經掐指開始計算,想了解一下此人的背景,哪知一算之下,大吃一驚,立刻起身做好了防禦。
因為何大仙算不出此人的背景,反而算出了一個讓他無比驚訝的結果。
此人壽元隻有五年!
不是說他還能活五年,而是說此人今年最多隻有五歲!這人的全部壽元隻有五年!
五歲的人何以會白發蒼蒼?
這下可真的把何大仙給驚著了!
防禦動作不動聲色立刻完成,虛抬的右手隨時可以取出七魂鐲裏的冥月刀,垂在身側的左手袖子裏,早已準備好幾張符貼準備應急了。
老者行禮完畢後,抬起了頭,臉上表情安詳,似乎並無不妥。
何大仙認出來了,此人就是顧安!
此顧安不同彼顧安!顧安是誰?元朝大畫家!
顧安(1289-1365)元朝畫家,號迂訥居士,淮東人,官至泉州路行樞密院判官。擅畫墨竹,喜作風竹新篁,運筆遒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爛,存世作品有《拳石新篁》、《平安磐石》、《幽篁秀石圖》、《竹石圖》、《墨竹圖》等。
尼瑪這是什麽意思?何大仙曆經兩千年人世,他可是在元朝見過顧安的!
怎麽這個顧安提前了四百年出生,跑到後唐時代來了呢?
而且此人壽元隻有五歲,顯然這個並不是真正的顧安,而且這個顯然也不是凡人!
何大仙本身也不是凡人,曆經千年見過的妖魔鬼怪,仙人下凡也是不計其數,哪裏會在乎這個!
“顧先生請坐。”何大仙也不拆穿,客氣地給白胡子老頭讓座,然後趕走了兩名親兵。
小廝又來了,端來了兩隻茶杯和一個茶壺。倒滿了茶以後,小廝也離開了。
兩人隔著小茶幾相對而坐,寬敞的會客室裏非常安靜,一時之間兩人都沒有作聲。
何大仙心裏很明白,不管你是誰,顯然你就是衝我來的!兩年前我還沒來到這個世界裏的時候,你就已經出現並潛伏在這裏,然後用那個“烏介彝殷”的故事引誘我來。
現在我來了,輪到你出招了!
還是老者先打破了沉默。
“請問趙大人所為何來啊?”
“顧先生見笑了,趙某倒是想知道,顧先生所為何來呢?”
“老夫隻是過來走走,看看。”
“看什麽呢?”
“什麽都看。”
“是不欲告知嗎?”
“那麽趙將軍呢?”
“自然是來殺人的。”
“殺誰呢?”
“誰都殺!”
“哦,哈哈哈哈”
“哈哈哈那麽,顧先生還有什麽話說嗎?”
“那小廝”
“看到了,我會帶走的。還有嗎?”
“沒了。”
老者話音剛落,何大仙右手一把亮閃閃的冥月刀已經憑空出現,無色無息地斬向老者的脖子。
何大仙出手,那是何等的迅捷!老者話語迴音未了,無堅不摧的冥月刀刀鋒已經斬到了老者脖子上的皮膚,劃出一絲血痕。
血痕迅速擴大,皺皮的脖子上已經出現一塊奇異的花斑,擋住了冥月刀!
同樣無聲無息,冥月刀已經卡住了。
何大仙右手揮刀的同時,左手一張畫有符文的黃紙也貼到了老者剛剛抬起的手上。
瞬間,老者的右手燃燒起來,一個詭異的黑色金屬器具剛剛冒出頭來就消失了。
冰涼的火焰迅速蔓延到老者的全身,一秒鍾後,老者從空中消失了,火焰也消失了。
何大仙此時已經兩手空空,抱拳對著空氣認真地說道:“走好,不送!”
然後轉身走到門前,推開大門,走到外麵。
青衣小廝已經站在院子裏,身後背著一個布包,顯然已經做好了遠行的準備。
“師父已經走了嗎?”
“嗯,已經走了,你還有什麽東西要收拾的?”
“沒有了,包裏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
“好吧,走吧。對了,你今年幾歲了?”
“九歲。”
“你爹知道你來這裏了嗎?”
“知道的,師傅說了,安頓下來以後,有空還是要迴一趟東都的。”
“你師父沒給你改名字吧?”
“沒有,我還是叫做趙匡胤。”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義子了!”
“是,義父。”(未完待續。)。
據說這位顧老先生是近幾年才從長安過來的,來之前在長安教書。年紀大了以後受故人委托,說要到銀州去要辦什麽事情,來到銀州已經三年了。
平日裏在銀州也有點小名氣,開了一家小型書塾,教教銀州幾個達官貴人的子女,據說口碑不錯。這次要罵李彝殷,便選了城中幾名書生來寫故事,結果這位顧老先生的文章被李彝敏看到了,也是拍案叫絕,立刻就定了這一篇。
開門的小廝鎮靜了一下,便說主人在午睡,請稍候,便轉頭進去叫人。
未幾,便過來請趙將軍進門。
其他騎兵已經分開圍著這家民宅戒備,隻有兩名親兵跟隨何大仙徒步進了大門。
進門就是一個小院子,正中一棵不知名的西域老樹,樹冠龐大,估計夏日時甚是陰涼。進了二道門,小廝便引三人進了會客室,讓趙平在正中間的主位坐下了。
小廝自去泡茶,一名白發蒼蒼,一身漢人書生長袍的老者推門走了進來,見到坐在椅子上的趙平,立刻雙手抱拳,彎腰九十度,給趙平行禮。
“小民長安顧安,拜見趙大人!”
“顧先生免禮。”
何大仙此時已經站了起來,做出了虛扶的動作。
中國古代無論哪一朝哪一代,一向是尊重讀書人的,所以一般小民見到高官,那見麵的禮節必須是五體投地跪拜,但是讀書人則不必如此屈膝卑躬,麵對一名朝廷節度使,一個九十度彎腰的抱手禮已經足夠。
況且唐朝遺風也是尊敬老人,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向你行禮,算是非常大禮了。
所以,何大仙起身喝止,並做出虛扶的姿態,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其實這是何大仙的防禦動作。
老者一進來,何大仙已經掐指開始計算,想了解一下此人的背景,哪知一算之下,大吃一驚,立刻起身做好了防禦。
因為何大仙算不出此人的背景,反而算出了一個讓他無比驚訝的結果。
此人壽元隻有五年!
不是說他還能活五年,而是說此人今年最多隻有五歲!這人的全部壽元隻有五年!
五歲的人何以會白發蒼蒼?
這下可真的把何大仙給驚著了!
防禦動作不動聲色立刻完成,虛抬的右手隨時可以取出七魂鐲裏的冥月刀,垂在身側的左手袖子裏,早已準備好幾張符貼準備應急了。
老者行禮完畢後,抬起了頭,臉上表情安詳,似乎並無不妥。
何大仙認出來了,此人就是顧安!
此顧安不同彼顧安!顧安是誰?元朝大畫家!
顧安(1289-1365)元朝畫家,號迂訥居士,淮東人,官至泉州路行樞密院判官。擅畫墨竹,喜作風竹新篁,運筆遒勁挺秀。用墨潤澤煥爛,存世作品有《拳石新篁》、《平安磐石》、《幽篁秀石圖》、《竹石圖》、《墨竹圖》等。
尼瑪這是什麽意思?何大仙曆經兩千年人世,他可是在元朝見過顧安的!
怎麽這個顧安提前了四百年出生,跑到後唐時代來了呢?
而且此人壽元隻有五歲,顯然這個並不是真正的顧安,而且這個顯然也不是凡人!
何大仙本身也不是凡人,曆經千年見過的妖魔鬼怪,仙人下凡也是不計其數,哪裏會在乎這個!
“顧先生請坐。”何大仙也不拆穿,客氣地給白胡子老頭讓座,然後趕走了兩名親兵。
小廝又來了,端來了兩隻茶杯和一個茶壺。倒滿了茶以後,小廝也離開了。
兩人隔著小茶幾相對而坐,寬敞的會客室裏非常安靜,一時之間兩人都沒有作聲。
何大仙心裏很明白,不管你是誰,顯然你就是衝我來的!兩年前我還沒來到這個世界裏的時候,你就已經出現並潛伏在這裏,然後用那個“烏介彝殷”的故事引誘我來。
現在我來了,輪到你出招了!
還是老者先打破了沉默。
“請問趙大人所為何來啊?”
“顧先生見笑了,趙某倒是想知道,顧先生所為何來呢?”
“老夫隻是過來走走,看看。”
“看什麽呢?”
“什麽都看。”
“是不欲告知嗎?”
“那麽趙將軍呢?”
“自然是來殺人的。”
“殺誰呢?”
“誰都殺!”
“哦,哈哈哈哈”
“哈哈哈那麽,顧先生還有什麽話說嗎?”
“那小廝”
“看到了,我會帶走的。還有嗎?”
“沒了。”
老者話音剛落,何大仙右手一把亮閃閃的冥月刀已經憑空出現,無色無息地斬向老者的脖子。
何大仙出手,那是何等的迅捷!老者話語迴音未了,無堅不摧的冥月刀刀鋒已經斬到了老者脖子上的皮膚,劃出一絲血痕。
血痕迅速擴大,皺皮的脖子上已經出現一塊奇異的花斑,擋住了冥月刀!
同樣無聲無息,冥月刀已經卡住了。
何大仙右手揮刀的同時,左手一張畫有符文的黃紙也貼到了老者剛剛抬起的手上。
瞬間,老者的右手燃燒起來,一個詭異的黑色金屬器具剛剛冒出頭來就消失了。
冰涼的火焰迅速蔓延到老者的全身,一秒鍾後,老者從空中消失了,火焰也消失了。
何大仙此時已經兩手空空,抱拳對著空氣認真地說道:“走好,不送!”
然後轉身走到門前,推開大門,走到外麵。
青衣小廝已經站在院子裏,身後背著一個布包,顯然已經做好了遠行的準備。
“師父已經走了嗎?”
“嗯,已經走了,你還有什麽東西要收拾的?”
“沒有了,包裏的東西早就準備好了。”
“好吧,走吧。對了,你今年幾歲了?”
“九歲。”
“你爹知道你來這裏了嗎?”
“知道的,師傅說了,安頓下來以後,有空還是要迴一趟東都的。”
“你師父沒給你改名字吧?”
“沒有,我還是叫做趙匡胤。”
“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我的義子了!”
“是,義父。”(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