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你想成名醫嗎
年代,小醫生的精彩人生 作者:分在五班的兔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杜小平又找了一個對象,這次他找的是農場的宣傳幹事,一個姓曹的女人,單身離異,兒女都已經參加工作,她比杜小平小了近10歲。
鄭少文又談到了宋瑾之和自己。
宋瑾之在猛養等地很有名氣,他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名聲很大,多次被評為西雙版納州名醫,在84年他被調進了縣醫院,第二年就當上了院長,一直幹到退休。
鄭少文則走了另一條路,他在84年被調入了衛生局,直接就做了局長,也是幹到退休。
他們兩個都得到了善終,兒女也都安排了工作,其中鄭少文的大兒子現在是京城任謀局局長,大女兒則是深城的財政局的副局長,小女兒則下海經商,住在昆明,她接手鄭少文早年的投資,現在在邊境口岸做貿易,賺了不少錢。
宋瑾之的兒子一個在昆明做教育局的副局長,另一個兒子在景洪市畜牧水產局做副局長。
他現在退休了還看病,醫院安排他每天坐半天的門診,他在曼掌酒廠有一些股份,每年分得幾萬塊錢紅。
“鄒曉漁怎麽樣?”秦耕又問起這位老搭檔。
“他啊,迴猛養就被任命為副院長,然後84年接我的手,做了院長。他很不錯,年輕人有衝勁,有思路,現在醫院的特色很明顯,建設得非常不錯,以肝膽外科為龍頭,外科始終是強項,然後是消化內科,潰瘍病每天的就診人數就有上百,最後是中醫,中醫是我們的特色……”
“萬久泉也退休了,但留用了,他的針灸整個版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秦耕認真聽著過去老同事的情況,非常的親切,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組建一個“秦耕猛養醫院工作室”呢?
現在,秦耕工作室有各種各樣的專家50多人,其中主任醫師就有13個,其他的副主任級別的醫生實際上都是很厲害的角色,都是名醫。
他隨便把幾個人丟在猛養醫院,在西雙版納都是很有名氣的,對猛養醫院則又會有實質性的提升。
秦耕想幫猛養醫院一把,他現在手裏有人才,有錢,有設備,即便是再建一個猛養醫院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秦耕稍稍地說了說想法,鄭少文像是打了雞血,亢奮得不得了。
“好好好!這個想法太好了!馬上,我馬上告訴鄒曉漁。你被他纏上啊,不投入都不行了。”
鄭少文對猛養醫院的感情非常深厚,在衛生局長位子上,他沒有少支持猛養醫院,現在退休了依然牽掛猛養醫院。
令秦耕意外的是,第二天,他家就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鄒曉漁!
他坐飛機來的。
昨晚,鄭少文打電話給他,告訴了他,說秦耕有這個想法,在猛養醫院搞一個“秦耕猛養醫院工作室”,鄒曉漁哪裏還睡得著,今天第一班航班就趕到了昆明。
年還沒過完,秦耕一大早去了一趟昆醫,慰問了一下堅持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然後迴來就 看到了鄒曉漁。
“現在醫院缺什麽設備?”剛坐下,秦耕就問。
鄒曉漁有些緊張,他很少見到秦耕,雖然他經常到昆明來辦事,但秦耕是一個大忙人,鄒曉漁哪裏敢打擾他?
上次見麵已經是8年前了,鄒曉漁帶了一些馬鹿肉和雞樅看望秦耕,後來秦耕做了昆醫的校長,他就沒有來看他了。
這次見麵,鄒曉漁有幾分內疚,怎麽可以這麽久不來拜碼頭呢?
見秦耕問,他又不得不答,“我們設備基本上不缺了。”
秦耕微微一驚,“什麽,你們不缺設備?”
在秦耕的印象中,醫院是永遠缺三件東西,一是設備,二是人才,三是資金,別說猛養醫院,就是昆醫,協和等,誰不缺?
缺,是永遠都缺的,不缺那是相對的。
鄒曉漁說:“b超,我們又買了一台,東芝的,很高級,x光機,前年更新了一台500毫安的,胃鏡也有了,病理切片機也是最新的,還是東芝產的,手術室我們也用上了電刀,手術顯微鏡也有了……”
一口氣,鄒曉漁把醫院裏的設備都講了一遍。
喔,真不錯,和縣醫院沒什麽差別,甚至還強一些。
“ct,核磁,你沒有吧?”秦耕微笑地說。
“這也算?”鄒曉漁嚇了一跳,“這個誰敢想啊?縣醫院都還沒有,我們怎麽可能有?”
“為什麽不能有?”秦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幫你們買一台最新型號的ct機,另外想辦法搞一台二手的超導1.5t的核磁共振。”
鄒曉漁一聽差點腦溢血!
天下有這樣的好事?
要知道,一台新型號的ct至少要300萬元,一台1.5t核磁共振有1000多萬,二手的也要500萬以上。
這麽多錢,把猛養醫院賣了也不值這個錢。
“錢的事不要你操心,我有。”秦耕淡淡地說。
“是不是太多了?”
鄒曉漁的思維裏,數百萬的人民幣與多少光年是一個概念,完全不可想象。
秦耕微微一笑,“又不要你還,你怕什麽?”
秦耕手術每年的科研經費有1000萬左右,他還掌握了工作室用不完的錢,關於二手核磁共振,昆醫的那一台就是目標,因為昆醫也該有一台新的核磁了。
鄒曉漁哪裏能平靜下來,他端水杯的手不停地顫抖。
“曉漁呀,你迴去之後馬上準備房子,核磁共振對房子要求很高,你把房子準備好了,我這邊設備也準備好了。”
秦耕轉頭看了看鄭少文,微微一笑。
“老鄭啊,宋謹之都在看門診,你要不要也做一個名醫試試?”秦耕看著才60多的鄭少文說。
鄭少文一聽,身子一震,因為他做夢都想成為一個名醫。
事實上,他的行醫時間並不長,隻有十幾年時間,後來做院長了,他臨床的時間就很有限,不是他不想做醫生,而是他前麵有猛養醫院的“三大名醫”,他出頭的日子遙遙無期,後來又來了一個秦耕,於是他的名醫夢就醒了。
秦耕微微笑著說:“如果你想成為名醫,我倒是可以助你一夜成名。當然,你今年66歲了,想頤養天年,那就另當一說了。”
鄭少文又談到了宋瑾之和自己。
宋瑾之在猛養等地很有名氣,他治療消化性潰瘍疾病,名聲很大,多次被評為西雙版納州名醫,在84年他被調進了縣醫院,第二年就當上了院長,一直幹到退休。
鄭少文則走了另一條路,他在84年被調入了衛生局,直接就做了局長,也是幹到退休。
他們兩個都得到了善終,兒女也都安排了工作,其中鄭少文的大兒子現在是京城任謀局局長,大女兒則是深城的財政局的副局長,小女兒則下海經商,住在昆明,她接手鄭少文早年的投資,現在在邊境口岸做貿易,賺了不少錢。
宋瑾之的兒子一個在昆明做教育局的副局長,另一個兒子在景洪市畜牧水產局做副局長。
他現在退休了還看病,醫院安排他每天坐半天的門診,他在曼掌酒廠有一些股份,每年分得幾萬塊錢紅。
“鄒曉漁怎麽樣?”秦耕又問起這位老搭檔。
“他啊,迴猛養就被任命為副院長,然後84年接我的手,做了院長。他很不錯,年輕人有衝勁,有思路,現在醫院的特色很明顯,建設得非常不錯,以肝膽外科為龍頭,外科始終是強項,然後是消化內科,潰瘍病每天的就診人數就有上百,最後是中醫,中醫是我們的特色……”
“萬久泉也退休了,但留用了,他的針灸整個版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秦耕認真聽著過去老同事的情況,非常的親切,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組建一個“秦耕猛養醫院工作室”呢?
現在,秦耕工作室有各種各樣的專家50多人,其中主任醫師就有13個,其他的副主任級別的醫生實際上都是很厲害的角色,都是名醫。
他隨便把幾個人丟在猛養醫院,在西雙版納都是很有名氣的,對猛養醫院則又會有實質性的提升。
秦耕想幫猛養醫院一把,他現在手裏有人才,有錢,有設備,即便是再建一個猛養醫院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秦耕稍稍地說了說想法,鄭少文像是打了雞血,亢奮得不得了。
“好好好!這個想法太好了!馬上,我馬上告訴鄒曉漁。你被他纏上啊,不投入都不行了。”
鄭少文對猛養醫院的感情非常深厚,在衛生局長位子上,他沒有少支持猛養醫院,現在退休了依然牽掛猛養醫院。
令秦耕意外的是,第二天,他家就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鄒曉漁!
他坐飛機來的。
昨晚,鄭少文打電話給他,告訴了他,說秦耕有這個想法,在猛養醫院搞一個“秦耕猛養醫院工作室”,鄒曉漁哪裏還睡得著,今天第一班航班就趕到了昆明。
年還沒過完,秦耕一大早去了一趟昆醫,慰問了一下堅持在一線的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然後迴來就 看到了鄒曉漁。
“現在醫院缺什麽設備?”剛坐下,秦耕就問。
鄒曉漁有些緊張,他很少見到秦耕,雖然他經常到昆明來辦事,但秦耕是一個大忙人,鄒曉漁哪裏敢打擾他?
上次見麵已經是8年前了,鄒曉漁帶了一些馬鹿肉和雞樅看望秦耕,後來秦耕做了昆醫的校長,他就沒有來看他了。
這次見麵,鄒曉漁有幾分內疚,怎麽可以這麽久不來拜碼頭呢?
見秦耕問,他又不得不答,“我們設備基本上不缺了。”
秦耕微微一驚,“什麽,你們不缺設備?”
在秦耕的印象中,醫院是永遠缺三件東西,一是設備,二是人才,三是資金,別說猛養醫院,就是昆醫,協和等,誰不缺?
缺,是永遠都缺的,不缺那是相對的。
鄒曉漁說:“b超,我們又買了一台,東芝的,很高級,x光機,前年更新了一台500毫安的,胃鏡也有了,病理切片機也是最新的,還是東芝產的,手術室我們也用上了電刀,手術顯微鏡也有了……”
一口氣,鄒曉漁把醫院裏的設備都講了一遍。
喔,真不錯,和縣醫院沒什麽差別,甚至還強一些。
“ct,核磁,你沒有吧?”秦耕微笑地說。
“這也算?”鄒曉漁嚇了一跳,“這個誰敢想啊?縣醫院都還沒有,我們怎麽可能有?”
“為什麽不能有?”秦耕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幫你們買一台最新型號的ct機,另外想辦法搞一台二手的超導1.5t的核磁共振。”
鄒曉漁一聽差點腦溢血!
天下有這樣的好事?
要知道,一台新型號的ct至少要300萬元,一台1.5t核磁共振有1000多萬,二手的也要500萬以上。
這麽多錢,把猛養醫院賣了也不值這個錢。
“錢的事不要你操心,我有。”秦耕淡淡地說。
“是不是太多了?”
鄒曉漁的思維裏,數百萬的人民幣與多少光年是一個概念,完全不可想象。
秦耕微微一笑,“又不要你還,你怕什麽?”
秦耕手術每年的科研經費有1000萬左右,他還掌握了工作室用不完的錢,關於二手核磁共振,昆醫的那一台就是目標,因為昆醫也該有一台新的核磁了。
鄒曉漁哪裏能平靜下來,他端水杯的手不停地顫抖。
“曉漁呀,你迴去之後馬上準備房子,核磁共振對房子要求很高,你把房子準備好了,我這邊設備也準備好了。”
秦耕轉頭看了看鄭少文,微微一笑。
“老鄭啊,宋謹之都在看門診,你要不要也做一個名醫試試?”秦耕看著才60多的鄭少文說。
鄭少文一聽,身子一震,因為他做夢都想成為一個名醫。
事實上,他的行醫時間並不長,隻有十幾年時間,後來做院長了,他臨床的時間就很有限,不是他不想做醫生,而是他前麵有猛養醫院的“三大名醫”,他出頭的日子遙遙無期,後來又來了一個秦耕,於是他的名醫夢就醒了。
秦耕微微笑著說:“如果你想成為名醫,我倒是可以助你一夜成名。當然,你今年66歲了,想頤養天年,那就另當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