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紙幣,穿越者用了都說好,並不是什麽難以想到的問題。


    甚至都不需要穿越,“隻要”再過個幾百年,商品經濟再發育一會兒,到了宋元時期,紙幣就自然出現了。


    可是為什麽到了後來,華夏又放棄了成本低廉、便於攜帶的紙幣,重新擁抱銀本位呢?


    是因為不喜歡嗎?


    “因為信用,是紙幣最重要的部分。


    “信用如果破產,這些花花綠綠的紙就和廢紙無異了。”


    李明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三位封建老哥灌輸著這個思想。


    作為花錢的一方,政府永遠都是有濫發紙幣的衝動的。


    畢竟開動印鈔機就能“購買”百姓的勞動成果,這通脹稅收得多爽啊。


    結果就是,古典金屬貨幣時期的長期通貨緊縮是解決了。


    直接給幹成惡性通貨膨脹了。


    貨幣信用、連帶著朝廷信用,全部灰飛煙滅。


    “要讓老百姓接受紙幣,不是朝廷出個告示、衙門硬逼就能成的。”


    否則哈耶克的大手就要扇你臉了……李明在心裏嘀咕一句。


    “所以,糧食是要發的,不發不行。


    “但不是直接發到百姓手上,而要百姓用手裏的紙幣來換。


    “讓他們形成用紙換米的習慣,下意識地將這些紙片和糧食聯係在一起,就算成功一半了。”


    李明停了一停,讓聽講的三人有時間在腦子裏過一過。


    到這一步為止,紙幣嚴格說起來還不能算“錢”,而隻能說是“糧票”。


    畢竟這是世界上的第一款紙幣,要循序漸進,不要像李二那樣太激進。


    長孫無忌同學積極提問:


    “老百姓手裏的……紙幣從哪裏來?”


    “朝廷發給他們。”李明不假思索道:


    “反正本來就是要開倉放糧,免費賑濟的。


    “何不趁此機會,推廣紙幣的使用?


    “這樣市民的饑荒也緩解了,紙幣也推廣開了,雙贏,何樂而不為?”


    與會的三人紛紛點頭,覺得這種一魚兩吃的方法太有李明的特點了。


    “所以,紙幣就相當於糧食,相當於是錢,如何發放就很有講究……”


    房玄齡輕捋胡須,很快就意識到了實際執行中可能會遇到的關鍵問題。


    畢竟現在大家都沒有手機,沒辦法給每個賬號發消費券。


    像開倉放糧那樣發放吧,一開始肯定沒幾個人來拿,後麵大家又會哄搶,資源怎麽分配都不均衡。


    “這就是我把二位請來的原因。”


    李明看著座下的兩根支柱:


    “在遼東,我們一般會根據戶籍,挨家挨戶地敲門,確保把糧票塞到每一戶人家的手裏。


    “荒蠻之地都能做到這一步,對京中首善之都來說,應該不難吧?”


    長孫無忌嘴角抽搐,一想到這成堆的活就頭大。


    房玄齡則也是經曆多了,對此毫不意外。


    李明繼續說道:


    “讓百姓憑票到官方糧倉來領糧食,排隊領取,這又能占用他們的時間,讓他們沒有時間精力在城裏鬧事。”


    三人同時嘴角一抽。


    論出壞招,還真是無人能出這小子其右的……


    “到了這一步,紙幣就已經初步具備了一定的金融屬性,民間會用這東西來進行有限的交易了。


    “但衙門發的賑濟糧價值有限,這樣所釋放的紙幣總值相應的也就有限,還是無法支撐起日常交易的需求。”


    李明繼續推演道:


    “下一步,衙門對官員、衙役、仆從支付的薪俸,也一概改為紙幣支付,向市場投放更多的紙幣。”


    古代社會就是麻煩,金融業幾乎沒有。


    想濫發紙幣都沒有渠道,還得通過各種門路,想方設法地發到百姓手裏。


    哪像現在,往銀行一撂了事。


    長孫無忌幾乎立刻跳起來反對:


    “慎重啊!”


    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就要求“慎重”了。


    因為他也是百官之一,他也要拿紙麵工資的。


    萬一這一計劃失敗,紙幣終究是成了廢紙,那不就意味著自己幾個月白幹了?


    還是實物貨幣和米糧布帛拿著安心……


    “如果自己不做表率,如何讓百姓信服?”李明毫不留情地斥責:


    “倘若這危機解決不了,舅舅你也別領俸祿了,直接致仕養老得了。”


    長孫無忌被訓斥得麵紅耳赤,委屈地望向上座的陛下。


    皇帝陛下也是怒目圓睜地瞪著自己的大舅哥:


    “能者上,不能者下,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現在解決錢荒是朝廷的頭等要務,一切都要為大計讓道。


    長孫無忌徹底意識到,自己已經拗不過李明大腿了,悻悻地閉嘴。


    房玄齡卻從李明的迴答中,聽出了另一個問題:


    “那紙幣的金額、規格、發放規模,應該如何量定呢?”


    李明迴答道:


    “參考曆年銅錢的鑄造規模,先與長安城中流通的開元通寶大致總量一一對應吧,後續根據市場反饋再做微調。


    “多了便是惡錢,百姓不收。少了便又會發生錢荒。


    “紙上可以印不同的麵值,一文、兩文到一貫、兩貫,方便大額小額貿易。”


    李世民聽得極為專注,最後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


    “百姓若還是不認紙幣,售貨的商人若還是青睞銅錢,那該怎麽辦?”


    對此,李明的答案也很簡單:


    “那就讓他們用。”


    三人麵麵相覷,有點沒跟上李明的思路。


    “不但要準許百姓用銅錢,朝廷還應該設立專門的錢莊,準許他們用紙幣兌換實體銅錢,一比一兌換。


    “銅錢的原材料,就用那批李世績從絳州運來的銅。”


    李明解釋道:


    “這就是為什麽我希望暫時拖欠軍隊軍餉的原因。”


    三人還是沒有完全明白。


    李世民直截了當地指出核心問題:


    “既然都以紙幣代銅錢了,為什麽還要允許百姓用紙片來換取朝廷手中的銅呢?”


    “因為準許自由兌換,才是朝廷建立紙幣信用的最重要一步。”李明仔細解釋道:


    “朝廷隻有願意付出真金白銀,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


    “而站在普通民眾的立場,他們隻有意識到,自己隨時可以有一條後路可走,萬一紙幣真的換不了貨物,還可以隨時兌換成銅錢。


    “那他們才敢放心大膽地收取、消費、儲存紙幣,紙幣才能在市場上流通開來,那樣,才能真正地減少市場對銅錢的需求量。”


    貨幣信用是一長串鏈條,要市場上的每一個參與主體都相信它有價值,它才真的有價值。


    因此,哪一個環節都不能掉鏈子,一定要讓市場參與者對紙幣充滿信心,不亞於金屬貨幣。


    隻要稍微有一點不信任,就可能發生鏈式反應,導致紙幣不被認可,徹底淪為廢紙。


    所以,在紙幣誕生的初期,官方使用貴金屬背書是十分重要的。


    宋朝在剛發明交子的時候,也是允許紙幣與銅錢自由兌換的,所以發行過程十分順利。


    而到後來,朝廷耍賴不讓兌換迴銅幣了,交子的價值瞬間歸零。


    “徙木立信,同此道理。”


    李世民點頭表示認可。


    雖然紙幣麵上是個新東西,但內核還是與市場流通的銅錢一一對應的代幣。


    所以這位明君很快就能理解其中的竅門。


    “是這樣麽……”


    長孫無忌總覺得這裏麵有問題,但又說不上來,一臉便秘的表情。


    房玄齡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這位和自己打擂台多年的同僚,歎了口氣,替他把問題問了出來:


    “殿下提出,以絳州那批的銅礦為本錢,開放給百姓自由兌換。


    “可那批銅數量有限,或許能應付軍隊一個月的軍餉,可是絕對不足以覆蓋長安城內的日常交易所需。


    “也就是說,我們的銅錢是不夠百姓們拿紙來換的。”


    “對對對!我也有這方麵的疑問。”老房替他說了想說的話,長孫無忌立刻有種通暢的感覺。


    李世民一琢磨,也對這個說法深以為然,自己欠考慮了。


    他覺得自己被李明這小子一通話術,帶進了溝裏:


    “歸根結底,這起危機的起因就是銅鐵不夠。


    “你先用紙片代替銅錢,又以銅錢兌換百姓手裏的紙片,這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市麵上的錢實質上就是絳州的那一點兒銅,還是不夠啊。”


    李明對此不置可否:


    “在特殊情況下,當所有人都去擠兌銅錢的時候,是會發生這種情況的。


    “但在正常情況下,這是不太可能發生的,總有人會在手中保留一部分紙幣。


    “有的是為了交易,因為紙幣確實很便利,又不容易被偷。有的則純粹是忘了。


    “這一部分紙幣,就是我們以絳州的銅為準備金,所憑空創造出來的貨幣。”


    什麽什麽什麽……


    怎麽就“憑空創造”貨幣了?


    然後,他們仨就聽著李明叨叨叨地講著什麽“貨幣乘數”、“部分準備金製度”、“信用貨幣”什麽的,享受著知識滑過大腦皮層不留痕跡的感覺。


    “如此這般這般如此,聽懂了嗎?”李明老師敲黑板。


    三人點頭:“懂了。”


    看著三張睿智的臉,李明不禁嘴角抽動。


    真是見了鬼了,你們懂了個甚麽!連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麽……


    他決定換個說法:


    “玄齡公,你知道我們為什麽要設立錢莊嗎?”


    房玄齡略一遲疑:


    “為了兌換銅錢?”


    李明:“不,是為了讓大家以為能兌換銅錢。”


    房玄齡:“讓朝廷命官?”


    李明:“讓老百姓,百官知道我們兌不出那麽多錢。”


    全程旁聽的長孫無忌再次肅然起敬。


    好家夥,用奸黨來形容你們十四黨真是委屈“奸黨”這個詞了。


    三人中,還得是李二的領悟力最強。


    他突然開竅了:


    “也就是說,隻要我們忽悠百姓忽悠得很成功,可以一文銅錢不花,我們想印多少紙幣,百姓就能接受多少?”


    到底是既管賺錢又管花錢的一把手,一下子就抓住了關鍵。


    “不是忽悠,是信用。而且如果無節製地印錢,信用就沒了,紙幣就不值錢了。


    “不過理論上,確實可以一文銅錢都不花。”


    李明答道。


    李世民覺得很神奇:


    “隻用紙片……真的能解決這些問題?糧食,銅鐵……”


    “糧食本來就是充足的,隻要用其他形式的‘錢’來替代它的交易職能,糧食迴歸消費品的本源,就仍然是充足的。”


    李明說道:


    “至於銅鐵,也是同樣的道理。


    “雖然有人人為製造了短缺,但他再有能耐,也不可能壟斷全國的礦石。


    “銅鐵其實並不缺乏,或者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麽缺乏。


    “是因為那人的操作,導致銅鐵價格短時間上漲,致使大家都捂貨惜售,惡性循環之下,才造成了這次的銅鐵短缺和錢荒。”


    有理有據,三人紛紛點頭。


    “也就是說,隻要用紙替代了銅,銅的價格就會平抑,那些囤積銅和銅錢的奸商和市民,就會將手裏的貨拋售出去……”長孫無忌有點懂了。


    李明點頭道:


    “這樣一來,銅也好,鐵也罷,還是其他的金屬,就又會重新進入市場流通,價格逐漸恢複正常。


    “銅鐵危機就能如此解決,銅錢也能恢複正常使用了。”


    一時之間,書房鴉雀無聲。


    隻需印一些紙,就能解決問題焦頭爛額的問題,這是他們怎麽也不敢想象的。


    如果在今天以前,有人這麽向他們拍胸脯保證,他們一定以為那人瘋了。


    但經過李明這一通推演以後,他們覺得自己瘋了。


    他們居然被說服了,他們居然也認為,這樣做有戲!


    更重要的是,李明掰開了揉碎了,向他們詳細解釋了這起所謂“經濟危機”的實質。


    讓這樣一起不可名狀、無可辨認的詭異危機,徹底現出了原形。


    一切恐懼源於未知。


    在認清了它的真麵貌以後,他們又有了與之搏鬥的勇氣。


    “所以,這一場無來由、無基礎、無道理、憑空刮起的危機,實則是因世人的謹慎、恐慌、貪欲而起?


    “而這些虛無縹緲的情感,又會被寄托到一張同樣虛無的紙片上,從而又憑空將這起危機解除?”


    李世民不禁大為感慨。


    揭開浮在表麵的、讓人半懂不懂的“經濟學”概念。


    本質上,還是人性。


    人性實在太複雜了。


    在因緣巧合的契機之下,各方從各自的理性立場出發,為爭取最大的利益,卻共同催生出了這場不理性的、損害所有人利益的危機。


    這是統治者最害怕出現的情況,簡直把社會擰成了一團解不開理還亂的毛線團。


    李明卻能看透這一切。


    還另辟蹊徑地提出了如此……不拘一格的解決之道,反向利用人性的弱點,將一係列連鎖反應所造成的下墜螺旋硬生生止住!


    沒有對人性深入骨髓的理解,是絕對做不到的……


    “你是怎麽想到這主意的?”李世民忍不住問。


    因為紙幣在我這個時代都快被淘汰的了,連老太太買菜都不用這老古董……李明忍住吐槽的欲望,看著父皇的雙眼,真誠地說:


    “我自己琢磨的。”


    李二震驚。


    “我原來一直在和這種家夥作對麽……”長孫無忌有種不現實感。


    自己看都看不明白的政治問題,李明一過眼就得出了解法。


    而在解題之前,李明甚至還預言了這場危機的發生!


    自己卻和其他庸臣一樣,還以為一切風平浪靜,不過是小兒囈語呢!


    “難怪,難怪……”


    難怪短短一年間,十四子能從最不受待見、最頑劣、出身最尷尬的“那位”殿下。


    一躍而成為腳跨遼東與長安兩地權力中樞、最炙手可熱的儲君候選、與陛下並駕齊驅的,殿下……


    他是真的行,真的能治理國家啊!


    “發現自己上錯船了?”


    房玄齡目不斜視,小聲對自己的老對頭說著。


    長孫無忌假裝沒聽見。


    “晚了。”房玄齡嘴角微微勾勒出一個笑容。


    長孫無忌臉色鐵青。


    …………


    不知不覺中,四人討論到了深夜。


    “唿……”李世民長出一口氣。


    有了計劃,有了章法,他心裏頓時有了底。


    他重新恢複了威嚴滿滿的狀態,胸有成竹地掃視一遍:


    “諸位愛卿,還有什麽要補充的嗎?”


    “還有。”李明說道:


    “別忘了這起風波的根因——銅鐵的突然短缺。


    “後期是因為眾人跟風,才造成了這麽大麵積的短缺。


    “但最開始的那一股風,明顯是有人刮起的。”


    長孫無忌撫摸著下巴:


    “不知是奸商囤積貨物,還是在對外走私鐵器。”


    雖然唐朝對外貿易發達,但仍然嚴格禁止鐵器流入草原番邦。


    嗯,遼東對高句麗的鐵器傾銷除外。


    房玄齡立答:


    “臣即刻吩咐各州監市、城防、邊防,稽查囤積居奇等不正當交易,並嚴防鐵器外流。


    “同時下令更官營礦山,嚴查采礦、冶煉、鍛造等各個環節,確保不會流入不法分子手中。”


    李世民這才放心:


    “如此標本兼治,危機可解。


    “方針既定,明日召開大朝會,將任務布置下去,責令各地各級執行。


    “至於由誰牽頭此事,統籌各部。”


    李世民頓了頓。


    錢荒是當今朝廷的頭等大事。


    毫無疑問,能統籌此事者,絕對算得上權傾朝野、大權獨攬了。


    但,不知為什麽,長孫無忌根本打不起勁頭來爭。


    在答案很明顯的情況下,徒勞掙紮隻會讓自己顯得像個小醜。


    “李明,交由你來負責此事。”


    李世民舉重若輕道。


    李明立刻客套了起來:


    “兒臣拜受,為國為民乃天經地義,兒臣隻求略盡綿薄之力,不求父皇封我什麽響當當的名號。”


    他像春節“推辭”紅包一樣,真誠地推辭著功名。


    “……”麵對這乳臭兒又當又立的行為,李世民嘴角抽搐。


    要不是有外人在場,他恨不得給這貪得無厭的臭小子一個腦瓜崩。


    …………


    次日,大朝會。


    經曆連續幾天的007,群臣個個眼眶深陷,搖搖晃晃地上朝來了。


    禦醫在太極殿外隨時待命,以備有哪個老臣撐不住。


    剛進殿,所有人都注意到了一個特殊的布置。


    在陛下的龍榻邊上,還擺著一張小龍榻,幾乎並駕齊驅。


    在禮法,那應該是太子的位置。


    而在今天,在那張小龍榻上,坐著一個讓所有人都意外的身影。


    李明優哉遊哉地靠著小龍榻的扶手,向目瞪口呆的大臣們露出一個從容的笑容:


    “諸位愛卿,免禮平身。”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