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加急電報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耕辛苦工作一整天後,拖著疲憊的身軀迴到家中,徑直走向後花園,在寧靜角落坐下。
他悠然地靠在木瓜樹下,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帶來一絲清涼。
隨後,他沏了一杯茶,品味著茶香四溢的滋味。
這杯茶可不簡單,是劉恆家精心製作的深山老茶。抿上一小口,獨特的風味頓時在舌尖散開,讓人陶醉其中。
這裏所說的“老”並非指茶葉本身“老”,而是指茶樹的古老。
在九號山上,隱藏著十幾棵古茶樹,盡管劉恆無法準確判斷其樹齡,但從外表來看,這些茶樹無疑已有千年之久。
它們的根係異常發達,縱橫交錯,猶如粗壯的木桶一般。而樹幹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形態,難以辨認出主幹的位置。
或許在很久以前,主幹就已悄然消失,如今隻剩下那些曾經的小樹枝,卻也如大木桶般粗壯。
這些茶樹並不高大,它們都是曆經滄桑後的幸存者,每一片新芽都是生命的延續。
劉恆偶然間發現了這十幾棵古老的茶樹,它散發著濃鬱的茶香。好奇心驅使下,他將一些葉子帶迴家嚐試泡茶。沒想到,這個簡單的舉動竟然讓他驚喜不已——他似乎找到了茶葉的老祖宗!
然而,由於需要保護這棵珍貴的茶樹,劉恆隻能選擇性地采摘了十幾斤的新鮮茶葉,最終製成了僅僅兩斤的幹茶。
他分給了秦耕幾兩品嚐。
秦耕非常珍視這些特殊的茶葉,隻有在很疲憊的情況下才喝一杯。
今天,秦耕過得異常忙碌。
上午,他已經看完了30個病人,中午沒有休息,緊接著就開始了手術。直到下午快下班時,他才完成了一台手術,但緊接著又接到了一台急診手術。
這台急診手術是一個外傷病人,腹腔撕裂開了,腸子都流出來了,本來應該送縣醫院,但家屬聽說猛養的醫生更厲害,直接從小猛龍用卡車送到猛養醫院。
腸子流出來,外行人一致認為那是極重的病,比腹腔其他損傷都嚴重,家屬,親友在討論送哪裏的時候,幾乎一致選擇猛養。
其實,這樣的病人,秦耕並不覺得很嚴重, 因為病人除了腸子出來之外,其他情況並不嚴重。
秦耕在接診病人之後,跟家屬談話,語氣相當的輕鬆,秦耕對病情的預測也顯得很樂觀。
家屬高興極了。
他們都在慶幸,送對了地方!
如果換作其他醫院,當醫生提及手術風險時,必定會將其描述得極其嚴重,若不能讓家屬驚出一身冷汗,那便是談話醫生的水平欠佳,談話未能到位。
然而此刻,秦耕與患者家屬的談話卻幾乎沒有任何令人驚恐的內容,雖然風險已經點明,但卻被他輕描淡寫地帶過。
最終的事實證明,秦耕的輕描淡寫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成竹在胸。
手術僅持續了45分鍾,實際上隻進行了一次剖腹探查,並未發現內髒受損。
當然,病人家屬並不知道病人的病情其實並不嚴重,他們隻是慶幸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遇到了一位優秀的醫生,因此才有了如此良好的治療結果。
秦耕完成手術後迴到家中,身體感到疲憊不堪。這一整天他幾乎沒有停歇,尤其是連續進行了兩台手術,無論是從體力還是精神上都已相當疲勞。
喝了幾口茶,秦耕的精神恢複了一些,他看著頭頂上的木瓜樹發呆。
他們家有17棵木瓜樹,有5個木瓜黃澄澄的,沒有人理睬。
最近,秦耕一家都不吃木瓜了,肚裏不缺食,嘴巴也就不饞,黃澄澄的木瓜也引不起注意了,就連大哥這樣大胃王,也有半年沒有用木瓜填肚子了。
更別說侄兒侄女和妹妹了,他們本就不太吃木瓜。
這個季節,除了木瓜沒有別的水果。
不過,孩子們在雨季吃飽了水果,現在也該讓胃休息休息了。
熱帶雨林地區的水果實在是太多了。
這時,門口有人在喊秦耕。
秦耕一聽,是郵電所的工作人員,他心裏不禁有些疑惑。
工作人員遞給他一份緊急電報,秦耕連忙接過,打開電報一看,發現是從德宏州發來的,落款是部隊番號的野戰醫院。
電報上隻有短短的8個字:緊急征召,速來報到。
秦耕皺起眉頭,心中犯難,自言自語道:“我怎麽去呢?”
工作人員看出了他的擔憂,安慰道:“你不用擔心,在家裏待著,會有人來接你。”
秦耕點了點頭, 說道:“嗯,好的,我在家裏等著。”
秦耕也不等大嫂下班迴家,自己先把飯蒸起,把菜準備好,說不定接他的車子已經在路上,再說,誰知道接他的車子從哪裏出發?
說不定就從猛養出發呢?
猛養有一個兵站,另外還有一個邊防團駐紮。
秦耕把菜準備得差不多了,家裏人陸陸續續都迴來了,大嫂進來,見秦耕準備了飯菜,有些吃驚。
“你今天是怎麽啦?心血來潮嗎?”大嫂不敢相信,從來不主動做飯菜的秦耕,今天怎麽突然勤快了。
“有任務。就會有人來接我。去德宏州,估計是看病,或者是做手術。我擔心一旦上路就沒有時間吃飯了。”
秦耕把事情來由說了一遍。
“那我先幫你做了先吃。你休息一會,我來炒菜,炒一個辣椒炒肉,一個鯽魚煮湯,一個蔬菜,行嗎?”
秦耕說:“行,就這樣。”
大嫂做起事來很麻利,不一會,飯菜就準備好了,秦耕也不等,急急忙忙吃了飯,剛好,才把碗放下,門口就來了一輛吉普。
cj-5。
經典的越野車型。
上麵下來一個司機,又下來一個不到30歲四個兜的軍官,他們是景洪過來的,現在由他們護送秦耕去德宏州。
司機也不年輕了,也差不多有30歲,很明顯,他是給較高層級的軍官開車的。
“除了換洗的衣服,還需要帶什麽嗎?”秦耕沒問別的。
“其他的都不需要。”中年軍官也沒有做自我介紹,“我們可以出發了嗎?”
秦耕思考了幾秒鍾,確定沒什麽問題了,說:“好,可以出發了。”
他悠然地靠在木瓜樹下,感受著微風拂過臉頰,帶來一絲清涼。
隨後,他沏了一杯茶,品味著茶香四溢的滋味。
這杯茶可不簡單,是劉恆家精心製作的深山老茶。抿上一小口,獨特的風味頓時在舌尖散開,讓人陶醉其中。
這裏所說的“老”並非指茶葉本身“老”,而是指茶樹的古老。
在九號山上,隱藏著十幾棵古茶樹,盡管劉恆無法準確判斷其樹齡,但從外表來看,這些茶樹無疑已有千年之久。
它們的根係異常發達,縱橫交錯,猶如粗壯的木桶一般。而樹幹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形態,難以辨認出主幹的位置。
或許在很久以前,主幹就已悄然消失,如今隻剩下那些曾經的小樹枝,卻也如大木桶般粗壯。
這些茶樹並不高大,它們都是曆經滄桑後的幸存者,每一片新芽都是生命的延續。
劉恆偶然間發現了這十幾棵古老的茶樹,它散發著濃鬱的茶香。好奇心驅使下,他將一些葉子帶迴家嚐試泡茶。沒想到,這個簡單的舉動竟然讓他驚喜不已——他似乎找到了茶葉的老祖宗!
然而,由於需要保護這棵珍貴的茶樹,劉恆隻能選擇性地采摘了十幾斤的新鮮茶葉,最終製成了僅僅兩斤的幹茶。
他分給了秦耕幾兩品嚐。
秦耕非常珍視這些特殊的茶葉,隻有在很疲憊的情況下才喝一杯。
今天,秦耕過得異常忙碌。
上午,他已經看完了30個病人,中午沒有休息,緊接著就開始了手術。直到下午快下班時,他才完成了一台手術,但緊接著又接到了一台急診手術。
這台急診手術是一個外傷病人,腹腔撕裂開了,腸子都流出來了,本來應該送縣醫院,但家屬聽說猛養的醫生更厲害,直接從小猛龍用卡車送到猛養醫院。
腸子流出來,外行人一致認為那是極重的病,比腹腔其他損傷都嚴重,家屬,親友在討論送哪裏的時候,幾乎一致選擇猛養。
其實,這樣的病人,秦耕並不覺得很嚴重, 因為病人除了腸子出來之外,其他情況並不嚴重。
秦耕在接診病人之後,跟家屬談話,語氣相當的輕鬆,秦耕對病情的預測也顯得很樂觀。
家屬高興極了。
他們都在慶幸,送對了地方!
如果換作其他醫院,當醫生提及手術風險時,必定會將其描述得極其嚴重,若不能讓家屬驚出一身冷汗,那便是談話醫生的水平欠佳,談話未能到位。
然而此刻,秦耕與患者家屬的談話卻幾乎沒有任何令人驚恐的內容,雖然風險已經點明,但卻被他輕描淡寫地帶過。
最終的事實證明,秦耕的輕描淡寫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成竹在胸。
手術僅持續了45分鍾,實際上隻進行了一次剖腹探查,並未發現內髒受損。
當然,病人家屬並不知道病人的病情其實並不嚴重,他們隻是慶幸做出了正確的選擇,遇到了一位優秀的醫生,因此才有了如此良好的治療結果。
秦耕完成手術後迴到家中,身體感到疲憊不堪。這一整天他幾乎沒有停歇,尤其是連續進行了兩台手術,無論是從體力還是精神上都已相當疲勞。
喝了幾口茶,秦耕的精神恢複了一些,他看著頭頂上的木瓜樹發呆。
他們家有17棵木瓜樹,有5個木瓜黃澄澄的,沒有人理睬。
最近,秦耕一家都不吃木瓜了,肚裏不缺食,嘴巴也就不饞,黃澄澄的木瓜也引不起注意了,就連大哥這樣大胃王,也有半年沒有用木瓜填肚子了。
更別說侄兒侄女和妹妹了,他們本就不太吃木瓜。
這個季節,除了木瓜沒有別的水果。
不過,孩子們在雨季吃飽了水果,現在也該讓胃休息休息了。
熱帶雨林地區的水果實在是太多了。
這時,門口有人在喊秦耕。
秦耕一聽,是郵電所的工作人員,他心裏不禁有些疑惑。
工作人員遞給他一份緊急電報,秦耕連忙接過,打開電報一看,發現是從德宏州發來的,落款是部隊番號的野戰醫院。
電報上隻有短短的8個字:緊急征召,速來報到。
秦耕皺起眉頭,心中犯難,自言自語道:“我怎麽去呢?”
工作人員看出了他的擔憂,安慰道:“你不用擔心,在家裏待著,會有人來接你。”
秦耕點了點頭, 說道:“嗯,好的,我在家裏等著。”
秦耕也不等大嫂下班迴家,自己先把飯蒸起,把菜準備好,說不定接他的車子已經在路上,再說,誰知道接他的車子從哪裏出發?
說不定就從猛養出發呢?
猛養有一個兵站,另外還有一個邊防團駐紮。
秦耕把菜準備得差不多了,家裏人陸陸續續都迴來了,大嫂進來,見秦耕準備了飯菜,有些吃驚。
“你今天是怎麽啦?心血來潮嗎?”大嫂不敢相信,從來不主動做飯菜的秦耕,今天怎麽突然勤快了。
“有任務。就會有人來接我。去德宏州,估計是看病,或者是做手術。我擔心一旦上路就沒有時間吃飯了。”
秦耕把事情來由說了一遍。
“那我先幫你做了先吃。你休息一會,我來炒菜,炒一個辣椒炒肉,一個鯽魚煮湯,一個蔬菜,行嗎?”
秦耕說:“行,就這樣。”
大嫂做起事來很麻利,不一會,飯菜就準備好了,秦耕也不等,急急忙忙吃了飯,剛好,才把碗放下,門口就來了一輛吉普。
cj-5。
經典的越野車型。
上麵下來一個司機,又下來一個不到30歲四個兜的軍官,他們是景洪過來的,現在由他們護送秦耕去德宏州。
司機也不年輕了,也差不多有30歲,很明顯,他是給較高層級的軍官開車的。
“除了換洗的衣服,還需要帶什麽嗎?”秦耕沒問別的。
“其他的都不需要。”中年軍官也沒有做自我介紹,“我們可以出發了嗎?”
秦耕思考了幾秒鍾,確定沒什麽問題了,說:“好,可以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