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高度警覺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作者:沉默的老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許寧雖在多個生產科研一線工作過,但航空工業係統對他來說更熟悉,那裏的人脈關係網緊密,軍工背景濃厚,事情處理起來相對直接。
江重雖然名義上歸兵器工業總公司管理,但實際上仍處於半獨立狀態,保持著傳統地方國企的運作模式。
當前企業正經曆改製和裁員風波,內部環境錯綜複雜,人心浮動。這樣的局麵,即便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也難以輕鬆應對。
之前,各級領導多次前往江重考察,卻未能有效解決問題。
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容易被蒙蔽,還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國防科工委已認定許寧為關鍵人物之一,不容有失。
“這一點,我得向丁主任匯報後才能定奪。”
許寧理解對方的擔憂,但也清楚沒有更好的選擇。
重型模鍛壓機項目不能交給機械工業部,因為他們自身難保,且溝通渠道不如以前順暢。
隻要國防科工委牽頭,許寧必然成為項目的核心成員之一。
權力與責任並增,麵對明麵上的問題,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因此,他對戴國榮說:“懷主任,我知道在這種環境下,江重的情況會特別複雜。
所以我這次去主要是了解情況,不會過多幹涉生產和管理,也會盡量避免與當地勢力接觸。
無論如何,模鍛壓機對製造業而言至關重要,我親自去看看才能安心。”
重生後的許寧心裏有底,他知道盡管江重目前麵臨重重困難,但這家隸屬於兵器工業集團的國有企業,在二十多年後依然存在。
這意味著現在的困境並非無法逆轉。
他的任務明確:確保模鍛壓機項目順利推進,而不是全麵拯救江重。
這使得他的責任相對減輕。戴國榮看到許寧的解釋後,緊鎖的眉頭稍微放鬆了一些。
他原本擔心許寧低估了問題的複雜性,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種擔憂似乎是多餘的。
“要不我陪你一起去?”戴國榮提議道。
“不必了,懷主任。”
許寧連忙搖頭:“我之所以選擇獨自前往,是因為我現在沒有明顯的官方身份,行動更加靈活。
如果連您也一同前往,可能會引起對方的高度警覺。”
戴國榮無奈地笑了笑,意識到許寧說的確實有道理。
“無論如何,這次去江重不同於一般的考察,需要向丁主任匯報。不過我會如實轉達您的想法。”
為了增強說服力,許寧迴家後加班完成了模鍛壓機項目的建議報告,並於次日提交給科工委。
雖然因為信息不足,未能完善所有細節,但這並不妨礙報告中關於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部分的充分闡述。
幾天後,科工委同意了許寧前往江城重型機床廠考察的請求。
丁誌恆在簽署相關文件並交給許寧之後,又撥通了內部電話,安排相關人員前來辦公室會麵。
“辦公廳嗎?我是丁誌恆。請把上午安排的人叫到我這裏來。”
掛斷電話後,丁誌恆沉思片刻,然後抬頭對準備離開的許寧說道:“我們為這次行程做了特別的安排……”
“小許,雖然你之前提醒過老懷,行動要低調,但考慮到你是代表科工委出任務,怎麽也得給你配些幫手,不然一個人去多不合適。
因此,我安排了幾位同行者。兩位是辦公廳綜合調研室的主任科員,他們會幫你處理行政和聯絡的事宜。”
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丁誌恆示意他們進來。
進來的四個人中,有兩位穿著整齊的西裝襯衫,正是剛才提到的主任科員——林保華和範文康。
他們將擔任類似秘書的角色,協助許寧的工作,不過現在機關裏已不再使用“秘書”這個稱唿了。
“許總,您好。”
這次出行,許寧的身份是某重點項目的總工程師,這樣的安排既符合他的工作性質,也有助於任務的開展。
盡管初次見麵有些驚訝,但兩位主任科員很快調整好了表情,禮貌地與許寧握手問候。
另外兩人則穿著外套,他們是特別調配過來的警衛人員,確保許寧的安全。
以他現在的身份,通常是沒有資格配備固定保衛的。
但丁誌恆還是通過特事特辦的方式為他安排了保護,這顯示出對此次任務及許寧本人的高度重視。
要知道,在90年代末的社會環境下,治安狀況並不穩定。
而這次的目的地不同於以往那些本身就具備安全防護的軍工企業和研究所,所以額外的安全措施是必要的。
許總麵前站定了兩位保衛人員。
為首的是一位體格健壯、個頭較高的漢子,他挺胸立正,向許寧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簡單介紹道:“許總,我是洪坤。”
洪坤的模樣,就像人們心目中典型的守護者形象,那魁梧的身材讓許寧覺得,若有不測,此人定能扛著他迅速撤離。
而另一位則顯得較為纖細,麵容清秀,透著一股書生氣。
正當許寧以為是位年輕的男性同事時,一個聲音打破了他最初的判斷:“報告許總,我的名字叫朱雅丹。”
這番話讓許寧愣了一下,才意識到這位看似文弱的“書生”原來是一位女性。
“這……”許寧望向丁誌恆,心中閃過一絲疑惑,並非因為性別偏見,而是擔心團隊配置是否合適。
“在很多情況下,女性成員更能妥善處理一些場合,畢竟咱們不是去戰場。”
丁誌恆解釋道,盡管許寧還是有些不解,但他明白專業人士有其考量,因此選擇了信任。
“到了江城之後,所有安全事宜由洪坤負責,其他方麵一律聽從許寧指揮,清楚了嗎?”
丁誌恆對著四位護衛嚴肅地吩咐。
“明白了!”四人異口同聲地迴應。
“小許啊,你們這次的任務由聯航承運,明早出發,今晚你就住在這裏吧,個人物品我們會為你準備齊全。”丁誌恆接著說。
“好的。”許寧爽快地答應了。
他知道,在深入現場調研之前,先了解基本情況是很重要的。
即便他對生產技術有所了解,但對即將訪問的江城重型機床廠,他仍需依賴當地陪同人員的幫助,以避免因信息不足而陷入困境。
江重雖然名義上歸兵器工業總公司管理,但實際上仍處於半獨立狀態,保持著傳統地方國企的運作模式。
當前企業正經曆改製和裁員風波,內部環境錯綜複雜,人心浮動。這樣的局麵,即便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也難以輕鬆應對。
之前,各級領導多次前往江重考察,卻未能有效解決問題。
如果處理不當,不僅容易被蒙蔽,還可能陷入更大的困境。國防科工委已認定許寧為關鍵人物之一,不容有失。
“這一點,我得向丁主任匯報後才能定奪。”
許寧理解對方的擔憂,但也清楚沒有更好的選擇。
重型模鍛壓機項目不能交給機械工業部,因為他們自身難保,且溝通渠道不如以前順暢。
隻要國防科工委牽頭,許寧必然成為項目的核心成員之一。
權力與責任並增,麵對明麵上的問題,他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因此,他對戴國榮說:“懷主任,我知道在這種環境下,江重的情況會特別複雜。
所以我這次去主要是了解情況,不會過多幹涉生產和管理,也會盡量避免與當地勢力接觸。
無論如何,模鍛壓機對製造業而言至關重要,我親自去看看才能安心。”
重生後的許寧心裏有底,他知道盡管江重目前麵臨重重困難,但這家隸屬於兵器工業集團的國有企業,在二十多年後依然存在。
這意味著現在的困境並非無法逆轉。
他的任務明確:確保模鍛壓機項目順利推進,而不是全麵拯救江重。
這使得他的責任相對減輕。戴國榮看到許寧的解釋後,緊鎖的眉頭稍微放鬆了一些。
他原本擔心許寧低估了問題的複雜性,但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種擔憂似乎是多餘的。
“要不我陪你一起去?”戴國榮提議道。
“不必了,懷主任。”
許寧連忙搖頭:“我之所以選擇獨自前往,是因為我現在沒有明顯的官方身份,行動更加靈活。
如果連您也一同前往,可能會引起對方的高度警覺。”
戴國榮無奈地笑了笑,意識到許寧說的確實有道理。
“無論如何,這次去江重不同於一般的考察,需要向丁主任匯報。不過我會如實轉達您的想法。”
為了增強說服力,許寧迴家後加班完成了模鍛壓機項目的建議報告,並於次日提交給科工委。
雖然因為信息不足,未能完善所有細節,但這並不妨礙報告中關於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部分的充分闡述。
幾天後,科工委同意了許寧前往江城重型機床廠考察的請求。
丁誌恆在簽署相關文件並交給許寧之後,又撥通了內部電話,安排相關人員前來辦公室會麵。
“辦公廳嗎?我是丁誌恆。請把上午安排的人叫到我這裏來。”
掛斷電話後,丁誌恆沉思片刻,然後抬頭對準備離開的許寧說道:“我們為這次行程做了特別的安排……”
“小許,雖然你之前提醒過老懷,行動要低調,但考慮到你是代表科工委出任務,怎麽也得給你配些幫手,不然一個人去多不合適。
因此,我安排了幾位同行者。兩位是辦公廳綜合調研室的主任科員,他們會幫你處理行政和聯絡的事宜。”
這時,門外傳來了敲門聲,丁誌恆示意他們進來。
進來的四個人中,有兩位穿著整齊的西裝襯衫,正是剛才提到的主任科員——林保華和範文康。
他們將擔任類似秘書的角色,協助許寧的工作,不過現在機關裏已不再使用“秘書”這個稱唿了。
“許總,您好。”
這次出行,許寧的身份是某重點項目的總工程師,這樣的安排既符合他的工作性質,也有助於任務的開展。
盡管初次見麵有些驚訝,但兩位主任科員很快調整好了表情,禮貌地與許寧握手問候。
另外兩人則穿著外套,他們是特別調配過來的警衛人員,確保許寧的安全。
以他現在的身份,通常是沒有資格配備固定保衛的。
但丁誌恆還是通過特事特辦的方式為他安排了保護,這顯示出對此次任務及許寧本人的高度重視。
要知道,在90年代末的社會環境下,治安狀況並不穩定。
而這次的目的地不同於以往那些本身就具備安全防護的軍工企業和研究所,所以額外的安全措施是必要的。
許總麵前站定了兩位保衛人員。
為首的是一位體格健壯、個頭較高的漢子,他挺胸立正,向許寧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簡單介紹道:“許總,我是洪坤。”
洪坤的模樣,就像人們心目中典型的守護者形象,那魁梧的身材讓許寧覺得,若有不測,此人定能扛著他迅速撤離。
而另一位則顯得較為纖細,麵容清秀,透著一股書生氣。
正當許寧以為是位年輕的男性同事時,一個聲音打破了他最初的判斷:“報告許總,我的名字叫朱雅丹。”
這番話讓許寧愣了一下,才意識到這位看似文弱的“書生”原來是一位女性。
“這……”許寧望向丁誌恆,心中閃過一絲疑惑,並非因為性別偏見,而是擔心團隊配置是否合適。
“在很多情況下,女性成員更能妥善處理一些場合,畢竟咱們不是去戰場。”
丁誌恆解釋道,盡管許寧還是有些不解,但他明白專業人士有其考量,因此選擇了信任。
“到了江城之後,所有安全事宜由洪坤負責,其他方麵一律聽從許寧指揮,清楚了嗎?”
丁誌恆對著四位護衛嚴肅地吩咐。
“明白了!”四人異口同聲地迴應。
“小許啊,你們這次的任務由聯航承運,明早出發,今晚你就住在這裏吧,個人物品我們會為你準備齊全。”丁誌恆接著說。
“好的。”許寧爽快地答應了。
他知道,在深入現場調研之前,先了解基本情況是很重要的。
即便他對生產技術有所了解,但對即將訪問的江城重型機床廠,他仍需依賴當地陪同人員的幫助,以避免因信息不足而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