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六舅結婚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六舅李立夏迎來了人生中的大喜事,他結婚啦!
婚禮現場熱鬧非凡。
李家派出了重要人物作為代表出席,其中就有秦耕的母親,還有來自橄欖壩農場的舅舅。
當然,秦耕一家都出動了。
除了李家的親朋好友外,這邊的客人還有曾貴清等人。
二哥秦黎明則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他以李立夏這一方代表的身份,與玉依那邊派來的人員一起負責收禮、記賬等事宜。
看著源源不斷送來的賀禮和人們臉上洋溢的祝福笑容,秦黎明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小小的得意之情。
因為,能夠擔當如此重任的人必定是與主人關係最為密切之人!
如今的六舅李立夏在猛養可謂是聲名遠揚。
他不僅在曼掌村擁有極高的威望,就連整個猛養地區的人們對他也是耳熟能詳。
李立夏暗中有著一項頗為神秘的本領,替人看風水。他還兼職幹些抓鬼驅邪的活兒。
70 年代是一個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破舊立新的時期,但民間對於這類需求始終存在。正所謂“存在即合理”,無論在哪個時代,相信迷信之事的人從來都未曾完全絕跡過。
李立夏幹這些活,非常低調,從不公開看風水、看麵相以及抓鬼的本事。他總是偷偷摸摸地替人辦事兒。
即便是一些愛管閑事的人,也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願意去招惹這樣一個神秘莫測的人物呢?
要知道,對於像李立夏這般所謂的江湖術士,人們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
不過,李立夏並不依賴旁門左道為生。
他有正當的職業,他是一個受人尊重的釀酒師。
經過幾個月的鑽研與磨練,如今的李立夏已然是一個老師傅級別的釀酒師傅了。酒廠原來的三位師父,跟他相比起來,差距也是越來越明顯了。
70 年代,結婚講究新時代新風尚,不興鋪張浪費,嚴禁大肆操辦宴席。
然而,玉依是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因此這場婚禮並未受到約束和限製,最終擺出了整整 60 桌酒席。
乍一聽,有些誇張。幾個月前,在老家還被人唾棄的單身漢,轉眼就這樣的風光,要是他老家有人在這裏,一定會驚掉下巴。
其實,曼掌寨子本身就住著三百號人口,而且按照當地習俗,即便是年幼的孩子們也是必須要參加婚禮的。
玉依娘家所在寨子以及周邊其他寨子的賓客們,粗略估算下來人數也不會少於一百多人。而李立夏平日裏與其他寨子之間也有往來。所以前來祝賀的人數也不會少於一百人。
農場方麵至少會有五十位人員出席此次婚禮。
更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些暗地裏得到過李立夏幫忙的人,數量也有好幾十多。隨意一算,前來道賀的賓客總數輕輕鬆鬆便能突破六百人之眾。
令人意外的是,農場的兩位年輕副場長也親自蒞臨現場。甚至連七分場那位德高望重的李場長也趕過來了。
當然,最為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居然還有從昆明遠道而來的兩位貴客,他們專門送上了一份份厚重的大禮。
周西林也委托他們送來了一份厚禮,100元!
婚禮現場, 大鍋裏正咕嚕嚕地熬著香氣四溢的牛肉湯。
美酒佳釀隨意暢飲,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整個曼掌寨子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熱鬧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潑水節時的盛況。
隔壁寨子也派遣代表前來道賀,還帶來了象腳鼓隊。這些鼓手們身著鮮豔的民族服飾,手持象腳鼓,伴隨著歡快的節奏翩翩起舞,將喜慶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李立夏出手闊綽!
這場婚禮,殺了一頭公牛,宰了三頭胖豬和三隻黑山羊。雞鴨更是多達數十隻,魚也有兩百斤之多!
最令人興奮的是馬鹿肉,光是純肉就有二百斤!
那天,秦耕他們下山,他一兩都沒有帶走,全部留給六舅辦酒席。
結婚的物品,樣樣齊全。
“三轉一響”一個不落!
自行車是大名鼎鼎的鳳凰牌;兩隻手表都是上海牌;縫紉機是上海上工蝴蝶縫紉機廠品牌;收音機是上海無線電二廠的。
此外,李立夏還特意為玉依買了不少的金銀首飾。
李立夏這迴可真是下足了本錢,風風光光鋪張浪費了一把。
湖南的親友們沒有人前來道賀捧場。
按照李立夏自己的說法就是:“我可不想去招惹那幫人!”
本來,七弟是準備來的。
如果隻是七弟一個人過來,李立夏心裏還是挺樂意接受的。畢竟他倆是親兄弟,平常關係還不錯。
然而,老家那邊卻有著這樣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叔伯兄弟們平日裏或許相互間並沒有太多深厚的情感交流,可一旦碰到像結婚這類大事兒,那些個家夥便會突然跳出來跟你大談特談所謂的血緣親情。
說白了,無非就是想趁機混吃混喝、占點小便宜。
迴想上次,他們七個兄弟一同前來的時候,秦耕家簡直亂成了一鍋粥,把秦耕家裏弄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的。
所以這一次,李立夏可是學乖了,不惹他們。
他僅僅隻將自己結婚的消息告訴給了七弟一人而已,至於其他的兄弟,連提都未曾提起過一句。
七弟表示想要親自趕來參加婚禮,李立夏也是毫不猶豫地將其攔下,並好言相勸道:“老弟啊,眼下正值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幹農活呢,你可千萬別因為我的事兒而耽擱了自家地裏的活兒呀!”
秦耕沒有待在玉依家裏,他帶著徐江月來到廣場,大榕樹下正在煮著牛肉,香噴噴的牛肉令人垂涎欲滴。
“真好。”
徐江月羨慕道。
“是的,誰知道六舅會這麽的風光?”秦耕也感慨不已。
“昆明的客人肯定得到了六舅幫的大忙。”徐江月猜測。
“肯定是的,否則,他一個農民,哪有這樣大的麵子?”秦耕說。
“看不出啊,他竟然有這樣大的本事。”徐江月讚歎。
正聊著,秦耕遠遠的看到了一個人,正在那裏發愣,站在芒果樹下,樹幹上,吊著一根繩子。
他這是幹嘛?
秦耕心裏一緊。
不!
不能啊!
婚禮現場熱鬧非凡。
李家派出了重要人物作為代表出席,其中就有秦耕的母親,還有來自橄欖壩農場的舅舅。
當然,秦耕一家都出動了。
除了李家的親朋好友外,這邊的客人還有曾貴清等人。
二哥秦黎明則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他以李立夏這一方代表的身份,與玉依那邊派來的人員一起負責收禮、記賬等事宜。
看著源源不斷送來的賀禮和人們臉上洋溢的祝福笑容,秦黎明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小小的得意之情。
因為,能夠擔當如此重任的人必定是與主人關係最為密切之人!
如今的六舅李立夏在猛養可謂是聲名遠揚。
他不僅在曼掌村擁有極高的威望,就連整個猛養地區的人們對他也是耳熟能詳。
李立夏暗中有著一項頗為神秘的本領,替人看風水。他還兼職幹些抓鬼驅邪的活兒。
70 年代是一個破除封建迷信、提倡破舊立新的時期,但民間對於這類需求始終存在。正所謂“存在即合理”,無論在哪個時代,相信迷信之事的人從來都未曾完全絕跡過。
李立夏幹這些活,非常低調,從不公開看風水、看麵相以及抓鬼的本事。他總是偷偷摸摸地替人辦事兒。
即便是一些愛管閑事的人,也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誰願意去招惹這樣一個神秘莫測的人物呢?
要知道,對於像李立夏這般所謂的江湖術士,人們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忌憚的。
不過,李立夏並不依賴旁門左道為生。
他有正當的職業,他是一個受人尊重的釀酒師。
經過幾個月的鑽研與磨練,如今的李立夏已然是一個老師傅級別的釀酒師傅了。酒廠原來的三位師父,跟他相比起來,差距也是越來越明顯了。
70 年代,結婚講究新時代新風尚,不興鋪張浪費,嚴禁大肆操辦宴席。
然而,玉依是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因此這場婚禮並未受到約束和限製,最終擺出了整整 60 桌酒席。
乍一聽,有些誇張。幾個月前,在老家還被人唾棄的單身漢,轉眼就這樣的風光,要是他老家有人在這裏,一定會驚掉下巴。
其實,曼掌寨子本身就住著三百號人口,而且按照當地習俗,即便是年幼的孩子們也是必須要參加婚禮的。
玉依娘家所在寨子以及周邊其他寨子的賓客們,粗略估算下來人數也不會少於一百多人。而李立夏平日裏與其他寨子之間也有往來。所以前來祝賀的人數也不會少於一百人。
農場方麵至少會有五十位人員出席此次婚禮。
更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些暗地裏得到過李立夏幫忙的人,數量也有好幾十多。隨意一算,前來道賀的賓客總數輕輕鬆鬆便能突破六百人之眾。
令人意外的是,農場的兩位年輕副場長也親自蒞臨現場。甚至連七分場那位德高望重的李場長也趕過來了。
當然,最為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居然還有從昆明遠道而來的兩位貴客,他們專門送上了一份份厚重的大禮。
周西林也委托他們送來了一份厚禮,100元!
婚禮現場, 大鍋裏正咕嚕嚕地熬著香氣四溢的牛肉湯。
美酒佳釀隨意暢飲, 大塊吃肉、大碗喝酒, 整個曼掌寨子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之中,熱鬧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潑水節時的盛況。
隔壁寨子也派遣代表前來道賀,還帶來了象腳鼓隊。這些鼓手們身著鮮豔的民族服飾,手持象腳鼓,伴隨著歡快的節奏翩翩起舞,將喜慶的氛圍推向了高潮。
李立夏出手闊綽!
這場婚禮,殺了一頭公牛,宰了三頭胖豬和三隻黑山羊。雞鴨更是多達數十隻,魚也有兩百斤之多!
最令人興奮的是馬鹿肉,光是純肉就有二百斤!
那天,秦耕他們下山,他一兩都沒有帶走,全部留給六舅辦酒席。
結婚的物品,樣樣齊全。
“三轉一響”一個不落!
自行車是大名鼎鼎的鳳凰牌;兩隻手表都是上海牌;縫紉機是上海上工蝴蝶縫紉機廠品牌;收音機是上海無線電二廠的。
此外,李立夏還特意為玉依買了不少的金銀首飾。
李立夏這迴可真是下足了本錢,風風光光鋪張浪費了一把。
湖南的親友們沒有人前來道賀捧場。
按照李立夏自己的說法就是:“我可不想去招惹那幫人!”
本來,七弟是準備來的。
如果隻是七弟一個人過來,李立夏心裏還是挺樂意接受的。畢竟他倆是親兄弟,平常關係還不錯。
然而,老家那邊卻有著這樣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叔伯兄弟們平日裏或許相互間並沒有太多深厚的情感交流,可一旦碰到像結婚這類大事兒,那些個家夥便會突然跳出來跟你大談特談所謂的血緣親情。
說白了,無非就是想趁機混吃混喝、占點小便宜。
迴想上次,他們七個兄弟一同前來的時候,秦耕家簡直亂成了一鍋粥,把秦耕家裏弄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的。
所以這一次,李立夏可是學乖了,不惹他們。
他僅僅隻將自己結婚的消息告訴給了七弟一人而已,至於其他的兄弟,連提都未曾提起過一句。
七弟表示想要親自趕來參加婚禮,李立夏也是毫不猶豫地將其攔下,並好言相勸道:“老弟啊,眼下正值農忙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幹農活呢,你可千萬別因為我的事兒而耽擱了自家地裏的活兒呀!”
秦耕沒有待在玉依家裏,他帶著徐江月來到廣場,大榕樹下正在煮著牛肉,香噴噴的牛肉令人垂涎欲滴。
“真好。”
徐江月羨慕道。
“是的,誰知道六舅會這麽的風光?”秦耕也感慨不已。
“昆明的客人肯定得到了六舅幫的大忙。”徐江月猜測。
“肯定是的,否則,他一個農民,哪有這樣大的麵子?”秦耕說。
“看不出啊,他竟然有這樣大的本事。”徐江月讚歎。
正聊著,秦耕遠遠的看到了一個人,正在那裏發愣,站在芒果樹下,樹幹上,吊著一根繩子。
他這是幹嘛?
秦耕心裏一緊。
不!
不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