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三名漢靈帝劉宏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作者:雲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晉武帝司馬炎滿臉無奈地望著眼前這個傻兒子,心中不禁感到一陣無力。盡管他竭盡全力去教導、去安排,可最終還是被賈南風給攪局了。一想到賈南風和司馬倫,他的眼中就閃爍著無盡的殺意。
他司馬炎可不是司馬衷或司馬倫那樣的無能之輩,他可是大晉的開國皇帝!雖然他承認自己不如祖父那般有城府和謀略,也比不上伯父的韜略和狠辣,更不像父親那樣懂得禮賢下士和識人用人,但他終究是大晉的開國皇帝,是晉武帝!要收拾這幾個跳梁小醜,對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然而,司馬炎的無盡殺意瞬間讓原本熱鬧非凡的酒會變得鴉雀無聲。眾人都戰戰兢兢地注視著坐在首位的司馬炎,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龍顏,成為九族消消樂的犧牲品。
司馬炎看著下方息聲,眉頭微皺怎麽停了。“接著奏樂,接著舞。還有太子妃賈南風有負聖恩,喜提九族消消樂。司馬倫辜負皇恩,全家發配邊疆。”司馬炎用平淡的語氣說出這些話,可是在這平淡的話語之中永涵著無盡的殺意。
與此同時天幕也開始緩緩改變,曆史十大昏君第四名晉惠帝司馬衷,獎勵:耳聰目明(可以辨別忠奸,洞察人心,明辨是非)一道光束飛出,飛入了太子司馬衷的體內,而就在一瞬間,他那呆滯的眼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有神充滿一絲皎潔的雙眼。
而看到這一幕的晉武帝司馬炎開心壞了,他本來盡力去教自己的兒子布置好一切還以為不會有太多問題,結果自己兒子直接弄了一個八王之亂成為華夏的罪人。他都已經失去信心準備在旁係找一個適合的人,至於自己兒子當一個王爺也好。卻沒有想到峰迴路轉,仙人也不想我華夏大帝受辱,直接讓衷兒有了明辨是非之能。如果自己兒子能繼承皇位,誰又會想找旁係呢?雖是過繼但哪裏有親兒子親。
而看到天幕獎勵以後的其他帝王直接不淡定了,知道明君有獎勵,誰知道昏君也有啊,而且除了那幾個無可救藥的其他昏君都是實實在在的獎勵啊,那些獎勵看的他們都眼紅了,他們也想要啊,他們是那個明辨是非這個直接知道誰忠於自己可以放心用。司馬炎心想,既然上蒼有意讓司馬衷成為一代明君,那他自然不能逆天而行。他決定重新培養司馬衷,讓他成為合格的繼承人。
於是,司馬炎開始親自教導司馬衷,傳授他治國之道、軍事戰略和為人處世的智慧。司馬衷也不負眾望,勤奮學習,逐漸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
各國帝王們目睹了這一切,心中懊悔不已。他們紛紛意識到,原來昏庸無道也能得到賞賜,隻是需要等待機遇。而有的帝王甚至都開始擺爛看看自己能不能上個榜單得個獎勵。
不過最悲催的最眼紅怒氣的肯定是那幾個被懲罰的帝王,特別是乾隆,他現在生氣眼紅的到不是都是昏君他們貧什麽可以得到獎勵,也不是自己為什麽變成東廠大都督。而是他眼紅啊,他羨慕啊,他也想要那個忠奸明斷是非的能力。至於成為東廠大都督倒是沒啥,就是一開始小便不怎麽適應,後麵感覺還不錯,而且他感覺自己皮膚越來越光滑了。至於為什麽沒有提悲催二人組裏的趙構,這家夥早被那些百姓分割了。
天幕此時也公布了下一名,曆史十大昏君榜第三名——漢靈帝劉宏。
“轟!”
聽到這個名字,眾人都是一驚,沒想到第三位竟然是漢靈帝劉宏。
“陛下!”
群臣們紛紛看向漢靈帝劉宏,隻見他臉色蒼白如紙,身體微微顫抖著。
“陛下,您沒事吧?”
大臣們關切地問道。
“朕……朕沒事。”
漢靈帝劉宏強裝鎮定,但心中卻是一片慌亂。
他知道自己的名聲並不好,但是被評為曆史十大昏君之一,還是讓他無法接受。
“可惡啊!”
漢武帝劉徹憤怒地咆哮道:“朕的後代怎麽會如此不堪?”
他看著天幕上的排名,心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朕當年可是盡心盡力地治理國家,好不容易才讓大漢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可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卻隻知道享樂,將朕的心血都白費了!”
漢武帝劉徹的聲音在宮殿中迴蕩著,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憤怒。
“哼!”
漢武帝劉徹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陛下!”
大臣們連忙跟上,想要安慰漢武帝劉徹,但他卻一言不發,徑直離開了宮殿。
“唉……”
漢靈帝劉宏歎了口氣,心中充滿了無奈和自責。
“朕……朕真的做錯了嗎?”
他喃喃自語道。
“陛下,不必太過自責。”
身邊的大臣輕聲說道:“您已經盡力了,隻是時勢造英雄,有些事情並非我們所能控製的。”
“是啊,朕也不想這樣啊……”
漢靈帝劉宏苦笑著搖了搖頭。
“罷了,罷了,一切都已過去,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他歎了口氣,緩緩走出宮殿,留下群臣們麵麵相覷。
劉宏,這位出生於公元156年的皇帝,他的統治時期充滿了爭議和負麵評價。189年,他登上皇位,成為全國最有權力的人。然而,劉宏的品德卻讓人大失所望。盡管他繼承了父親的巨額財富,但他對金錢的貪婪似乎永無止境。
作為一個皇帝,劉宏本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但他卻沉迷於個人享受,將國家利益置於次要位置。這種行為導致了社會的不滿和動蕩,最終引發了黃巾之亂。這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嚴重威脅到了東漢王朝的穩定,也預示著漢朝的衰落。
有一段時間,由於種種原因,大漢王朝的國庫裏沒有多少銀子了,這可把漢靈帝劉宏急壞了,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於是,他就讓身邊的大臣們想辦法。
當時朝中最受寵信的宦官有兩個,一個叫張讓,一個叫趙忠。他們見皇上這麽著急,心裏很得意,覺得表現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們一起商量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這個主意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增收地畝稅,每畝要交十文錢。
這個建議被提出來後,漢靈帝劉宏非常滿意,立刻批準了這個計劃。於是,全國各地都開始收地畝稅,百姓們雖然不情願,但也沒辦法,隻能乖乖交錢。就這樣,大量的錢財源源不斷地流入了朝廷的銀庫,漢靈帝劉宏看到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心裏樂開了花。
漢靈帝劉宏對張讓和趙忠感激涕零,甚至私下裏說:“張讓是我的父親,趙忠是我的母親!”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漢靈帝劉宏的貪婪本性,隻要誰能給他帶來金錢利益,誰就是他的親爹親娘。堂堂大漢朝的皇帝竟然說出如此低三下四的話,可見其品味之低俗。
漢章帝氣得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庶子!庶子啊!你們這些不孝子孫居然敢喊區區一個閹人作父親、母親?那麽你們的親生父親又是什麽?朕這個祖宗又是什麽?”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震得整個宮殿都嗡嗡作響。周圍的宮女和太監們嚇得紛紛跪地,不敢抬頭看一眼漢章帝劉旭。
漢章帝的怒斥讓在場的眾人噤若寒蟬,無人敢迴應。他目光掃視著眾人,最後停留在劉宏身上。
“劉宏,你可知罪!”漢章帝怒喝道。
漢章帝嚇得渾身發抖,“祖……祖父,孫兒知罪,孫兒不該貪圖享樂,縱容宦官專權,致使民不聊生。求祖父饒命!”
心裏麵卻是在不斷腹誹,這些事又不是我做的你們竟然把我一個孩子拉過來承擔這些,簡直就是喪盡天良啊。而且那是漢靈帝做的跟我劉宏有什麽關係,我現在別說皇帝連皇宮都沒有進幾趟。
劉旭可不知道劉宏的想法,否則非得掏出自己的七匹狼好好教訓這個不孝子孫。
漢章帝冷哼一聲,“身為漢室子孫,你不思進取,不圖振興漢室,反而任由宦官當道,搞得朝綱大亂,天下烏煙瘴氣!你愧對列祖列宗!”
劉宏連連磕頭,“孫兒知錯了,孫兒一定痛改前非,重振漢室雄風!”
漢章帝見狀,語氣稍緩,“但願你能說到做到。如今漢室傾危,需我輩齊心協力方能共度難關。你等當引以為戒,切不可再重蹈覆轍!”
劉宏的貪汙行為與其他貪汙者有所不同,別人貪汙的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產,而他則是貪汙自己的財產。在當時的國家體製下,整個天下的所有財產都歸皇帝所有。劉宏煞費苦心去貪汙,看起來似乎是在自找麻煩,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其實是在努力將理論上屬於自己的財富轉化為實際擁有的財富。
劉宏對商品交易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當時的商品經濟並不發達,缺乏必要的交易市場和交易條件。但這並沒有難倒劉宏,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在後宮開設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這個市場裏各種店鋪琳琅滿目,表麵上看起來生意十分紅火,實際上這些店鋪中的商品都是來自宮中的珍貴珠寶、華麗綢緞等物品,而做買賣的也都是宮中的宮女和太監們。有時候,劉宏甚至會親自來到市場中間,興致勃勃地參與到交易當中,使得整個場麵充滿了樂趣。
““混賬!”剛剛消氣的漢章帝劉旭看到這一幕,頓時火冒三丈,臉色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憤怒地拍案而起,咆哮道:“汝乃大漢天子,豈能如此不顧身份,竟然做起了商人的賤業,與那些商賈之流廝混在一起?簡直是丟盡了皇家顏麵!”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響徹整個宮殿,嚇得周圍的宮女和太監們紛紛跪地,不敢抬頭。
而此時的劉宏已經被嚇破了膽,身體顫抖得如同篩糠一般,雙腿不由自主地發軟,直接跪倒在了地上。他的臉上充滿了恐懼和絕望,額頭上不斷有汗水滾落下來,滴落在地上。他的嘴唇也因為害怕而微微顫抖著,發出微弱的聲音:“祖父……饒命啊!祖父……我知道錯了……請您放過我吧……”
看著下麵不斷求饒的劉宏,劉旭微微歎了一口氣:“罷了!朕念及與你父親的情誼,饒你一命。即日起,封你為蜀王,無詔不得進京,你好自為之吧。”說完,他頭也不迴地離開了大殿。
劫後餘生的劉宏,看著劉旭遠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但更多的還是慶幸。他恭敬地拜倒在地,磕了個頭,感激涕零地道:“謝祖父。”隨後,他緩緩站起身來,用袖子擦去額頭上的冷汗,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劉宏對做買賣如此鍾愛,真是生錯了家庭,生錯了時代。如果生在當代中國,到美國買奢侈品的人群裏肯定有他。劉宏還熱衷和一幫遊手好閑的公子哥們玩鬥狗遊戲,通過下達預令,給狗加官封爵。而且專門給狗戴進賢的帽子,披上束帶,大搖大擺地在街上遊蕩,尋開心。
劉宏出行不喜歡用馬駕車,而是喜歡用驢。他的這一行為,人們紛紛學習,使得毛驢價格一路飆升。對於劉宏的貪汙行為和無恥行徑,朝中大臣多數敢怒不敢言。有個叫呂強的中長是鬥膽建言:“天下之財,莫不生之陰陽,歸之陛下。歸之陛下,豈有公私?如今中上方點諸郡之寶,鍾玉府即天下之增。西園引司農之贓,終究聚太仆之馬。所屬之輔,隻有倒行之責,調廣民困,費多獻少。兼利因其利,百姓受其弊。又阿妹之臣,好現其死。容產姑息,自此而進,言之鑿鑿,一片癡心。”
但劉宏根本不予理會,繼續我行我素。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敗下,人民終於無法忍受,聚眾起義。公元一百八十四年,據錄今河北株洲人張角兄弟三人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遂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名舉行起義,史稱黃金之亂。這一次起義所向披靡,東漢政權岌岌可危。荒淫無度的劉宏重病不起,公元一百八十九年,昏庸的漢靈帝在人民的一片掌聲下結束了他的一生,終年34歲。
他司馬炎可不是司馬衷或司馬倫那樣的無能之輩,他可是大晉的開國皇帝!雖然他承認自己不如祖父那般有城府和謀略,也比不上伯父的韜略和狠辣,更不像父親那樣懂得禮賢下士和識人用人,但他終究是大晉的開國皇帝,是晉武帝!要收拾這幾個跳梁小醜,對他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
然而,司馬炎的無盡殺意瞬間讓原本熱鬧非凡的酒會變得鴉雀無聲。眾人都戰戰兢兢地注視著坐在首位的司馬炎,生怕一不小心觸怒了龍顏,成為九族消消樂的犧牲品。
司馬炎看著下方息聲,眉頭微皺怎麽停了。“接著奏樂,接著舞。還有太子妃賈南風有負聖恩,喜提九族消消樂。司馬倫辜負皇恩,全家發配邊疆。”司馬炎用平淡的語氣說出這些話,可是在這平淡的話語之中永涵著無盡的殺意。
與此同時天幕也開始緩緩改變,曆史十大昏君第四名晉惠帝司馬衷,獎勵:耳聰目明(可以辨別忠奸,洞察人心,明辨是非)一道光束飛出,飛入了太子司馬衷的體內,而就在一瞬間,他那呆滯的眼神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有神充滿一絲皎潔的雙眼。
而看到這一幕的晉武帝司馬炎開心壞了,他本來盡力去教自己的兒子布置好一切還以為不會有太多問題,結果自己兒子直接弄了一個八王之亂成為華夏的罪人。他都已經失去信心準備在旁係找一個適合的人,至於自己兒子當一個王爺也好。卻沒有想到峰迴路轉,仙人也不想我華夏大帝受辱,直接讓衷兒有了明辨是非之能。如果自己兒子能繼承皇位,誰又會想找旁係呢?雖是過繼但哪裏有親兒子親。
而看到天幕獎勵以後的其他帝王直接不淡定了,知道明君有獎勵,誰知道昏君也有啊,而且除了那幾個無可救藥的其他昏君都是實實在在的獎勵啊,那些獎勵看的他們都眼紅了,他們也想要啊,他們是那個明辨是非這個直接知道誰忠於自己可以放心用。司馬炎心想,既然上蒼有意讓司馬衷成為一代明君,那他自然不能逆天而行。他決定重新培養司馬衷,讓他成為合格的繼承人。
於是,司馬炎開始親自教導司馬衷,傳授他治國之道、軍事戰略和為人處世的智慧。司馬衷也不負眾望,勤奮學習,逐漸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能。
各國帝王們目睹了這一切,心中懊悔不已。他們紛紛意識到,原來昏庸無道也能得到賞賜,隻是需要等待機遇。而有的帝王甚至都開始擺爛看看自己能不能上個榜單得個獎勵。
不過最悲催的最眼紅怒氣的肯定是那幾個被懲罰的帝王,特別是乾隆,他現在生氣眼紅的到不是都是昏君他們貧什麽可以得到獎勵,也不是自己為什麽變成東廠大都督。而是他眼紅啊,他羨慕啊,他也想要那個忠奸明斷是非的能力。至於成為東廠大都督倒是沒啥,就是一開始小便不怎麽適應,後麵感覺還不錯,而且他感覺自己皮膚越來越光滑了。至於為什麽沒有提悲催二人組裏的趙構,這家夥早被那些百姓分割了。
天幕此時也公布了下一名,曆史十大昏君榜第三名——漢靈帝劉宏。
“轟!”
聽到這個名字,眾人都是一驚,沒想到第三位竟然是漢靈帝劉宏。
“陛下!”
群臣們紛紛看向漢靈帝劉宏,隻見他臉色蒼白如紙,身體微微顫抖著。
“陛下,您沒事吧?”
大臣們關切地問道。
“朕……朕沒事。”
漢靈帝劉宏強裝鎮定,但心中卻是一片慌亂。
他知道自己的名聲並不好,但是被評為曆史十大昏君之一,還是讓他無法接受。
“可惡啊!”
漢武帝劉徹憤怒地咆哮道:“朕的後代怎麽會如此不堪?”
他看著天幕上的排名,心中充滿了失望和憤怒。
“朕當年可是盡心盡力地治理國家,好不容易才讓大漢成為天下第一強國,可你們這些不肖子孫卻隻知道享樂,將朕的心血都白費了!”
漢武帝劉徹的聲音在宮殿中迴蕩著,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的憤怒。
“哼!”
漢武帝劉徹冷哼一聲,轉身離去。
“陛下!”
大臣們連忙跟上,想要安慰漢武帝劉徹,但他卻一言不發,徑直離開了宮殿。
“唉……”
漢靈帝劉宏歎了口氣,心中充滿了無奈和自責。
“朕……朕真的做錯了嗎?”
他喃喃自語道。
“陛下,不必太過自責。”
身邊的大臣輕聲說道:“您已經盡力了,隻是時勢造英雄,有些事情並非我們所能控製的。”
“是啊,朕也不想這樣啊……”
漢靈帝劉宏苦笑著搖了搖頭。
“罷了,罷了,一切都已過去,現在說什麽都晚了。”
他歎了口氣,緩緩走出宮殿,留下群臣們麵麵相覷。
劉宏,這位出生於公元156年的皇帝,他的統治時期充滿了爭議和負麵評價。189年,他登上皇位,成為全國最有權力的人。然而,劉宏的品德卻讓人大失所望。盡管他繼承了父親的巨額財富,但他對金錢的貪婪似乎永無止境。
作為一個皇帝,劉宏本應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榜樣。但他卻沉迷於個人享受,將國家利益置於次要位置。這種行為導致了社會的不滿和動蕩,最終引發了黃巾之亂。這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嚴重威脅到了東漢王朝的穩定,也預示著漢朝的衰落。
有一段時間,由於種種原因,大漢王朝的國庫裏沒有多少銀子了,這可把漢靈帝劉宏急壞了,整天愁眉苦臉,唉聲歎氣。於是,他就讓身邊的大臣們想辦法。
當時朝中最受寵信的宦官有兩個,一個叫張讓,一個叫趙忠。他們見皇上這麽著急,心裏很得意,覺得表現自己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們一起商量了很久,終於想出了一個主意。這個主意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增收地畝稅,每畝要交十文錢。
這個建議被提出來後,漢靈帝劉宏非常滿意,立刻批準了這個計劃。於是,全國各地都開始收地畝稅,百姓們雖然不情願,但也沒辦法,隻能乖乖交錢。就這樣,大量的錢財源源不斷地流入了朝廷的銀庫,漢靈帝劉宏看到這些白花花的銀子,心裏樂開了花。
漢靈帝劉宏對張讓和趙忠感激涕零,甚至私下裏說:“張讓是我的父親,趙忠是我的母親!”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漢靈帝劉宏的貪婪本性,隻要誰能給他帶來金錢利益,誰就是他的親爹親娘。堂堂大漢朝的皇帝竟然說出如此低三下四的話,可見其品味之低俗。
漢章帝氣得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暴起,他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庶子!庶子啊!你們這些不孝子孫居然敢喊區區一個閹人作父親、母親?那麽你們的親生父親又是什麽?朕這個祖宗又是什麽?”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震得整個宮殿都嗡嗡作響。周圍的宮女和太監們嚇得紛紛跪地,不敢抬頭看一眼漢章帝劉旭。
漢章帝的怒斥讓在場的眾人噤若寒蟬,無人敢迴應。他目光掃視著眾人,最後停留在劉宏身上。
“劉宏,你可知罪!”漢章帝怒喝道。
漢章帝嚇得渾身發抖,“祖……祖父,孫兒知罪,孫兒不該貪圖享樂,縱容宦官專權,致使民不聊生。求祖父饒命!”
心裏麵卻是在不斷腹誹,這些事又不是我做的你們竟然把我一個孩子拉過來承擔這些,簡直就是喪盡天良啊。而且那是漢靈帝做的跟我劉宏有什麽關係,我現在別說皇帝連皇宮都沒有進幾趟。
劉旭可不知道劉宏的想法,否則非得掏出自己的七匹狼好好教訓這個不孝子孫。
漢章帝冷哼一聲,“身為漢室子孫,你不思進取,不圖振興漢室,反而任由宦官當道,搞得朝綱大亂,天下烏煙瘴氣!你愧對列祖列宗!”
劉宏連連磕頭,“孫兒知錯了,孫兒一定痛改前非,重振漢室雄風!”
漢章帝見狀,語氣稍緩,“但願你能說到做到。如今漢室傾危,需我輩齊心協力方能共度難關。你等當引以為戒,切不可再重蹈覆轍!”
劉宏的貪汙行為與其他貪汙者有所不同,別人貪汙的是國家或集體的財產,而他則是貪汙自己的財產。在當時的國家體製下,整個天下的所有財產都歸皇帝所有。劉宏煞費苦心去貪汙,看起來似乎是在自找麻煩,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其實是在努力將理論上屬於自己的財富轉化為實際擁有的財富。
劉宏對商品交易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當時的商品經濟並不發達,缺乏必要的交易市場和交易條件。但這並沒有難倒劉宏,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創造力,在後宮開設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這個市場裏各種店鋪琳琅滿目,表麵上看起來生意十分紅火,實際上這些店鋪中的商品都是來自宮中的珍貴珠寶、華麗綢緞等物品,而做買賣的也都是宮中的宮女和太監們。有時候,劉宏甚至會親自來到市場中間,興致勃勃地參與到交易當中,使得整個場麵充滿了樂趣。
““混賬!”剛剛消氣的漢章帝劉旭看到這一幕,頓時火冒三丈,臉色漲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起,憤怒地拍案而起,咆哮道:“汝乃大漢天子,豈能如此不顧身份,竟然做起了商人的賤業,與那些商賈之流廝混在一起?簡直是丟盡了皇家顏麵!”他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響徹整個宮殿,嚇得周圍的宮女和太監們紛紛跪地,不敢抬頭。
而此時的劉宏已經被嚇破了膽,身體顫抖得如同篩糠一般,雙腿不由自主地發軟,直接跪倒在了地上。他的臉上充滿了恐懼和絕望,額頭上不斷有汗水滾落下來,滴落在地上。他的嘴唇也因為害怕而微微顫抖著,發出微弱的聲音:“祖父……饒命啊!祖父……我知道錯了……請您放過我吧……”
看著下麵不斷求饒的劉宏,劉旭微微歎了一口氣:“罷了!朕念及與你父親的情誼,饒你一命。即日起,封你為蜀王,無詔不得進京,你好自為之吧。”說完,他頭也不迴地離開了大殿。
劫後餘生的劉宏,看著劉旭遠去的背影,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但更多的還是慶幸。他恭敬地拜倒在地,磕了個頭,感激涕零地道:“謝祖父。”隨後,他緩緩站起身來,用袖子擦去額頭上的冷汗,心中暗自鬆了口氣。
劉宏對做買賣如此鍾愛,真是生錯了家庭,生錯了時代。如果生在當代中國,到美國買奢侈品的人群裏肯定有他。劉宏還熱衷和一幫遊手好閑的公子哥們玩鬥狗遊戲,通過下達預令,給狗加官封爵。而且專門給狗戴進賢的帽子,披上束帶,大搖大擺地在街上遊蕩,尋開心。
劉宏出行不喜歡用馬駕車,而是喜歡用驢。他的這一行為,人們紛紛學習,使得毛驢價格一路飆升。對於劉宏的貪汙行為和無恥行徑,朝中大臣多數敢怒不敢言。有個叫呂強的中長是鬥膽建言:“天下之財,莫不生之陰陽,歸之陛下。歸之陛下,豈有公私?如今中上方點諸郡之寶,鍾玉府即天下之增。西園引司農之贓,終究聚太仆之馬。所屬之輔,隻有倒行之責,調廣民困,費多獻少。兼利因其利,百姓受其弊。又阿妹之臣,好現其死。容產姑息,自此而進,言之鑿鑿,一片癡心。”
但劉宏根本不予理會,繼續我行我素。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敗下,人民終於無法忍受,聚眾起義。公元一百八十四年,據錄今河北株洲人張角兄弟三人已“蒼天已死,黃天當立”,遂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名舉行起義,史稱黃金之亂。這一次起義所向披靡,東漢政權岌岌可危。荒淫無度的劉宏重病不起,公元一百八十九年,昏庸的漢靈帝在人民的一片掌聲下結束了他的一生,終年3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