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李明,你老子我來了!
大唐:父皇,我能辭職嗎 作者:吃不起肉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放手,放手!小心我告你欺君啊!”
李明憤怒地揮舞小拳拳,好不容易從薛萬徹的魔爪裏掙脫開來,一邊整理被薛萬徹捏亂的衣服,一邊嘟著嘴埋怨那“大不敬”的武將:
“你們薛家好歹也是名門望族,你爹還當過隋朝的左翊衛大將軍,怎麽就生出了你這麽一個粗鄙的兒子?
“你就不怕我向我姑姑丹陽公主告狀嗎?”
丹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同父異母妹,也是薛萬徹的妻子,跟著他一起來到了平州。
薛萬徹沒有和這臭小子玩鬧的心思,嚴肅地甕聲說道:
“你就盡管告狀去吧,公主一定會理解我的。就算她不理解把我休了,我也不能讓你把腦袋探出城牆。”
說著,他用根竹竿支起一個頭盔貼在城牆上,人躲在女牆後邊,向城下發出一聲虎嘯:
“關隴佬!我*你***祖宗!你***死了!”
嗖嗖嗖!
一連串沉悶的聲音,底下射出無數支箭。
雖然沒能射到城牆上,可是弩箭打在夯土牆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聽著還是很滲人的。
薛萬徹收起頭盔,教訓起了不怕死的小陛下:
“你看見了沒?城牆下就是大唐的千軍萬馬,明麵上暗地裏,不知有多少張弓弩正瞄準著你的腦袋!
“如果你腦袋開花了,那一切就全完了!”
李明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放輕鬆~你看,即使他們搬出最強力的床弩,不是也射不到城牆上嗎?
“弩箭器械不像人力拉弓,就算再怎麽加把勁也遠不了一點半點。我都算過的,我們剛好處於唐軍的射程之外。”
說著,他又要把腦袋探出城牆外,對城樓下的大唐府兵開始了口腔體操:
“哎喲喂,京爺您吉祥……”
“你瘋了?!”
薛萬徹趕緊把插標賣首的大明開國皇帝給拖下了城牆,口不擇言:
“你想死別拖累我們!
“你再撩騷下去,萬一把唐軍撩得興頭上來了,真頭腦發熱不管不顧地開衝,你覺得我們頂得住不啦!
“城裏的工事還沒有修完呢!”
老薛說話是真難聽,但那噴薄欲出的忠心,就像他的唾沫星子一樣,噴了李明一臉。
李明扯起老薛的衣角,嫌棄地擦擦臉。
在他倆的身後,精壯漢子們來來往往,十分忙碌。
隻是他們並不是全副甲胄的士兵。
而是民夫工匠。
就是最普通的勞動力,五十水晶一個沒什麽戰鬥力的那種。
他們也並不是忙著作戰,而是在忙著砌磚迭瓦,加固城牆。
除了在兗州城牆上,在兗州城裏也到處都有大明工匠忙碌的身影。
他們或在各要道挖掘陷阱壕溝,或設置鹿角路障,甚至還在給兗州的幾個城門建造甕城,加裝閘門。
如果能順利完工,那兗州將成為不折不扣的要塞城市,防禦力甚至不弱於東都洛陽。
嗯,前提是“順利完工”。
城牆上的幾個工人感覺到了李明和薛萬徹的目光,立馬就露出陽光的笑容,一口大白牙在冬日的暖陽裏格外顯眼。
“陛下,將軍,你們可盡管放心咧!
“咱們工人有力量!那些關隴佬敢打過來,我們就把他們全部推下城牆去!”
說著,還鼓了鼓健碩的二頭肌。
“行吧行吧,注意安全。”
李明製止了工人兄弟的冒險主義行徑。
是的,這就是李明“三路並進,全麵進攻”的真相。
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注水”。
在作戰部隊中,混入大量非作戰人員,起到虛張聲勢的作用,幹擾敵人的判斷。
例如這次中原大戰,又雙叒拿和齊魯挨著的擦腳布兗州開刀,正規軍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兗州城,然後主力部隊趁夜立刻撤出,民工隊伍喬裝進城“換防”。
這個喬裝是很有含金量的,民工人人都穿著具裝鎧甲(反正大明鋼鐵產能過剩),規格不輸正規軍。加上多年挖礦、做工培養出的紀律性,整整齊齊地走個隊列不在話下。
這不就憑空變出來了一支“精銳部隊”嗎?
在短時間內騙過唐軍的眼線斥候綽綽有餘。
這樣,唐軍就會以為這座城被精兵把守,不敢來犯。
而“省”出來的那支真正的明軍,則可以繼續向西轉進,投入到新一輪的攻城戰之中。
而留在兗州城裏的偽裝“部隊”也沒有閑著,立刻就地進行土木作業,增強兗州城防。
畢竟瞞天過海隻是一時的,早晚會被對麵發現。
要想真正守住一座城,將其堡壘化、要塞化,才是關鍵之所在。
而這樣的戰術,在中原各地都在反複上演。
士兵奪城,民工固城,士兵再奪城……如此循環往複,給開戰初期情報尚缺失的唐軍一種“到處都是明軍”的假象。
這是中原方向的劇本,海上的劇本就簡單多了。
反正水軍在李明“真正發力的方向”上也用不上,不如開船南下武裝遊行,做出一副隨時準備登陸的姿勢,給大唐鬆弛的神經緊一緊。
順便在南方老表們麵前耀武揚威一番,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北方艦隊的堅船利炮。
這樣東省一點西摳一點,不就手搓出了兩支“女生自用九九新”的軍隊了嗎?
李明就用這兩支不存在、或者用不著的大軍,給大唐擺了個迷魂陣,讓他們陷入了極大的精神內耗之中。
而這兩路都是佯攻,那麽他真正的主攻方向就很明顯了——
挺進太行山以西!
山西好啊,山西的小米養人啊。
看把晉王李治給養的,壯得厲害,坐三望一,隨時準備接老爹和老哥的班,躺著就能得天下了。
如果把李治的封地給奪了,那小子一定會哭很久吧。
但是山西何其難打,難度不亞於在兩個雞蛋上跳舞——
一個是極其不利的地形,一個是駐紮多年的當地守軍。
大明的主力軍雖然擅長山地作戰,但也不是高達轉世。
以低打高,能啃下已有的守軍實屬不易。
如果大唐還往那兒增派大軍,那就別玩了,趁早寄寄吧。
“所以我必須露出腦袋讓對麵好好看看,我就在中原,不閃不避。”
李明還在努力掙脫薛萬徹的魔爪,一邊解釋:
“我在哪裏,對麵一定以為我的軍隊就跟到哪裏,哪裏就是主攻方向,所以他們的軍隊也一定會集中到哪裏。
“我這是在替李靖他們吸引火力啊!”
唐軍一定做夢都想不到,身為大明的九五至尊,李明居然會主動以身為餌,賣頭支援友軍。
別說唐軍,連友軍薛萬徹也想不到。
他拚命地和這位曾連過好幾屆“看門將軍”、出入宮城禁地如入無人之地的小黃魚,玩著貓捉老鼠遊戲,一邊撕心裂肺地吼著:
“你也適可而止,別刺激了唐軍!兗州城的幾座甕城還沒有修築完畢,新閘門也還沒有安裝妥當!你別讓他們提前盲動,功虧一簣!”
薛萬徹心裏虛的一批。
整座兗州城真正的戰兵攏共隻有幾十個,全部站在城牆上撐場麵擺造型,其他“士兵”都是玩cosy的工人。
什麽?你問李明陛下的禁軍在哪裏?
膚淺了不是?陛下曾經不是說過,自己隻要在人民之中,就是最安全的嗎?
要什麽禁軍,統統進太行山打仗去!
所以,薛萬徹名義上是個將軍,實際上是個包工頭子,手底下全是土木老哥,發揮工部尚書專長了屬於是。
也得虧兗州作為中原擦腳布,這裏的人早就習慣了唐、明兩邊進進出出,無縫從大唐子民轉變成了大明百姓,府衙也毫不猶豫地交了權。
否則,要是本地的官民搞點事,李明的這點人手還未必鎮得住。
薛萬徹甚至懷疑,隻要兗州的武侯捕快出動,都有足夠的實力把大明開國皇帝給俘虜了。
“就是怕唐軍冒險,所以得由我親自出麵,震懾一下他們。”李明一邊靈活地扭曲著身體,一邊解釋:
“膽子不夠大、放得不夠開,玩什麽空城計啊?”
“瞎扯淡!”
“陛下說的在理。還有,薛將軍請注意言行,陛下不計較不代表你可以肆意妄為。”
一個帶著古怪口音的聲音傳來,終結了這場君臣之間的貓捉老鼠。
是契苾何力。
在草原上被俘虜押送迴平州以後,他沒蹲一天大牢,就被好基友薛萬徹撈了出來。
不過雖然他最後投降了大明,但是這位大唐忠臣也終究不忍心對大唐舉起兵刃,拒絕參軍。
就這樣當了幾個月的無業遊民以後,李明導演的第二次中原大戰開始。
他總算找到了活計,又被薛萬徹好基友拉進了很有前途的建築業,加入了土木老哥的隊伍,跟著小李和老薛一起,來到兗州打灰。
薛萬徹整理好頭冠,忿忿地嘟噥一句:
“我沒有不敬的意思,我這也是為他好……”
“陛下的聖意豈是你能揣測的?”儒家學說入腦的契苾何力打斷道。
在他看來,雖然身在大明心在唐,但皇帝就是皇帝,怎麽能像對待小屁孩一樣對待陛下呢!
“就是就是!我的深遠用意,你這差點被老婆轟下床的粗胚怎麽可能懂。”
李明撣了撣沾滿灰塵的衣衫:
“不讓對麵的唐軍看見我在這裏,不讓他們以為這裏駐屯著大軍、有所忌憚,你猜他們會不會盲動?”
他指了指城下。
唐軍的軍陣密密麻麻,謹慎地站在弓弩的射程之外,不敢越雷池一步。
正如李明所料,他們投鼠忌器,規規矩矩的候在城下。
“可這隻是暫時的局麵,對麵不可能一直這樣乖乖聽話。”
薛萬徹小心翼翼地探出半個腦袋,偷偷瞟了一眼,又趕緊把腦袋藏下去。
“總得有個頭吧,我們難道一直在這兒虛張聲勢,直到被對麵看穿,把我們一鍋端了?”
“不必擔心。”李明胸有成竹道:
“隻要能拖到城防完工,我們的任務就完成啦。
“屆時不需要浪費大軍駐守在此,隻需預留一小部分守備力量,就不用擔心兗州被輕易攻破了。”
李明的這套“明修棧道暗度太行”的戰略看起來很冒險,其實一點也不莽撞。
他其實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如果太行山的戰事不順,那就啟用方案乙,改中原為主攻方向!
以大批民工“狸貓換太子”進駐兗州,就是為了這個備用方案鋪路。
中原的問題,不是在於易攻難守,打下來也占不住嗎?
那就把中原諸州打造成堡壘群,結硬寨打呆仗,用城市化破局!
等到黃河沿岸建起了堅固的堡壘群,屆時,州州是洛陽、處處是潼關,簡直是固若金湯啊!
沒有重炮加持的大唐拿頭打!
這就是李明的大戰略,充分發揮大明的優勢——
那就是,充沛到過剩的產能。
利用海量產能,沿黃河構築一條長城,人為地將易守難攻的地形轉變成銅牆鐵壁,抵消大唐在短期內的軍事優勢!
攻城戰一直是個大難題,不論古今,再精銳的部隊也能被磨得沒脾氣。
有本事,天策上將再連續打出幾波虎牢關之戰唄。
“從全麵進攻到重點進攻,再到碉堡化結硬寨打呆仗,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看對麵如何能招架得住,滅哈哈哈~”
李明站在城樓邊,發出大反派的笑聲。
呃……怎麽感覺這套戰略有種說不出的既視感?
好像很不吉利,會讓自己分分鍾變成物流大隊長……
算了,不去管他,隻要在現階段能管用就好。
“李靖啊,你的頂頭上司已經快賣頭援你了,你可得把太行山給好好爬一遍啊……”
就在李明自言自語地嘀咕的時候,城外的唐軍陣中忽然響起擂擂鼓聲。
“敵人真要莽過來了?!”李明一驚。
薛萬徹和契苾何力皺眉傾聽了一會兒,便同時搖起了頭:
“不是。”
喝!喝!
唐軍跟著鼓聲唿喝起來,氣勢非凡,喊聲震天。
震得兗州城裏的大明工匠驚懼萬分,手裏的錘子都拿不穩了。
“別管外麵,李明陛下都親自站在城頭上了,我們在牆裏的還怕什麽?快幹活!”
工頭一聲唿喝,似是把工人們的魂兒給喊了迴來。
大家重新迴到工作中,幹勁更是高漲。
“他們在幹什麽?”
李明背靠著牆問兩名副將。
老薛和契苾搖搖頭:
“不道啊。”
李明下定決心,一拍大腿:
“看看!”
便轉過了身,透過女牆之間的觀察孔觀察。
隻見城下的唐軍如海潮一般,絲滑地向兩旁退下。
軍陣的正中,是一輛古式的戰車,在將士們眾星拱月的烘托下,極盡威嚴。
李明隻是看了一眼,嘴角就忍不住抽搐。
我靠,該不會……
戰車上,李世民仰起脖子,衝兗州城牆上的某人大喊:
“你老子我來了!還不出城跪迎?”
(本章完)
李明憤怒地揮舞小拳拳,好不容易從薛萬徹的魔爪裏掙脫開來,一邊整理被薛萬徹捏亂的衣服,一邊嘟著嘴埋怨那“大不敬”的武將:
“你們薛家好歹也是名門望族,你爹還當過隋朝的左翊衛大將軍,怎麽就生出了你這麽一個粗鄙的兒子?
“你就不怕我向我姑姑丹陽公主告狀嗎?”
丹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同父異母妹,也是薛萬徹的妻子,跟著他一起來到了平州。
薛萬徹沒有和這臭小子玩鬧的心思,嚴肅地甕聲說道:
“你就盡管告狀去吧,公主一定會理解我的。就算她不理解把我休了,我也不能讓你把腦袋探出城牆。”
說著,他用根竹竿支起一個頭盔貼在城牆上,人躲在女牆後邊,向城下發出一聲虎嘯:
“關隴佬!我*你***祖宗!你***死了!”
嗖嗖嗖!
一連串沉悶的聲音,底下射出無數支箭。
雖然沒能射到城牆上,可是弩箭打在夯土牆上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聽著還是很滲人的。
薛萬徹收起頭盔,教訓起了不怕死的小陛下:
“你看見了沒?城牆下就是大唐的千軍萬馬,明麵上暗地裏,不知有多少張弓弩正瞄準著你的腦袋!
“如果你腦袋開花了,那一切就全完了!”
李明無所謂地擺了擺手:
“放輕鬆~你看,即使他們搬出最強力的床弩,不是也射不到城牆上嗎?
“弩箭器械不像人力拉弓,就算再怎麽加把勁也遠不了一點半點。我都算過的,我們剛好處於唐軍的射程之外。”
說著,他又要把腦袋探出城牆外,對城樓下的大唐府兵開始了口腔體操:
“哎喲喂,京爺您吉祥……”
“你瘋了?!”
薛萬徹趕緊把插標賣首的大明開國皇帝給拖下了城牆,口不擇言:
“你想死別拖累我們!
“你再撩騷下去,萬一把唐軍撩得興頭上來了,真頭腦發熱不管不顧地開衝,你覺得我們頂得住不啦!
“城裏的工事還沒有修完呢!”
老薛說話是真難聽,但那噴薄欲出的忠心,就像他的唾沫星子一樣,噴了李明一臉。
李明扯起老薛的衣角,嫌棄地擦擦臉。
在他倆的身後,精壯漢子們來來往往,十分忙碌。
隻是他們並不是全副甲胄的士兵。
而是民夫工匠。
就是最普通的勞動力,五十水晶一個沒什麽戰鬥力的那種。
他們也並不是忙著作戰,而是在忙著砌磚迭瓦,加固城牆。
除了在兗州城牆上,在兗州城裏也到處都有大明工匠忙碌的身影。
他們或在各要道挖掘陷阱壕溝,或設置鹿角路障,甚至還在給兗州的幾個城門建造甕城,加裝閘門。
如果能順利完工,那兗州將成為不折不扣的要塞城市,防禦力甚至不弱於東都洛陽。
嗯,前提是“順利完工”。
城牆上的幾個工人感覺到了李明和薛萬徹的目光,立馬就露出陽光的笑容,一口大白牙在冬日的暖陽裏格外顯眼。
“陛下,將軍,你們可盡管放心咧!
“咱們工人有力量!那些關隴佬敢打過來,我們就把他們全部推下城牆去!”
說著,還鼓了鼓健碩的二頭肌。
“行吧行吧,注意安全。”
李明製止了工人兄弟的冒險主義行徑。
是的,這就是李明“三路並進,全麵進攻”的真相。
用一個詞概括,那就是“注水”。
在作戰部隊中,混入大量非作戰人員,起到虛張聲勢的作用,幹擾敵人的判斷。
例如這次中原大戰,又雙叒拿和齊魯挨著的擦腳布兗州開刀,正規軍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兗州城,然後主力部隊趁夜立刻撤出,民工隊伍喬裝進城“換防”。
這個喬裝是很有含金量的,民工人人都穿著具裝鎧甲(反正大明鋼鐵產能過剩),規格不輸正規軍。加上多年挖礦、做工培養出的紀律性,整整齊齊地走個隊列不在話下。
這不就憑空變出來了一支“精銳部隊”嗎?
在短時間內騙過唐軍的眼線斥候綽綽有餘。
這樣,唐軍就會以為這座城被精兵把守,不敢來犯。
而“省”出來的那支真正的明軍,則可以繼續向西轉進,投入到新一輪的攻城戰之中。
而留在兗州城裏的偽裝“部隊”也沒有閑著,立刻就地進行土木作業,增強兗州城防。
畢竟瞞天過海隻是一時的,早晚會被對麵發現。
要想真正守住一座城,將其堡壘化、要塞化,才是關鍵之所在。
而這樣的戰術,在中原各地都在反複上演。
士兵奪城,民工固城,士兵再奪城……如此循環往複,給開戰初期情報尚缺失的唐軍一種“到處都是明軍”的假象。
這是中原方向的劇本,海上的劇本就簡單多了。
反正水軍在李明“真正發力的方向”上也用不上,不如開船南下武裝遊行,做出一副隨時準備登陸的姿勢,給大唐鬆弛的神經緊一緊。
順便在南方老表們麵前耀武揚威一番,讓他們見識見識我大北方艦隊的堅船利炮。
這樣東省一點西摳一點,不就手搓出了兩支“女生自用九九新”的軍隊了嗎?
李明就用這兩支不存在、或者用不著的大軍,給大唐擺了個迷魂陣,讓他們陷入了極大的精神內耗之中。
而這兩路都是佯攻,那麽他真正的主攻方向就很明顯了——
挺進太行山以西!
山西好啊,山西的小米養人啊。
看把晉王李治給養的,壯得厲害,坐三望一,隨時準備接老爹和老哥的班,躺著就能得天下了。
如果把李治的封地給奪了,那小子一定會哭很久吧。
但是山西何其難打,難度不亞於在兩個雞蛋上跳舞——
一個是極其不利的地形,一個是駐紮多年的當地守軍。
大明的主力軍雖然擅長山地作戰,但也不是高達轉世。
以低打高,能啃下已有的守軍實屬不易。
如果大唐還往那兒增派大軍,那就別玩了,趁早寄寄吧。
“所以我必須露出腦袋讓對麵好好看看,我就在中原,不閃不避。”
李明還在努力掙脫薛萬徹的魔爪,一邊解釋:
“我在哪裏,對麵一定以為我的軍隊就跟到哪裏,哪裏就是主攻方向,所以他們的軍隊也一定會集中到哪裏。
“我這是在替李靖他們吸引火力啊!”
唐軍一定做夢都想不到,身為大明的九五至尊,李明居然會主動以身為餌,賣頭支援友軍。
別說唐軍,連友軍薛萬徹也想不到。
他拚命地和這位曾連過好幾屆“看門將軍”、出入宮城禁地如入無人之地的小黃魚,玩著貓捉老鼠遊戲,一邊撕心裂肺地吼著:
“你也適可而止,別刺激了唐軍!兗州城的幾座甕城還沒有修築完畢,新閘門也還沒有安裝妥當!你別讓他們提前盲動,功虧一簣!”
薛萬徹心裏虛的一批。
整座兗州城真正的戰兵攏共隻有幾十個,全部站在城牆上撐場麵擺造型,其他“士兵”都是玩cosy的工人。
什麽?你問李明陛下的禁軍在哪裏?
膚淺了不是?陛下曾經不是說過,自己隻要在人民之中,就是最安全的嗎?
要什麽禁軍,統統進太行山打仗去!
所以,薛萬徹名義上是個將軍,實際上是個包工頭子,手底下全是土木老哥,發揮工部尚書專長了屬於是。
也得虧兗州作為中原擦腳布,這裏的人早就習慣了唐、明兩邊進進出出,無縫從大唐子民轉變成了大明百姓,府衙也毫不猶豫地交了權。
否則,要是本地的官民搞點事,李明的這點人手還未必鎮得住。
薛萬徹甚至懷疑,隻要兗州的武侯捕快出動,都有足夠的實力把大明開國皇帝給俘虜了。
“就是怕唐軍冒險,所以得由我親自出麵,震懾一下他們。”李明一邊靈活地扭曲著身體,一邊解釋:
“膽子不夠大、放得不夠開,玩什麽空城計啊?”
“瞎扯淡!”
“陛下說的在理。還有,薛將軍請注意言行,陛下不計較不代表你可以肆意妄為。”
一個帶著古怪口音的聲音傳來,終結了這場君臣之間的貓捉老鼠。
是契苾何力。
在草原上被俘虜押送迴平州以後,他沒蹲一天大牢,就被好基友薛萬徹撈了出來。
不過雖然他最後投降了大明,但是這位大唐忠臣也終究不忍心對大唐舉起兵刃,拒絕參軍。
就這樣當了幾個月的無業遊民以後,李明導演的第二次中原大戰開始。
他總算找到了活計,又被薛萬徹好基友拉進了很有前途的建築業,加入了土木老哥的隊伍,跟著小李和老薛一起,來到兗州打灰。
薛萬徹整理好頭冠,忿忿地嘟噥一句:
“我沒有不敬的意思,我這也是為他好……”
“陛下的聖意豈是你能揣測的?”儒家學說入腦的契苾何力打斷道。
在他看來,雖然身在大明心在唐,但皇帝就是皇帝,怎麽能像對待小屁孩一樣對待陛下呢!
“就是就是!我的深遠用意,你這差點被老婆轟下床的粗胚怎麽可能懂。”
李明撣了撣沾滿灰塵的衣衫:
“不讓對麵的唐軍看見我在這裏,不讓他們以為這裏駐屯著大軍、有所忌憚,你猜他們會不會盲動?”
他指了指城下。
唐軍的軍陣密密麻麻,謹慎地站在弓弩的射程之外,不敢越雷池一步。
正如李明所料,他們投鼠忌器,規規矩矩的候在城下。
“可這隻是暫時的局麵,對麵不可能一直這樣乖乖聽話。”
薛萬徹小心翼翼地探出半個腦袋,偷偷瞟了一眼,又趕緊把腦袋藏下去。
“總得有個頭吧,我們難道一直在這兒虛張聲勢,直到被對麵看穿,把我們一鍋端了?”
“不必擔心。”李明胸有成竹道:
“隻要能拖到城防完工,我們的任務就完成啦。
“屆時不需要浪費大軍駐守在此,隻需預留一小部分守備力量,就不用擔心兗州被輕易攻破了。”
李明的這套“明修棧道暗度太行”的戰略看起來很冒險,其實一點也不莽撞。
他其實是做了兩手準備的。
如果太行山的戰事不順,那就啟用方案乙,改中原為主攻方向!
以大批民工“狸貓換太子”進駐兗州,就是為了這個備用方案鋪路。
中原的問題,不是在於易攻難守,打下來也占不住嗎?
那就把中原諸州打造成堡壘群,結硬寨打呆仗,用城市化破局!
等到黃河沿岸建起了堅固的堡壘群,屆時,州州是洛陽、處處是潼關,簡直是固若金湯啊!
沒有重炮加持的大唐拿頭打!
這就是李明的大戰略,充分發揮大明的優勢——
那就是,充沛到過剩的產能。
利用海量產能,沿黃河構築一條長城,人為地將易守難攻的地形轉變成銅牆鐵壁,抵消大唐在短期內的軍事優勢!
攻城戰一直是個大難題,不論古今,再精銳的部隊也能被磨得沒脾氣。
有本事,天策上將再連續打出幾波虎牢關之戰唄。
“從全麵進攻到重點進攻,再到碉堡化結硬寨打呆仗,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看對麵如何能招架得住,滅哈哈哈~”
李明站在城樓邊,發出大反派的笑聲。
呃……怎麽感覺這套戰略有種說不出的既視感?
好像很不吉利,會讓自己分分鍾變成物流大隊長……
算了,不去管他,隻要在現階段能管用就好。
“李靖啊,你的頂頭上司已經快賣頭援你了,你可得把太行山給好好爬一遍啊……”
就在李明自言自語地嘀咕的時候,城外的唐軍陣中忽然響起擂擂鼓聲。
“敵人真要莽過來了?!”李明一驚。
薛萬徹和契苾何力皺眉傾聽了一會兒,便同時搖起了頭:
“不是。”
喝!喝!
唐軍跟著鼓聲唿喝起來,氣勢非凡,喊聲震天。
震得兗州城裏的大明工匠驚懼萬分,手裏的錘子都拿不穩了。
“別管外麵,李明陛下都親自站在城頭上了,我們在牆裏的還怕什麽?快幹活!”
工頭一聲唿喝,似是把工人們的魂兒給喊了迴來。
大家重新迴到工作中,幹勁更是高漲。
“他們在幹什麽?”
李明背靠著牆問兩名副將。
老薛和契苾搖搖頭:
“不道啊。”
李明下定決心,一拍大腿:
“看看!”
便轉過了身,透過女牆之間的觀察孔觀察。
隻見城下的唐軍如海潮一般,絲滑地向兩旁退下。
軍陣的正中,是一輛古式的戰車,在將士們眾星拱月的烘托下,極盡威嚴。
李明隻是看了一眼,嘴角就忍不住抽搐。
我靠,該不會……
戰車上,李世民仰起脖子,衝兗州城牆上的某人大喊:
“你老子我來了!還不出城跪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