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孔明。”
讀書人絕大部分都崇拜這個人物,算天算地算人,智多近妖這是其一;舌戰群儒所表出的口才,令人折服這是其二。
赤壁之戰,諸葛亮雖然不是主帥,但所展現出的智慧,並不在周瑜之下,而且和周瑜的交鋒中屢占上風。
欲破曹公,需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短短十六字,道出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之一。
喜歡三國中哪個人物,這是許多人議論的話題,三皇子這麽問也是常理。
“上官,你呢?”三皇子問上官白道。
“周瑜。”思良片刻後,上官白繼續道:“諸葛孔明固然才智卓絕,但周瑜才是主帥,其才智並不在諸葛孔明之下,另外,若我為吳瑜,也會和他一般,必殺諸葛亮。”
“不錯,既是敵人,才能越高便越留不得。”三皇子撫掌大笑,笑罷,麵容一肅:“比如吳憂。”
聊到正題,三人正色了起來,柳雲鶴道:“布下這樣一個驚天大局,隻為對付他一個人,未免小題大做了。”
三皇子也有些疑惑,當初上官白定下此局之時,並沒有詳說,出於對他的信任,這才冒險一試。
兩任欽差被殺,隻為引出吳憂,這怎麽看都得不償失。
“值得嗎?”三皇子問道。
上官白自信一笑:“當然,我們已經成功了一部分,隻要我們搭好戲台,自然要有人上台表演。”
“是誰?”二人齊聲詢問。
“四皇子和五皇子。”上官白端起茶水,輕抿一口,繼續道:“趙攸之案,吳憂得罪了西王,也就是得罪了五皇子,如果吳憂出京,他豈能忍住不動手?”
吳憂南下的消息已經不是秘密,三人謀劃了那麽久,也確實成功了。
“那老四呢?吳憂似乎和他並無死仇。”三皇子想了想,又補充道:“沈伯彥和老四達成了合作,不過沈家隨時可以被他拋棄,還不足以讓老四親自出手。”
上官白點了點頭:“確實,所以我們的計劃隻完成了一部分。”
“穎川韋氏!”三皇子和柳雲鶴對視一眼,脫口而出。
相比三皇子和五皇子,四皇子的勢力最弱,而支持他的世家隻有穎川韋氏。
上官白的意思很明顯,隻要吳憂動了穎川韋氏,這個仇便結下了。
“正是。”上官白微微一笑,“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契機,隻要將韋家重要的人物推到吳憂的屠刀之下,此計便成。”
似乎不想說具體的細節,上官白一轉話題,問道:“對了殿下,還沒問你最喜歡哪個人物?”
見上官白又將話題拉了迴來,三皇子便不再詢問,笑道:“你是公瑾,我便是吳王。”
牛是大夏的保護動物,朝廷明令禁止牢殺,除非牛病死或意外死亡,即使如此,也要向府衙報備。
豬肉乃是賤肉,吃的人並不多,所以提供肉食的動物除了羊,還有各種家禽和魚蝦類,這是之前京都的風貌。
報紙出了三期,菜譜一欄出的三道菜都和豬肉有關,紅燒肉,紅燒裏脊和紅燒排骨,這三道菜已經流傳了出去。
原先不受人待見的豬肉瘋狂漲價,從十幾文一斤,漲到了三十多文,即使如此,京都這麽大的市場依然供不應求。
大戶人家不養豬,隻有普通百姓才會養上一兩頭,現在離年關不遠,許多的百姓將豬趕到城內售賣。
這並不是偶然,在發行報紙前,吳憂便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對民生雖然關注的不多,但窺一斑而見全貌,從生活中的細節便能看出問題的所在。
石勇的傷口已經結痂,並無大礙,這是吳憂邀請孫正和親自把的脈。
看過石勇,閑來無事,吳憂在城內閑逛了起來,有一段時間沒有了解民生,貌似變化很大,看著時不時趕著豬,笑容滿麵的百姓,吳憂才發現,這個時代因他在漸漸的改變。
“沒有餃子的新年並不完整,這個下期的報刊也一並加上去。”
餃子的來曆吳憂清楚,乃是由張仲景所創,這個朝代沒有張仲景,自然也沒有餃子。
原本下一期報刊的菜譜是鹵味,鹵味所需的調味料都可以尋到,什麽鹵豬耳,鹵豬蹄,鹵肘子,哪怕想想都讓人食指大動,再加上餃子,足夠讓百姓過一個好年了。
說書是服務行業,也是冷門行業,相比青樓遠遠不及,這是之前的狀態,現在完全變了。
三國演義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將說書人的地位足足提升了一大截。
茶樓酒肆這些地方,如果沒有說書人,生意門可羅雀。
吳憂走進了一個不大的茶肆,要了一壺茶,安靜的聽著三國。
台上說書的是一位老者,旁邊還跟著一位五六歲的女童,從衣著來看,這一老一小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還算過得去。
這個朝代還沒有版權一說,哪怕有吳憂也不在意,在他看來,百姓是一個族群,當官其實是服務這個族群,隻要他們變得越來越好,這才是他當官的意義所在。
女童捧著托盤來到了吳憂身前,看著紮著雙馬尾,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自己的小女娃,吳憂忍不住伸出手,在她的頭頂揉了揉。
從吳坎手裏接過錢袋,吳憂沒有遲疑,將一大袋銅錢放在了托盤之上。
吳家不缺錢,這點錢根本算不上什麽,但是吳憂忘記了重量。
五六歲的女童力氣本就不大,如此一大袋銅錢讓她的雙手失去了平衡,銅錢連同托盤全部落在了地上。
“嘩嘩………”
什麽聲音最吸引人?不管在哪個朝代,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錢發出來的聲音才是最悅耳的。
此處的響聲打斷了說書,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了過來。
“吳大人。
“原來是吳大人。”
被認出來了,吳憂有點兒尷尬,到茶肆聽別人說自己的書,這樣的惡趣味怕隻有他了吧!
說書的老人以為是自己的孫女衝撞了吳憂,臉色蒼白,連忙上前賠禮道歉。
吳憂擺了擺手:“沒關係,隻是本官給的賞錢撒了而已。”
說完,吳憂連忙離開了茶肆。
讀書人絕大部分都崇拜這個人物,算天算地算人,智多近妖這是其一;舌戰群儒所表出的口才,令人折服這是其二。
赤壁之戰,諸葛亮雖然不是主帥,但所展現出的智慧,並不在周瑜之下,而且和周瑜的交鋒中屢占上風。
欲破曹公,需用火攻,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短短十六字,道出這場戰役勝利的關鍵之一。
喜歡三國中哪個人物,這是許多人議論的話題,三皇子這麽問也是常理。
“上官,你呢?”三皇子問上官白道。
“周瑜。”思良片刻後,上官白繼續道:“諸葛孔明固然才智卓絕,但周瑜才是主帥,其才智並不在諸葛孔明之下,另外,若我為吳瑜,也會和他一般,必殺諸葛亮。”
“不錯,既是敵人,才能越高便越留不得。”三皇子撫掌大笑,笑罷,麵容一肅:“比如吳憂。”
聊到正題,三人正色了起來,柳雲鶴道:“布下這樣一個驚天大局,隻為對付他一個人,未免小題大做了。”
三皇子也有些疑惑,當初上官白定下此局之時,並沒有詳說,出於對他的信任,這才冒險一試。
兩任欽差被殺,隻為引出吳憂,這怎麽看都得不償失。
“值得嗎?”三皇子問道。
上官白自信一笑:“當然,我們已經成功了一部分,隻要我們搭好戲台,自然要有人上台表演。”
“是誰?”二人齊聲詢問。
“四皇子和五皇子。”上官白端起茶水,輕抿一口,繼續道:“趙攸之案,吳憂得罪了西王,也就是得罪了五皇子,如果吳憂出京,他豈能忍住不動手?”
吳憂南下的消息已經不是秘密,三人謀劃了那麽久,也確實成功了。
“那老四呢?吳憂似乎和他並無死仇。”三皇子想了想,又補充道:“沈伯彥和老四達成了合作,不過沈家隨時可以被他拋棄,還不足以讓老四親自出手。”
上官白點了點頭:“確實,所以我們的計劃隻完成了一部分。”
“穎川韋氏!”三皇子和柳雲鶴對視一眼,脫口而出。
相比三皇子和五皇子,四皇子的勢力最弱,而支持他的世家隻有穎川韋氏。
上官白的意思很明顯,隻要吳憂動了穎川韋氏,這個仇便結下了。
“正是。”上官白微微一笑,“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契機,隻要將韋家重要的人物推到吳憂的屠刀之下,此計便成。”
似乎不想說具體的細節,上官白一轉話題,問道:“對了殿下,還沒問你最喜歡哪個人物?”
見上官白又將話題拉了迴來,三皇子便不再詢問,笑道:“你是公瑾,我便是吳王。”
牛是大夏的保護動物,朝廷明令禁止牢殺,除非牛病死或意外死亡,即使如此,也要向府衙報備。
豬肉乃是賤肉,吃的人並不多,所以提供肉食的動物除了羊,還有各種家禽和魚蝦類,這是之前京都的風貌。
報紙出了三期,菜譜一欄出的三道菜都和豬肉有關,紅燒肉,紅燒裏脊和紅燒排骨,這三道菜已經流傳了出去。
原先不受人待見的豬肉瘋狂漲價,從十幾文一斤,漲到了三十多文,即使如此,京都這麽大的市場依然供不應求。
大戶人家不養豬,隻有普通百姓才會養上一兩頭,現在離年關不遠,許多的百姓將豬趕到城內售賣。
這並不是偶然,在發行報紙前,吳憂便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對民生雖然關注的不多,但窺一斑而見全貌,從生活中的細節便能看出問題的所在。
石勇的傷口已經結痂,並無大礙,這是吳憂邀請孫正和親自把的脈。
看過石勇,閑來無事,吳憂在城內閑逛了起來,有一段時間沒有了解民生,貌似變化很大,看著時不時趕著豬,笑容滿麵的百姓,吳憂才發現,這個時代因他在漸漸的改變。
“沒有餃子的新年並不完整,這個下期的報刊也一並加上去。”
餃子的來曆吳憂清楚,乃是由張仲景所創,這個朝代沒有張仲景,自然也沒有餃子。
原本下一期報刊的菜譜是鹵味,鹵味所需的調味料都可以尋到,什麽鹵豬耳,鹵豬蹄,鹵肘子,哪怕想想都讓人食指大動,再加上餃子,足夠讓百姓過一個好年了。
說書是服務行業,也是冷門行業,相比青樓遠遠不及,這是之前的狀態,現在完全變了。
三國演義促進了這個行業的發展,將說書人的地位足足提升了一大截。
茶樓酒肆這些地方,如果沒有說書人,生意門可羅雀。
吳憂走進了一個不大的茶肆,要了一壺茶,安靜的聽著三國。
台上說書的是一位老者,旁邊還跟著一位五六歲的女童,從衣著來看,這一老一小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還算過得去。
這個朝代還沒有版權一說,哪怕有吳憂也不在意,在他看來,百姓是一個族群,當官其實是服務這個族群,隻要他們變得越來越好,這才是他當官的意義所在。
女童捧著托盤來到了吳憂身前,看著紮著雙馬尾,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自己的小女娃,吳憂忍不住伸出手,在她的頭頂揉了揉。
從吳坎手裏接過錢袋,吳憂沒有遲疑,將一大袋銅錢放在了托盤之上。
吳家不缺錢,這點錢根本算不上什麽,但是吳憂忘記了重量。
五六歲的女童力氣本就不大,如此一大袋銅錢讓她的雙手失去了平衡,銅錢連同托盤全部落在了地上。
“嘩嘩………”
什麽聲音最吸引人?不管在哪個朝代,對於普通百姓而言,錢發出來的聲音才是最悅耳的。
此處的響聲打斷了說書,所有人的目光全部看了過來。
“吳大人。
“原來是吳大人。”
被認出來了,吳憂有點兒尷尬,到茶肆聽別人說自己的書,這樣的惡趣味怕隻有他了吧!
說書的老人以為是自己的孫女衝撞了吳憂,臉色蒼白,連忙上前賠禮道歉。
吳憂擺了擺手:“沒關係,隻是本官給的賞錢撒了而已。”
說完,吳憂連忙離開了茶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