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曆史四大最意難平帝王第四位崇禎皇帝朱由檢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作者:雲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始皇靜靜地站在宮殿前,仰頭凝視著天幕之上的畫麵,那是他的大秦帝國,曾經輝煌一時的國度。然而,如今他卻看到了自己的王朝在曆史的長河中迅速衰落,最終走向滅亡。
起初,秦始皇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憤怒和不甘。他瞪大雙眼,目中盡是血絲,仿佛要將整個天幕撕裂開來。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自己的大秦竟然會如此短暫地存在於世間,僅僅二世便滅亡了。他曾自詡為始皇帝,希望能夠開創一個永恆的王朝,但現實卻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始皇的情緒逐漸平複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悲哀。他意識到,盡管自己有著卓越的才能和強大的權力,但命運似乎早已注定了大秦的命運。他不禁想起自己在位時的種種決策和行動,是否有什麽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但此刻,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無法挽迴。
他緩緩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那些曾經與他一同征戰天下的臣子們,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離去,留下的隻有記憶。他想起了那些為大秦付出生命的將士們,他們的忠誠和勇敢令他感動不已。然而,這一切都已成為曆史,再也無法重現。
秦始皇深深地歎了口氣,他知道,作為一個帝王,他必須承擔起國家興衰的責任。雖然大秦二世而亡,但他的功績和影響力依然深遠。他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製度,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這些都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或許,這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產。
最後,秦始皇轉身走進了宮殿,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孤獨和落寞。他的內心深處,永遠銘刻著大秦的榮耀和恥辱,他將帶著這份迴憶繼續前行,直到永遠。
而在諸天位麵的一處空間內,一個青年男子正在大口朵頤的吃的康師傅泡麵,而整個空間更是充滿了,泡麵獨有的香氣。但是青年聞著泡麵眉頭緊鎖,看著手上的泡麵更是沒有一絲食欲。無他,因為泡麵他已經吃了一個月了,整整吃了一個泡麵,別管他多香自己都要吃吐了。泡麵是香也夾不得這麽吃啊,可是要是不吃泡麵他隻能吃饅頭了啊,吃一個月饅頭他感覺自己可以原地去世。吃一個月別說會不會吃的沒有食欲,就是鹽的缺少自己都活不到離開。不過其他的實在太貴了啊,看看自己隻有1200的積分,在看看商城裏麵的其他商品,紅燒茄子300積分,魚香肉絲458積分……
李子青隻感覺欲哭無淚……
“叮,曆史十大昏君”榜單獎勵開始盤點統計之中:
曆史十大昏君第一位——秦二世胡亥!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高達九十九分!獎勵:1000 積分!
第二位——漢成帝劉驁!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六分!獎勵:900 積分!
第三位——漢靈帝劉宏!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八分!獎勵:940 積分!
第四位——晉惠帝司馬衷!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七分!獎勵:920 積分!
第五位——明英宗朱祁鎮!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四分!獎勵:900 積分!
第六位——宋徽宗趙佶!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五分!獎勵:910 積分!
第七位宋高宗趙構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二。獎勵:870積分
第八位明神宗朱翊鈞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二。獎勵:870積分
第九位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獎勵:840積分
第十位唐敬宗李湛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四。獎勵:900積分”
等係統把獎勵統計完,自己的積分也迎來了第一次破萬,成為了積分。
為了慶祝第一次破萬,李子青也準備打開商城慶祝一下,然後看到了一個個物品礦泉水5積分,饅頭五積分,促體決三千積分……
李子青終於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促體決,那個男孩子沒有武俠夢,這本促體決在剛剛開始看見的時候他就想要了,不過那個時候太貴自己沒有舍得,現在不一樣了,積分破萬了。
讓我們走進亡國君主明思宗朱由檢的悲壯一生,他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其在位時,大力鏟除閹黨,使得朝堂穩定,有心挽救明朝,但卻無力迴天,為明朝最後的存留竭盡所能,但終其一生,難逃亡國君主之名。
心念一動,三千積分直接消失,而自己的腦海裏也出現了促體決,這部促體功法。而自己的積分也變成了7250積分。
打開這部功法,一段段文字也引入腦海,修煉訣竅自己也從生疏變成熟練,一股若無若有的暖流在自己的身體靜脈之內不斷溜走,而他身體表麵也在一次次的功法運轉之下身體表麵出現了自己身體的雜質。
而就在李子青還在修煉功法的時候,諸天萬界又開始沸騰了,無他,是新的榜單開始出現了。而這次的榜單是曆史上四大意難平帝王榜。
這個榜單的出現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人們紛紛猜測誰會登上這個榜單。有些人認為可能是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失敗的帝王,也有人認為可能是那些被人誤解或忽視的帝王。總之,大家都對這個榜單充滿了期待。
就在所有人都在思考誰會上意難平榜單的時候,天幕開始緩緩變化,曆史上四大意難平帝王第四位,崇禎皇帝朱由檢。
當朱由檢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時,眾人皆驚。特別是大明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在思考自己的這位子孫為什麽會上意難平帝王榜。而作為朱由檢本人的崇禎皇帝,心裏麵則是惶恐不安,因為意難平肯定不是好的事,而是充滿遺憾的事情。而自己這樣的皇帝所麵臨的意難平隻有一個,也是自己最不願意麵對、最恐懼的——大明亡了,而且是亡在了他的手裏。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無法逃脫。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努力想要拯救這個國家,但卻最終未能成功。他想起了那些被他寄予厚望的大臣們,他們卻背叛了他;他想起了那些百姓們,他們對他失望透頂。這些迴憶像刀子一樣刺痛著他的心,讓他痛苦不堪。
崇禎皇帝不禁感歎道:“朕為何會在意難平帝王榜上?難道真的是朕無能嗎?”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盡到了一個皇帝的責任。自己真的沒有辦法去麵對太宗太祖了嗎?想到這裏這麽飽經風霜的帝王眼角的淚水,不自覺的滑滑落下。
1611 年朱由檢生於北京紫禁城慈安宮,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由於母親劉氏為侍寢宮女,身份卑微,使得朱由檢自幼便不得其父待見。
1616 年,朱由檢生母劉氏因觸怒明光宗朱常洛,被杖斃。年僅五歲的朱由前便交由父母心裏撫養,所以崇禎從小便缺失了父愛母愛,這也是他悲慘命運的開端。
1620年,明神宗朱義軍駕崩,明光宗朱常洛繼位,然而僅在位一個月,便也相繼離世。隨後,朱由檢的兄長朱由校即位。
1622年,12歲的朱由檢被明熹宗朱由校封為信王。由於年齡較小,朱由檢並未就藩。但封王的聖旨並沒有讓他高興多久,養母東裏便病逝了,朱由檢的童年再次變得孤單。
1625年,朱由校下詔為信王挑選王妃,次年開始在北京城為其興建信王府。朱由校在位期間,一心沉迷玩樂,無心朝政,致使朝中大權落在宦官魏忠賢手中。魏忠賢在擊敗東林黨派後,一人獨大,權勢滔天,整個大明王朝被其搞得烏煙瘴氣,如同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此時的朱由檢作為藩王,對於宦官弄權的弊端都看在眼裏,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韜光養晦,暗中記下魏忠賢的每一筆賬。
時間來到公元1627年,這一年朱由校病入膏肓,由於膝下並無子嗣,便緊急召集信王朱由檢入宮,將皇位傳於他。很快,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年僅23歲,在位僅七年。
同年,17歲的朱由檢奉詔繼承皇位,是為明思宗,改年號為崇禎。明思宗朱由檢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魏忠賢,意圖實現撥亂反正。然而,此舉卻打破了朝堂上的政治平衡,使得原本被壓製的文官集團迅速崛起,並最終獲得了獨大的地位。
在公元1628年的時候,明思宗朱由檢為了能夠抵禦外敵的入侵,重新啟用了袁崇煥作為兵部尚書,並將收複全遼的重任托付給了他。而就在同一年,陝西長城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這使得當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王二挺身而出,帶領著眾多農民發起了起義。他們勇敢地殺死了知縣,並笑著隱居到山林之中,由此正式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到了1629年,明思宗朱由檢又任命楊賀擔任陝西三邊總督,專門負責處理陝西地區的民變問題。同時,他還要求楊賀采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方針來處理此事。在短期內,這個策略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許多起義者紛紛接受招安,局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然而,在同年的十一月,袁崇煥成功擊退了後金軍隊,但不幸的是,魏忠賢的餘黨趁機上奏彈劾袁崇煥與敵人勾結。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巧妙地利用了反間計,使得明思宗朱由檢對袁崇煥產生了懷疑。最終,明思宗朱由檢在聽信了這些謠言之後,果斷地下令逮捕袁崇煥入獄。隨後,在第二年,袁崇煥被處以極刑——淩遲處死。
公元1631年,由於當時根本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之前那些被招安的人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安置,於是他們就再次發動了起義。明思宗朱由檢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憤怒,立刻下令讓洪承疇擔任陝西三邊總督,並要求陝西督府積極采取措施平定叛亂。
同年十一月,皇太極率領後金軍成功攻陷了大淩河城。而孔有德和耿仲明在支援大淩河城時竟然叛變投降,直接投奔了皇太極。這使得後金軍隊得以順利攻陷旅順,並且將明朝紅衣大炮的先進技術傳到了後金。從此以後,明軍在作戰中麵臨著更大的壓力。
到了1636年,在洪承疇、盧相生和孫傳庭三人的通力合作下,起義軍遭受重創,連連敗退。最終,他們成功擒獲了高迎祥。然而,起義軍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推舉李自成為新的“闖王”,再次起兵反抗明朝。
就在同一年的四月,皇太極正式稱帝,建立了滿清政權。緊接著,他派遣軍隊大規模侵略京西地區,這次事件被稱為“明子之變”。
10月13日,明思宗朱由檢決定啟用楊嗣昌為兵部尚書,期望這位經驗豐富、富有才華的官員能幫助國家擺脫困境。不久之後,朱由檢更是將楊嗣昌提拔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賦予他更大的權力和責任。
1638年,楊嗣昌提出了四六正與十麵網的戰略,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絕大部分起義軍被剿滅,李自成也被迫率領著僅剩的18騎逃竄。然而就在此時,皇太極第五次發兵入侵,導致荊棘告急,史稱“戊寅之變”。麵對如此危機,朱由檢緊急調動洪承疇、孫傳廷等將領前往秦王,但他們對於清軍的攻擊卻無力還擊。
這場戰爭過後,盧象升壯烈犧牲,孫傳庭被打入大牢,洪承疇則被調任以防禦清軍。明朝徹底陷入被動局麵,形勢變得異常危急。而這一切也給了李自成喘息的機會,他趁機重新擴充軍隊,實力再度強大起來。自此以後,明朝的內部和外部局勢都變得極為不利,前景黯淡無光。
公元 1641 年,全國多個省份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災民們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然而,明朝政府並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安置這些災民,導致他們無奈之下紛紛加入了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自成的隊伍不斷壯大,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到了中原地區,並開始對城池發起攻擊。麵對這一局勢,明思宗朱由檢決定啟用傅鬆隆擔任陝西三邊總督,率領軍隊前往開封支援,試圖阻止李自成的進攻。可惜的是,傅鬆隆最終沒能抵擋住李自成的攻勢,在相城被擒殺。
次年,即公元 1642年,明思宗朱由檢又一次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不釋放了被囚禁的孫傳庭,並任命他為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軍隊在潼關再次對李自成進行圍剿。然而,這場戰役以失敗告終,孫傳庭的軍隊遭遇了慘敗,他本人也戰死沙場。與此同時,清朝軍隊再次發動入侵,這次入侵與之前的情況相似。清軍攻陷了88座城池,掠奪了大量財物、人口和牲畜等戰利品,然後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1643 年,明思宗朱由檢心急如焚,急於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麵。他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孫傳庭身上,命令他出關剿滅李自成。然而,命運卻對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孫傳庭在汝州遭遇慘敗,不久後便戰死在潼關。
十月,李自成攻占西安,並迅速掌控了整個陝西地區。麵對如此困境,明思宗朱由檢不得不派出於英貴和李化熙來接替孫傳庭,但這一切努力都無法挽迴局勢的惡化。
1644 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了大順政權。緊接著,他率領大軍東進山西,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北京。明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麵臨著覆滅的厄運。
明思宗朱由檢堅守著“君王死社稷”的信念,堅決拒絕投降。最終,他選擇在煤山結束自己的生命,年僅33歲,在位17年。至此,明思宗朱由檢走完了他那可悲又可歎的一生。
起初,秦始皇的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憤怒和不甘。他瞪大雙眼,目中盡是血絲,仿佛要將整個天幕撕裂開來。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自己的大秦竟然會如此短暫地存在於世間,僅僅二世便滅亡了。他曾自詡為始皇帝,希望能夠開創一個永恆的王朝,但現實卻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幻想。
隨著時間的推移,秦始皇的情緒逐漸平複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和悲哀。他意識到,盡管自己有著卓越的才能和強大的權力,但命運似乎早已注定了大秦的命運。他不禁想起自己在位時的種種決策和行動,是否有什麽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但此刻,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無法挽迴。
他緩緩閉上了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那些曾經與他一同征戰天下的臣子們,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離去,留下的隻有記憶。他想起了那些為大秦付出生命的將士們,他們的忠誠和勇敢令他感動不已。然而,這一切都已成為曆史,再也無法重現。
秦始皇深深地歎了口氣,他知道,作為一個帝王,他必須承擔起國家興衰的責任。雖然大秦二世而亡,但他的功績和影響力依然深遠。他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央集權製度,推行了一係列改革措施,這些都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或許,這就是他留給後人的寶貴遺產。
最後,秦始皇轉身走進了宮殿,他的身影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孤獨和落寞。他的內心深處,永遠銘刻著大秦的榮耀和恥辱,他將帶著這份迴憶繼續前行,直到永遠。
而在諸天位麵的一處空間內,一個青年男子正在大口朵頤的吃的康師傅泡麵,而整個空間更是充滿了,泡麵獨有的香氣。但是青年聞著泡麵眉頭緊鎖,看著手上的泡麵更是沒有一絲食欲。無他,因為泡麵他已經吃了一個月了,整整吃了一個泡麵,別管他多香自己都要吃吐了。泡麵是香也夾不得這麽吃啊,可是要是不吃泡麵他隻能吃饅頭了啊,吃一個月饅頭他感覺自己可以原地去世。吃一個月別說會不會吃的沒有食欲,就是鹽的缺少自己都活不到離開。不過其他的實在太貴了啊,看看自己隻有1200的積分,在看看商城裏麵的其他商品,紅燒茄子300積分,魚香肉絲458積分……
李子青隻感覺欲哭無淚……
“叮,曆史十大昏君”榜單獎勵開始盤點統計之中:
曆史十大昏君第一位——秦二世胡亥!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高達九十九分!獎勵:1000 積分!
第二位——漢成帝劉驁!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六分!獎勵:900 積分!
第三位——漢靈帝劉宏!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八分!獎勵:940 積分!
第四位——晉惠帝司馬衷!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七分!獎勵:920 積分!
第五位——明英宗朱祁鎮!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四分!獎勵:900 積分!
第六位——宋徽宗趙佶!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和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五分!獎勵:910 積分!
第七位宋高宗趙構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二。獎勵:870積分
第八位明神宗朱翊鈞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二。獎勵:870積分
第九位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獎勵:840積分
第十位唐敬宗李湛根據榜單在諸天萬界曆史的影響力信服度,綜合評價分數九十四。獎勵:900積分”
等係統把獎勵統計完,自己的積分也迎來了第一次破萬,成為了積分。
為了慶祝第一次破萬,李子青也準備打開商城慶祝一下,然後看到了一個個物品礦泉水5積分,饅頭五積分,促體決三千積分……
李子青終於看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促體決,那個男孩子沒有武俠夢,這本促體決在剛剛開始看見的時候他就想要了,不過那個時候太貴自己沒有舍得,現在不一樣了,積分破萬了。
讓我們走進亡國君主明思宗朱由檢的悲壯一生,他是明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其在位時,大力鏟除閹黨,使得朝堂穩定,有心挽救明朝,但卻無力迴天,為明朝最後的存留竭盡所能,但終其一生,難逃亡國君主之名。
心念一動,三千積分直接消失,而自己的腦海裏也出現了促體決,這部促體功法。而自己的積分也變成了7250積分。
打開這部功法,一段段文字也引入腦海,修煉訣竅自己也從生疏變成熟練,一股若無若有的暖流在自己的身體靜脈之內不斷溜走,而他身體表麵也在一次次的功法運轉之下身體表麵出現了自己身體的雜質。
而就在李子青還在修煉功法的時候,諸天萬界又開始沸騰了,無他,是新的榜單開始出現了。而這次的榜單是曆史上四大意難平帝王榜。
這個榜單的出現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議,人們紛紛猜測誰會登上這個榜單。有些人認為可能是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卻最終失敗的帝王,也有人認為可能是那些被人誤解或忽視的帝王。總之,大家都對這個榜單充滿了期待。
就在所有人都在思考誰會上意難平榜單的時候,天幕開始緩緩變化,曆史上四大意難平帝王第四位,崇禎皇帝朱由檢。
當朱由檢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時,眾人皆驚。特別是大明皇帝,洪武大帝朱元璋是在思考自己的這位子孫為什麽會上意難平帝王榜。而作為朱由檢本人的崇禎皇帝,心裏麵則是惶恐不安,因為意難平肯定不是好的事,而是充滿遺憾的事情。而自己這樣的皇帝所麵臨的意難平隻有一個,也是自己最不願意麵對、最恐懼的——大明亡了,而且是亡在了他的手裏。
這種感覺就像是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於無盡的黑暗之中,無法逃脫。他想起了自己曾經努力想要拯救這個國家,但卻最終未能成功。他想起了那些被他寄予厚望的大臣們,他們卻背叛了他;他想起了那些百姓們,他們對他失望透頂。這些迴憶像刀子一樣刺痛著他的心,讓他痛苦不堪。
崇禎皇帝不禁感歎道:“朕為何會在意難平帝王榜上?難道真的是朕無能嗎?”他開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真的盡到了一個皇帝的責任。自己真的沒有辦法去麵對太宗太祖了嗎?想到這裏這麽飽經風霜的帝王眼角的淚水,不自覺的滑滑落下。
1611 年朱由檢生於北京紫禁城慈安宮,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第五子。由於母親劉氏為侍寢宮女,身份卑微,使得朱由檢自幼便不得其父待見。
1616 年,朱由檢生母劉氏因觸怒明光宗朱常洛,被杖斃。年僅五歲的朱由前便交由父母心裏撫養,所以崇禎從小便缺失了父愛母愛,這也是他悲慘命運的開端。
1620年,明神宗朱義軍駕崩,明光宗朱常洛繼位,然而僅在位一個月,便也相繼離世。隨後,朱由檢的兄長朱由校即位。
1622年,12歲的朱由檢被明熹宗朱由校封為信王。由於年齡較小,朱由檢並未就藩。但封王的聖旨並沒有讓他高興多久,養母東裏便病逝了,朱由檢的童年再次變得孤單。
1625年,朱由校下詔為信王挑選王妃,次年開始在北京城為其興建信王府。朱由校在位期間,一心沉迷玩樂,無心朝政,致使朝中大權落在宦官魏忠賢手中。魏忠賢在擊敗東林黨派後,一人獨大,權勢滔天,整個大明王朝被其搞得烏煙瘴氣,如同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此時的朱由檢作為藩王,對於宦官弄權的弊端都看在眼裏,但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韜光養晦,暗中記下魏忠賢的每一筆賬。
時間來到公元1627年,這一年朱由校病入膏肓,由於膝下並無子嗣,便緊急召集信王朱由檢入宮,將皇位傳於他。很快,朱由校駕崩於乾清宮,年僅23歲,在位僅七年。
同年,17歲的朱由檢奉詔繼承皇位,是為明思宗,改年號為崇禎。明思宗朱由檢上位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鏟除魏忠賢,意圖實現撥亂反正。然而,此舉卻打破了朝堂上的政治平衡,使得原本被壓製的文官集團迅速崛起,並最終獲得了獨大的地位。
在公元1628年的時候,明思宗朱由檢為了能夠抵禦外敵的入侵,重新啟用了袁崇煥作為兵部尚書,並將收複全遼的重任托付給了他。而就在同一年,陝西長城遭受了一場嚴重的旱災,這使得當地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王二挺身而出,帶領著眾多農民發起了起義。他們勇敢地殺死了知縣,並笑著隱居到山林之中,由此正式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到了1629年,明思宗朱由檢又任命楊賀擔任陝西三邊總督,專門負責處理陝西地區的民變問題。同時,他還要求楊賀采取以撫為主、以剿為輔的方針來處理此事。在短期內,這個策略確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許多起義者紛紛接受招安,局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然而,在同年的十一月,袁崇煥成功擊退了後金軍隊,但不幸的是,魏忠賢的餘黨趁機上奏彈劾袁崇煥與敵人勾結。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巧妙地利用了反間計,使得明思宗朱由檢對袁崇煥產生了懷疑。最終,明思宗朱由檢在聽信了這些謠言之後,果斷地下令逮捕袁崇煥入獄。隨後,在第二年,袁崇煥被處以極刑——淩遲處死。
公元1631年,由於當時根本的社會矛盾並沒有得到解決,之前那些被招安的人也沒有得到有效的安置,於是他們就再次發動了起義。明思宗朱由檢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憤怒,立刻下令讓洪承疇擔任陝西三邊總督,並要求陝西督府積極采取措施平定叛亂。
同年十一月,皇太極率領後金軍成功攻陷了大淩河城。而孔有德和耿仲明在支援大淩河城時竟然叛變投降,直接投奔了皇太極。這使得後金軍隊得以順利攻陷旅順,並且將明朝紅衣大炮的先進技術傳到了後金。從此以後,明軍在作戰中麵臨著更大的壓力。
到了1636年,在洪承疇、盧相生和孫傳庭三人的通力合作下,起義軍遭受重創,連連敗退。最終,他們成功擒獲了高迎祥。然而,起義軍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們推舉李自成為新的“闖王”,再次起兵反抗明朝。
就在同一年的四月,皇太極正式稱帝,建立了滿清政權。緊接著,他派遣軍隊大規模侵略京西地區,這次事件被稱為“明子之變”。
10月13日,明思宗朱由檢決定啟用楊嗣昌為兵部尚書,期望這位經驗豐富、富有才華的官員能幫助國家擺脫困境。不久之後,朱由檢更是將楊嗣昌提拔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賦予他更大的權力和責任。
1638年,楊嗣昌提出了四六正與十麵網的戰略,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果。絕大部分起義軍被剿滅,李自成也被迫率領著僅剩的18騎逃竄。然而就在此時,皇太極第五次發兵入侵,導致荊棘告急,史稱“戊寅之變”。麵對如此危機,朱由檢緊急調動洪承疇、孫傳廷等將領前往秦王,但他們對於清軍的攻擊卻無力還擊。
這場戰爭過後,盧象升壯烈犧牲,孫傳庭被打入大牢,洪承疇則被調任以防禦清軍。明朝徹底陷入被動局麵,形勢變得異常危急。而這一切也給了李自成喘息的機會,他趁機重新擴充軍隊,實力再度強大起來。自此以後,明朝的內部和外部局勢都變得極為不利,前景黯淡無光。
公元 1641 年,全國多個省份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災民們流離失所,生活困苦不堪。然而,明朝政府並沒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安置這些災民,導致他們無奈之下紛紛加入了李自成領導的起義軍。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自成的隊伍不斷壯大,勢力範圍逐漸擴大到了中原地區,並開始對城池發起攻擊。麵對這一局勢,明思宗朱由檢決定啟用傅鬆隆擔任陝西三邊總督,率領軍隊前往開封支援,試圖阻止李自成的進攻。可惜的是,傅鬆隆最終沒能抵擋住李自成的攻勢,在相城被擒殺。
次年,即公元 1642年,明思宗朱由檢又一次麵臨著巨大的壓力,不得不釋放了被囚禁的孫傳庭,並任命他為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軍隊在潼關再次對李自成進行圍剿。然而,這場戰役以失敗告終,孫傳庭的軍隊遭遇了慘敗,他本人也戰死沙場。與此同時,清朝軍隊再次發動入侵,這次入侵與之前的情況相似。清軍攻陷了88座城池,掠奪了大量財物、人口和牲畜等戰利品,然後大搖大擺地離開了。
1643 年,明思宗朱由檢心急如焚,急於改變當前的不利局麵。他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孫傳庭身上,命令他出關剿滅李自成。然而,命運卻對他們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孫傳庭在汝州遭遇慘敗,不久後便戰死在潼關。
十月,李自成攻占西安,並迅速掌控了整個陝西地區。麵對如此困境,明思宗朱由檢不得不派出於英貴和李化熙來接替孫傳庭,但這一切努力都無法挽迴局勢的惡化。
1644 年,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了大順政權。緊接著,他率領大軍東進山西,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北京。明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麵臨著覆滅的厄運。
明思宗朱由檢堅守著“君王死社稷”的信念,堅決拒絕投降。最終,他選擇在煤山結束自己的生命,年僅33歲,在位17年。至此,明思宗朱由檢走完了他那可悲又可歎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