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榜單貼出去的當天,夏星宮正殿裏,楊卓開口道:“現在科舉已經完成,就剩下任命官職的事情,眾愛卿覺得對於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任命何職為好。”
荀彧道:“大王,我認為狀元可外放任命太守之職,榜眼和探花則可低一級,如果留在都城的話,可全部任命為六品官。”
田豐聞言反駁道:“荀閣首,我認同你說都城六品官,但不認同狀元外放任命太守之職,我朝的太守可是三品官,因此我認為狀元外放可任命為五官品。”
接著這兩人就自己的觀點爭吵起來。
楊卓沒出聲製止,等兩人爭吵出結果。
魏征見此開口道:“兩位大人,你們現在吵贏了也沒用啊,到最後還是需要大王來做決斷,所以將建議說出來就行。”
楊卓詫異的看了眼魏征,你平時不是最喜歡挑刺的嗎?怎麽今天勸和起來。
不管魏征為何要這樣做,楊卓開口道:“荀愛卿,田愛卿,你倆不要吵了,還是先聽聽其他人怎麽說。”
荀彧和田豐聞言停下爭吵,站著不說話。
顧雍道:“大王,此次科舉選出來的官員都是能幹實事的,因此我讚同荀閣首說的狀元可外放任命太守之職,就連榜眼和探花也能外放任命太守之職。”
田豐見此就要出聲說話,一旁的魯肅見此急忙拉著田豐道:“田大人,顧雍說得沒錯,此次科舉選出來的狀元等三人都是能幹實事的,任命為太守之職也無不可,你就不要再說了。”
田豐聞言轉頭望著魯肅道:“魯大人,我也不想啊,要是這次就任命狀元等三人為太守之職,那後麵的狀元要如何辦,總不能都任命太守吧。”
魯肅聞言一想也是,全國的太守就隻有那麽多,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對,五年才有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這段時間裏太守又不是不會變動,因些任命太守也是可以的。
但這些話,魯肅沒有說出來。
荀攸道:“大王,我讚同顧大人所說,不過往後就不能如此任命,誰也不知道以後出來的狀元是不是也如這第一屆狀元一樣,能幹實事。”
接著其他人紛紛附和荀攸。
楊卓全聽完道:“眾愛卿,今屆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任命為太守之職。但是此太守之職為暫時任命,一年之後才轉為正式任命。
至於往後的狀元等三人,不再一開始就外放任命,全部留在都城為官,半年或者一年之後由吏部進行任命。
其他進士考生就由吏部自行安排。”
眾人道:“是,大王。”
田豐聞言高興了,原來大王隻任命這屆的狀元等三人,往後的由我吏部任命。
於是興奮的說道:“大王,那不知今次的狀元等三人任命到哪裏為太守,我好寫任命書。”
楊卓想了一會問道:“田愛卿,現在有哪些地方的太守是空缺的。”
田豐脫口道:“有襄陽郡,雲南郡,吳郡,江陵郡,永安郡和廣陵郡這六郡的太守是空缺。”
楊卓聽到有六郡太守空缺,問道:“田愛卿,怎麽會有這麽多郡的太守是空缺的。”
田豐道:“大王,這也沒辦法,能勝任的太守的官員暫時都處於曆練中,還不能完全勝任,就一直空著。”
楊卓道:“好吧,田愛卿你記一下,狀元任命為襄陽太守,榜眼任命為雲南太守,探花任命為廣陵太守。
哦,對了,這三人分別叫什麽名字。”
田豐錯愕的望著大王,心想大王都不知道狀元等三人的名字,就進行任命。
眾大臣也如田豐一樣錯愕的看著大王。
楊卓看眾人錯愕的眼神,解釋了一句:“別這樣看我,我當時就隨意看了下名單,後麵又沒有將名單拿過來觀看,當然不知道狀元等三人的名字。”
眾大臣聞言收起錯愕的眼神,相互看了一眼,靜靜的望著地下。
好一會兒,田豐才說道:“大王,狀元名叫張居正,榜眼名叫蔣琬,探花名叫馬良。”
楊卓聽到張居正這個名字,想著這人不會是我上次使用召喚卡片召喚出來的人吧。
空間裏的小靈感受到主人的想法,聲音在其腦海中響起:“主人,這張居正就是你召喚出來文臣武將。”
楊卓哦一聲,沒說話。
接著向眾大臣道:“狀元等三人的任命就到這裏,其他進士考生就由吏部任命,現在議其他事情。”
議完所有政事,楊卓最後道:“明日接見狀元等三人。”
田豐道:“是,大王。”
隨後眾人就各自離開了。
次日,楊卓在夏星宮正殿接見張居正和蔣琬以及馬良等三人。
接見完,三人就出發上任去。
而其他進士學子也在之後由吏部進行任命。
夏星國科舉過了一個月,其他國家的科舉也已經全部舉辦完成。
常遇春通過魏國武舉成為魏國的將軍。
王安石成為漢國的文臣。
程咬金成為吳國的將軍。
而在交州不知名的縣城裏,趙匡胤和趙普兩人聚在一起,秘密做著自己的事情。
至此,所有國家的科舉就全部舉辦完成。
此後所有國家都做著自己的事情。
很快一年時間就過去了,而這一年之中,國與國之間小戰不斷,大戰倒是沒有發生。
夏星九年春,這日早朝大殿裏,馬鈞站在裏麵。
楊卓進來坐下,看到馬鈞迴來了,問道:“馬愛卿,華安城建造好了嗎?”
馬鈞迴道:“大王,基本架構已經建完,就隻剩下些細節還沒有完成。”
楊卓道:“好,那何時能將都城遷到華安城去。”
馬鈞想了一會迴道:“一個月後就可以,現在遷也是可以的。”
荀彧等人聽到馬鈞這樣說,生怕大王說現在就遷,於是荀彧開口道:“大王,遷移都城的事應定在一個月後,正好我等可以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將所有需要運送到新都城的東西慢慢運過去,不至於倉促間運送,從而少了東西。”
田豐等人跟著道:“是啊,大王,遷移都城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楊卓看著眾大臣道:“你們別急,我知道遷移都城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再說我也沒打算現在就遷,所以你們那麽快跳出來阻止幹嘛。”
荀彧等人聞言低下頭,這也不能怪我們啊,有些事本來可以慢慢做,但是你就要快點做,誰知道大王你會不會在遷移都城這事上要求快點,隻好先跳出來阻止。
楊卓見眾愛卿不說話,不再糾纏此事,而是說道:“眾愛卿,從今天起,你們將所有要運送到新都城的東西整理好,慢慢的運送到新都城去,等運得差不多了,就將都城遷到華安城。”
眾人道:“是,大王。”
此後的一段時間裏,朝廷官員開始整理需要運送的東西,並慢慢的往華安城運送。
一個月後,需要運送的東西差不多都運走。
這日,楊卓在大殿裏說道:“明日出發,前往華安城。”
眾大臣道:“是,大王。”
至此,夏星國都城將由番禺城遷到華安城?
荀彧道:“大王,我認為狀元可外放任命太守之職,榜眼和探花則可低一級,如果留在都城的話,可全部任命為六品官。”
田豐聞言反駁道:“荀閣首,我認同你說都城六品官,但不認同狀元外放任命太守之職,我朝的太守可是三品官,因此我認為狀元外放可任命為五官品。”
接著這兩人就自己的觀點爭吵起來。
楊卓沒出聲製止,等兩人爭吵出結果。
魏征見此開口道:“兩位大人,你們現在吵贏了也沒用啊,到最後還是需要大王來做決斷,所以將建議說出來就行。”
楊卓詫異的看了眼魏征,你平時不是最喜歡挑刺的嗎?怎麽今天勸和起來。
不管魏征為何要這樣做,楊卓開口道:“荀愛卿,田愛卿,你倆不要吵了,還是先聽聽其他人怎麽說。”
荀彧和田豐聞言停下爭吵,站著不說話。
顧雍道:“大王,此次科舉選出來的官員都是能幹實事的,因此我讚同荀閣首說的狀元可外放任命太守之職,就連榜眼和探花也能外放任命太守之職。”
田豐見此就要出聲說話,一旁的魯肅見此急忙拉著田豐道:“田大人,顧雍說得沒錯,此次科舉選出來的狀元等三人都是能幹實事的,任命為太守之職也無不可,你就不要再說了。”
田豐聞言轉頭望著魯肅道:“魯大人,我也不想啊,要是這次就任命狀元等三人為太守之職,那後麵的狀元要如何辦,總不能都任命太守吧。”
魯肅聞言一想也是,全國的太守就隻有那麽多,不過轉念一想,也不對,五年才有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這段時間裏太守又不是不會變動,因些任命太守也是可以的。
但這些話,魯肅沒有說出來。
荀攸道:“大王,我讚同顧大人所說,不過往後就不能如此任命,誰也不知道以後出來的狀元是不是也如這第一屆狀元一樣,能幹實事。”
接著其他人紛紛附和荀攸。
楊卓全聽完道:“眾愛卿,今屆狀元和榜眼以及探花任命為太守之職。但是此太守之職為暫時任命,一年之後才轉為正式任命。
至於往後的狀元等三人,不再一開始就外放任命,全部留在都城為官,半年或者一年之後由吏部進行任命。
其他進士考生就由吏部自行安排。”
眾人道:“是,大王。”
田豐聞言高興了,原來大王隻任命這屆的狀元等三人,往後的由我吏部任命。
於是興奮的說道:“大王,那不知今次的狀元等三人任命到哪裏為太守,我好寫任命書。”
楊卓想了一會問道:“田愛卿,現在有哪些地方的太守是空缺的。”
田豐脫口道:“有襄陽郡,雲南郡,吳郡,江陵郡,永安郡和廣陵郡這六郡的太守是空缺。”
楊卓聽到有六郡太守空缺,問道:“田愛卿,怎麽會有這麽多郡的太守是空缺的。”
田豐道:“大王,這也沒辦法,能勝任的太守的官員暫時都處於曆練中,還不能完全勝任,就一直空著。”
楊卓道:“好吧,田愛卿你記一下,狀元任命為襄陽太守,榜眼任命為雲南太守,探花任命為廣陵太守。
哦,對了,這三人分別叫什麽名字。”
田豐錯愕的望著大王,心想大王都不知道狀元等三人的名字,就進行任命。
眾大臣也如田豐一樣錯愕的看著大王。
楊卓看眾人錯愕的眼神,解釋了一句:“別這樣看我,我當時就隨意看了下名單,後麵又沒有將名單拿過來觀看,當然不知道狀元等三人的名字。”
眾大臣聞言收起錯愕的眼神,相互看了一眼,靜靜的望著地下。
好一會兒,田豐才說道:“大王,狀元名叫張居正,榜眼名叫蔣琬,探花名叫馬良。”
楊卓聽到張居正這個名字,想著這人不會是我上次使用召喚卡片召喚出來的人吧。
空間裏的小靈感受到主人的想法,聲音在其腦海中響起:“主人,這張居正就是你召喚出來文臣武將。”
楊卓哦一聲,沒說話。
接著向眾大臣道:“狀元等三人的任命就到這裏,其他進士考生就由吏部任命,現在議其他事情。”
議完所有政事,楊卓最後道:“明日接見狀元等三人。”
田豐道:“是,大王。”
隨後眾人就各自離開了。
次日,楊卓在夏星宮正殿接見張居正和蔣琬以及馬良等三人。
接見完,三人就出發上任去。
而其他進士學子也在之後由吏部進行任命。
夏星國科舉過了一個月,其他國家的科舉也已經全部舉辦完成。
常遇春通過魏國武舉成為魏國的將軍。
王安石成為漢國的文臣。
程咬金成為吳國的將軍。
而在交州不知名的縣城裏,趙匡胤和趙普兩人聚在一起,秘密做著自己的事情。
至此,所有國家的科舉就全部舉辦完成。
此後所有國家都做著自己的事情。
很快一年時間就過去了,而這一年之中,國與國之間小戰不斷,大戰倒是沒有發生。
夏星九年春,這日早朝大殿裏,馬鈞站在裏麵。
楊卓進來坐下,看到馬鈞迴來了,問道:“馬愛卿,華安城建造好了嗎?”
馬鈞迴道:“大王,基本架構已經建完,就隻剩下些細節還沒有完成。”
楊卓道:“好,那何時能將都城遷到華安城去。”
馬鈞想了一會迴道:“一個月後就可以,現在遷也是可以的。”
荀彧等人聽到馬鈞這樣說,生怕大王說現在就遷,於是荀彧開口道:“大王,遷移都城的事應定在一個月後,正好我等可以在這一個月時間裏將所有需要運送到新都城的東西慢慢運過去,不至於倉促間運送,從而少了東西。”
田豐等人跟著道:“是啊,大王,遷移都城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
楊卓看著眾大臣道:“你們別急,我知道遷移都城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再說我也沒打算現在就遷,所以你們那麽快跳出來阻止幹嘛。”
荀彧等人聞言低下頭,這也不能怪我們啊,有些事本來可以慢慢做,但是你就要快點做,誰知道大王你會不會在遷移都城這事上要求快點,隻好先跳出來阻止。
楊卓見眾愛卿不說話,不再糾纏此事,而是說道:“眾愛卿,從今天起,你們將所有要運送到新都城的東西整理好,慢慢的運送到新都城去,等運得差不多了,就將都城遷到華安城。”
眾人道:“是,大王。”
此後的一段時間裏,朝廷官員開始整理需要運送的東西,並慢慢的往華安城運送。
一個月後,需要運送的東西差不多都運走。
這日,楊卓在大殿裏說道:“明日出發,前往華安城。”
眾大臣道:“是,大王。”
至此,夏星國都城將由番禺城遷到華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