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震撼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院士的學生還能享受這樣的特權,不用參加這些活動。”劉然打趣道,盡管平時與許寧關係一般。
“我也沒收到通知,可能是杜院士幫我推掉了。”許寧略顯尷尬地解釋。
他推測,這次教育大會肯定與五四獎章有關。昨晚的頒獎典禮雖未直播,但錄像應該會整理出來。
一天的時間,消息已經傳得差不多了。
大學生們寢室裏沒電視,也不常看報紙,所以室友們還不知道許寧獲獎的事兒。不過,這事兒他們很快就會聽說的。
許寧最終還是決定不去參加那個大會,他心裏覺得沒必要。
迴到家後,許寧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裏打電話。
電話響了一聲就被接通了。
“小寧,你真的上新聞了!”電話那頭傳來母親周莉的聲音。
“嗯,是得了獎。本來昨晚就想告訴你們,但迴家太晚了,今天又起得遲,所以現在才說。”
“沒關係,這是個驚喜嘛。”周莉的聲音聽的出來很是高興。
“過年見你時,隻覺得你在外麵過得不錯,沒想到這麽有出息。今早一到單位,隨手拿起的幾份報紙,上麵全是你們六個人的事兒……”
“下班後,縣裏的領導還特地來家裏慰問,還有你爸,市局局長親自打電話到他的辦公室,說會有一筆獎金……”
雖然在外麵的時候,周莉和許援朝沒有大肆宣揚這件事,但兒子如此出色,迴到家中當然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
而且經過一天的積累,他們的興奮可能比早上剛得知消息時還要高。
“小寧真是爭氣,不愧是我許援朝的兒子!”
父親的聲音帶著些許酒意,晚餐時顯然喝了幾杯。
平時,周莉是不允許他在家喝酒的,但今天是個例外。
“這麽多年在外求學,家裏也沒花多少心力……”
提到這兒,是因為許援朝在一線工作時立過功,因此孩子們高考時有機會以較低分數上警校,作為對立功人員子女的優待。
不過,這種機會有限,如果孩子成績好,可以不占用名額,那麽局裏會發放一筆獎金。
“小寧啊,謝謝你把寶貴的機會留給了更需要幫助的同學。
說到這次的獎勵,加上之前高考的獎金,已經足夠支付這幾年的大開銷了。
你媽媽周莉本來還提到一個調動工作到市局的機會,不過你爸爸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沒必要換。”
“我們知道,這樣的榮譽和獎勵對咱們家來說是很大的認可,但我們倆也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
你媽說得好,如果去了更好的軍工學院教書,怕是教不好學生,反而誤人子弟,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我們知道你現在在外麵有了不少成就,但還是要提醒你,做人不能忘本,拿該拿的,拒絕不該要的。你要記得,越是風光的時候越要穩重。
小寧,我們為有你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你放心,家裏一切都好,不用掛念。你掙的錢還是留著將來自己用吧,比如買房或者結婚。
說到結婚,你還年輕呢,現在談這個還早。不過凡事都要提前準備,要是遇到了合適的人,那日子可就來得快了。”
父母殷切的話語讓許寧感到心中無比溫暖,也意識到討論深入到了這個話題,覺得今天的電話該結束了。
與此同時,在他迴家的路上,另一邊學院的禮堂裏正準備舉行一場全校性的畢業生教育大會,由唐正林負責組織。
90年代的社會氛圍與三四十年前大不相同,人們對說教式的講座興趣缺缺,加上老一輩工作者逐漸退休,思想教育的質量有所下降。
因此,這樣的活動往往乏人問津,尤其是針對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們。
一些已經找到工作的學生甚至已經開始實習,如果不是考慮到畢業證書的問題,可能連一半的人都不會到場。
即使學生們被迫參加,很多人的心思也不在台上。
沒有智能手機可供消遣,但偷偷看小說的現象依然存在,輔導員隻能盡力維持基本秩序,然後宣布會議開始。
通常,會議會以一位領導的講話作為開場,但今天的情況有些特別。
燈光突然熄滅,引起了一些正在偷看書的學生的不滿。不過,很快投影儀亮起,音響中傳來了熟悉的廣告聲。
這些聲音讓幾乎所有人都抬起了頭,驚訝地發現屏幕上播放的是電視節目,而看電視依然是這個時代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所以大家立刻被吸引住了注意力。
有人認出了這是央視新聞聯播前的廣告時段:“這不就是央視一套嘛。”
這句話道出了眾人心中的疑惑。
人群中的熱情迅速冷卻,大家開始嘀咕起來。
“費了半天勁把我們召集過來,就為了看新聞聯播?”
“唉,我從密雲特意趕迴來,這還不如讓我自己找個地方看呢。”
主持會議的老師見狀,隻好再次拿起麥克風說了幾句安撫的話,這才讓人們的不滿稍稍平息。
雖然看新聞總比聽那些老領導念稿子要好一些,但這點改進也實在有限。
幾分鍾後,屏幕上出現了一款金邊白麵的手表廣告。隨後是熟悉的背景音樂和主持人的聲音。
人們開始低聲交談,趁著音響聲掩蓋自己的對話。
“昨天,經過中共中央、共青團中央批準,首屆華夏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出爐,獲獎者包括:金陵軍區滬市警備區特種警備團八連班長公舉東;
新海液壓泵廠工人李斌;
京城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
當提到許寧的名字和他的單位時,會場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
主持人解釋說這是係列報道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五四獎章的意義和評選過程,因此沒有詳細講述獲獎者的故事。
然而,對於在場的人來說,這已經足夠震撼。
京航的學生們不僅聰明而且社會經驗豐富,他們能夠理解五四獎章的重要性。
特別是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們,因為去年許寧在飛行器研發課上的出色表現,幾乎整個學院都對他有所了解。
“我也沒收到通知,可能是杜院士幫我推掉了。”許寧略顯尷尬地解釋。
他推測,這次教育大會肯定與五四獎章有關。昨晚的頒獎典禮雖未直播,但錄像應該會整理出來。
一天的時間,消息已經傳得差不多了。
大學生們寢室裏沒電視,也不常看報紙,所以室友們還不知道許寧獲獎的事兒。不過,這事兒他們很快就會聽說的。
許寧最終還是決定不去參加那個大會,他心裏覺得沒必要。
迴到家後,許寧第一件事就是給家裏打電話。
電話響了一聲就被接通了。
“小寧,你真的上新聞了!”電話那頭傳來母親周莉的聲音。
“嗯,是得了獎。本來昨晚就想告訴你們,但迴家太晚了,今天又起得遲,所以現在才說。”
“沒關係,這是個驚喜嘛。”周莉的聲音聽的出來很是高興。
“過年見你時,隻覺得你在外麵過得不錯,沒想到這麽有出息。今早一到單位,隨手拿起的幾份報紙,上麵全是你們六個人的事兒……”
“下班後,縣裏的領導還特地來家裏慰問,還有你爸,市局局長親自打電話到他的辦公室,說會有一筆獎金……”
雖然在外麵的時候,周莉和許援朝沒有大肆宣揚這件事,但兒子如此出色,迴到家中當然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
而且經過一天的積累,他們的興奮可能比早上剛得知消息時還要高。
“小寧真是爭氣,不愧是我許援朝的兒子!”
父親的聲音帶著些許酒意,晚餐時顯然喝了幾杯。
平時,周莉是不允許他在家喝酒的,但今天是個例外。
“這麽多年在外求學,家裏也沒花多少心力……”
提到這兒,是因為許援朝在一線工作時立過功,因此孩子們高考時有機會以較低分數上警校,作為對立功人員子女的優待。
不過,這種機會有限,如果孩子成績好,可以不占用名額,那麽局裏會發放一筆獎金。
“小寧啊,謝謝你把寶貴的機會留給了更需要幫助的同學。
說到這次的獎勵,加上之前高考的獎金,已經足夠支付這幾年的大開銷了。
你媽媽周莉本來還提到一個調動工作到市局的機會,不過你爸爸覺得現在這樣挺好的,沒必要換。”
“我們知道,這樣的榮譽和獎勵對咱們家來說是很大的認可,但我們倆也明白自己的能力有限。
你媽說得好,如果去了更好的軍工學院教書,怕是教不好學生,反而誤人子弟,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
“我們知道你現在在外麵有了不少成就,但還是要提醒你,做人不能忘本,拿該拿的,拒絕不該要的。你要記得,越是風光的時候越要穩重。
小寧,我們為有你這樣的兒子感到驕傲。你放心,家裏一切都好,不用掛念。你掙的錢還是留著將來自己用吧,比如買房或者結婚。
說到結婚,你還年輕呢,現在談這個還早。不過凡事都要提前準備,要是遇到了合適的人,那日子可就來得快了。”
父母殷切的話語讓許寧感到心中無比溫暖,也意識到討論深入到了這個話題,覺得今天的電話該結束了。
與此同時,在他迴家的路上,另一邊學院的禮堂裏正準備舉行一場全校性的畢業生教育大會,由唐正林負責組織。
90年代的社會氛圍與三四十年前大不相同,人們對說教式的講座興趣缺缺,加上老一輩工作者逐漸退休,思想教育的質量有所下降。
因此,這樣的活動往往乏人問津,尤其是針對即將踏入社會的畢業生們。
一些已經找到工作的學生甚至已經開始實習,如果不是考慮到畢業證書的問題,可能連一半的人都不會到場。
即使學生們被迫參加,很多人的心思也不在台上。
沒有智能手機可供消遣,但偷偷看小說的現象依然存在,輔導員隻能盡力維持基本秩序,然後宣布會議開始。
通常,會議會以一位領導的講話作為開場,但今天的情況有些特別。
燈光突然熄滅,引起了一些正在偷看書的學生的不滿。不過,很快投影儀亮起,音響中傳來了熟悉的廣告聲。
這些聲音讓幾乎所有人都抬起了頭,驚訝地發現屏幕上播放的是電視節目,而看電視依然是這個時代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所以大家立刻被吸引住了注意力。
有人認出了這是央視新聞聯播前的廣告時段:“這不就是央視一套嘛。”
這句話道出了眾人心中的疑惑。
人群中的熱情迅速冷卻,大家開始嘀咕起來。
“費了半天勁把我們召集過來,就為了看新聞聯播?”
“唉,我從密雲特意趕迴來,這還不如讓我自己找個地方看呢。”
主持會議的老師見狀,隻好再次拿起麥克風說了幾句安撫的話,這才讓人們的不滿稍稍平息。
雖然看新聞總比聽那些老領導念稿子要好一些,但這點改進也實在有限。
幾分鍾後,屏幕上出現了一款金邊白麵的手表廣告。隨後是熟悉的背景音樂和主持人的聲音。
人們開始低聲交談,趁著音響聲掩蓋自己的對話。
“昨天,經過中共中央、共青團中央批準,首屆華夏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出爐,獲獎者包括:金陵軍區滬市警備區特種警備團八連班長公舉東;
新海液壓泵廠工人李斌;
京城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生……”
當提到許寧的名字和他的單位時,會場仿佛被按下了靜音鍵。
主持人解釋說這是係列報道的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五四獎章的意義和評選過程,因此沒有詳細講述獲獎者的故事。
然而,對於在場的人來說,這已經足夠震撼。
京航的學生們不僅聰明而且社會經驗豐富,他們能夠理解五四獎章的重要性。
特別是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學生們,因為去年許寧在飛行器研發課上的出色表現,幾乎整個學院都對他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