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山聚義廳
張揚獨坐上首笑嘻嘻的盯著廳門,看似注意力放在廳外,實則整個心神都沉浸在了腦海裏的係統上。
這次係統升級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獎勵,但卻是目前來說張揚最需要的獎勵。
原先打劫想要得到係統獎勵得張揚親自帶隊,隻有他自己帶隊搶劫才有獎勵。
直白的說,就是一個牛馬,還是山寨不能休息的的牛馬,就算麾下兒郎無數,就算能征戰的猛將如雲,張揚依然不會放肆的讓他們打劫。
沒什麽特別原因,隻怕他們打劫完後沒有係統獎勵兒郎們喝西北風。
如今係統升級後隻加了一條,麾下兒郎們打劫成功後,宿主可獲得一半獎勵。
意思也就是說,不管誰出門打劫,隻要是麾下兒郎,隻要成功,張揚坐在天宮山都能收到一同一半的獎勵。
這踏馬的還忌諱啥,還不是猛虎出籠,蛟龍出淵!
“嘶……換腳!”
得到消息的各頭領們剛準備進入聚義廳,不料正瞅見張揚陰惻惻的笑容,一瞬間,各頭領便察覺到了不對。
低頭一看,正看到自己抬起左腳準備跨過大門……
好在,有人提醒,不然少不了又是一頓毒打!
畢竟,曾經大眼兒就栽在這上邊過!
隨著一個個右腳進入聚義廳,張揚也漸漸的迴過了神。
看著聚義廳一百零八座占了近半,張揚心中頓時生出了些許豪氣。
“諸位也都知道,兒郎們思鄉心切,特別是那益州幾個小娘們兒,哭的那叫一個慘,張任這一點你沒能做好。不過本寨主也不是無情之人,你們做不好,本寨主自然要為你們兜底,也得為兒郎們建設一個健康的心理,所以……本寨主決定,來年舉兵入關,這事兒好好給兒郎們說一說,免得他們又哼哼唧唧的。”
說完,張揚便翻出了陳宮送來的各地消息,緊接著又道:“雖然說準備來年出兵,但從關內各地發生的突然情況來看,有些還是需要微調的,就比如烏桓入侵幽州一事,一個小小的烏桓,踏馬的是個什麽東西,居然敢上咱們地盤行兇,這多少有點看不起本寨主。”
看著下麵諸位頭領猶如鵪鶉,張揚拍了拍桌子道:“都踏馬死人啊,他們看不起本寨主,你們都沒點反應?”
聽到張揚這麽說,一群人瞬間反應了過來,各個拍著桌子怒吼著要給烏桓一個教訓。
張揚見此,心裏好受很多。
“行了,豬鼻子拱地,小雲子,你本就出自幽州,這次幽州有難,帶著原本的幽州兒郎走一趟,另外知會一聲嘎子,讓他帶著勇士從草原出發,前後夾擊,務必讓這群烏桓狗子有來無迴。等贏了之後,你負責搶了公孫瓚,什麽兵馬人口,給他弄幹淨,咱們山寨養的起,嘎子負責抄了烏桓老窩,牛羊啥的允許這貨留一半。”
趙雲聽後,立馬應是,其他人見此,突然間就酸了。
管亥率先出言道:“雲哥,帶兄弟一個,絕對讓你順風又順水。”
趙雲一聽,麻了,你踏馬要點臉不?都特麽胡子一大把了,開口叫哥你是怎麽做到的?
然而,就在趙雲無語時,一幫滿臉胡子的人紛紛開口,哥長哥短的叫的那是一個親,特別是華雄,臉上長滿了胸毛,恨不得在趙雲臉上擦一擦,以此顯得關係好。
“行了,來年有你們忙的,幽州的事兒就交給小雲子了,少踏馬惡心本寨主了!”
聽到張揚拍板決定後,一群臉長胸毛的大漢立馬翻臉不認人,什麽雲哥,那是小雲子!
……
終於,平靜的並州再次響起了馬蹄聲。
為了盡快解幽州之困,趙雲選擇了從天宮山關隘而出,過冀州,直入幽州。
至於草原上的嘎子,收到消息後,帶著部落裏的勇士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誤,冒著雪花便向烏桓而去。
冀州,袁紹正披著狐裘大衣與小娘們兒討論人生呢。
不料正起勁呢,屋外傳來了沮授的叫喊聲。
不得已,袁紹隻能用力一挺,然後在小娘們兒服侍下穿衣來到了外邊。
“啥事兒這麽著急?可是那公孫瓚前來求救了?”
看著袁紹臉色潮紅未退,沮授焦急道:“主公,並不是公孫瓚前來求救,而是那並州賊人來襲,主公快別耽擱了,眾人都等您呢!”
說罷,沮授一個跨步來到了袁紹麵前,沒等袁紹反應過來便拽著要走。
誰知這一拽,直接把袁紹拽了一個踉蹌,差點都摔到了地上。
“臥槽,主公,大白天你怎麽敢玩這麽狠?”
這時袁紹終於反應過來,也沒在意沮授說了什麽,反而拽著沮授跑了起來。
沮授見此,更為驚訝道:“主公你腰子可以的,這麽快就緩過來了?”
袁紹聽到土匪下山的消息,腦海裏都是並州的屈辱和恐懼,哪裏還管沮授說什麽,所以對於沮授的詢問,那是腔都不帶哼一下的。
眾人見到袁紹前來,趕忙尋找座位坐好。
“那賊人到了何處?可與我們的人打了起來?”
聽到袁紹發問,沮授接茬道:“額……主公,衝突倒是沒有出現,聽前方將士傳迴來的消息說,這夥賊人是要前往幽州,怕是相中了幽州。”
聽聞不是攻打冀州,袁紹這才把提起來的心放迴肚子裏。
“瑪德,嚇我一跳,公與(沮授字)你不知道那夥賊人有多麽殘暴,隻要不是前來攻打我冀州,咱們還是當沒看到算了。”
聽到袁紹打退堂鼓,屋中一幹將領與謀士都愣住了,仿佛頭迴認識袁紹一般,甚至懷疑與董卓持劍相對的人是不是麵前這個人。
“主公,可知晉獻公滅虢國的事?賊人乃土匪,況且其本就是黃巾餘孽,與我等漢臣乃生死之敵,我等雖與公孫瓚有惡,但總歸同殿為臣過,亦非有不解之怨,猶如唇齒之間,雖有磕碰,但卻不可旁觀賊人滅殺公孫瓚,不然下一個便是我等!”
沮授說完,一幫謀士皆說唇亡齒寒,想要勸袁紹插手冀州之事,而武將們也是怒聲不斷,說什麽先報小仇,再報大仇!
張揚獨坐上首笑嘻嘻的盯著廳門,看似注意力放在廳外,實則整個心神都沉浸在了腦海裏的係統上。
這次係統升級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獎勵,但卻是目前來說張揚最需要的獎勵。
原先打劫想要得到係統獎勵得張揚親自帶隊,隻有他自己帶隊搶劫才有獎勵。
直白的說,就是一個牛馬,還是山寨不能休息的的牛馬,就算麾下兒郎無數,就算能征戰的猛將如雲,張揚依然不會放肆的讓他們打劫。
沒什麽特別原因,隻怕他們打劫完後沒有係統獎勵兒郎們喝西北風。
如今係統升級後隻加了一條,麾下兒郎們打劫成功後,宿主可獲得一半獎勵。
意思也就是說,不管誰出門打劫,隻要是麾下兒郎,隻要成功,張揚坐在天宮山都能收到一同一半的獎勵。
這踏馬的還忌諱啥,還不是猛虎出籠,蛟龍出淵!
“嘶……換腳!”
得到消息的各頭領們剛準備進入聚義廳,不料正瞅見張揚陰惻惻的笑容,一瞬間,各頭領便察覺到了不對。
低頭一看,正看到自己抬起左腳準備跨過大門……
好在,有人提醒,不然少不了又是一頓毒打!
畢竟,曾經大眼兒就栽在這上邊過!
隨著一個個右腳進入聚義廳,張揚也漸漸的迴過了神。
看著聚義廳一百零八座占了近半,張揚心中頓時生出了些許豪氣。
“諸位也都知道,兒郎們思鄉心切,特別是那益州幾個小娘們兒,哭的那叫一個慘,張任這一點你沒能做好。不過本寨主也不是無情之人,你們做不好,本寨主自然要為你們兜底,也得為兒郎們建設一個健康的心理,所以……本寨主決定,來年舉兵入關,這事兒好好給兒郎們說一說,免得他們又哼哼唧唧的。”
說完,張揚便翻出了陳宮送來的各地消息,緊接著又道:“雖然說準備來年出兵,但從關內各地發生的突然情況來看,有些還是需要微調的,就比如烏桓入侵幽州一事,一個小小的烏桓,踏馬的是個什麽東西,居然敢上咱們地盤行兇,這多少有點看不起本寨主。”
看著下麵諸位頭領猶如鵪鶉,張揚拍了拍桌子道:“都踏馬死人啊,他們看不起本寨主,你們都沒點反應?”
聽到張揚這麽說,一群人瞬間反應了過來,各個拍著桌子怒吼著要給烏桓一個教訓。
張揚見此,心裏好受很多。
“行了,豬鼻子拱地,小雲子,你本就出自幽州,這次幽州有難,帶著原本的幽州兒郎走一趟,另外知會一聲嘎子,讓他帶著勇士從草原出發,前後夾擊,務必讓這群烏桓狗子有來無迴。等贏了之後,你負責搶了公孫瓚,什麽兵馬人口,給他弄幹淨,咱們山寨養的起,嘎子負責抄了烏桓老窩,牛羊啥的允許這貨留一半。”
趙雲聽後,立馬應是,其他人見此,突然間就酸了。
管亥率先出言道:“雲哥,帶兄弟一個,絕對讓你順風又順水。”
趙雲一聽,麻了,你踏馬要點臉不?都特麽胡子一大把了,開口叫哥你是怎麽做到的?
然而,就在趙雲無語時,一幫滿臉胡子的人紛紛開口,哥長哥短的叫的那是一個親,特別是華雄,臉上長滿了胸毛,恨不得在趙雲臉上擦一擦,以此顯得關係好。
“行了,來年有你們忙的,幽州的事兒就交給小雲子了,少踏馬惡心本寨主了!”
聽到張揚拍板決定後,一群臉長胸毛的大漢立馬翻臉不認人,什麽雲哥,那是小雲子!
……
終於,平靜的並州再次響起了馬蹄聲。
為了盡快解幽州之困,趙雲選擇了從天宮山關隘而出,過冀州,直入幽州。
至於草原上的嘎子,收到消息後,帶著部落裏的勇士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誤,冒著雪花便向烏桓而去。
冀州,袁紹正披著狐裘大衣與小娘們兒討論人生呢。
不料正起勁呢,屋外傳來了沮授的叫喊聲。
不得已,袁紹隻能用力一挺,然後在小娘們兒服侍下穿衣來到了外邊。
“啥事兒這麽著急?可是那公孫瓚前來求救了?”
看著袁紹臉色潮紅未退,沮授焦急道:“主公,並不是公孫瓚前來求救,而是那並州賊人來襲,主公快別耽擱了,眾人都等您呢!”
說罷,沮授一個跨步來到了袁紹麵前,沒等袁紹反應過來便拽著要走。
誰知這一拽,直接把袁紹拽了一個踉蹌,差點都摔到了地上。
“臥槽,主公,大白天你怎麽敢玩這麽狠?”
這時袁紹終於反應過來,也沒在意沮授說了什麽,反而拽著沮授跑了起來。
沮授見此,更為驚訝道:“主公你腰子可以的,這麽快就緩過來了?”
袁紹聽到土匪下山的消息,腦海裏都是並州的屈辱和恐懼,哪裏還管沮授說什麽,所以對於沮授的詢問,那是腔都不帶哼一下的。
眾人見到袁紹前來,趕忙尋找座位坐好。
“那賊人到了何處?可與我們的人打了起來?”
聽到袁紹發問,沮授接茬道:“額……主公,衝突倒是沒有出現,聽前方將士傳迴來的消息說,這夥賊人是要前往幽州,怕是相中了幽州。”
聽聞不是攻打冀州,袁紹這才把提起來的心放迴肚子裏。
“瑪德,嚇我一跳,公與(沮授字)你不知道那夥賊人有多麽殘暴,隻要不是前來攻打我冀州,咱們還是當沒看到算了。”
聽到袁紹打退堂鼓,屋中一幹將領與謀士都愣住了,仿佛頭迴認識袁紹一般,甚至懷疑與董卓持劍相對的人是不是麵前這個人。
“主公,可知晉獻公滅虢國的事?賊人乃土匪,況且其本就是黃巾餘孽,與我等漢臣乃生死之敵,我等雖與公孫瓚有惡,但總歸同殿為臣過,亦非有不解之怨,猶如唇齒之間,雖有磕碰,但卻不可旁觀賊人滅殺公孫瓚,不然下一個便是我等!”
沮授說完,一幫謀士皆說唇亡齒寒,想要勸袁紹插手冀州之事,而武將們也是怒聲不斷,說什麽先報小仇,再報大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