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徐江月手裏的錢太多了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火紅的歲月日子過得飛快。
農場的橡膠林已經分到各家各戶,知識青年基本上都迴城,農場主要留下的是支邊的職工,他們的身份依然是幹部,拿工資,另一部分分到了橡膠樹,自給自足,他們又成了膠農。
大哥大嫂分到了700多棵橡膠樹,他們還準備開發一些,征求秦耕的意見,秦耕說,橡膠樹是戰略物資,開發肯定是有價值的。
秦耕給大哥大嫂匯過去1萬塊錢,迅速圈了一塊地方,有700多畝,他們開荒種上了橡膠樹。
說來簡直不可相信,這700畝山地的開發,過去農場需要兩到三年時間,而現在,大哥大嫂請了一些人,大部分工作承包下去,這700畝山地開發時間竟然隻用了5個月時間。
大哥大嫂不相信,秦耕都不免咂舌。
這就是生產力解放的典型事例。
二哥秦黎明也買了400畝山坡,他也種上了橡膠樹,不過,他沒有向秦耕伸手,如今他已經不缺錢了。
六舅他們寨子也分產到戶,他分到了5畝水田,30畝旱地,400畝荒山。
香玉現在的戶口在六舅家裏,六舅認了她做妹妹,他們一起生活。
六舅雖然對土地荒山沒什麽興趣,但是還是準備把荒山開發成橡膠林和夏威夷果林,這是兩個孩子今後的家產。
六舅的興趣還是搞企業,他的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矽膠產品打開了局麵,廣東那邊的醫院喜歡用他的產品。
猛養醫院還是很忙碌,秦耕走了之後,他們的業務萎縮了半年,但現在又上來了,鄒曉漁竟然真的迴來了,他的實習就是在猛養醫院,因為這裏的業務比景洪醫院還好,在這裏實習他母校也同意了。
他被任命為猛養醫院的副院長。
時間一晃就已經是85年夏天了。
秦耕到昆醫已經6個年頭,秦耕也一晃奔三了。
當然,這個年齡是好年齡。
醫院分給秦耕一套110平米的房子,秦耕僅僅把他布置成臨時休息的場所,他自己買了一套房子,在玉林路上的東部,一個平房小四合院。
這地方不顯眼,門口是一條很安靜的馬路,來往的車輛很少,院落也很舊了。
秦耕花了一些本錢,把房子翻新了一下,整個院落煥然一新。
這座院落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了,中間幾易其手,也修整過幾次,秦耕這次是來了一個大修,連牆壁都拆了,換成了新的青磚。
有意思的是,翻新的時候,拆出了不少的銀子和銅錢,數了一下,銀元寶81個,銅錢1萬多枚。
整個院落,占地麵積有5畝,建築麵積有700多平米,其餘的就是院子和後花園,以及院前的馬路。
房間有點多,16間房子。
去年,徐江月又生了崽,這次生的是兒子,小名叫東東。
秦耕家換上了彩電,17寸的金星彩電。
徐老三夫婦也住在這裏,幫徐江月帶小孩,做飯就是徐老三的事了。
秦耕的生活很愜意。
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忙了一點。
他們一家生活在這個小院子裏確實是很舒服,在昆明城內有這樣的神仙之地真的難找,這裏離醫院隻有15分鍾的車程。
沒錯,秦耕是昆明城內第一批擁有私家車的人,他買了一輛嶄新的吉普車,很好了,雖然沒有空調,但昆明這樣的城市基本上也不需要空調。
秦耕是開車上班的。
徐江月已經不在昆醫附屬學校上班了,她現在忙著幫秦耕打理投資的事情,還經常要出差。
因為秦耕在7個公司裏有投資,是股東,就需要有人替他開會,徐江月就成了這樣的角色。
7個公司還不包括六舅那邊的,這7個公司都是劉恆幫他投資的,所以徐江月經常可以遇到楊雨晴。
劉恆的投資在妻子的名下,有一些在兒女的名下,曉嵐現在在昆明的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讀初中,成績非常好,在實驗班裏也是學霸,她還是昆明的一個知名企業的股東,董事,她的學費與生活會已經不需要父母親給了。
徐江月是主動跳出到體製外,她的工作量還不輕,家裏裝了電話,7家公司的情況可以及時了解,她屬於遠程辦公。
他們的收入非常可觀,去年一年,7家公司有4家有分紅,徐江月收到了32萬,在85年這個年代,32萬絕對屬於天文數字。
徐江月也頭痛,這麽多錢要投出去,投哪裏?
現在可不能問劉恆了。
劉恆現在在深城幹得熱火朝天,哪有精力管你秦耕投資。
倒是有一個人可以幫忙。
徐江月和楊雨晴是好朋友,楊雨晴可以帶她玩。
徐老三已經退休了,專心帶著外孫外孫女,每天做好吃的,女兒每個月給他1000塊錢買菜。
徐江月走動的朋友,現在最多的是曾霓。
曾霓住在軍區的院子裏,她先生現在已經是師級幹部了,前些年打仗,他是有戰功的,他屬於儒將一個類型,是上麵培養的對象。
曾霓也搭順風車做了一些生意,每年有幾萬的收入。
曾貴清還沒有退休,但是不再開卡車了,現在改革開放了,遇到了一些新問題,不得不承認,現在路上不安全,開車成了一個高危職業。
曾貴清也調出了汽車隊,到場部做了一個職員,現在實際上並不要去上班,他也在昆明帶外孫。
曾霓有3個孩子了。
這一天,家裏來了不速之客,猛養醫院的王國平夫婦來了。
他們帶了不少的土特產,來看望秦耕一家。
秦耕還沒有迴來,徐老三接待了他們,留他們在家裏吃飯。
他們沒有反對,一口就答應了。
徐老三不得不趕緊去菜市場買了一些食材,王國平是秦耕的舊人,秦耕一般都很熱情的,前些天杜小平來過,秦耕高興得不得了。
秦耕很晚才迴來。
他今天很忙,到7點鍾才從手術台上下來,開車迴家,見王國平和馬英姿來了,頓時就忘記了疲勞。
“嗨,老朋友啊,你們怎麽才來看我啊!”秦耕抱著王國平上下打量了一會,“沒變,還是老樣子。”
農場的橡膠林已經分到各家各戶,知識青年基本上都迴城,農場主要留下的是支邊的職工,他們的身份依然是幹部,拿工資,另一部分分到了橡膠樹,自給自足,他們又成了膠農。
大哥大嫂分到了700多棵橡膠樹,他們還準備開發一些,征求秦耕的意見,秦耕說,橡膠樹是戰略物資,開發肯定是有價值的。
秦耕給大哥大嫂匯過去1萬塊錢,迅速圈了一塊地方,有700多畝,他們開荒種上了橡膠樹。
說來簡直不可相信,這700畝山地的開發,過去農場需要兩到三年時間,而現在,大哥大嫂請了一些人,大部分工作承包下去,這700畝山地開發時間竟然隻用了5個月時間。
大哥大嫂不相信,秦耕都不免咂舌。
這就是生產力解放的典型事例。
二哥秦黎明也買了400畝山坡,他也種上了橡膠樹,不過,他沒有向秦耕伸手,如今他已經不缺錢了。
六舅他們寨子也分產到戶,他分到了5畝水田,30畝旱地,400畝荒山。
香玉現在的戶口在六舅家裏,六舅認了她做妹妹,他們一起生活。
六舅雖然對土地荒山沒什麽興趣,但是還是準備把荒山開發成橡膠林和夏威夷果林,這是兩個孩子今後的家產。
六舅的興趣還是搞企業,他的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矽膠產品打開了局麵,廣東那邊的醫院喜歡用他的產品。
猛養醫院還是很忙碌,秦耕走了之後,他們的業務萎縮了半年,但現在又上來了,鄒曉漁竟然真的迴來了,他的實習就是在猛養醫院,因為這裏的業務比景洪醫院還好,在這裏實習他母校也同意了。
他被任命為猛養醫院的副院長。
時間一晃就已經是85年夏天了。
秦耕到昆醫已經6個年頭,秦耕也一晃奔三了。
當然,這個年齡是好年齡。
醫院分給秦耕一套110平米的房子,秦耕僅僅把他布置成臨時休息的場所,他自己買了一套房子,在玉林路上的東部,一個平房小四合院。
這地方不顯眼,門口是一條很安靜的馬路,來往的車輛很少,院落也很舊了。
秦耕花了一些本錢,把房子翻新了一下,整個院落煥然一新。
這座院落已經有兩百多年曆史了,中間幾易其手,也修整過幾次,秦耕這次是來了一個大修,連牆壁都拆了,換成了新的青磚。
有意思的是,翻新的時候,拆出了不少的銀子和銅錢,數了一下,銀元寶81個,銅錢1萬多枚。
整個院落,占地麵積有5畝,建築麵積有700多平米,其餘的就是院子和後花園,以及院前的馬路。
房間有點多,16間房子。
去年,徐江月又生了崽,這次生的是兒子,小名叫東東。
秦耕家換上了彩電,17寸的金星彩電。
徐老三夫婦也住在這裏,幫徐江月帶小孩,做飯就是徐老三的事了。
秦耕的生活很愜意。
唯一的遺憾就是太忙了一點。
他們一家生活在這個小院子裏確實是很舒服,在昆明城內有這樣的神仙之地真的難找,這裏離醫院隻有15分鍾的車程。
沒錯,秦耕是昆明城內第一批擁有私家車的人,他買了一輛嶄新的吉普車,很好了,雖然沒有空調,但昆明這樣的城市基本上也不需要空調。
秦耕是開車上班的。
徐江月已經不在昆醫附屬學校上班了,她現在忙著幫秦耕打理投資的事情,還經常要出差。
因為秦耕在7個公司裏有投資,是股東,就需要有人替他開會,徐江月就成了這樣的角色。
7個公司還不包括六舅那邊的,這7個公司都是劉恆幫他投資的,所以徐江月經常可以遇到楊雨晴。
劉恆的投資在妻子的名下,有一些在兒女的名下,曉嵐現在在昆明的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讀初中,成績非常好,在實驗班裏也是學霸,她還是昆明的一個知名企業的股東,董事,她的學費與生活會已經不需要父母親給了。
徐江月是主動跳出到體製外,她的工作量還不輕,家裏裝了電話,7家公司的情況可以及時了解,她屬於遠程辦公。
他們的收入非常可觀,去年一年,7家公司有4家有分紅,徐江月收到了32萬,在85年這個年代,32萬絕對屬於天文數字。
徐江月也頭痛,這麽多錢要投出去,投哪裏?
現在可不能問劉恆了。
劉恆現在在深城幹得熱火朝天,哪有精力管你秦耕投資。
倒是有一個人可以幫忙。
徐江月和楊雨晴是好朋友,楊雨晴可以帶她玩。
徐老三已經退休了,專心帶著外孫外孫女,每天做好吃的,女兒每個月給他1000塊錢買菜。
徐江月走動的朋友,現在最多的是曾霓。
曾霓住在軍區的院子裏,她先生現在已經是師級幹部了,前些年打仗,他是有戰功的,他屬於儒將一個類型,是上麵培養的對象。
曾霓也搭順風車做了一些生意,每年有幾萬的收入。
曾貴清還沒有退休,但是不再開卡車了,現在改革開放了,遇到了一些新問題,不得不承認,現在路上不安全,開車成了一個高危職業。
曾貴清也調出了汽車隊,到場部做了一個職員,現在實際上並不要去上班,他也在昆明帶外孫。
曾霓有3個孩子了。
這一天,家裏來了不速之客,猛養醫院的王國平夫婦來了。
他們帶了不少的土特產,來看望秦耕一家。
秦耕還沒有迴來,徐老三接待了他們,留他們在家裏吃飯。
他們沒有反對,一口就答應了。
徐老三不得不趕緊去菜市場買了一些食材,王國平是秦耕的舊人,秦耕一般都很熱情的,前些天杜小平來過,秦耕高興得不得了。
秦耕很晚才迴來。
他今天很忙,到7點鍾才從手術台上下來,開車迴家,見王國平和馬英姿來了,頓時就忘記了疲勞。
“嗨,老朋友啊,你們怎麽才來看我啊!”秦耕抱著王國平上下打量了一會,“沒變,還是老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