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是一脈單傳,楊令武被抓之後,楊家的天仿佛都要塌了。
楊之渙迴府後,二張氏似乎找到了主心骨,這幾日壓抑的情緒徹底失控了:“我兒,我兒的命苦啊,先是被老虎傷了,又被吳憂那個賊子抓了去,姓的楊,你要是救不迴我們的兒子,我跟你沒完。”
“爹,夫君是你唯一的兒子,吳憂那賊子殺人如麻,你不能眼睜睜看著你的兒子遭他毒手啊。”
…………
“都別哭了。”本就煩躁的心情,現在更加的煩躁,楊之渙怒吼出聲。
“你居然敢吼我,楊之渙,兒子都被抓了,你居然還吼我,我們娘倆兒怎麽這麽命苦啊!”
“都閉嘴。”楊之渙沒有心思與夫人糾纏,問道:“令儀呢?”
“好啊,你個老東西,心裏隻想著女兒,跟本沒有我和兒子,以後這日子可怎麽過呀?”
張氏的糾纏讓楊之渙沒了脾氣,他甩開二人胡攪蠻纏,徑直去了後宅。
來到楊令儀的房間門前,楊之渙推門而入,他常年征戰在外,大張氏蠻橫不講理,小張氏性子軟弱都不適合掌家,兒子喜歡在軍營廝混,也是個不著家的,倒是女兒明事理,性子要強,家裏的一切事務便交由她打理。
來到床榻前,見楊令儀把自己埋在褥子裏,楊之渙輕聲唿道:“儀兒。”
聽聞這個消息的聲音,楊令儀猛然掀開褥子,淚水如雨落下,連忙跪地道:“爹,哥哥犯了錯,讓吳憂抓了去,女兒,女兒沒攔住。”
“仔細說說事情的經過。”看著很是憔悴的女兒,楊之渙倒是平靜了下來,緩聲說道。
於是,楊令儀又把事情前後因果,包括各個細節全部一一道來,她隻道事實,並沒有添油加醋。
聽完楊之渙的臉色極其難看,屠村乃是大案,別說吳憂,就連夏皇也不會姑息。
“逆子,混賬,屠村他是怎麽敢的?”楊之渙一拳砸在桌案上,疲憊的麵龐因怒火漲的通紅。
“爹。”楊令儀喚了一聲,提醒道:“明日吳憂公審此案,現在最重要的是救出大哥。”
深唿吸了一口氣,楊之渙冷靜了下來,吳憂敢闖他楊家,公然帶走楊令武,已經表明他吳憂不懼楊家,更何況此案已經觸碰到了夏皇的底線,現在唯一的辦法也隻能找夏皇說情。
想到這裏,楊之渙連忙起身:“儀兒,走,隨我一起入宮。”
到了皇宮,沒有任何阻攔,楊之渙便見到了夏皇。
禦書房,楊之渙和楊令儀跪地行禮:“陛下萬福。”
“楊愛卿免禮,此次北方大捷,卿當居首功。”夏皇豈不知楊之渙來的目的,他也很無奈,但該說的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楊之渙並沒有起身,顫聲道:“陛下,吾兒有罪,臣隻願用臣微薄的功勳換吾兒一命,望陛下成全。”
果然,該來的終歸還是來了,遲疑了片刻,夏皇說道:“楊愛卿,此案已經人盡皆知,朕不好插手,你要理解朕的難處,不過朕倒是可以向吳憂求情,至於他會如何做,朕不會幹預。”
這是大案,赦免不了,哪怕大赦天下,這個案子也不可能翻篇,楊之渙心裏清楚這已經是夏皇最後的讓步了。
夏皇是君,吳憂是臣,有夏皇求情,他以為吳憂必定會給夏皇薄麵,思及此處,楊之渙連忙磕頭謝恩。
事不宜遲,跟隨夏皇,加上朱高,四人一同來到了吳家。
夏皇會參與此案,吳憂並不意外,楊之渙會來,也在吳憂的預料之中,對此,他早就做足了準備。
吳坎迎四人入府時,吳憂正在搖椅上品茶,見到夏皇,他和獨孤愷一同起身行禮。
禮畢,夏皇道:“吳憂,楊令武一案朕已經知曉,能否看在朕的麵子上饒他一命?”
如果夏皇要赦免楊令武直接下旨便是,如此放低姿態也算是給足了楊之渙麵子。
仔細琢磨夏皇的話,吳憂頓時明了,直接赦免楊令武於情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夏皇不能這麽做,卻又不得不顧念楊之渙的心情,這才以求情的方式為楊令武開脫。
這種情況是吳憂沒有料到的,甚至夏皇直接下旨赦免的情況,吳憂都考慮過,現在這局麵有些棘手啊。
楊之渙的顏麵可以不給,但夏皇卻不得不考慮了。
吳憂沒有說話,見他沉默了下來,夏皇也不急,靜靜等候,楊之渙和楊令儀也不敢說話,現場一時寂靜了下來。
良久,吳憂才緩緩開口:“陛下,你們隨我來。”
說完,吳憂率先出了家門,徑直朝北城門而去,夏皇四人不知道吳憂想做什麽,連忙跟上。獨孤愷也很好奇吳憂會如何做,也跟了上去。
一路無話,氣氛顯然很沉重,直赤河村。
見吳憂到來,守在此地的呂鵬連忙迎了過來,遞給吳憂一個冊子:“大人,這是死者的全部信息。”
吳憂點了點頭,接過,然後進入了村子,屍體沒有動過,還保持著現場的形態,這如人間地獄的一幕讓眾人變了臉色。
沒有去看他們的表情,吳憂停在第一具屍體旁,翻開冊子道:“他姓周,百姓稱唿他傻二哥,今年三十六歲,赤河村本地人,妻子早亡,無兒無女,他有個兄長叫傻大哥,七年前戰死在玉門關。”
說完,吳憂又走向下一具屍體,這是一位婦人,吳憂繼續道:“她叫瘋三娘,二十九歲,從鄰村嫁到了赤河村,夫家姓郭,她的祖父二十年前因給將士運糧,死在北蠻人之手,六位兄長參軍一一戰死,三年前,她的夫君因救人被洪水衝走,至今不知所蹤,她受不了打擊,整個人變得瘋瘋癲癲。”
說完,吳憂繼續走向了下一具屍體:“胡鐵匠,祖傳的手藝,打了一手的好鐵,朝廷需要他時,他總是先放下手頭上的事情,以朝廷為先,別人問他原因時,他總是自豪的話:前線的將士多殺些敵人,日子就太平嘍。
吳憂的腳步又停在兩具屍體前,這是一對男女,男子四十歲左右,而另一個則是女童,七八歲的模樣。
楊之渙迴府後,二張氏似乎找到了主心骨,這幾日壓抑的情緒徹底失控了:“我兒,我兒的命苦啊,先是被老虎傷了,又被吳憂那個賊子抓了去,姓的楊,你要是救不迴我們的兒子,我跟你沒完。”
“爹,夫君是你唯一的兒子,吳憂那賊子殺人如麻,你不能眼睜睜看著你的兒子遭他毒手啊。”
…………
“都別哭了。”本就煩躁的心情,現在更加的煩躁,楊之渙怒吼出聲。
“你居然敢吼我,楊之渙,兒子都被抓了,你居然還吼我,我們娘倆兒怎麽這麽命苦啊!”
“都閉嘴。”楊之渙沒有心思與夫人糾纏,問道:“令儀呢?”
“好啊,你個老東西,心裏隻想著女兒,跟本沒有我和兒子,以後這日子可怎麽過呀?”
張氏的糾纏讓楊之渙沒了脾氣,他甩開二人胡攪蠻纏,徑直去了後宅。
來到楊令儀的房間門前,楊之渙推門而入,他常年征戰在外,大張氏蠻橫不講理,小張氏性子軟弱都不適合掌家,兒子喜歡在軍營廝混,也是個不著家的,倒是女兒明事理,性子要強,家裏的一切事務便交由她打理。
來到床榻前,見楊令儀把自己埋在褥子裏,楊之渙輕聲唿道:“儀兒。”
聽聞這個消息的聲音,楊令儀猛然掀開褥子,淚水如雨落下,連忙跪地道:“爹,哥哥犯了錯,讓吳憂抓了去,女兒,女兒沒攔住。”
“仔細說說事情的經過。”看著很是憔悴的女兒,楊之渙倒是平靜了下來,緩聲說道。
於是,楊令儀又把事情前後因果,包括各個細節全部一一道來,她隻道事實,並沒有添油加醋。
聽完楊之渙的臉色極其難看,屠村乃是大案,別說吳憂,就連夏皇也不會姑息。
“逆子,混賬,屠村他是怎麽敢的?”楊之渙一拳砸在桌案上,疲憊的麵龐因怒火漲的通紅。
“爹。”楊令儀喚了一聲,提醒道:“明日吳憂公審此案,現在最重要的是救出大哥。”
深唿吸了一口氣,楊之渙冷靜了下來,吳憂敢闖他楊家,公然帶走楊令武,已經表明他吳憂不懼楊家,更何況此案已經觸碰到了夏皇的底線,現在唯一的辦法也隻能找夏皇說情。
想到這裏,楊之渙連忙起身:“儀兒,走,隨我一起入宮。”
到了皇宮,沒有任何阻攔,楊之渙便見到了夏皇。
禦書房,楊之渙和楊令儀跪地行禮:“陛下萬福。”
“楊愛卿免禮,此次北方大捷,卿當居首功。”夏皇豈不知楊之渙來的目的,他也很無奈,但該說的場麵話還是要說的。
楊之渙並沒有起身,顫聲道:“陛下,吾兒有罪,臣隻願用臣微薄的功勳換吾兒一命,望陛下成全。”
果然,該來的終歸還是來了,遲疑了片刻,夏皇說道:“楊愛卿,此案已經人盡皆知,朕不好插手,你要理解朕的難處,不過朕倒是可以向吳憂求情,至於他會如何做,朕不會幹預。”
這是大案,赦免不了,哪怕大赦天下,這個案子也不可能翻篇,楊之渙心裏清楚這已經是夏皇最後的讓步了。
夏皇是君,吳憂是臣,有夏皇求情,他以為吳憂必定會給夏皇薄麵,思及此處,楊之渙連忙磕頭謝恩。
事不宜遲,跟隨夏皇,加上朱高,四人一同來到了吳家。
夏皇會參與此案,吳憂並不意外,楊之渙會來,也在吳憂的預料之中,對此,他早就做足了準備。
吳坎迎四人入府時,吳憂正在搖椅上品茶,見到夏皇,他和獨孤愷一同起身行禮。
禮畢,夏皇道:“吳憂,楊令武一案朕已經知曉,能否看在朕的麵子上饒他一命?”
如果夏皇要赦免楊令武直接下旨便是,如此放低姿態也算是給足了楊之渙麵子。
仔細琢磨夏皇的話,吳憂頓時明了,直接赦免楊令武於情於理於法都說不過去,夏皇不能這麽做,卻又不得不顧念楊之渙的心情,這才以求情的方式為楊令武開脫。
這種情況是吳憂沒有料到的,甚至夏皇直接下旨赦免的情況,吳憂都考慮過,現在這局麵有些棘手啊。
楊之渙的顏麵可以不給,但夏皇卻不得不考慮了。
吳憂沒有說話,見他沉默了下來,夏皇也不急,靜靜等候,楊之渙和楊令儀也不敢說話,現場一時寂靜了下來。
良久,吳憂才緩緩開口:“陛下,你們隨我來。”
說完,吳憂率先出了家門,徑直朝北城門而去,夏皇四人不知道吳憂想做什麽,連忙跟上。獨孤愷也很好奇吳憂會如何做,也跟了上去。
一路無話,氣氛顯然很沉重,直赤河村。
見吳憂到來,守在此地的呂鵬連忙迎了過來,遞給吳憂一個冊子:“大人,這是死者的全部信息。”
吳憂點了點頭,接過,然後進入了村子,屍體沒有動過,還保持著現場的形態,這如人間地獄的一幕讓眾人變了臉色。
沒有去看他們的表情,吳憂停在第一具屍體旁,翻開冊子道:“他姓周,百姓稱唿他傻二哥,今年三十六歲,赤河村本地人,妻子早亡,無兒無女,他有個兄長叫傻大哥,七年前戰死在玉門關。”
說完,吳憂又走向下一具屍體,這是一位婦人,吳憂繼續道:“她叫瘋三娘,二十九歲,從鄰村嫁到了赤河村,夫家姓郭,她的祖父二十年前因給將士運糧,死在北蠻人之手,六位兄長參軍一一戰死,三年前,她的夫君因救人被洪水衝走,至今不知所蹤,她受不了打擊,整個人變得瘋瘋癲癲。”
說完,吳憂繼續走向了下一具屍體:“胡鐵匠,祖傳的手藝,打了一手的好鐵,朝廷需要他時,他總是先放下手頭上的事情,以朝廷為先,別人問他原因時,他總是自豪的話:前線的將士多殺些敵人,日子就太平嘍。
吳憂的腳步又停在兩具屍體前,這是一對男女,男子四十歲左右,而另一個則是女童,七八歲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