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你們說,國舅……謀反?”


    李治麵無表情地看向下首。


    立政殿的書房裏群臣林立,都是舉報長孫無忌的重臣,竟讓寬敞的禦書房也顯得局促起來。


    前來告狀的大臣們都看向了一個方向,是李世民、李治兩朝的密探頭子,張亮。


    “是的殿下。”


    張亮當仁不讓地第一個開口,信誓旦旦地說:


    “接多名閣僚舉報,經密探徹查,查實發現長孫無忌與妖僧玄奘合謀,計劃在下個月的清明祈福佛法大會上行刺殿下,自立為帝。”


    李治張了張嘴,感覺每個字都充滿了槽點。


    是,他確實懷疑長孫無忌在挑戰自己、架空自己,乃至與東北的某位節度使暗通款曲。


    但你要說國舅已經快進到要另立門戶了,李治覺得這還是太極端了。


    先不說長孫無忌就不是當帶頭大哥的性格,也不說甥舅之間的親情什麽的。


    單從客觀證據來看,京城及周邊的軍隊都沒有出現異動,尤其是禁軍都還好端端地窩在營裏,在李治本人的嚴防死守下,沒有和任何官員有過任何接觸。


    拳頭都被牢牢綁著,長孫無忌怎麽反?


    真當造反是“禿驢一怒”就能搞定的兒戲了?


    李治深吸一口氣,再問一遍:


    “消息來源可靠嗎?”


    “可靠!從妖僧玄奘之前掛單下榻的歸元寺,我們搜出了他和長孫無忌串通的證據!”


    這次說話的是李治的另一位心腹,“笑裏藏刀”典故的來源,李義府。


    “是一個金枕頭!”


    看著手下大臣們胸有成竹的表情,李治也不好當麵駁他們的麵子,耐著性子問:


    “金枕頭和謀反有什麽關係?”


    “因為那是陛下禦賜給長孫家的金枕。”李義府拖長了調子:


    “長孫無忌的長子長孫衝,乃是嫡長公主、長樂公主的駙馬。


    “這個枕頭出現在玄奘的下榻之處,就說明那妖僧與公主有染,說明妖僧與長孫無忌有勾連,他們必然是想造反!”


    這番發言簡直比張亮的推理還要逆天,已經屬於每個字拚起來就看不懂的範疇了。


    然而,對如此明顯的問題言論,過來告狀的群臣卻言之鑿鑿地附議:


    “是啊沒錯啊!”


    “請殿下及早處置,以免生禍!”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殿下不可拘泥於甥舅情誼啊!”


    “那妖僧必是西域的細作,應當腰斬!”


    李治目瞪口呆地聽著這些能臣幹吏說出的荒唐之言,一時不知有問題的是他們還是自己。


    一個成語在他腦海裏逐漸清晰了起來——


    指鹿為馬!


    李治這才苦澀地意識到,原來醉心於爭權奪利的不僅是長孫無忌,還是長孫無忌以外的幾乎所有重臣!


    他們就像鯊魚,嗅到了攝政有意限製國舅權力的氣息,但要麽錯誤地將攝政的意圖擴大化,要麽故意借題發揮。


    總之,幾撥人各懷鬼胎,共同炮製出了這場荒唐透頂的所謂“謀反案”。


    李治意識到,自己玩脫了。


    他本想借玄奘這個小題,小小地敲打敲打長孫無忌,點到即止即可。


    沒想到被其他大臣抓住了機會,狠狠地小題大做了一番。


    事情鬧到這份上,牽動了這麽多大臣,已經超出了李治的控製。


    “殿下,下決斷吧!”群臣步步緊逼。


    “我……”李治支支吾吾,迷茫地看著自己名義上的臣下。


    他們有的是真心認為長孫無忌禍國殃民、自以為在配合攝政清除餘毒,有意在翦除大司空及其黨羽,還有的更是想借這個東風規訓一下李治本人。


    但是,望著台下的袞袞諸公,人人都是一張憂國憂民的悲憤臉,李治分不清,真的分不清啊!


    不過他有一點是能拎得清的,那就是——


    不管長孫無忌是不是真的造反,都不能遂了大臣們的願把他給辦了。


    否則自己這個攝政,就要被臣下給騎到脖子上了!


    “我……覺得此事應當再議。嗯,對,我自有安排,退下吧!”


    李治勉強地揮退眾臣。


    麵對群臣的集體意見,現在的他隻能使出拖延戰術,並沒有能力強勢拒絕。


    大臣們離開後,李治一個人坐在靜靜的書房裏發呆。


    事情的發展,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料。


    自己小小的一次敲打,居然演變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政治風暴,且有愈演愈烈、不死不休之勢。


    雖說貞觀群臣都是單純為國盡忠而生的,但他們也不是白蓮花,更不是隨便李治使喚的提線木偶。


    這些大臣隨便挑一個放到其他朝代,都是能經世治國、獨當一麵的王佐之才。


    同擠在一個朝堂之下,他們不內鬥才是咄咄怪事,偶爾鬥鬥坐在龍榻上的那位也未嚐不可。


    雖然他們爭權未必是出於私利,不少人是真的出自公心,真心認為“肉食者菜,放開讓我來”。


    但從結果上,他們都對皇權構成了不小的挑戰。


    要想管理好他們,需要一位有著絕對權威的領袖。


    “我不是這塊料啊……”


    李治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


    他不像父皇,能憑借軍功和威望壓服眾臣。


    他更不像李明,有能力也有勇氣推倒重來、另起爐灶,從零建立起一套一杆子捅到底的行政體係,可以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而李治雖然掛著“攝政”的名頭,麵對強勢的大臣卻處於下風。


    因為在治理國家上,他對眾臣的依賴頗多,反而有點被要挾的意思。


    況且這些大臣背後都是根深蒂固的各大豪族,李治未必動得了他們。


    他連李泰殘黨都一個也沒有清洗掉,談何控製?


    和那兩位傑出的榜樣相比,自己簡直就是一個劉阿鬥,一介庸庸碌碌的守成之君而已。


    而在麵臨一東一西、兩個北方強敵之時,劉阿鬥顯然是支撐不久的。


    …………


    接下來的一段日子,長安波瀾不驚,平靜得就像台風眼一樣。


    官員們照例每天上朝,當麵尊敬地稱唿長孫無忌一句“大司空閣下”,在背後拚命向李治彈劾,巴不得食其肉寢其皮。


    這讓李治背負了巨大的壓力,為了拖延執行,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行政資源。


    另一方麵,從前線傳來的情報也是一天比一天明朗了,讓李治明明白白地感受到強度。


    東北方向,李明按部就班地蠶食著中原。


    在大河南岸站穩腳跟後,他並沒有急著溯大河而上、進犯東都洛陽,與李治發生正麵衝突。


    而是奉行翦除周邊的政策,繼續向南,把觸手伸到了淮水北岸的亳州一帶,穩步而堅定地削弱著李治的統治基礎。


    西北方向,神秘的新突厥也沒有閑著,一直把兵鋒推到了涼州城下。


    兩邊都旗幟鮮明地打出了旗號,一個是大唐正朔後繼、死裏逃生的監國,另一個是大唐正朔本朔、死裏逃生的陛下。


    兩個外族占大頭的政權,都不約而同地爭起了大唐正統,讓大唐的各位有一種劉淵在世的魔幻感。


    與此同時,坊間也興起了稀奇古怪的傳聞,什麽監國殿下被李泰殺死三天後複活啦,什麽陛下重傷被野狼所救啦,傳得一個比一個離譜。


    過程雖然魔幻,但是這些傳言的結果倒是很具有現實意義,那就是——


    李明和李世民都還活著,而且已經在班師迴朝的路上了!


    類似稀奇古怪的消息滿天飛,長安以及各地州府不論官方還是民間,都發生了極大的混亂。


    兩位貴人生死下落,看客們能吵上一整天。如果兩位貴人還活著,是投還是不投,又能吵上一整晚。


    李世民和李明雖然各有各的魅力,但是李治也不是沒有擁躉。


    畢竟李治是唯一一個沒有被外部勢力幹涉的統治者。


    至於他的其他競爭者,李泰勾結薛延陀,李世民統合突厥。


    李明就不說了,他的手底下要麽是左一句“天無二日,我心中隻有殿下一個太陽”、右一句“殿下的恩情還不完”的,性格有些軸的高句麗人。


    要麽是比異族還要可惡的“異端”河北人。


    對他們來說,李治殿下是唯一的選擇了。


    而民間的混亂,自然也傳導到了朝堂之上。


    在平靜的表麵,各大家族關起門來打著自己的算盤。


    …………


    趙國公府,傍晚時分。


    長孫無忌吃著小菜,酌著小酒,頗為怡然自得。


    在被好外甥李治借一個禿驢的名義當頭一棒後,他的心徹底涼了。


    累了,毀滅吧。


    擺爛一時爽,刹那天地寬。


    這風雨飄搖的長安朝廷誰愛管誰管,我反正現在過得很爽。


    就在長孫無忌有點開悟的時候,下人來報:


    “夔州長史狄知遜求見。”


    “夔州的長史?”長孫無忌有些驚訝,不亞於跨國公司董事長被公司裏的掃地大爺求見。


    文官之首和一個地方王府的僚屬,級別差得有億點大。


    家仆看著主家發蒙的表情,機靈地接上一句:


    “奴這就去迴絕他。”


    “不必。”長孫無忌擺擺手。


    事出反常必有妖,長史怎麽說也是“體製內”,不會無知到大晚上沒事就去敲頂頭上司家門。


    有情況。


    “請他進來吧。”


    沒讓大司空多等,狄知遜低著頭、邁著小碎步,亦步亦趨地進了正堂。


    在狄知遜的背後,跟著一位十來歲的少年,和長孫延差不多年紀,倒是昂首闊步,並不怯場。


    長孫無忌更疑惑了。


    他兒子?一個下下級不但大晚上拜訪頂頭上司,還帶上了他兒子?


    這算什麽意思,托孤?


    可看那狄知遜畏畏縮縮的窩囊樣,也不像是這麽不知分寸的家夥啊。


    長孫無忌便沒好氣地問:


    “狄上佐,你不在夔州輔佐鄭王李元懿,來長安幹什麽?”


    “呃,這……”


    犬父狄知遜吞吞吐吐的,悄悄扯了扯虎子的衣袖:


    “是你讓我來的,你向大司空匯報。”


    長孫無忌眉頭皺得更緊了,把目光投向了下屬的兒子身上。


    那位少年不卑不亢地行了一禮,道:


    “我是狄仁傑,曾與長孫延同拜在孔穎達先生的門下。”


    李明的狐朋狗友……長孫無忌第一時間在心裏給出了判斷,不過對小夥子的觀感倒是不差。


    相比戰戰兢兢的犬父,狄仁傑落落大方得多。


    跟著李明混的大小夥伴們,不管之前的性格如何,時間長了都會被同化成這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而且狄仁傑的名字,長孫無忌也聽好大孫長孫延念叨過好幾遍,這位“傑哥”都是以智者的形象出現的。


    是李明讓他來的?想向我傳達什麽信息?


    就在長孫無忌心裏犯嘀咕的時候,狄仁傑開口了:


    “大司空閣下,你怎麽還在這兒優哉遊哉的?不知道自己已經命懸一線了嗎?”


    長孫無忌:“?!”


    …………


    狄仁傑有條不紊地講述著各級官員向李治施壓、要求李治嚴懲逆賊長孫無忌的事實。


    長孫無忌專注地聽著,全程沒有打斷。


    他也是有自己的信息渠道的,雖然未知事情全貌,但狄仁傑所透露的細節,和他所知的情況基本吻合。


    這就為狄仁傑所說的真實性提供了一定的佐證。


    至於這少年的情報從何而來,多問就不禮貌了,李明肯定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而且肯定強大得多。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


    狄仁傑很有明氏特色地結了尾,便住了口,不多說一句話。


    他的犬父狄知遜早已冷汗涔涔,訝異地看著自己的虎子,表情不像是裝的。


    長孫無忌麵沉如水,緩緩地摸著下巴許久,開口問:


    “是監國殿下讓你告訴我的?”


    狄仁傑搖頭:


    “信件往返要個把月,如果等明哥的消息,那時候你的墳頭草都三尺長了。”


    “咳咳!”狄知遜嚇得拚命幹咳。


    長孫無忌的臉色愈發陰沉。


    “不過。”狄仁傑滿不在意地繼續補充道:


    “明哥確實特別交待過我,讓我關注著大司空的情況。若攝政殿下要殺司空,讓我給你提個醒。”


    長孫無忌十分詫異:


    “監國知道攝政要對我不利?”


    狄仁傑點頭:“是的。”


    長孫無忌追問:“他是算命的?”


    狄仁傑聳聳肩:“這我就不知道了。”


    嘶……長孫無忌長長地吸了一口氣。


    李明知道李治要殺長孫無忌,純粹是因為曆史上的唐高宗就是這麽幹的。


    但是長孫無忌不知道這條發生在未來的曆史小常識啊。


    “難道李治早就表現出了要殺我的意思,被李明給發現了,所以早早就算到這一天?”


    長孫無忌心裏直打著鼓,思緒一團亂。


    拿一個外來的和尚找當今國舅的茬,這小題大做的操作確實值得警惕。


    曆史上宮廷的知名大案,都是從一樁小事開始發酵的。


    畢竟事情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當權者對臣下的敵意。


    很明顯,李治對他這個國舅的敵意幾乎是不加掩飾的,把他從核心一腳踹到了邊緣。


    加上最近朝堂政敵在背後對他的瘋狂攻訐……


    長孫無忌呆坐半晌,緩緩收攏了思緒,沉靜地問狄仁傑:


    “消息你帶到了,接下去你,或者說李明,打算怎麽做?”


    態度就像是對待一位同齡的官場老油子,而不像是在和一個孩子說話。


    狄知遜舔了舔嘴,緊張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


    狄仁傑早有預備:


    “明哥還交待過我,若大司空想移居遼東,我可以從中協助。”


    這迴答雖然沒有出乎長孫無忌的意料,但仍然讓他感懷萬千。


    自己對親外甥李承乾和李治撲心撲肝,結果換來的是一次次背刺。


    而自己屢次刁難坑害的便宜外甥李明,卻在自己落難的時候伸出了援手!


    長孫無忌沉默了一會兒,問:


    “監國殿下願意幫助微臣,是因為長孫延的緣故嗎?”


    狄仁傑下意識地想點頭。


    但他想起了李明的交代,硬是把腦袋掰了迴去,露出一個“你懂的”微笑:


    “不,是因為明哥認為大司空有經緯天下的才幹,若就此隕落著實可惜。”


    經緯天下……遠離政治核心已久的長孫無忌,不禁有些恍惚。


    他當然能聽明白這其中的潛台詞——


    李明不但要撈他出來,還要委以重任!


    是繼續留在長安被邊緣化,擔驚受怕哪天鍘刀落在頭上。


    還是出奔遼東,重迴核心決策層。


    這是個需要思考的問題嗎?


    長孫無忌沒有片刻思索,鄭重地向狄仁傑躬身作揖。


    “謝過狄家小郎君,為我這老朽指了條明路。”


    被大領導拜謝,狄知遜不由得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議地看著自家的虎子。


    狄仁傑也明顯地鬆了口氣。


    “不過——”長孫無忌又說道“。


    “有一人因我無端受了牽連,希望小郎君也能助他脫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吃不起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吃不起肉肉並收藏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