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不同民族不同信仰所混雜的地方,那麽這個地方便不可能太平。
而並州恰恰就是這麽個地方,整日的漢民和羌胡人都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爭鬥,有時候死了人也很正常,所以這裏的民風與涼州差不多,彪悍不怕死。
之所以並州是這個情況還是因為羌胡入住並州時間太短,又踏馬的窮橫窮橫的,先帝時期也就是桓帝時,西涼有仨猛將把西羌都快打廢了,有一部分人西走,而有一部分人投降了大漢,投降的自然要聽安排,所以這撮人遷到了並州落戶。
你說有塊地就老老實實的休養生息唄,結果這群貨仗著自己是投降的,是大爺,大漢又是禮儀之邦,不會動粗,所以一步步試探,一步步占便宜,而當官的見事態隻要不嚴重也會輕拿輕放,於是就導致如今並州還是很亂的。
雖然這些羌胡人窮橫,但由於地廣人稀,又與漢人雜居,所以並不會出現振臂一唿的禍事,反而這種懷柔政策還真收攏了一部分羌胡人,並且願意為大漢打鮮卑,這多少也算有所成就。
而發誓要搶天搶地搶空氣的張揚自然看不上這種窮逼,更沒必要為了這群窮逼讓大漢高層察覺到自己,所以直接一路急行北上向鮮卑而去。
鮮卑分東西兩部,中間有匈奴隔開,西部鮮卑主要騷擾的是西域,而環視大漢旁的則是東部鮮卑。
東部鮮卑值得提的隻有四個大部落,宇文部、慕容部、禿鬢部,以及拓跋部,至於這四個大部落之下各自統領著很多小部落,對於這些拿錢買命的小部落張揚表示看不上,但若是碰到了也不會放過。
從壺關走出便是並州上黨郡,而後從上黨一路北去,過太原郡,雁門郡,直至走到平城,張揚才下令好好休息。
平城是厚厚土坯所建,城牆矮,人也很少,由於挨著長城,城裏倒也有武裝存在,隻不過有和沒有並沒什麽區別,因為都是些老卒,胡子都白了,還曬著暖,根本沒什麽戰力。
三百騎兵是在平城外安營紮寨的,雖然兵器與甲胄比較老舊,但好在氣勢比較恢宏,所以剛在平城停下,便被多人圍觀,還不時地聽到精銳、大漢的一些話,直誇的三百兒郎個個昂首挺胸。
也是...這一路扮大漢騎兵扮習慣了,人要是被誇的次數多了可是會找不到方向的,顯然現在兒郎們就是這樣,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
沒一會兒城裏當官的來了,據他自己介紹說是個縣令,姓盧,是個胖子,白白的,並沒有北方人那種粗糙。
相互介紹後,盧縣令便笑著說道:“張將軍,久仰久仰!”
“啊?盧縣令,幸會幸會!”看著伸到臉前的笑臉,張揚差一點打了一巴掌,好在帶著腦子反應快及時壓製住了雙手,不然今天絕對善不了。
“盧縣令來的倒是巧,省得張某再入城一趟!”
“怎麽?張老弟是遇到麻煩了?”
張揚點頭迴答道:“我等奉陛下秘詔入鮮卑一趟,如今快馬加鞭數日,身上鹽巴已盡,希望盧老弟幫襯一些,二則需要一條能夠穿過長城的路線。”
你叫我老弟,我也叫你老弟,誰也不占誰便宜。
聽到張揚要求,盧縣令頓時沉默了。
張揚自然明白其中的原因。
鹽和鐵自古以來就屬於緊俏貨,這東西要是拿到草原根本不愁銷路,但是這東西卻是禁止賣出去的,畢竟草原民族和漢族是世仇,鹽鐵又屬於戰略物資,到了草原就屬於資敵,因此平城離草原隻一牆之隔,但縣令卻不敢說自己有鹽,不然要是被人冠上走私的罪名,那全家都得玩完。
若隻有鹽巴也就算了,可再加上一條隱蔽的通往草原的路……完全能夠定罪了!
一時間,盧縣令額頭開始冒冷汗了,心裏不禁在想,這皇帝老兒是不是察覺到什麽,專門派這貨下來查的吧?還需要鹽巴?需要入草原的路?需要你奶奶個腿兒!沒有,啥都沒有!
張揚還真以為這胖子在深思熟慮呢,可誰知這哥們兒拱了拱手說句告辭,然後扭頭就要走。
咋地?不給麵子是不?咱踏馬的是啥?咱踏馬的在平地是土匪,在山上是山匪,騎個馬是馬匪,這麽明目張膽的給老子甩臉子,你是多看不起咱身後的三百騎兵?
不待盧縣令抬腿離開,張揚伸手便抓住了盧縣令的脖頸,稍微一使勁兒便把這胖子提溜了起來。
然後把盧縣令對著三百騎兵吼道:“你個死胖子,你留著眼睛是出氣的嗎?知道這是啥不?這是三百騎兵,是決定你生死的大刀!
給老子甩臉子,你臉很大嗎?現在,老子明確告訴你,鹽趕緊給老子備齊,路給老子挑好,再踏馬嘰嘰歪歪剁了你!”
說完,張揚直接鬆開了手,任憑盧縣令像麵條滑下去,直看的一群圍觀百姓眼球劈裏啪啦掉一地。
盧縣令失魂落魄的離開了,沒人攔著他,直到傍晚,又失魂落魄的帶著幾個人來了。
鹽在車上,帶路的是一個老兵,就是在城門口曬暖的老兵。
分完鹽巴,張揚拍了拍盧縣令的肩膀,見盧縣令抖的厲害還安慰了幾句,正要走,盧縣令才開口:“喂,不走行不行?”
聞言,張揚一愣,脫口而出道:“不走你養我啊!”
一時間,三百多號人都緩緩的張開了充血的肉唇,壓根想不到會被強行塞入這麽大一個……瓜!
“這……我是想說鹽巴還沒帶完,還有幾石糧草。”
聽到盧縣令的話,張揚內心一陣臥槽,身為一個啥都想搶的土匪,居然被一個胖男的給走心了。
“草,你個煞筆,鹽又不能當飯吃,幾石糧草還好意思拿出來,自己造吧!”
說完,張揚逃命般的提溜個老頭躥了出去。
直到人要跑的沒了影,三百騎兵這才後知後覺,一個個的猛拍馬屁,奮力的去追將要消失的他。
而並州恰恰就是這麽個地方,整日的漢民和羌胡人都會因為各種事情而爭鬥,有時候死了人也很正常,所以這裏的民風與涼州差不多,彪悍不怕死。
之所以並州是這個情況還是因為羌胡入住並州時間太短,又踏馬的窮橫窮橫的,先帝時期也就是桓帝時,西涼有仨猛將把西羌都快打廢了,有一部分人西走,而有一部分人投降了大漢,投降的自然要聽安排,所以這撮人遷到了並州落戶。
你說有塊地就老老實實的休養生息唄,結果這群貨仗著自己是投降的,是大爺,大漢又是禮儀之邦,不會動粗,所以一步步試探,一步步占便宜,而當官的見事態隻要不嚴重也會輕拿輕放,於是就導致如今並州還是很亂的。
雖然這些羌胡人窮橫,但由於地廣人稀,又與漢人雜居,所以並不會出現振臂一唿的禍事,反而這種懷柔政策還真收攏了一部分羌胡人,並且願意為大漢打鮮卑,這多少也算有所成就。
而發誓要搶天搶地搶空氣的張揚自然看不上這種窮逼,更沒必要為了這群窮逼讓大漢高層察覺到自己,所以直接一路急行北上向鮮卑而去。
鮮卑分東西兩部,中間有匈奴隔開,西部鮮卑主要騷擾的是西域,而環視大漢旁的則是東部鮮卑。
東部鮮卑值得提的隻有四個大部落,宇文部、慕容部、禿鬢部,以及拓跋部,至於這四個大部落之下各自統領著很多小部落,對於這些拿錢買命的小部落張揚表示看不上,但若是碰到了也不會放過。
從壺關走出便是並州上黨郡,而後從上黨一路北去,過太原郡,雁門郡,直至走到平城,張揚才下令好好休息。
平城是厚厚土坯所建,城牆矮,人也很少,由於挨著長城,城裏倒也有武裝存在,隻不過有和沒有並沒什麽區別,因為都是些老卒,胡子都白了,還曬著暖,根本沒什麽戰力。
三百騎兵是在平城外安營紮寨的,雖然兵器與甲胄比較老舊,但好在氣勢比較恢宏,所以剛在平城停下,便被多人圍觀,還不時地聽到精銳、大漢的一些話,直誇的三百兒郎個個昂首挺胸。
也是...這一路扮大漢騎兵扮習慣了,人要是被誇的次數多了可是會找不到方向的,顯然現在兒郎們就是這樣,都不知道自己姓什麽了。
沒一會兒城裏當官的來了,據他自己介紹說是個縣令,姓盧,是個胖子,白白的,並沒有北方人那種粗糙。
相互介紹後,盧縣令便笑著說道:“張將軍,久仰久仰!”
“啊?盧縣令,幸會幸會!”看著伸到臉前的笑臉,張揚差一點打了一巴掌,好在帶著腦子反應快及時壓製住了雙手,不然今天絕對善不了。
“盧縣令來的倒是巧,省得張某再入城一趟!”
“怎麽?張老弟是遇到麻煩了?”
張揚點頭迴答道:“我等奉陛下秘詔入鮮卑一趟,如今快馬加鞭數日,身上鹽巴已盡,希望盧老弟幫襯一些,二則需要一條能夠穿過長城的路線。”
你叫我老弟,我也叫你老弟,誰也不占誰便宜。
聽到張揚要求,盧縣令頓時沉默了。
張揚自然明白其中的原因。
鹽和鐵自古以來就屬於緊俏貨,這東西要是拿到草原根本不愁銷路,但是這東西卻是禁止賣出去的,畢竟草原民族和漢族是世仇,鹽鐵又屬於戰略物資,到了草原就屬於資敵,因此平城離草原隻一牆之隔,但縣令卻不敢說自己有鹽,不然要是被人冠上走私的罪名,那全家都得玩完。
若隻有鹽巴也就算了,可再加上一條隱蔽的通往草原的路……完全能夠定罪了!
一時間,盧縣令額頭開始冒冷汗了,心裏不禁在想,這皇帝老兒是不是察覺到什麽,專門派這貨下來查的吧?還需要鹽巴?需要入草原的路?需要你奶奶個腿兒!沒有,啥都沒有!
張揚還真以為這胖子在深思熟慮呢,可誰知這哥們兒拱了拱手說句告辭,然後扭頭就要走。
咋地?不給麵子是不?咱踏馬的是啥?咱踏馬的在平地是土匪,在山上是山匪,騎個馬是馬匪,這麽明目張膽的給老子甩臉子,你是多看不起咱身後的三百騎兵?
不待盧縣令抬腿離開,張揚伸手便抓住了盧縣令的脖頸,稍微一使勁兒便把這胖子提溜了起來。
然後把盧縣令對著三百騎兵吼道:“你個死胖子,你留著眼睛是出氣的嗎?知道這是啥不?這是三百騎兵,是決定你生死的大刀!
給老子甩臉子,你臉很大嗎?現在,老子明確告訴你,鹽趕緊給老子備齊,路給老子挑好,再踏馬嘰嘰歪歪剁了你!”
說完,張揚直接鬆開了手,任憑盧縣令像麵條滑下去,直看的一群圍觀百姓眼球劈裏啪啦掉一地。
盧縣令失魂落魄的離開了,沒人攔著他,直到傍晚,又失魂落魄的帶著幾個人來了。
鹽在車上,帶路的是一個老兵,就是在城門口曬暖的老兵。
分完鹽巴,張揚拍了拍盧縣令的肩膀,見盧縣令抖的厲害還安慰了幾句,正要走,盧縣令才開口:“喂,不走行不行?”
聞言,張揚一愣,脫口而出道:“不走你養我啊!”
一時間,三百多號人都緩緩的張開了充血的肉唇,壓根想不到會被強行塞入這麽大一個……瓜!
“這……我是想說鹽巴還沒帶完,還有幾石糧草。”
聽到盧縣令的話,張揚內心一陣臥槽,身為一個啥都想搶的土匪,居然被一個胖男的給走心了。
“草,你個煞筆,鹽又不能當飯吃,幾石糧草還好意思拿出來,自己造吧!”
說完,張揚逃命般的提溜個老頭躥了出去。
直到人要跑的沒了影,三百騎兵這才後知後覺,一個個的猛拍馬屁,奮力的去追將要消失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