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我不同意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的手術確實是有難度,一個慢性闌尾炎患者,病史有兩年時間了。
這疾病啊,就怕拖,小病拖成大病的太常見了,闌尾炎,本來是外科手術中最小的手術,連實習生都可以切下來的,現在好了,成了一台比結腸癌根治術還複雜的手術。
接診這個病人,秦耕還猶豫了一下,想推給大醫院做,但又一想,大醫院的醫生就比自己強嗎?
仔細一分析,還是自己這裏靠得住些,為了對病人負責,他把病人留下了。
於是,就預約在今天做手術。
今天是今年第一台擇期手術,前麵十幾天的都是急診手術,也不少了,18天做了11台手術,還有兩台是大手術,一台是胰腺炎,一台是膽總管結石。
其他的有3台闌尾炎的,兩台膽囊炎膽結石,還有一台腹股溝斜疝嵌頓,其他的都是外傷。
一天保持一台擇期手術這種節奏比較好,這樣,一個月大約就是40多台手術,對於農場醫院來說,壓力才不會太大。
因為,外科還有腦溢血血腫穿刺病人,每個月大約是10多台。如果算進去,外科就有接近60台手術了。
60台手術,快與縣醫院持平了。
秦耕他們沒有打算做到縣醫院那麽大,沒必要,再說,秦耕不得不考慮“後秦耕時代”,將來,自己肯定是要離開猛養的,自己走了,留下這麽一個大攤子,人家怎麽收場?
秦耕也考慮過是不是可以不走,但不現實,理由有三。
第一,城市的生活品味肯定比農村高很多,秦耕未來的生活城市大概率會是在昆明,因為昆明的氣候是非常宜居的,冬暖夏涼,縱觀全國,這規模的大城市,有這種氣候的,真的是絕無僅有。
第二,自己的醫學知識,終究是小醫院無法發揮的,必須有一個大的平台,至少也是省裏的頭部醫院。何況,到了一定年紀,自己的身體體力下滑,那個時候就應該主要是帶學生。
再過幾十年,自己的學術地位應該是院士級別,沒有一個大的平台怎麽行?
第三,熱帶雨林雖然自己非常熱愛,但是,這片雨林隨著經濟發展,大部分森林會破壞,剩下一些也會受到保護。
禁伐禁獵終究是要實行的,再過20年,樹林裏一草一木都不能動了。
所以,秦耕不準備在猛養呆一輩子,也不準備把猛養醫院做得太大。
做成一個將來沒有了自己,憑鄒曉漁他們一群人就能撐起這片天的規模就可以了。
今天,其實這是第二台手術,上午鄒曉漁他們已經做了一台了,膀胱結石的。
他們也做泌尿外科手術。
這年頭,分科沒這麽細,再說,農村醫院,不可能和大醫院比,下麵的醫生多半是多麵手。
說到底,他們還是骨科醫生呢!
“秦耕,鄒曉漁想做一助,你同意嗎?”昌嶽西在洗手的時候問秦耕。
“他做一助?你放的心?”秦耕反過來試探昌嶽西。
昌嶽西對於自己的地位是看得很重的,他現在以第二把刀自居,說實在的,他是擔心鄒曉漁他們超越他。
秦耕早就發現了他的這個思想,所以,不敢輕易動搖他的第一助手地位。
今天這樣的手術,屬於大手術,複雜手術,一助,毫無疑問應該請他做。
如果是秦耕說讓鄒曉漁做,他會怎麽樣?估計會鬱悶很長時間的。
讓鄒曉漁做,隻有一種情形,那就是他自己主動讓出。
秦耕假裝不放心,問昌嶽西。
昌嶽西忙說:“可以試試,鄒曉漁很不錯的,我看是能夠做一助的。退一步,萬一不行,我和他換一個位置就行。”
秦耕會心一笑,知道鄒曉漁已經搞定了昌嶽西,於是說:“既然你老主任都這麽說了,我當然不能反對,培養新人嘛,總得放一放手。”
昌嶽西忙說:“那是,那是!”
鄒曉漁笑眯眯的去消毒,鋪巾去了。
手術開始。
迴盲處慢性炎症很嚴重,打開腹腔後,秦耕研究了半天,才理清了那裏是哪裏,要是一般的醫生,根本就分不清迴腸,盲腸,更談不上從哪裏入手了。
確實有難度。
秦耕小心翼翼試圖分離,但非常有難度。
可以看得出來,病人吃了多少苦,熬到今天,真的是有毅力。
鄒曉漁冒汗了。
他知道難,但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難,很多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
這樣的手術,和其他固定術式的手術不同,固定術式的手術,隻要按教科書上麵的步驟一步一步做下去就行了。
現在這樣的手術,純粹的臨床發揮。
昌嶽西暗自慶幸,這樣的助手,其實他也做不了,這樣的手術,他比鄒曉漁強不了多少。
秦耕沒有放棄的想法。本來,任何醫生做手術,並不是沒有退路的,即便是大醫院,自己已經是很高等級的醫院,做不了的時候,還是會搖人的。
就譬如附屬醫院,他秦耕做不了,一定會有劉耕、王耕做得了,即便劉耕,王耕也做不了,還可以到其他城市搖人。
但是,現在的情況就不是這樣的,秦耕根本就沒有退路!
因為,猛養醫院地處邊陲,交通不便,路途遙遠,至少全省之內很難有超越秦耕的,要全國搖人,等他們趕到,真的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秦耕想法都沒有,他必須拿下來。
有了這樣的信念,事情其實就好辦多了,手術離成功就不遠了。
用了兩個半小時,秦耕終於把闌尾附近的組織結構分離清楚了。
他長長吐了口氣,然後開始製定下一步的手術方案。
他講給幾個助手聽。
他準備切除比較多的迴腸,結腸也準備切掉一半的升結腸,至於腸係膜,還有臨近的一些組織,他計劃把感染過的地方全部切掉,不留隱患。
“你們的看法呢?”秦耕征求大家的意見。
“我沒意見。”王國平習慣了說這句話,他也從來沒有說過不同意見。
“可以。”昌嶽西則習慣用“可以”這兩個字。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今天,鄒曉漁提出不同看法,“還是應該盡量的保留正常組織吧?我認為不要切這麽多。”
這疾病啊,就怕拖,小病拖成大病的太常見了,闌尾炎,本來是外科手術中最小的手術,連實習生都可以切下來的,現在好了,成了一台比結腸癌根治術還複雜的手術。
接診這個病人,秦耕還猶豫了一下,想推給大醫院做,但又一想,大醫院的醫生就比自己強嗎?
仔細一分析,還是自己這裏靠得住些,為了對病人負責,他把病人留下了。
於是,就預約在今天做手術。
今天是今年第一台擇期手術,前麵十幾天的都是急診手術,也不少了,18天做了11台手術,還有兩台是大手術,一台是胰腺炎,一台是膽總管結石。
其他的有3台闌尾炎的,兩台膽囊炎膽結石,還有一台腹股溝斜疝嵌頓,其他的都是外傷。
一天保持一台擇期手術這種節奏比較好,這樣,一個月大約就是40多台手術,對於農場醫院來說,壓力才不會太大。
因為,外科還有腦溢血血腫穿刺病人,每個月大約是10多台。如果算進去,外科就有接近60台手術了。
60台手術,快與縣醫院持平了。
秦耕他們沒有打算做到縣醫院那麽大,沒必要,再說,秦耕不得不考慮“後秦耕時代”,將來,自己肯定是要離開猛養的,自己走了,留下這麽一個大攤子,人家怎麽收場?
秦耕也考慮過是不是可以不走,但不現實,理由有三。
第一,城市的生活品味肯定比農村高很多,秦耕未來的生活城市大概率會是在昆明,因為昆明的氣候是非常宜居的,冬暖夏涼,縱觀全國,這規模的大城市,有這種氣候的,真的是絕無僅有。
第二,自己的醫學知識,終究是小醫院無法發揮的,必須有一個大的平台,至少也是省裏的頭部醫院。何況,到了一定年紀,自己的身體體力下滑,那個時候就應該主要是帶學生。
再過幾十年,自己的學術地位應該是院士級別,沒有一個大的平台怎麽行?
第三,熱帶雨林雖然自己非常熱愛,但是,這片雨林隨著經濟發展,大部分森林會破壞,剩下一些也會受到保護。
禁伐禁獵終究是要實行的,再過20年,樹林裏一草一木都不能動了。
所以,秦耕不準備在猛養呆一輩子,也不準備把猛養醫院做得太大。
做成一個將來沒有了自己,憑鄒曉漁他們一群人就能撐起這片天的規模就可以了。
今天,其實這是第二台手術,上午鄒曉漁他們已經做了一台了,膀胱結石的。
他們也做泌尿外科手術。
這年頭,分科沒這麽細,再說,農村醫院,不可能和大醫院比,下麵的醫生多半是多麵手。
說到底,他們還是骨科醫生呢!
“秦耕,鄒曉漁想做一助,你同意嗎?”昌嶽西在洗手的時候問秦耕。
“他做一助?你放的心?”秦耕反過來試探昌嶽西。
昌嶽西對於自己的地位是看得很重的,他現在以第二把刀自居,說實在的,他是擔心鄒曉漁他們超越他。
秦耕早就發現了他的這個思想,所以,不敢輕易動搖他的第一助手地位。
今天這樣的手術,屬於大手術,複雜手術,一助,毫無疑問應該請他做。
如果是秦耕說讓鄒曉漁做,他會怎麽樣?估計會鬱悶很長時間的。
讓鄒曉漁做,隻有一種情形,那就是他自己主動讓出。
秦耕假裝不放心,問昌嶽西。
昌嶽西忙說:“可以試試,鄒曉漁很不錯的,我看是能夠做一助的。退一步,萬一不行,我和他換一個位置就行。”
秦耕會心一笑,知道鄒曉漁已經搞定了昌嶽西,於是說:“既然你老主任都這麽說了,我當然不能反對,培養新人嘛,總得放一放手。”
昌嶽西忙說:“那是,那是!”
鄒曉漁笑眯眯的去消毒,鋪巾去了。
手術開始。
迴盲處慢性炎症很嚴重,打開腹腔後,秦耕研究了半天,才理清了那裏是哪裏,要是一般的醫生,根本就分不清迴腸,盲腸,更談不上從哪裏入手了。
確實有難度。
秦耕小心翼翼試圖分離,但非常有難度。
可以看得出來,病人吃了多少苦,熬到今天,真的是有毅力。
鄒曉漁冒汗了。
他知道難,但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難,很多時候,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麽。
這樣的手術,和其他固定術式的手術不同,固定術式的手術,隻要按教科書上麵的步驟一步一步做下去就行了。
現在這樣的手術,純粹的臨床發揮。
昌嶽西暗自慶幸,這樣的助手,其實他也做不了,這樣的手術,他比鄒曉漁強不了多少。
秦耕沒有放棄的想法。本來,任何醫生做手術,並不是沒有退路的,即便是大醫院,自己已經是很高等級的醫院,做不了的時候,還是會搖人的。
就譬如附屬醫院,他秦耕做不了,一定會有劉耕、王耕做得了,即便劉耕,王耕也做不了,還可以到其他城市搖人。
但是,現在的情況就不是這樣的,秦耕根本就沒有退路!
因為,猛養醫院地處邊陲,交通不便,路途遙遠,至少全省之內很難有超越秦耕的,要全國搖人,等他們趕到,真的黃花菜都涼了。
所以,秦耕想法都沒有,他必須拿下來。
有了這樣的信念,事情其實就好辦多了,手術離成功就不遠了。
用了兩個半小時,秦耕終於把闌尾附近的組織結構分離清楚了。
他長長吐了口氣,然後開始製定下一步的手術方案。
他講給幾個助手聽。
他準備切除比較多的迴腸,結腸也準備切掉一半的升結腸,至於腸係膜,還有臨近的一些組織,他計劃把感染過的地方全部切掉,不留隱患。
“你們的看法呢?”秦耕征求大家的意見。
“我沒意見。”王國平習慣了說這句話,他也從來沒有說過不同意見。
“可以。”昌嶽西則習慣用“可以”這兩個字。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今天,鄒曉漁提出不同看法,“還是應該盡量的保留正常組織吧?我認為不要切這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