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八名明宣宗朱瞻基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作者:雲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高煦扭頭看去,隻見自家老爺子的臉黑如鍋底,一臉兇神惡煞的看著自己,自己看著老爺子這個樣子,雙腿都在不自覺發抖。如果讓那些瓦剌人看見一定大跌眼鏡,朱高煦這貨兇名雖不如朱棣,但也不遑多讓。而此時他們眼裏的惡狼,現在居然雙腿不自覺發抖,跟他們草原上上綿羊一樣。
“老二,你想造反?”
雖然聲音平靜無償,但是聽在漢王朱高煦耳中,猶如惡魔低語,嚇得他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老爺子,沒,沒,我可沒有想過造反?”
“是嗎?那這天幕上是怎麽迴事?你難道要跟我說是仙人在汙蔑你嗎?”朱棣現在心裏麵特別火大,你老二什麽貨色?你自己不知道嗎?說著好聽是勇武異常,說難聽就是有勇有謀,就是莽夫,特別想起之前給這老二畫一個圈,讓他幫忙自己籌好北伐的錢,自己就讓他暫時監國,結果這混玩意到好,跟大臣見麵時拿著刀劍。把朝堂當成屠宰場了,越想越氣。朱棣直接一腳踹朱高煦肩膀上,踹著朱高煦地上打滾。
“你還想造反,你看看你哪裏有著帝王之像,尖嘴猴腮,哪裏有著帝王之像。”說著朱棣直接拔劍就砍,嚇著朱高煦直接跑路。邊跑邊心裏想:老爺子有你這麽對自己親兒子的嗎?說我尖嘴猴腮,那不還是遺傳你的,還有你可真狠直接拿刀砍我,這不是要你兒子命嗎?
朱高枳看見自己弟弟在被自家老爺子砍,一邊在那邊攔,一邊心裏麵腹誹,這老二不會是天生反骨吧!自己一次次為他求情維護他,他到好,還是直接造反,真拿自己當老爺子了,憑著藩王就能造反成功。
天幕開始變動:盤點千古十大明君第八名明宣宗朱瞻基
標題消失映入眼簾的是戰鼓雷動,塵土飛揚,遮蔽了天邊最後一抹殘陽。黑衣帝王,年少的身影挺拔如鬆,立於兩軍交鋒的最前沿,黑色龍袍隨風獵獵作響,仿佛夜之使者,降臨於這混沌戰場。他的眼神冷冽而堅定,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
“咚!”一聲巨響,戰鼓再次擂響,如同雷鳴般震撼人心。少年帝王猛地一揮手中利刃,寒光閃爍,瞬間劃破空氣,直指敵方陣地。他的聲音穿透喧囂,響徹雲霄:“明軍威武,在日月山河的照耀下,將與敵軍主力決一死戰,對麵的敵軍握著彎刀,他們做夢都想把我們的屍骨埋進他們的牧場,肥沃他們的土地,我不管你們怕不怕,一旦後退,我們的妻兒老小,終身飽嚐欺淩之苦。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
“殺,殺,殺。”下麵的明軍精銳一個個殺氣十足,氣勢如雲。
“今天太陽落山之前,有很多人會死去,朕的最後一道旨意。如若你們看到朕落下馬來,不要哀悼,不要停止衝鋒,緊緊跟隨軍旗,握緊長矛,揮舞刀劍,誓死方休。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說完這位少年帝王一緊馬腹,手握長矛,摔著大軍刺向異族。
洪武大帝朱元璋:“好,好,不虧是咱的大孫,威武不凡,上馬殺敵,下馬治國真正的文武大才。”
明宣宗朱瞻基:“感謝曾祖,都是爺爺教的好,我一直以我父王跟我爺爺為榜樣。”
洪武大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多跟咱好大孫學學就好,別跟這個朱老四學,一天天的咱看著就來氣。”
燕王朱棣看著天幕一臉委屈,自己啥都沒有做,咋又惹老爹生氣了,而且爹,你要不要看自己說著什麽,多跟咱大孫學,別跟我一樣。爹,我是你親生的嗎?又這麽編排自己兒子的嗎?而且高枳雖然不錯,咱也不差啊,咱可是威名赫赫的永樂大帝啊。
漢武帝劉徹:“不錯,不錯,對付這些異族就應該武力把他們打服,打跑。”
漢武帝看著自己旁邊的冠軍侯霍去病,有點小傲嬌道:“看來後世的帝王也不錯啊,竟然有可以上馬殺敵,下馬治國的皇帝。不過我感覺這個皇帝也不一定想去,隻是啊他們可沒有冠軍侯。”
霍去病見此連忙道:“陛下,我華夏大地五千年曆史,英雄豪傑數不勝數。陛下怎可小看天下英雄,而且這可是一名古來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帝王。”
明憲宗朱見深:“祖父,你對他們還是太仁慈了,你看孫兒的成化梨庭,差點讓他們女真亡族滅種。”
乾隆:“你這個魔鬼,我的先祖董山就是死在了,你這次大圍剿。”
明憲宗朱見深:“就是有點可惜沒有把你們真正的殺幹殺淨,讓你們之後有了重來一次的機會。”
朱見深眼中閃過無盡的殺機,看想身旁的汪直“汪直你知道怎麽做了吧?”話語雖然平淡,卻充滿無盡殺機。特別是汪直身旁的曹正淳,感受到周圍無盡的殺機,自己直感覺自己剛剛從地獄走出來。微風拂過,直感覺自己後背發涼,仔細一感受自己後背在剛剛直接濕透。現在他早把那些女真罵了不知多少遍,就因為這些異族自己剛剛又從鬼門關過一趟。自己迴去一定得找幾個女真女人壓壓驚,這一次差點讓他提前退休。
天幕的聲音也緩緩在眾人耳邊響起,站在你麵前的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太宗朱棣的好聖孫,中國曆史上文武雙全的皇帝之一。傳說他出生前一晚,明太宗朱棣夢見父親朱元璋賜給他一個大圭,大圭在古代是權利的象征,更是帝王之尊,並且告訴他傳世之孫永世齊昌。因此深得朱棣的重視與喜愛,他從小英明睿智,文韜武略據,聞如唐太宗,亦如宋徽宗舉世之才華。
洪武大帝朱元璋一臉陰沉似笑非笑看著自己麵前瑟瑟發抖的朱老四,雖然他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在他這父愛如山的目光之下,朱棣真感覺自己雙腿打顫。直接一下子跪了下去“爹,我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我不做燕王了,你把我兵權收了,我做個閑散王爺就好。”
看著朱棣這幅模樣,心裏麵隻感覺好笑,自己又這麽嚇人嘛。咱還沒說你這就跪下去了,就你這還造反,還五征漠北,封狼居胥的永樂大帝呢。越想越氣,自己家的標兒雖然現在每天都讓禦醫查看身體,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萬一咱家標兒真出什麽事,咱還等著這個永樂大帝接位呢?你可到好,動不動就給咱跪下。拿起鞋子就一下拍朱棣臉上一邊拍還一邊罵“咱讓你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咱讓你動不動就給咱跪,咱讓你交兵權……”
“爹,我錯了,別打了,啊,哎呦……”
一陣陣慘叫聲傳出……
打累了,朱元璋直接一下子做在了地上,一邊喘氣一邊對滿臉幽怨的朱棣道:“從明天開始跟你大哥學習政務,以後你大哥出事,你必須要做的比永樂大帝還好,否則別怪咱半夜從祠堂出來抽你。”
朱棣聞言嘴角抽搐,還讓自己比永樂大帝做的更好,如果沒有還從祠堂出來抽自己。這是抽自己抽上癮了吧,永樂大帝是誰?華夏曆史五千年稱大帝的帝王又有幾個,坐到永樂大帝這樣的都沒有幾個吧。自己甚至都有一種錯覺就是他,永樂大帝可以上千古一帝榜。還讓自己做的比這個還好,這不是為難人嘛。
他是仁宣之治的治世者,戰王之亂的平定者,馬上天子,完善內閣,重用賢臣,整治吾輩,巡視邊,境北擊蒙古,撤兵安南,廣施仁政,社會經濟空前發展,百姓安居樂業,造就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情富才全,不僅是文治武功,還雅上漢墨。他就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大明宣宗皇帝朱瞻基。
永樂大帝朱棣:“好大孫,你幹的不錯啊。果然如謝晉說的好聖孫,可旺三代。”
乾隆:“的確好聖孫可旺三代,不過三代以後可就……”
洪武大帝朱元璋:“狗韃子,你什麽意思啊,三代以後怎麽了?”
永樂大帝朱棣:“同問。”
漢武大帝劉徹:“同問。”
明憲宗朱見深:“……”
朱見深現在特別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自己便宜老爹做的混賬事說出來,不過說出來也太丟人了。自己的便宜老爹領五十萬大軍直接被二萬人打敗了。自己便宜老爹有臉做,自己也沒辦法說啊。這可是在諸天皇帝麵前丟臉,社死啊。
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生他兼具爺爺朱棣的英武過人和父親朱高熾的寬厚仁慈以及文儒唐太宗懿塞宋徽宗的舉世才華。但就是這麽一位全能型君王最後卻因兩件事毀掉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讓明朝深受其害。
洪武大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你這個逆孫,做了什麽事,竟然讓咱大明深受其危害。你要是把咱大明謔謔了,我直接抽死你爺爺。”
朱棣現在已經放棄抵抗,生無可戀了,躺著等都能中槍,感覺自己屁股又痛了。想著想著朱棣眼淚都不爭氣的留下來,這孫子是坑爺爺啊。你們知道我朱老四最近是怎麽過的嗎?上午被老朱揍,下午被老朱揍,路上碰見都得挨一頓,自己是傷口還沒止血就得皮開肉綻。這還讓人活嗎?
想到這裏朱棣直接抱著自己的大哥朱標埋頭痛哭了起來。朱標看到自己四弟哭本來還想安慰,但是一見朱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蹭著自己滿身都是,朱標心情直接不好了。他現在就想問,這弟弟能退貨嗎?
永樂大帝朱棣@明宣宗朱瞻基:“你要是敢謔謔大明,咱把你二叔抽死。”
明宣宗朱瞻基……
看著這兩位祖宗的發言,他隻想喊一句願望,他是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謔謔大明的事。而且你們兩位動不動就抽人,禮貌嗎?而且自己爺爺還要抽死自己二叔,自己現在直想把劍遞給爺爺,這樣自己也不用又殺二叔之名了。自從自己把自己二叔做成瓦罐雞以後,這群大臣的奏諫煩著自己頭疼。如果爺爺真把自己二叔抽死,自己這些煩惱早也沒了。
而朱高煦現在直接在心裏麵直接罵自家老頭子不地道,他朱瞻基犯的錯你不揍他本人,去抽我。就算朱瞻基不舍得,不還有老大的嗎?咋就盯著我一個人抽,就因為我皮糙肉厚啊。但是也不帶這麽欺負人的啊,而且根據朱瞻基那小子的腹黑,自己被老爺子抽死,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1398年朱瞻基出生於北京燕王府,他是朱高熾與其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因為爺爺朱棣的一個夢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在他出生的前一晚朱棣夢見太祖朱元璋授予他一個大圭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齊昌。而這個長孫的出生正好與他的夢相吻合,使得朱瞻基從一出生,就得到了爺爺朱棣的重視。
同時,因為朱允文的削藩政策,朱棣已經和朝廷劍拔弩張,對於朝廷的步步緊逼,使得朱棣最終發動靖難之變。
1402年朱棣曆經四年苦戰,成功攻入南京奪取侄子的地位後,開始為孫子親自挑選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比如朱棣最信任的功臣姚廣孝以及英國公張輔等人,都當過朱瞻基的老師,可見朱棣對長孫的用心。
1404年朱棣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可以說朱高熾能夠做太子與他這個優秀的兒子有很大關係。
1407年朱棣開始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親自栽培,甚至還帶著他出征打仗並親自教他武藝,這也使他從小就文武雙全。
1410年朱棣北征蒙古,命12歲的朱瞻基鎮守北平,以此來磨練他的能力。
1411年 13歲的朱瞻基被冊立為皇太孫,至此後朱棣幾乎到哪裏都帶著朱瞻基,要麽曆練,要麽開眼界。此外朱棣還為朱瞻基征調數萬年輕壯士學習操練用兵,此時的朱瞻基甚至比當年的朱標更有話語權。
洪武大帝朱元璋:“比咱的標兒還有話語權,這朱老四還真是喜歡自己的大孫啊。不過這小子不錯,我看著也喜歡,就比咱雄英差那麽一點點。”
1414年朱瞻基跟隨朱棣北征漠北,遭到瓦剌騎兵的圍攻,幸虧朱棣派騎兵及時援救才得以脫險。
洪武大帝朱元璋:“老四,你個小崽子,你敢帶咱的大孫上戰場玩命,辛虧沒有事,要不咱非得把你掉起來打啊。”
永樂大帝朱棣:“爹,我這不是帶瞻基曆練嗎?那次隻是失誤,戰場上變化過多,瞻基這孩子直接衝進了包圍圈,不過這不是我救出來了嗎?而且當時說實話,把我都嚇得半死,但是沒有辦法,我大明那邊就是瓦剌,如果我百年以後,瓦剌犯邊,沒有強硬的馬上帝王我們又怎麽可能讓他們服,他們怕。”
洪武大帝朱元璋:“哼,那你就不能保護好咱好大孫。下次在讓咱大孫有危險,咱先讓你試一下咱的狼牙棒家法。”
永樂大帝朱棣:“爹,肯定不會了,這也是我的好大孫啊。”
想起以前禦書房角落裏自家老爺子的那個狼牙棒,自己全身都不自覺打顫。這一刻他不是那個殺伐果斷的帝王,不能那個讓草原聞風喪膽的永樂大帝,隻能那個見到自家老頭雙腿不自覺發抖的好大兒。
永樂中期以後的遠征漠北,朱棣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煉他的勇氣,這對朱瞻基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1417年19歲的朱瞻基成婚冊封胡適為正妻,孫氏為嬪妾。1424年朱棣在北伐迴朝途中病逝,同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朱瞻基也順理成章的被立為皇太子。
1425年朱高熾想還都南京,所以派朱瞻基到南京去準備遷都工作,但不幸的是朱瞻基剛走幾個月父親朱高熾就病逝了。於是朱瞻基從南京前往北京奔喪,但半路遭到叔叔朱高煦的埋伏,不過因朱高煦倉促出兵而未能得逞。同年,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立胡氏為皇後,孫氏為貴妃,胡氏雖貴為皇後但她沒有生下兒子隻有兩個女兒,因此不得朱瞻基寵愛。
永樂大帝朱棣緩緩拿起自己早已準備好,用鹽水浸透的藤條,看著朱高煦眼神發冷,冷得讓人如臨九幽。
朱棣這次是真的怒了,自己這個二兒子竟然想殺自己的好大孫,上次禦書房讓他們起誓手裏不沾朱家人鮮血的話,成狗屁了。越想越氣,朱棣直接甩起藤條就往朱高煦身上乎,朱高煦知道自家老爺子真生氣了,根本不敢躲,他怕自己躲了以後自己的小命就沒了。就得去見自己爺爺朱元璋。一道黑影閃過,直接抽到了自己臉上,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疼,好像有什麽流出來一樣。
1426年漢王朱高煦起兵謀反朱瞻基勸其罷兵無果後,率三大營五軍將士禦駕親征,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亂,徹底解決了藩王的威脅。
同年朱瞻基設置內書堂,要求宦官學習知識並賦予他們權力,正是這一政策促進了宦官勢力的崛起為宦官專權埋下禍端,讓之後的明帝國蒙受巨大恥辱。
洪武大帝朱元璋:“你這個逆孫,咱寫著那個牌子你沒看到嗎?宦官不得幹政,你可到好,還叫他們讀書寫字,還叫他們接觸權利。你是想氣死咱嗎?真像抽死你。”
明宣宗朱瞻基看著天幕上朱元璋的話,根本不敢去答,這位可是連自己爺爺都害怕的存在啊。自己也不想設內書堂,也不想給他們權利。但是自從那次大戰以後,自己身體就落下了病根,每天疼痛無比,深受病痛折磨。有了內書堂以後還可以給自己分擔一下壓力,而且文官集團已經開始坐大,內閣已經變成了相權,自己得培養一個實力為自己掣肘文官,而這個最好的勢力莫不過宦官,而且這些宦官權利都是皇帝給的,他們即皇黨。
1427年孫貴妃為朱瞻基生下朱祁鎮後,朱瞻基以胡皇後無子多病為由,廢除其皇後之位改立貴妃。孫氏為後,立長子朱祁鎮為皇太子,百姓們知道此事後都非常同情這位品德高尚的胡皇後,不過後來朱瞻基也為此感到後悔說是少年衝動。
永樂大帝朱棣看著在自己旁邊坐著的孫子,歎了一口氣“你覺得胡氏不好,因為要廢後,你要知道皇後是一國之母,怎麽能說廢就廢。而且你的那個孫氏,爺爺第一眼看見就知道此女,自私自利,蛇蠍心腸,這樣的女子怎麽能為後。如果為後,必是禍國殃民的妖後。”
朱瞻基聽到自己爺爺的話小眼睛一轉“爺爺你放心,孫兒知道了,有這天幕提醒,孫兒以後定然不會立孫氏為後。”
朱棣看到朱瞻基的樣子就知道他沒有聽進心裏去,不由得一聲歎息。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這把老骨頭管那麽多幹嘛。
1428年因交趾屢次發動叛亂,明軍在征討時還吃了大虧,於是朱瞻基宣布放棄統治交趾,給予他獨立地位。從此安南這塊土地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再也沒有迴歸。
洪武大帝劉徹:“這後世帝王也不怎麽樣啊,竟然還放棄領土。我大漢領土一寸不讓。”
同年烏良哈率兵侵略惠州,明宣宗親率3000騎兵對烏良哈實行了全麵夾擊,敵軍首領在此強大的攻勢下選擇了下馬投降,這一仗給邊關打出了幾十年的太平。
1429年朱瞻基在爺爺和父親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政治機構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同時他重用賢臣,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麵。
而閑暇之餘的朱瞻基沒有什麽特別的愛好,但就是喜歡逗蛐蛐,因此被人稱之為蟋蟀天子。
1431年朱瞻基以外藩不來朝貢為由,排鄭和再次南下西洋,鄭和因勞累過度病逝於印度西海岸,這也是最後一次南下西洋。
1435年正值38歲盛年之時的明宣宗朱瞻基,駕崩於乾清宮,在位僅十年,傳位於長子朱祁鎮是為明英宗。
洪武大帝朱元璋:“咱大孫咋這麽短命啊!”朱瞻基在次早夭讓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血脈出了什麽問題,要不怎麽一個個都去世這麽早。
明宣宗朱瞻基:“老祖,不是我短命,是那次大戰我受了傷,讓我早點離開對我何嚐不是一種解脫。”
三年嗎?還有三年嗎?朱瞻基看著自己去世的時間,算了一下還有三年,不過也足夠了,三年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不過最主要還是陪陪娘,自己不孝又得讓娘體驗一次親人去世的痛苦,而且自己還無法在跟前盡孝。
“老二,你想造反?”
雖然聲音平靜無償,但是聽在漢王朱高煦耳中,猶如惡魔低語,嚇得他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
“老爺子,沒,沒,我可沒有想過造反?”
“是嗎?那這天幕上是怎麽迴事?你難道要跟我說是仙人在汙蔑你嗎?”朱棣現在心裏麵特別火大,你老二什麽貨色?你自己不知道嗎?說著好聽是勇武異常,說難聽就是有勇有謀,就是莽夫,特別想起之前給這老二畫一個圈,讓他幫忙自己籌好北伐的錢,自己就讓他暫時監國,結果這混玩意到好,跟大臣見麵時拿著刀劍。把朝堂當成屠宰場了,越想越氣。朱棣直接一腳踹朱高煦肩膀上,踹著朱高煦地上打滾。
“你還想造反,你看看你哪裏有著帝王之像,尖嘴猴腮,哪裏有著帝王之像。”說著朱棣直接拔劍就砍,嚇著朱高煦直接跑路。邊跑邊心裏想:老爺子有你這麽對自己親兒子的嗎?說我尖嘴猴腮,那不還是遺傳你的,還有你可真狠直接拿刀砍我,這不是要你兒子命嗎?
朱高枳看見自己弟弟在被自家老爺子砍,一邊在那邊攔,一邊心裏麵腹誹,這老二不會是天生反骨吧!自己一次次為他求情維護他,他到好,還是直接造反,真拿自己當老爺子了,憑著藩王就能造反成功。
天幕開始變動:盤點千古十大明君第八名明宣宗朱瞻基
標題消失映入眼簾的是戰鼓雷動,塵土飛揚,遮蔽了天邊最後一抹殘陽。黑衣帝王,年少的身影挺拔如鬆,立於兩軍交鋒的最前沿,黑色龍袍隨風獵獵作響,仿佛夜之使者,降臨於這混沌戰場。他的眼神冷冽而堅定,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決絕。
“咚!”一聲巨響,戰鼓再次擂響,如同雷鳴般震撼人心。少年帝王猛地一揮手中利刃,寒光閃爍,瞬間劃破空氣,直指敵方陣地。他的聲音穿透喧囂,響徹雲霄:“明軍威武,在日月山河的照耀下,將與敵軍主力決一死戰,對麵的敵軍握著彎刀,他們做夢都想把我們的屍骨埋進他們的牧場,肥沃他們的土地,我不管你們怕不怕,一旦後退,我們的妻兒老小,終身飽嚐欺淩之苦。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
“殺,殺,殺。”下麵的明軍精銳一個個殺氣十足,氣勢如雲。
“今天太陽落山之前,有很多人會死去,朕的最後一道旨意。如若你們看到朕落下馬來,不要哀悼,不要停止衝鋒,緊緊跟隨軍旗,握緊長矛,揮舞刀劍,誓死方休。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說完這位少年帝王一緊馬腹,手握長矛,摔著大軍刺向異族。
洪武大帝朱元璋:“好,好,不虧是咱的大孫,威武不凡,上馬殺敵,下馬治國真正的文武大才。”
明宣宗朱瞻基:“感謝曾祖,都是爺爺教的好,我一直以我父王跟我爺爺為榜樣。”
洪武大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多跟咱好大孫學學就好,別跟這個朱老四學,一天天的咱看著就來氣。”
燕王朱棣看著天幕一臉委屈,自己啥都沒有做,咋又惹老爹生氣了,而且爹,你要不要看自己說著什麽,多跟咱大孫學,別跟我一樣。爹,我是你親生的嗎?又這麽編排自己兒子的嗎?而且高枳雖然不錯,咱也不差啊,咱可是威名赫赫的永樂大帝啊。
漢武帝劉徹:“不錯,不錯,對付這些異族就應該武力把他們打服,打跑。”
漢武帝看著自己旁邊的冠軍侯霍去病,有點小傲嬌道:“看來後世的帝王也不錯啊,竟然有可以上馬殺敵,下馬治國的皇帝。不過我感覺這個皇帝也不一定想去,隻是啊他們可沒有冠軍侯。”
霍去病見此連忙道:“陛下,我華夏大地五千年曆史,英雄豪傑數不勝數。陛下怎可小看天下英雄,而且這可是一名古來少有的文武雙全的帝王。”
明憲宗朱見深:“祖父,你對他們還是太仁慈了,你看孫兒的成化梨庭,差點讓他們女真亡族滅種。”
乾隆:“你這個魔鬼,我的先祖董山就是死在了,你這次大圍剿。”
明憲宗朱見深:“就是有點可惜沒有把你們真正的殺幹殺淨,讓你們之後有了重來一次的機會。”
朱見深眼中閃過無盡的殺機,看想身旁的汪直“汪直你知道怎麽做了吧?”話語雖然平淡,卻充滿無盡殺機。特別是汪直身旁的曹正淳,感受到周圍無盡的殺機,自己直感覺自己剛剛從地獄走出來。微風拂過,直感覺自己後背發涼,仔細一感受自己後背在剛剛直接濕透。現在他早把那些女真罵了不知多少遍,就因為這些異族自己剛剛又從鬼門關過一趟。自己迴去一定得找幾個女真女人壓壓驚,這一次差點讓他提前退休。
天幕的聲音也緩緩在眾人耳邊響起,站在你麵前的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太宗朱棣的好聖孫,中國曆史上文武雙全的皇帝之一。傳說他出生前一晚,明太宗朱棣夢見父親朱元璋賜給他一個大圭,大圭在古代是權利的象征,更是帝王之尊,並且告訴他傳世之孫永世齊昌。因此深得朱棣的重視與喜愛,他從小英明睿智,文韜武略據,聞如唐太宗,亦如宋徽宗舉世之才華。
洪武大帝朱元璋一臉陰沉似笑非笑看著自己麵前瑟瑟發抖的朱老四,雖然他一句話也沒有說,但是在他這父愛如山的目光之下,朱棣真感覺自己雙腿打顫。直接一下子跪了下去“爹,我錯了,我真的知道錯了。我不做燕王了,你把我兵權收了,我做個閑散王爺就好。”
看著朱棣這幅模樣,心裏麵隻感覺好笑,自己又這麽嚇人嘛。咱還沒說你這就跪下去了,就你這還造反,還五征漠北,封狼居胥的永樂大帝呢。越想越氣,自己家的標兒雖然現在每天都讓禦醫查看身體,但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萬一咱家標兒真出什麽事,咱還等著這個永樂大帝接位呢?你可到好,動不動就給咱跪下。拿起鞋子就一下拍朱棣臉上一邊拍還一邊罵“咱讓你傳世之孫,永世其昌。咱讓你動不動就給咱跪,咱讓你交兵權……”
“爹,我錯了,別打了,啊,哎呦……”
一陣陣慘叫聲傳出……
打累了,朱元璋直接一下子做在了地上,一邊喘氣一邊對滿臉幽怨的朱棣道:“從明天開始跟你大哥學習政務,以後你大哥出事,你必須要做的比永樂大帝還好,否則別怪咱半夜從祠堂出來抽你。”
朱棣聞言嘴角抽搐,還讓自己比永樂大帝做的更好,如果沒有還從祠堂出來抽自己。這是抽自己抽上癮了吧,永樂大帝是誰?華夏曆史五千年稱大帝的帝王又有幾個,坐到永樂大帝這樣的都沒有幾個吧。自己甚至都有一種錯覺就是他,永樂大帝可以上千古一帝榜。還讓自己做的比這個還好,這不是為難人嘛。
他是仁宣之治的治世者,戰王之亂的平定者,馬上天子,完善內閣,重用賢臣,整治吾輩,巡視邊,境北擊蒙古,撤兵安南,廣施仁政,社會經濟空前發展,百姓安居樂業,造就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情富才全,不僅是文治武功,還雅上漢墨。他就是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大明宣宗皇帝朱瞻基。
永樂大帝朱棣:“好大孫,你幹的不錯啊。果然如謝晉說的好聖孫,可旺三代。”
乾隆:“的確好聖孫可旺三代,不過三代以後可就……”
洪武大帝朱元璋:“狗韃子,你什麽意思啊,三代以後怎麽了?”
永樂大帝朱棣:“同問。”
漢武大帝劉徹:“同問。”
明憲宗朱見深:“……”
朱見深現在特別猶豫,不知道該不該把自己便宜老爹做的混賬事說出來,不過說出來也太丟人了。自己的便宜老爹領五十萬大軍直接被二萬人打敗了。自己便宜老爹有臉做,自己也沒辦法說啊。這可是在諸天皇帝麵前丟臉,社死啊。
明宣宗朱瞻基的一生他兼具爺爺朱棣的英武過人和父親朱高熾的寬厚仁慈以及文儒唐太宗懿塞宋徽宗的舉世才華。但就是這麽一位全能型君王最後卻因兩件事毀掉了自己的一世英名,讓明朝深受其害。
洪武大帝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你這個逆孫,做了什麽事,竟然讓咱大明深受其危害。你要是把咱大明謔謔了,我直接抽死你爺爺。”
朱棣現在已經放棄抵抗,生無可戀了,躺著等都能中槍,感覺自己屁股又痛了。想著想著朱棣眼淚都不爭氣的留下來,這孫子是坑爺爺啊。你們知道我朱老四最近是怎麽過的嗎?上午被老朱揍,下午被老朱揍,路上碰見都得挨一頓,自己是傷口還沒止血就得皮開肉綻。這還讓人活嗎?
想到這裏朱棣直接抱著自己的大哥朱標埋頭痛哭了起來。朱標看到自己四弟哭本來還想安慰,但是一見朱棣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蹭著自己滿身都是,朱標心情直接不好了。他現在就想問,這弟弟能退貨嗎?
永樂大帝朱棣@明宣宗朱瞻基:“你要是敢謔謔大明,咱把你二叔抽死。”
明宣宗朱瞻基……
看著這兩位祖宗的發言,他隻想喊一句願望,他是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麽謔謔大明的事。而且你們兩位動不動就抽人,禮貌嗎?而且自己爺爺還要抽死自己二叔,自己現在直想把劍遞給爺爺,這樣自己也不用又殺二叔之名了。自從自己把自己二叔做成瓦罐雞以後,這群大臣的奏諫煩著自己頭疼。如果爺爺真把自己二叔抽死,自己這些煩惱早也沒了。
而朱高煦現在直接在心裏麵直接罵自家老頭子不地道,他朱瞻基犯的錯你不揍他本人,去抽我。就算朱瞻基不舍得,不還有老大的嗎?咋就盯著我一個人抽,就因為我皮糙肉厚啊。但是也不帶這麽欺負人的啊,而且根據朱瞻基那小子的腹黑,自己被老爺子抽死,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1398年朱瞻基出生於北京燕王府,他是朱高熾與其嫡妻張氏所生的長子,因為爺爺朱棣的一個夢注定了他不平凡的一生。
在他出生的前一晚朱棣夢見太祖朱元璋授予他一個大圭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齊昌。而這個長孫的出生正好與他的夢相吻合,使得朱瞻基從一出生,就得到了爺爺朱棣的重視。
同時,因為朱允文的削藩政策,朱棣已經和朝廷劍拔弩張,對於朝廷的步步緊逼,使得朱棣最終發動靖難之變。
1402年朱棣曆經四年苦戰,成功攻入南京奪取侄子的地位後,開始為孫子親自挑選文臣,擔任朱瞻基的老師。比如朱棣最信任的功臣姚廣孝以及英國公張輔等人,都當過朱瞻基的老師,可見朱棣對長孫的用心。
1404年朱棣立長子朱高熾為皇太子,可以說朱高熾能夠做太子與他這個優秀的兒子有很大關係。
1407年朱棣開始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親自栽培,甚至還帶著他出征打仗並親自教他武藝,這也使他從小就文武雙全。
1410年朱棣北征蒙古,命12歲的朱瞻基鎮守北平,以此來磨練他的能力。
1411年 13歲的朱瞻基被冊立為皇太孫,至此後朱棣幾乎到哪裏都帶著朱瞻基,要麽曆練,要麽開眼界。此外朱棣還為朱瞻基征調數萬年輕壯士學習操練用兵,此時的朱瞻基甚至比當年的朱標更有話語權。
洪武大帝朱元璋:“比咱的標兒還有話語權,這朱老四還真是喜歡自己的大孫啊。不過這小子不錯,我看著也喜歡,就比咱雄英差那麽一點點。”
1414年朱瞻基跟隨朱棣北征漠北,遭到瓦剌騎兵的圍攻,幸虧朱棣派騎兵及時援救才得以脫險。
洪武大帝朱元璋:“老四,你個小崽子,你敢帶咱的大孫上戰場玩命,辛虧沒有事,要不咱非得把你掉起來打啊。”
永樂大帝朱棣:“爹,我這不是帶瞻基曆練嗎?那次隻是失誤,戰場上變化過多,瞻基這孩子直接衝進了包圍圈,不過這不是我救出來了嗎?而且當時說實話,把我都嚇得半死,但是沒有辦法,我大明那邊就是瓦剌,如果我百年以後,瓦剌犯邊,沒有強硬的馬上帝王我們又怎麽可能讓他們服,他們怕。”
洪武大帝朱元璋:“哼,那你就不能保護好咱好大孫。下次在讓咱大孫有危險,咱先讓你試一下咱的狼牙棒家法。”
永樂大帝朱棣:“爹,肯定不會了,這也是我的好大孫啊。”
想起以前禦書房角落裏自家老爺子的那個狼牙棒,自己全身都不自覺打顫。這一刻他不是那個殺伐果斷的帝王,不能那個讓草原聞風喪膽的永樂大帝,隻能那個見到自家老頭雙腿不自覺發抖的好大兒。
永樂中期以後的遠征漠北,朱棣總是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了解如何帶兵打仗,鍛煉他的勇氣,這對朱瞻基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1417年19歲的朱瞻基成婚冊封胡適為正妻,孫氏為嬪妾。1424年朱棣在北伐迴朝途中病逝,同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朱瞻基也順理成章的被立為皇太子。
1425年朱高熾想還都南京,所以派朱瞻基到南京去準備遷都工作,但不幸的是朱瞻基剛走幾個月父親朱高熾就病逝了。於是朱瞻基從南京前往北京奔喪,但半路遭到叔叔朱高煦的埋伏,不過因朱高煦倉促出兵而未能得逞。同年,朱瞻基即位是為明宣宗,立胡氏為皇後,孫氏為貴妃,胡氏雖貴為皇後但她沒有生下兒子隻有兩個女兒,因此不得朱瞻基寵愛。
永樂大帝朱棣緩緩拿起自己早已準備好,用鹽水浸透的藤條,看著朱高煦眼神發冷,冷得讓人如臨九幽。
朱棣這次是真的怒了,自己這個二兒子竟然想殺自己的好大孫,上次禦書房讓他們起誓手裏不沾朱家人鮮血的話,成狗屁了。越想越氣,朱棣直接甩起藤條就往朱高煦身上乎,朱高煦知道自家老爺子真生氣了,根本不敢躲,他怕自己躲了以後自己的小命就沒了。就得去見自己爺爺朱元璋。一道黑影閃過,直接抽到了自己臉上,感覺臉上火辣辣的疼,好像有什麽流出來一樣。
1426年漢王朱高煦起兵謀反朱瞻基勸其罷兵無果後,率三大營五軍將士禦駕親征,迅速平息了此次叛亂,徹底解決了藩王的威脅。
同年朱瞻基設置內書堂,要求宦官學習知識並賦予他們權力,正是這一政策促進了宦官勢力的崛起為宦官專權埋下禍端,讓之後的明帝國蒙受巨大恥辱。
洪武大帝朱元璋:“你這個逆孫,咱寫著那個牌子你沒看到嗎?宦官不得幹政,你可到好,還叫他們讀書寫字,還叫他們接觸權利。你是想氣死咱嗎?真像抽死你。”
明宣宗朱瞻基看著天幕上朱元璋的話,根本不敢去答,這位可是連自己爺爺都害怕的存在啊。自己也不想設內書堂,也不想給他們權利。但是自從那次大戰以後,自己身體就落下了病根,每天疼痛無比,深受病痛折磨。有了內書堂以後還可以給自己分擔一下壓力,而且文官集團已經開始坐大,內閣已經變成了相權,自己得培養一個實力為自己掣肘文官,而這個最好的勢力莫不過宦官,而且這些宦官權利都是皇帝給的,他們即皇黨。
1427年孫貴妃為朱瞻基生下朱祁鎮後,朱瞻基以胡皇後無子多病為由,廢除其皇後之位改立貴妃。孫氏為後,立長子朱祁鎮為皇太子,百姓們知道此事後都非常同情這位品德高尚的胡皇後,不過後來朱瞻基也為此感到後悔說是少年衝動。
永樂大帝朱棣看著在自己旁邊坐著的孫子,歎了一口氣“你覺得胡氏不好,因為要廢後,你要知道皇後是一國之母,怎麽能說廢就廢。而且你的那個孫氏,爺爺第一眼看見就知道此女,自私自利,蛇蠍心腸,這樣的女子怎麽能為後。如果為後,必是禍國殃民的妖後。”
朱瞻基聽到自己爺爺的話小眼睛一轉“爺爺你放心,孫兒知道了,有這天幕提醒,孫兒以後定然不會立孫氏為後。”
朱棣看到朱瞻基的樣子就知道他沒有聽進心裏去,不由得一聲歎息。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這把老骨頭管那麽多幹嘛。
1428年因交趾屢次發動叛亂,明軍在征討時還吃了大虧,於是朱瞻基宣布放棄統治交趾,給予他獨立地位。從此安南這塊土地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再也沒有迴歸。
洪武大帝劉徹:“這後世帝王也不怎麽樣啊,竟然還放棄領土。我大漢領土一寸不讓。”
同年烏良哈率兵侵略惠州,明宣宗親率3000騎兵對烏良哈實行了全麵夾擊,敵軍首領在此強大的攻勢下選擇了下馬投降,這一仗給邊關打出了幾十年的太平。
1429年朱瞻基在爺爺和父親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政治機構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同時他重用賢臣,使得當時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麵。
而閑暇之餘的朱瞻基沒有什麽特別的愛好,但就是喜歡逗蛐蛐,因此被人稱之為蟋蟀天子。
1431年朱瞻基以外藩不來朝貢為由,排鄭和再次南下西洋,鄭和因勞累過度病逝於印度西海岸,這也是最後一次南下西洋。
1435年正值38歲盛年之時的明宣宗朱瞻基,駕崩於乾清宮,在位僅十年,傳位於長子朱祁鎮是為明英宗。
洪武大帝朱元璋:“咱大孫咋這麽短命啊!”朱瞻基在次早夭讓他都懷疑是不是自己的血脈出了什麽問題,要不怎麽一個個都去世這麽早。
明宣宗朱瞻基:“老祖,不是我短命,是那次大戰我受了傷,讓我早點離開對我何嚐不是一種解脫。”
三年嗎?還有三年嗎?朱瞻基看著自己去世的時間,算了一下還有三年,不過也足夠了,三年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了。不過最主要還是陪陪娘,自己不孝又得讓娘體驗一次親人去世的痛苦,而且自己還無法在跟前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