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一知半解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黃宏章聽到這話心裏樂開了花。他原本擔心自己的計劃不夠直接,沒想到劉遠博教授動作迅速,很快就查清了事情。
黃宏章猜想著,劉教授肯定狠狠批評了許寧一頓。
他忍不住笑出聲來,趕緊轉身背對著室友,生怕被人發現自己的得意。
這時,許寧注意到室友們的誤解,但緊接著寢室門再次被敲響。
梁浩快速收拾好散落的撲克牌,起身開門。
門外站著的是嚴露。
“劉遠博教授找黃宏章,他在嗎?”嚴露站在門口問道。
“我在!”黃宏章幾乎是從床上蹦起來的,“我這就換衣服過去!”
他認為這是劉教授得知許寧的情況後,準備與他討論保研事宜。
當嚴露提到她已拿迴了自行車鑰匙時,黃宏章更是迫不及待地表示願意騎行前往。
臨走前,他還給了許寧一個挑釁的眼神,這讓許寧感到困惑不已。
將鑰匙遞給黃宏章後,嚴露卻沒有立即離開。
“哎,許寧,杜院士下午找你到底說了什麽?”她忽然問道。
這一問,宿舍裏頓時靜得連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清。梁浩手裏的撲克牌滑落在地,但他沒動,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吸引了。
“杜院士?”正低頭翻閱雜誌的劉然驚異地抬起了頭。
劉然是小組的一員,自然清楚黃宏章上午的所作所為。雖然自己沒有直接介入,但他也沒有阻止。
劉然家庭普通,打算畢業後直接工作,跟著黃宏章主要是希望輕鬆獲得好成績,以便未來求職時更有競爭力。所以,他本來心情還挺平靜的。
然而,嚴露的一句話打破了這份平靜。
“沒錯,杜院士下午打電話找許寧,而劉教授隨後也聯係了黃宏章。你們宿舍可真是不簡單呢。”嚴露隻是傳達消息的人,對於兩位教授的真實意圖也隻能猜測。
“杜院士邀請我加入他的團隊完成畢業論文。”許寧解釋道。
盡管攻讀博士的事尚未正式敲定,但熟悉內情的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不是劉教授放棄了許寧,而是杜院士搶先一步。
“哇塞,許寧,你這是要飛黃騰達啊!”梁浩也不禁感歎起來,語氣中帶著幾分羨慕。能夠成為院士的組員,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情。
許寧這次可是被院士親自邀請過去的,這種待遇讓周圍的人都感到十分驚訝。
劉然躺在上鋪,迴想起上午黃宏章的表現,忍不住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顯然,他們小組長的努力不僅白費了,還可能幫了別人一把,要是沒有黃宏章那番折騰,劉教授或許也不會特意去找杜院士。
“嘿,這下子不得請我們吃一頓才行啊。”宿舍裏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始起哄。
大組員之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無論誰遇到了好事,比如找到了對象、拿了獎或者保送研究生,總得請室友吃頓飯慶祝一下,吃什麽不重要,關鍵是要有這份心意。
“放心,少不了你們的。”許寧躺在床上揮了揮手,聲音裏透著一絲疲憊,“不過,我現在真想好好休息一會兒。”
另一邊,黃宏章的心情卻很糟糕。他原本期待著劉遠博導師會直接跟他談研究生的事,沒想到一進辦公室就被問了一連串關於研究研發的問題,而且這些提問顯得有些古怪。
例如,為什麽要研發一架水上飛機?最初的靈感是什麽?
遇到了哪些難題,又是怎麽克服的?這些問題看起來與實際的研發關係不大。
幸好他對研發手冊相當熟悉,才能勉強應付過去。
經過大約半小時尷尬的問答後,劉遠博終於讓他離開了。出了教學樓,黃宏章邊騎上自行車邊嘀咕著:“這家夥該不會壓根兒就沒看過咱們的研發方案吧?”因為在剛才的對話中,很多問題都是研發報告裏已經詳細解釋過的,他不得不重複迴答一遍。
黃宏章很快找到了一個讓自己信服的理由:“也許他根本不懂研發,所以才找我來幫忙。”
其實,黃宏章一直不太看得起京航的導師們,在他眼裏,他們對於飛行器研發隻是一知半解,怎麽可能教好組員呢?
他在這裏隻是為了將來能夠出國深造,找個更好的起點。
“算了,不想了。”黃宏章迅速拋開了這個念頭。
畢竟,許寧和老魏的威脅已經解除,係裏的保研名額肯定有他的份。
十多分鍾後,當他歸還了嚴露的自行車迴到宿舍時,劉然神秘兮兮地把他拉到了走廊一角,“章哥,關於許寧的事……”
“杜義山?”黃宏章眉頭緊皺,眼底滿是疑惑。他不明白,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份戰鬥機研發方案絕非出自他們之手,為何劉遠博和杜義山竟會沒有察覺?
握緊拳頭,黃宏章一拳打在了牆麵上。
“章哥?”劉然看到好友如此失態,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比起麵對杜義山邀請仍保持冷靜的許寧,黃宏章現在的表現顯得太過激動了。
原本,劉然是想告訴黃宏章,許寧小組的研發是站得住腳的,同住一室的朋友間不該因此而產生隔閡。
可惜,黃宏章的心思完全不在這裏。
黃宏章搖了搖頭,低聲嘀咕道:“這些所謂的學者,就知道維護自己的麵子,明明是抄襲的東西,卻裝模作樣,連個水上飛機的研發圖都搞不懂。”
盡管心裏不滿,但他還是打算繼續在京航攻讀研究生,因此隻能對著空氣抱怨幾句,然後撇下劉然,一臉鬱悶地獨自迴到了宿舍。
劉然見狀,歎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第二天早上九點鍾。
杜義山正坐在辦公室裏,一隻手托著下巴,另一隻手握著一隻紅筆。他的眼前擺著的是許寧剛提交的論文草稿。
雖然內容與先前的研發說明大致相同,但在短短一個下午內將其整理成規範的論文格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還需要重新撰寫。
杜義山本以為,作為一名本科生,許寧可能在寫作技巧上會有些生疏,需要他進行大量的修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黃宏章猜想著,劉教授肯定狠狠批評了許寧一頓。
他忍不住笑出聲來,趕緊轉身背對著室友,生怕被人發現自己的得意。
這時,許寧注意到室友們的誤解,但緊接著寢室門再次被敲響。
梁浩快速收拾好散落的撲克牌,起身開門。
門外站著的是嚴露。
“劉遠博教授找黃宏章,他在嗎?”嚴露站在門口問道。
“我在!”黃宏章幾乎是從床上蹦起來的,“我這就換衣服過去!”
他認為這是劉教授得知許寧的情況後,準備與他討論保研事宜。
當嚴露提到她已拿迴了自行車鑰匙時,黃宏章更是迫不及待地表示願意騎行前往。
臨走前,他還給了許寧一個挑釁的眼神,這讓許寧感到困惑不已。
將鑰匙遞給黃宏章後,嚴露卻沒有立即離開。
“哎,許寧,杜院士下午找你到底說了什麽?”她忽然問道。
這一問,宿舍裏頓時靜得連根針落地的聲音都能聽清。梁浩手裏的撲克牌滑落在地,但他沒動,似乎也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吸引了。
“杜院士?”正低頭翻閱雜誌的劉然驚異地抬起了頭。
劉然是小組的一員,自然清楚黃宏章上午的所作所為。雖然自己沒有直接介入,但他也沒有阻止。
劉然家庭普通,打算畢業後直接工作,跟著黃宏章主要是希望輕鬆獲得好成績,以便未來求職時更有競爭力。所以,他本來心情還挺平靜的。
然而,嚴露的一句話打破了這份平靜。
“沒錯,杜院士下午打電話找許寧,而劉教授隨後也聯係了黃宏章。你們宿舍可真是不簡單呢。”嚴露隻是傳達消息的人,對於兩位教授的真實意圖也隻能猜測。
“杜院士邀請我加入他的團隊完成畢業論文。”許寧解釋道。
盡管攻讀博士的事尚未正式敲定,但熟悉內情的人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麽,不是劉教授放棄了許寧,而是杜院士搶先一步。
“哇塞,許寧,你這是要飛黃騰達啊!”梁浩也不禁感歎起來,語氣中帶著幾分羨慕。能夠成為院士的組員,這本身就是一件極其榮耀的事情。
許寧這次可是被院士親自邀請過去的,這種待遇讓周圍的人都感到十分驚訝。
劉然躺在上鋪,迴想起上午黃宏章的表現,忍不住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顯然,他們小組長的努力不僅白費了,還可能幫了別人一把,要是沒有黃宏章那番折騰,劉教授或許也不會特意去找杜院士。
“嘿,這下子不得請我們吃一頓才行啊。”宿舍裏頓時熱鬧起來,大家開始起哄。
大組員之間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無論誰遇到了好事,比如找到了對象、拿了獎或者保送研究生,總得請室友吃頓飯慶祝一下,吃什麽不重要,關鍵是要有這份心意。
“放心,少不了你們的。”許寧躺在床上揮了揮手,聲音裏透著一絲疲憊,“不過,我現在真想好好休息一會兒。”
另一邊,黃宏章的心情卻很糟糕。他原本期待著劉遠博導師會直接跟他談研究生的事,沒想到一進辦公室就被問了一連串關於研究研發的問題,而且這些提問顯得有些古怪。
例如,為什麽要研發一架水上飛機?最初的靈感是什麽?
遇到了哪些難題,又是怎麽克服的?這些問題看起來與實際的研發關係不大。
幸好他對研發手冊相當熟悉,才能勉強應付過去。
經過大約半小時尷尬的問答後,劉遠博終於讓他離開了。出了教學樓,黃宏章邊騎上自行車邊嘀咕著:“這家夥該不會壓根兒就沒看過咱們的研發方案吧?”因為在剛才的對話中,很多問題都是研發報告裏已經詳細解釋過的,他不得不重複迴答一遍。
黃宏章很快找到了一個讓自己信服的理由:“也許他根本不懂研發,所以才找我來幫忙。”
其實,黃宏章一直不太看得起京航的導師們,在他眼裏,他們對於飛行器研發隻是一知半解,怎麽可能教好組員呢?
他在這裏隻是為了將來能夠出國深造,找個更好的起點。
“算了,不想了。”黃宏章迅速拋開了這個念頭。
畢竟,許寧和老魏的威脅已經解除,係裏的保研名額肯定有他的份。
十多分鍾後,當他歸還了嚴露的自行車迴到宿舍時,劉然神秘兮兮地把他拉到了走廊一角,“章哥,關於許寧的事……”
“杜義山?”黃宏章眉頭緊皺,眼底滿是疑惑。他不明白,明眼人都能看出那份戰鬥機研發方案絕非出自他們之手,為何劉遠博和杜義山竟會沒有察覺?
握緊拳頭,黃宏章一拳打在了牆麵上。
“章哥?”劉然看到好友如此失態,眼中閃過一絲失望。比起麵對杜義山邀請仍保持冷靜的許寧,黃宏章現在的表現顯得太過激動了。
原本,劉然是想告訴黃宏章,許寧小組的研發是站得住腳的,同住一室的朋友間不該因此而產生隔閡。
可惜,黃宏章的心思完全不在這裏。
黃宏章搖了搖頭,低聲嘀咕道:“這些所謂的學者,就知道維護自己的麵子,明明是抄襲的東西,卻裝模作樣,連個水上飛機的研發圖都搞不懂。”
盡管心裏不滿,但他還是打算繼續在京航攻讀研究生,因此隻能對著空氣抱怨幾句,然後撇下劉然,一臉鬱悶地獨自迴到了宿舍。
劉然見狀,歎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第二天早上九點鍾。
杜義山正坐在辦公室裏,一隻手托著下巴,另一隻手握著一隻紅筆。他的眼前擺著的是許寧剛提交的論文草稿。
雖然內容與先前的研發說明大致相同,但在短短一個下午內將其整理成規範的論文格式,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況還需要重新撰寫。
杜義山本以為,作為一名本科生,許寧可能在寫作技巧上會有些生疏,需要他進行大量的修正。但實際上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