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不一樣的感受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耕的藥品開發得很好,他為了感謝謝老多年來對他的幫助,主動給了3個藥品的經營權,秦耕隻要銷售額的5%,謝老想怎麽賺都是他的事。
謝老其實根本就沒有做藥品的興趣,他又轉手,把經營權賣給了陶總,他也隻要銷售額的5%。
按謝總的話說,這個5%是我養老用的。
陶總則接收了這3個藥品的市場經營權,並且借助謝老的平台,他把價格與利潤定得很高,他是大賺特賺了一筆。
幾年後,陶總由於與謝總和秦耕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又從秦耕手裏買斷了幾個藥品的生產經營權,到了2000年左右,陶總在海城完全是橫著走!
因為,海城的財政收入,三分之一來源於陶總的海藥六廠,這就不得了,海藥打個噴嚏海城市府就不得不吃布洛芬,甚至還要打點滴靜脈輸液!
很多年後,海藥六廠是海城人的驕傲,也是海城人的恥辱,因為海城的商業,幾乎被海藥六廠掃蕩了。
製藥是六廠一家獨大,就業市場也是六廠貢獻最大,他藥廠的直接職工就有10萬,而為六廠服務的人又有10萬,另外六廠開發的就業崗位又有10萬。
從高級賓館,到高檔次的酒吧,從的士行業,到餐飲行業,再從地產,到娛樂,一直到了街頭的米粉店和理發店,都與六廠有關。
他們要麽是六廠的資金,要麽是六廠的家屬。
各行各業,一旦被六廠瞄上,立即就寸草不生。
六廠有太多的錢,他們的人,他們的家屬,他們連帶的投資,最後海城每10個人與六廠有關聯的就有3人。
掃蕩了海城之後,陶總在2000年之後成立龐大的地產公司,在後來的幾十年的地產行業裏野蠻生長,成了巨無霸,最後陶總也成了國內首富。
這是後話。
秦耕沒有自己的藥廠,甚至在所有投資中,都沒有自己的直屬工廠,他們隻有投資。
秦耕的主要工作還是臨床與科研,他是昆醫的校長,省府希望他還能兼一些職務,都被拒絕了,就連兩會代表都沒有兼。
他太忙。
他有自己的實驗室,實驗室有300多人,並且他的實驗室是對外的,常年有不少外國機構在裏麵做實驗。
秦耕還有一個醫療團隊,重症醫學不僅僅是在昆醫治病救人了,他這個團隊是一個專家組,擁有重症醫學專家50多人,他們以秦耕工作室的名義對外營業,主要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發展壯大重症醫療事業。
他們會診,講學,帶學生。
也托管別人醫院的重症醫學科。
托管團隊是有收入的,因為他們要養活自己。
秦耕還有一個秘書組,核心成員10個人,秦耕的司機,生活秘書,工作秘書,資金管理人,投資管理人。
他們負責秦耕的生活與工作和理財投資等。
秦耕工作室有4輛車,他自己開的是7係寶馬,他平常正式出行是坐賓利,還有一輛奔馳s400和一輛麵包車。
秦耕日常工作,無非是講學,看病,會診,手術和研究。
徐江月則打理家裏的財富,她有一個團隊,打理63家公司的投資,她很忙,雖然她的團隊有50多人,但她很多事還親力親為,加上她還幫助女兒茜茜,兒子東東理財,所以一個星期難得有幾天陪在秦耕身邊。
徐江月手裏的財富早就是百億級別。就連茜茜和東東,也有幾十億財產。倒是秦耕名下的財產隻有十幾億。
總管是徐江月。
不過,不管多忙,秦耕和徐江月每周三和每周六是在一起的,這是他們的私密時間,秦耕除了緊急手術之外,他都會在家陪著徐江月。
這一天,又是星期三。
秦耕和徐江月都關了手機,他們在自家的家庭影院裏要看一場電影,徐江月搞來了《泰坦尼克號》的拷貝。
除了秦耕和徐江月,家裏的兩個女傭也受到邀請,她們也來看電影。
秦耕其實在前世已經看過兩次,最後一次是在普通電影的基礎上改成的3d片。
隔了這麽多年了,重溫老片也是一種情調。
再說,相同的電影,不同的人陪著,感覺也不一樣。
前世,秦耕是一個普通醫生,那年,秦耕32歲,他還是一個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每天倒班,累得狗一樣,時間錯亂,正常倒班的屌絲醫生,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時間擠在電影院看電影。
難得,急診科是醫院最累最沒有時間規律的科室,以至於32歲的秦耕才和第3任女朋友結婚。前兩個女子都受不了秦耕毫無規律的當班時間。
而現在,秦耕是一個事業非常成功的國醫大師,雖然還不是院士,但已經隻有一步之遙了。
他可以坐在家裏自己的電影院裏一邊喝茶,一邊看電影。
兩個女傭除了倒水時接近一下他們,其他時候,她們坐在後麵,絲毫不影響秦耕和徐江月。
《泰坦尼克號》真是一部好電影。
不同時間的觀看,感觸還是不一樣的。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經典之作。沒錯,宏大的敘事,優美深沉的主題音樂都無不震撼人心。
影片中,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從輝煌啟航到悲壯沉沒,不僅是一場災難的呈現,更是人性與愛情的偉大讚歌。
傑克與露絲跨越階層的愛戀,熾熱而堅定。他們在船上盡情享受自由,在生死之際不離不棄,尤其是傑克把生的希望留給露絲,自己葬身大海,那一幕令人潸然淚下。
秦耕看著這一幕,他每次都落淚了。
尤其是這一次。
他作為穿越過了兩世的人,對生與死看得更是透徹。
生與死,陰陽相隔,有些記憶刻骨銘心。
這部電影,除了愛情,還刻畫了災難麵前形形色色的人。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卻堅守高尚。
但是,秦耕又有不同的理解了。
他不再譴責誰讚美誰了,在這個時候,誰都有自己的選擇,任何人的選擇都值得尊重和理解。
對,坐在電影院裏當然可以很輕鬆指責誰譴責誰,但如果自己麵對了,心態就不一樣了。
秦耕理解他們了。
什麽最重要?
活著!
謝老其實根本就沒有做藥品的興趣,他又轉手,把經營權賣給了陶總,他也隻要銷售額的5%。
按謝總的話說,這個5%是我養老用的。
陶總則接收了這3個藥品的市場經營權,並且借助謝老的平台,他把價格與利潤定得很高,他是大賺特賺了一筆。
幾年後,陶總由於與謝總和秦耕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又從秦耕手裏買斷了幾個藥品的生產經營權,到了2000年左右,陶總在海城完全是橫著走!
因為,海城的財政收入,三分之一來源於陶總的海藥六廠,這就不得了,海藥打個噴嚏海城市府就不得不吃布洛芬,甚至還要打點滴靜脈輸液!
很多年後,海藥六廠是海城人的驕傲,也是海城人的恥辱,因為海城的商業,幾乎被海藥六廠掃蕩了。
製藥是六廠一家獨大,就業市場也是六廠貢獻最大,他藥廠的直接職工就有10萬,而為六廠服務的人又有10萬,另外六廠開發的就業崗位又有10萬。
從高級賓館,到高檔次的酒吧,從的士行業,到餐飲行業,再從地產,到娛樂,一直到了街頭的米粉店和理發店,都與六廠有關。
他們要麽是六廠的資金,要麽是六廠的家屬。
各行各業,一旦被六廠瞄上,立即就寸草不生。
六廠有太多的錢,他們的人,他們的家屬,他們連帶的投資,最後海城每10個人與六廠有關聯的就有3人。
掃蕩了海城之後,陶總在2000年之後成立龐大的地產公司,在後來的幾十年的地產行業裏野蠻生長,成了巨無霸,最後陶總也成了國內首富。
這是後話。
秦耕沒有自己的藥廠,甚至在所有投資中,都沒有自己的直屬工廠,他們隻有投資。
秦耕的主要工作還是臨床與科研,他是昆醫的校長,省府希望他還能兼一些職務,都被拒絕了,就連兩會代表都沒有兼。
他太忙。
他有自己的實驗室,實驗室有300多人,並且他的實驗室是對外的,常年有不少外國機構在裏麵做實驗。
秦耕還有一個醫療團隊,重症醫學不僅僅是在昆醫治病救人了,他這個團隊是一個專家組,擁有重症醫學專家50多人,他們以秦耕工作室的名義對外營業,主要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發展壯大重症醫療事業。
他們會診,講學,帶學生。
也托管別人醫院的重症醫學科。
托管團隊是有收入的,因為他們要養活自己。
秦耕還有一個秘書組,核心成員10個人,秦耕的司機,生活秘書,工作秘書,資金管理人,投資管理人。
他們負責秦耕的生活與工作和理財投資等。
秦耕工作室有4輛車,他自己開的是7係寶馬,他平常正式出行是坐賓利,還有一輛奔馳s400和一輛麵包車。
秦耕日常工作,無非是講學,看病,會診,手術和研究。
徐江月則打理家裏的財富,她有一個團隊,打理63家公司的投資,她很忙,雖然她的團隊有50多人,但她很多事還親力親為,加上她還幫助女兒茜茜,兒子東東理財,所以一個星期難得有幾天陪在秦耕身邊。
徐江月手裏的財富早就是百億級別。就連茜茜和東東,也有幾十億財產。倒是秦耕名下的財產隻有十幾億。
總管是徐江月。
不過,不管多忙,秦耕和徐江月每周三和每周六是在一起的,這是他們的私密時間,秦耕除了緊急手術之外,他都會在家陪著徐江月。
這一天,又是星期三。
秦耕和徐江月都關了手機,他們在自家的家庭影院裏要看一場電影,徐江月搞來了《泰坦尼克號》的拷貝。
除了秦耕和徐江月,家裏的兩個女傭也受到邀請,她們也來看電影。
秦耕其實在前世已經看過兩次,最後一次是在普通電影的基礎上改成的3d片。
隔了這麽多年了,重溫老片也是一種情調。
再說,相同的電影,不同的人陪著,感覺也不一樣。
前世,秦耕是一個普通醫生,那年,秦耕32歲,他還是一個急診科的副主任醫師,每天倒班,累得狗一樣,時間錯亂,正常倒班的屌絲醫生,好不容易找了一個時間擠在電影院看電影。
難得,急診科是醫院最累最沒有時間規律的科室,以至於32歲的秦耕才和第3任女朋友結婚。前兩個女子都受不了秦耕毫無規律的當班時間。
而現在,秦耕是一個事業非常成功的國醫大師,雖然還不是院士,但已經隻有一步之遙了。
他可以坐在家裏自己的電影院裏一邊喝茶,一邊看電影。
兩個女傭除了倒水時接近一下他們,其他時候,她們坐在後麵,絲毫不影響秦耕和徐江月。
《泰坦尼克號》真是一部好電影。
不同時間的觀看,感觸還是不一樣的。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經典之作。沒錯,宏大的敘事,優美深沉的主題音樂都無不震撼人心。
影片中,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從輝煌啟航到悲壯沉沒,不僅是一場災難的呈現,更是人性與愛情的偉大讚歌。
傑克與露絲跨越階層的愛戀,熾熱而堅定。他們在船上盡情享受自由,在生死之際不離不棄,尤其是傑克把生的希望留給露絲,自己葬身大海,那一幕令人潸然淚下。
秦耕看著這一幕,他每次都落淚了。
尤其是這一次。
他作為穿越過了兩世的人,對生與死看得更是透徹。
生與死,陰陽相隔,有些記憶刻骨銘心。
這部電影,除了愛情,還刻畫了災難麵前形形色色的人。有人自私自利,有人卻堅守高尚。
但是,秦耕又有不同的理解了。
他不再譴責誰讚美誰了,在這個時候,誰都有自己的選擇,任何人的選擇都值得尊重和理解。
對,坐在電影院裏當然可以很輕鬆指責誰譴責誰,但如果自己麵對了,心態就不一樣了。
秦耕理解他們了。
什麽最重要?
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