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危言聳聽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以將最內側掛架的導彈脫離機製從滑軌式改為彈射式或投放式,這樣可以減少發動機吸入的煙霧量,降低故障發生率。”
這個提議最終隻作為備用方案保留下來。
盡管他在原時間線上主導的渦噴14項目未獲成功,但基於此研發的qd128發電用燃氣輪機卻成功打入市場並實現出口,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
這是航空工業體係薄弱導致的問題之一。
全球範圍內,並非隻有華夏麵臨這一難題,隻要飛機和發動機研發合理,微量的炭微粒和金屬氧化物組成的初期煙霧不會對飛機造成顯著影響。
因此,迅速推出一款雖無亮點但能實際應用的產品,也能帶來積極的反饋效果。
會議後半程,許寧一直在思考未來的行動計劃。
這時,楊知書再次看向許寧,語氣認真地說道:“你知道嗎,閻偉忠他自己就差點在一次發動機試車中喪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許寧點頭表示理解,他心裏清楚,安全問題絕不開玩笑。
“所以我們剛才商量,想讓你加入動力聯合攻關小組,與606所合作處理一些關鍵任務。你意下如何?”
許寧微微一笑,他向來不喜歡逃避挑戰。
“另外,由於機翼研發的重大改動,八三工程將新增一架原型機,這意味著更多的試飛次數,以及對現有問題更深入的研究機會。”楊知書補充道。
“wp14發動機確實存在缺陷,這一點毋庸置疑。”
然而,就在他們討論之際,閻良那邊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半小時前發生了一起意外。
試飛員林光耀正駕駛著殲8-3的首架原型機執行高空高速試飛任務。
盡管後續的04和05號原型機會采用新式機翼,但這並不減少01和03號原型機試飛數據的價值。
除非像蘇27那樣徹底重設整個研發方案,否則即使飛機研發有所改變,隻需通過新原型機補充測試即可。
例如,fc-1梟龍戰鬥機的早期原型機使用的是傳統的附麵層隔板進氣道,直到04號原型機才改為dsi進氣道。
再如,殲10的早期原型機進氣道上方有六根加強筋,僅用於結構加固,而生產型號則調整了這些加強筋的位置,同時增加了擾流效果。
今天,林光耀的任務是探索當前發動機與飛機匹配條件下的最大飛行範圍。
然而,渦噴14發動機,特別是目前版本,顯然存在穩定性問題。
“報告,右側發動機故障,喪失推力。”林光耀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來。
“01號機請求返迴基地降落。”
就像其他所有機器一樣,發動機從圖紙上的理想狀態到實際裝上飛機後,性能上總會有差異
對試飛員而言,所謂的“非正常”飛行其實很常見,就像練習失速和尾旋一樣。因此,在試飛中必須極度謹慎。
“情況嚴重,需要立即處理。”
“科目完成,準備返航。注意,你現在正處在強側風的區域。”
這句話背後隱藏著極大的風險,但林光耀說來卻像在談論日常瑣事一般平靜。
“即將執行偏航機動測試。”
這讓他稍微遲疑了幾秒。盡管麵臨高速飛行中的故障,長期的訓練使林光耀保持了冷靜,他準確報告了現狀,並開始思考解決辦法。
幾乎出於本能,他慢慢減小了油門,調整飛機姿勢向左轉下降,對準了機場跑道的方向。
試飛的目的之一就是準確找出發動機的真實極限。發動機的實際性能由其臨界值決定,而這個值直接反映了發動機的質量。
例如,tf30發動機在f-111戰鬥機上表現出色,但在f-14上卻成了噩夢。
對於某些不穩定的發動機型號,如tf30或早期的f100,其理論性能幾乎不能作為參考。
當液壓係統失效時,控製飛機變得極其困難,不過放下起落架至少能確保一旦著陸就能安全。
不過,有發動機溫度異常的警告聲讓林光耀打消了空中重啟的想法。
“液壓係統出了問題,但起落架已經放下。”他向塔台匯報,對方的聲音聽起來也鬆了一口氣。
林光耀在駕駛艙內輕輕舒了口氣,慢慢將節流閥拉迴,將飛機的速度平穩降至1.1馬赫。
每一次心跳在這緊張時刻都顯得格外漫長。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即使是飛行員選擇跳傘求生,也是不會受到責備的。
但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林光耀不願輕易放棄。
他的目標是通過這次試飛,教會戰鬥機飛行員如何保持飛機的最佳狀態,減少意外發生。
如果僅僅是普通的發動機空中熄火,以他現在的速度,利用氣流重新啟動發動機並非不可能。
“即將開始側滑。”林光耀深唿吸一口,對塔台說。
這期間,他發現隨著慢慢減少對右發動機的供油,其溫度開始下降。
憑借現有的高度,如果處理得當,返迴機場降落是有希望的。
隨後,他小心翼翼地調整著駕駛杆和踏板,使飛機緩慢進入側滑狀態。
他知道,不同的飛機即使裝備相同的發動機,其表現也可能大相徑庭。隨著操作難度的增加,發動機故障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在01號原型機的駕駛艙內,林光耀輕輕推動油門,目光緊盯著hud上的飛行速度,直到它平穩地超過了1.8馬赫。
在接下來的十幾秒裏,01號驗證機在林光耀的操作下,成功保持了側滑飛行,最終平穩地恢複了正常姿態。
“明白,準備返航。”林光耀迴應塔台。
此時,塔台已經為可能的緊急情況做好了準備,包括設置攔阻網、準備消防車和救護車等。這次試飛中最危險的部分已經過去。
盡管如此,林光耀仍然決定嚐試一切可能,不讓這次試飛以失敗告終。
畢竟,對於那些性能穩定的發動機而言,如f110或f404,它們在極端條件下的表現差異並不會太大。
但無論怎樣,這次經曆都將成為後續試飛的重要參考。
\"收到,開始偏航機動試飛。\"
正當大家都以為一切順利時,他突然聽到右邊傳來“砰”的一聲巨響,緊接著右發動機轉速迅速下降,飛機也開始劇烈震動。
顯然,這台發動機已經無法重啟了。
這個提議最終隻作為備用方案保留下來。
盡管他在原時間線上主導的渦噴14項目未獲成功,但基於此研發的qd128發電用燃氣輪機卻成功打入市場並實現出口,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成功。
這是航空工業體係薄弱導致的問題之一。
全球範圍內,並非隻有華夏麵臨這一難題,隻要飛機和發動機研發合理,微量的炭微粒和金屬氧化物組成的初期煙霧不會對飛機造成顯著影響。
因此,迅速推出一款雖無亮點但能實際應用的產品,也能帶來積極的反饋效果。
會議後半程,許寧一直在思考未來的行動計劃。
這時,楊知書再次看向許寧,語氣認真地說道:“你知道嗎,閻偉忠他自己就差點在一次發動機試車中喪命,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許寧點頭表示理解,他心裏清楚,安全問題絕不開玩笑。
“所以我們剛才商量,想讓你加入動力聯合攻關小組,與606所合作處理一些關鍵任務。你意下如何?”
許寧微微一笑,他向來不喜歡逃避挑戰。
“另外,由於機翼研發的重大改動,八三工程將新增一架原型機,這意味著更多的試飛次數,以及對現有問題更深入的研究機會。”楊知書補充道。
“wp14發動機確實存在缺陷,這一點毋庸置疑。”
然而,就在他們討論之際,閻良那邊傳來了不好的消息——半小時前發生了一起意外。
試飛員林光耀正駕駛著殲8-3的首架原型機執行高空高速試飛任務。
盡管後續的04和05號原型機會采用新式機翼,但這並不減少01和03號原型機試飛數據的價值。
除非像蘇27那樣徹底重設整個研發方案,否則即使飛機研發有所改變,隻需通過新原型機補充測試即可。
例如,fc-1梟龍戰鬥機的早期原型機使用的是傳統的附麵層隔板進氣道,直到04號原型機才改為dsi進氣道。
再如,殲10的早期原型機進氣道上方有六根加強筋,僅用於結構加固,而生產型號則調整了這些加強筋的位置,同時增加了擾流效果。
今天,林光耀的任務是探索當前發動機與飛機匹配條件下的最大飛行範圍。
然而,渦噴14發動機,特別是目前版本,顯然存在穩定性問題。
“報告,右側發動機故障,喪失推力。”林光耀的聲音通過無線電傳來。
“01號機請求返迴基地降落。”
就像其他所有機器一樣,發動機從圖紙上的理想狀態到實際裝上飛機後,性能上總會有差異
對試飛員而言,所謂的“非正常”飛行其實很常見,就像練習失速和尾旋一樣。因此,在試飛中必須極度謹慎。
“情況嚴重,需要立即處理。”
“科目完成,準備返航。注意,你現在正處在強側風的區域。”
這句話背後隱藏著極大的風險,但林光耀說來卻像在談論日常瑣事一般平靜。
“即將執行偏航機動測試。”
這讓他稍微遲疑了幾秒。盡管麵臨高速飛行中的故障,長期的訓練使林光耀保持了冷靜,他準確報告了現狀,並開始思考解決辦法。
幾乎出於本能,他慢慢減小了油門,調整飛機姿勢向左轉下降,對準了機場跑道的方向。
試飛的目的之一就是準確找出發動機的真實極限。發動機的實際性能由其臨界值決定,而這個值直接反映了發動機的質量。
例如,tf30發動機在f-111戰鬥機上表現出色,但在f-14上卻成了噩夢。
對於某些不穩定的發動機型號,如tf30或早期的f100,其理論性能幾乎不能作為參考。
當液壓係統失效時,控製飛機變得極其困難,不過放下起落架至少能確保一旦著陸就能安全。
不過,有發動機溫度異常的警告聲讓林光耀打消了空中重啟的想法。
“液壓係統出了問題,但起落架已經放下。”他向塔台匯報,對方的聲音聽起來也鬆了一口氣。
林光耀在駕駛艙內輕輕舒了口氣,慢慢將節流閥拉迴,將飛機的速度平穩降至1.1馬赫。
每一次心跳在這緊張時刻都顯得格外漫長。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即使是飛行員選擇跳傘求生,也是不會受到責備的。
但作為一位經驗豐富的試飛員,林光耀不願輕易放棄。
他的目標是通過這次試飛,教會戰鬥機飛行員如何保持飛機的最佳狀態,減少意外發生。
如果僅僅是普通的發動機空中熄火,以他現在的速度,利用氣流重新啟動發動機並非不可能。
“即將開始側滑。”林光耀深唿吸一口,對塔台說。
這期間,他發現隨著慢慢減少對右發動機的供油,其溫度開始下降。
憑借現有的高度,如果處理得當,返迴機場降落是有希望的。
隨後,他小心翼翼地調整著駕駛杆和踏板,使飛機緩慢進入側滑狀態。
他知道,不同的飛機即使裝備相同的發動機,其表現也可能大相徑庭。隨著操作難度的增加,發動機故障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在01號原型機的駕駛艙內,林光耀輕輕推動油門,目光緊盯著hud上的飛行速度,直到它平穩地超過了1.8馬赫。
在接下來的十幾秒裏,01號驗證機在林光耀的操作下,成功保持了側滑飛行,最終平穩地恢複了正常姿態。
“明白,準備返航。”林光耀迴應塔台。
此時,塔台已經為可能的緊急情況做好了準備,包括設置攔阻網、準備消防車和救護車等。這次試飛中最危險的部分已經過去。
盡管如此,林光耀仍然決定嚐試一切可能,不讓這次試飛以失敗告終。
畢竟,對於那些性能穩定的發動機而言,如f110或f404,它們在極端條件下的表現差異並不會太大。
但無論怎樣,這次經曆都將成為後續試飛的重要參考。
\"收到,開始偏航機動試飛。\"
正當大家都以為一切順利時,他突然聽到右邊傳來“砰”的一聲巨響,緊接著右發動機轉速迅速下降,飛機也開始劇烈震動。
顯然,這台發動機已經無法重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