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宇文案<二十一>
夏皇也被吳憂的模樣驚到了,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關切道:“吳愛卿,可曾受傷?”
沒等吳憂迴話,夏皇連忙道:“快宣太醫。”
無視群臣異樣的目光,吳憂大倒苦水,似乎是要把受到了委屈全部傾泄而出:“陛下,東城外發生了一起命案,臣查案離城遠了些,誰知道宇文家直接派兵一路追殺,要不是臣運氣好,隻怕現在已經屍首異處,死無全屍了。”
在說到宇文家時,吳憂咬牙切齒,還特意加大了嗓音,似乎是怕群臣聽不見。
既然他宇文衝先動了手,吳憂不介意把整個宇文家拖下水。
聞言,宇文靜臉色蒼白,連忙爬了起來:“吳大人,你可不能亂說話,這次是宇文衝他一個人………”
宇文靜辯解的話說了一半,便被夏皇打斷:“先讓孫太醫給吳愛卿診脈,稍後再說不遲。”
此時,孫正義背著藥箱到來,聽到夏皇的話,行了一禮,便來到了吳憂身旁,他被吳憂狼狽的模樣嚇了一跳,定了定神後道:“吳大人,請伸出左手。”
吳憂很是配合的伸出手臂,三根手根搭在手腕處,片刻後鬆開,孫正義對夏皇道:“陛下,吳大人身體無礙。”
這時,宇文靜剛要出口繼續辯解,卻被夏皇搶先一步,興致勃勃道:“吳愛卿,你仔細說說被追殺的過程。”
什麽是默契,這就是,夏皇這是給吳憂添油加醋的說辭,以便收拾宇文家。
“陛下,事情是這樣的…………”聽出夏皇話裏的含義,吳憂豈會錯過這個機會,於是,把追殺的兇險放大百倍來說,聽的宇文靜冷汗如雨下。
孫正義給吳憂把完脈之後,並沒有退去,因為還有傷員,他第一個診治的正是宇文衝。
宇文衝醒來時,正聽見吳憂口若懸河,謊話連篇:“臣被宇文衝追殺進樹林後,可謂是九死一生,他趁臣熟睡之時,欲偷襲臣,一丈長的大刀直接朝臣的腦袋砍了下來,可謂是心狠手辣,下手毫不留情,好在臣及時醒來,險險躲過,臣的狼狽模樣就是宇文衝造成的,臣與他交手幾百迴合後,宇文衝久久取不下臣的首級,大怒,一刀砍在篝火之上,引發了上山,臣,臣趁亂逃得一命。”
吳憂有說書的技能,這個時候不狠狠的踩宇文家一腳,簡直沒有天理。
他有聲有色的描述,聽的夏皇津津有味,聽的群臣麵色複雜。
他怎麽不死?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對夏皇而言,隻要有足夠的理由給宇文家定罪即可,至於山火,吳憂一並栽贓給了宇文衝。
宇文靜幾次想打斷吳憂的話,都被吳憂擠兌了迴去,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吳憂根本不認識宇文靜,這個時候誰說話,他都擠兌迴去,不給任何人打斷的機會。
噗………
躺在地上的宇文衝聽見了吳憂的話,口噴鮮血,當場死去。
“陛下,此人已死。”孫正義把了把脈後,說道。
“嗯。”夏皇隻點了點頭,便有侍衛上前將人抬了出去。
宇文衝被火燒的很慘,頭發眉頭胡須光禿禿的,全身黑黢黢的,仿若黑炭,除了吳憂幾人,無人識得。
“對了,宇文衝何在?”夏皇隨口問了一句。
吳憂嗬嗬一笑:“陛下,宇文衝剛剛被抬走了。”
“什麽?”宇文靜一驚,欲追出去,隻不過他被吳憂攔住了去路:“這位大人,人已經死了,你節哀順變。”
吳憂這麽做當然不是安慰宇文靜,對宇文衝這麽關心,此人定然和宇文衝關係不淺,吳憂之所以攔住他,當然為了後麵的重頭戲。
“你要如何?”宇文靜看向吳憂冷冷道。
這時,彭有牛開口說道:“他叫宇文靜,是宇文衝的堂兄。”
吳憂投去了一個感謝的眼神後,對夏皇道:“陛下,前兩任欽差死了,現在臣又遇到了追殺,依臣看南下之行還是算了吧,臣還想多活幾年。”
此話並非是拒絕南下,更何況聖旨已下,吳憂也無法拒絕,他這麽說就是把兩任欽差的死栽贓給宇文家。
沒人站出來替宇文家說話,群臣都察覺到苗頭不對,暗罵吳憂心狠手辣的同時,閉口不言,這是掉腦袋的大罪,誰敢瞎摻和?隻要不落井下石,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吳憂死和不死,有著天壤之別,如果吳憂被殺,眾人還會替宇文家求情,現在吳憂沒有死,那情況完全不同。
別人不站出來,三皇子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父皇,吳大人所言極是,前兩任欽差死了,現在吳大人又遭如此橫禍,兒臣也懷疑是宇文家所為。”
三皇子可不是在替吳憂說話,其一,他要脫身,前兩任欽差的死,就是他和上官白一手策劃,現在有人頂罪,他心裏樂開了花;
其二,就是打壓宇文氏,不管六皇子有沒有爭儲的想法,宇文氏不為他所用,能有狠狠的踩上一腳機會,他豈會錯過。
六皇子早料到了這一點,也提醒過宇文靜,隻是宇文靜沒有想到宇文衝敗的如此之快,才耽擱了一天的功夫,就被吳憂提了出來。
“陛下,宇文家絕對不敢刺殺欽差,請陛下明查。”
看著下跪的宇文靜,夏皇冷哼一聲:“不敢?天子腳下,敢追殺朝臣,還有什麽事情是宇文家不敢做的?”
在京都城犯事很嚴重,但在城外隻要小心一些,不曝光出來,很容易處理,但是吳憂被追殺一事已經擺在了明麵上,那事情就嚴重了。
吳憂順著夏皇的話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如果不嚴懲,將來群臣出城,豈不人人自危?”
無恥。
原本看熱鬧的群臣在心裏暗罵,不過不得不站出來說話:“請陛下嚴懲。”
雖然他們在心裏暗罵吳憂,但是吳憂這話確實是為了他們著想,誰還沒有政敵,如果不嚴懲宇文家,若人人效仿,將來他們出城將提心吊膽。
宇文家被孤立了,哪怕與宇文家關係不錯的人,也不敢站出來維護宇文家。
大勢已去。
夏皇也被吳憂的模樣驚到了,他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關切道:“吳愛卿,可曾受傷?”
沒等吳憂迴話,夏皇連忙道:“快宣太醫。”
無視群臣異樣的目光,吳憂大倒苦水,似乎是要把受到了委屈全部傾泄而出:“陛下,東城外發生了一起命案,臣查案離城遠了些,誰知道宇文家直接派兵一路追殺,要不是臣運氣好,隻怕現在已經屍首異處,死無全屍了。”
在說到宇文家時,吳憂咬牙切齒,還特意加大了嗓音,似乎是怕群臣聽不見。
既然他宇文衝先動了手,吳憂不介意把整個宇文家拖下水。
聞言,宇文靜臉色蒼白,連忙爬了起來:“吳大人,你可不能亂說話,這次是宇文衝他一個人………”
宇文靜辯解的話說了一半,便被夏皇打斷:“先讓孫太醫給吳愛卿診脈,稍後再說不遲。”
此時,孫正義背著藥箱到來,聽到夏皇的話,行了一禮,便來到了吳憂身旁,他被吳憂狼狽的模樣嚇了一跳,定了定神後道:“吳大人,請伸出左手。”
吳憂很是配合的伸出手臂,三根手根搭在手腕處,片刻後鬆開,孫正義對夏皇道:“陛下,吳大人身體無礙。”
這時,宇文靜剛要出口繼續辯解,卻被夏皇搶先一步,興致勃勃道:“吳愛卿,你仔細說說被追殺的過程。”
什麽是默契,這就是,夏皇這是給吳憂添油加醋的說辭,以便收拾宇文家。
“陛下,事情是這樣的…………”聽出夏皇話裏的含義,吳憂豈會錯過這個機會,於是,把追殺的兇險放大百倍來說,聽的宇文靜冷汗如雨下。
孫正義給吳憂把完脈之後,並沒有退去,因為還有傷員,他第一個診治的正是宇文衝。
宇文衝醒來時,正聽見吳憂口若懸河,謊話連篇:“臣被宇文衝追殺進樹林後,可謂是九死一生,他趁臣熟睡之時,欲偷襲臣,一丈長的大刀直接朝臣的腦袋砍了下來,可謂是心狠手辣,下手毫不留情,好在臣及時醒來,險險躲過,臣的狼狽模樣就是宇文衝造成的,臣與他交手幾百迴合後,宇文衝久久取不下臣的首級,大怒,一刀砍在篝火之上,引發了上山,臣,臣趁亂逃得一命。”
吳憂有說書的技能,這個時候不狠狠的踩宇文家一腳,簡直沒有天理。
他有聲有色的描述,聽的夏皇津津有味,聽的群臣麵色複雜。
他怎麽不死?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
對夏皇而言,隻要有足夠的理由給宇文家定罪即可,至於山火,吳憂一並栽贓給了宇文衝。
宇文靜幾次想打斷吳憂的話,都被吳憂擠兌了迴去,根本不給他說話的機會。
吳憂根本不認識宇文靜,這個時候誰說話,他都擠兌迴去,不給任何人打斷的機會。
噗………
躺在地上的宇文衝聽見了吳憂的話,口噴鮮血,當場死去。
“陛下,此人已死。”孫正義把了把脈後,說道。
“嗯。”夏皇隻點了點頭,便有侍衛上前將人抬了出去。
宇文衝被火燒的很慘,頭發眉頭胡須光禿禿的,全身黑黢黢的,仿若黑炭,除了吳憂幾人,無人識得。
“對了,宇文衝何在?”夏皇隨口問了一句。
吳憂嗬嗬一笑:“陛下,宇文衝剛剛被抬走了。”
“什麽?”宇文靜一驚,欲追出去,隻不過他被吳憂攔住了去路:“這位大人,人已經死了,你節哀順變。”
吳憂這麽做當然不是安慰宇文靜,對宇文衝這麽關心,此人定然和宇文衝關係不淺,吳憂之所以攔住他,當然為了後麵的重頭戲。
“你要如何?”宇文靜看向吳憂冷冷道。
這時,彭有牛開口說道:“他叫宇文靜,是宇文衝的堂兄。”
吳憂投去了一個感謝的眼神後,對夏皇道:“陛下,前兩任欽差死了,現在臣又遇到了追殺,依臣看南下之行還是算了吧,臣還想多活幾年。”
此話並非是拒絕南下,更何況聖旨已下,吳憂也無法拒絕,他這麽說就是把兩任欽差的死栽贓給宇文家。
沒人站出來替宇文家說話,群臣都察覺到苗頭不對,暗罵吳憂心狠手辣的同時,閉口不言,這是掉腦袋的大罪,誰敢瞎摻和?隻要不落井下石,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
吳憂死和不死,有著天壤之別,如果吳憂被殺,眾人還會替宇文家求情,現在吳憂沒有死,那情況完全不同。
別人不站出來,三皇子可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父皇,吳大人所言極是,前兩任欽差死了,現在吳大人又遭如此橫禍,兒臣也懷疑是宇文家所為。”
三皇子可不是在替吳憂說話,其一,他要脫身,前兩任欽差的死,就是他和上官白一手策劃,現在有人頂罪,他心裏樂開了花;
其二,就是打壓宇文氏,不管六皇子有沒有爭儲的想法,宇文氏不為他所用,能有狠狠的踩上一腳機會,他豈會錯過。
六皇子早料到了這一點,也提醒過宇文靜,隻是宇文靜沒有想到宇文衝敗的如此之快,才耽擱了一天的功夫,就被吳憂提了出來。
“陛下,宇文家絕對不敢刺殺欽差,請陛下明查。”
看著下跪的宇文靜,夏皇冷哼一聲:“不敢?天子腳下,敢追殺朝臣,還有什麽事情是宇文家不敢做的?”
在京都城犯事很嚴重,但在城外隻要小心一些,不曝光出來,很容易處理,但是吳憂被追殺一事已經擺在了明麵上,那事情就嚴重了。
吳憂順著夏皇的話說道:“陛下所言極是,如果不嚴懲,將來群臣出城,豈不人人自危?”
無恥。
原本看熱鬧的群臣在心裏暗罵,不過不得不站出來說話:“請陛下嚴懲。”
雖然他們在心裏暗罵吳憂,但是吳憂這話確實是為了他們著想,誰還沒有政敵,如果不嚴懲宇文家,若人人效仿,將來他們出城將提心吊膽。
宇文家被孤立了,哪怕與宇文家關係不錯的人,也不敢站出來維護宇文家。
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