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盤點曆史十大猛將第十位開平王常遇春第九位楊再興
開局盤點曆史十大明君 作者:雲沐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盤點曆史上十大武將。
“那定然要以我大清居多啊!”乾隆皇帝目光炯炯,聲音激昂地說道:“就拿多爾滾將軍來說,那都是殺出來的威名啊!他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為我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朕自認為,大清的武將,遠勝於曆史上任何時期。再說鼇拜,他可是我大清第一巴圖魯,勇猛無雙,武藝高強。還有費揚古、年羹堯等名將,他們都是我大清的驕傲!”乾隆皇帝激動得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來迴踱步,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無畏的將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場景。
“啊對對對!”和珅點頭道:“萬歲爺所言極是,我大清的武將,若是不能上榜,想來也沒有其他武將可以上榜了。”紀曉嵐笑著附和著,他的臉上洋溢著諂媚的笑容,接著說道:“依臣看來,哪怕是曆史上的呂布、項羽二人,尚且不如多爾袞將軍啊!”
“曆史上十大猛將, 不知曾經的白起將軍在不在列 ,王儉將軍在列嗎?”秦始皇看著天幕一臉期待道。
“哈哈哈 ,朕的霍去病 可是封狼居胥, 如此作為必然能登上這曆史十大武將 。”漢武帝看著天幕,又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青年將軍,一臉驕傲的說道。
“也不知道我的二弟三弟能不能登上這曆史十大武將之內 。”劉備看著這個天幕道。
“大哥放心 ,要是沒有我和二哥, 我就去捅排名者1萬個透明窟窿。”一旁大大咧咧的張飛聽到自己的大哥的話,立馬保證自己跟二哥一定可以上榜。
劉備還是有一抹淡淡的擔憂, 也不知道這武將榜是怎麽排的, 依靠勇猛嗎 ?那三國之內 誰,的功績能配得上啊 ,用後世的話來說, 這就是內戰。
“真知大唐武德充沛 ,不知能有幾人上榜呢?”唐太宗李世民看著天幕一臉感慨道。
“陛下這是說的什麽話, 咱大唐又二十四淩煙閣功臣,而且不說我老程就是尉遲老黑,還有羅兄弟,秦二哥那個不是以一敵十的猛人,咱大唐肯定可以直接一半人上榜。”一旁的程混子聽到李世民的話不樂意了,陛下這是啥意思啊?不信任兄弟嗎?好歹咱大唐這麽多猛人怎麽可能沒有人上榜,隻是上幾個問題而已。
“朕的大明可是自微末崛起 而,將援兵趕出這片大地, 論功績 ,藍玉豈能不上榜, 論勇猛自己的老常兄弟豈能不上榜。”朱元璋看著天幕一臉感慨道。
(武將第十位常遇春。提起明朝開國猛將,開平王常遇春當為首選。這位有著“常十萬”之稱的明朝開國名將,僅需十萬軍隊,便可橫行天下。他不僅是太子朱標的老丈人,與朱元璋是兒女親家,而且在沙場上征戰一生,從未嚐過敗績。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明朝開國功臣、常勝將軍開平王常遇春。元朝至順元年,常遇春出生於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出生日期僅僅比朱元璋晚兩年。常遇春的祖父名叫常崇武,父親則名為常六六,母親是高氏。盡管家庭條件艱苦,但是常遇春卻生得一副好皮囊,身材魁梧,力大無窮,更令人讚歎的是他還擅長騎馬射箭,對十八般兵器也都了如指掌。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天災頻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一個名叫常遇春的年輕人,正經曆著饑餓和貧困的折磨。他出生在貧苦家庭,但卻有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一天,常遇春聽說懷遠、定遠一帶有一群名為“陸林”的大盜正在招募成員。這些大盜以攔路搶劫、入宅盜竊為生,雖然手段殘忍,但對於饑腸轆轆的常遇春來說,這似乎是唯一的生存機會。經過一番思考,常遇春決定投身於這群大盜之中,希望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常遇春憑借著他的勇氣和機智,很快成為了陸林大盜中的一員,並得到了首領劉俊的賞識。他勇猛無畏,敢於冒險,每次行動都表現出色,因此深受劉俊的器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常遇春開始對這種生活感到不滿。
他意識到,盡管他們能夠獲得一些財富,但這種打家劫舍的行為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劉俊等人並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目標,隻是滿足於眼前的利益。常遇春渴望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開始思考如何尋找更好的出路。
在內心深處,常遇春始終保持著對正義和公平的追求。他明白,做賊並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找到一種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於是,他暗中觀察周圍的環境,尋找著可以離開陸林大盜的機會。終於,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常遇春找到了逃離的契機。
此時,朱元璋正在率軍進攻和州,常遇春早就聽說朱元璋是位豪傑,便混在人群中觀察。朱元璋發現他不僅平易近人,視士兵為兄弟,而且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是值得效忠的明主。於是,常遇春當機立斷投奔朱元璋。也正是從此刻起,25歲的常遇春正式開啟了戰場廝殺、從無敗績的傳奇一生。
在加入朱元璋麾下不久,常遇春就開始建功。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軍攻打采石磯,常遇春乘坐小船,冒著劍雨前進,身先士卒,縱身登岸,殺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援軍四散奔逃,潰不成軍。在攻占采石磯後,常遇春又一馬當先攻下太平,他也因此獲封總管府先鋒之城。常遇春又親自操縱戰船,率領水軍大隊,源自海牙水師之後,又跟隨徐達等人一起攻占了應天,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他也因功被封為元帥。元至正十九年七月,常遇春以騎兵出其不意,攻取了徐州。不久之後,陳友諒率大軍進犯徐州,常遇春奉命前去救援。他在九華山設下埋伏,與徐達雙麵夾擊,大破陳友諒。此戰常遇春與徐達斬首萬餘,生擒3000,陳友諒灰頭土臉的敗走江州。
一年後,陳友諒再次率領數十萬水軍進攻南京。常遇春與馮國勝率領三萬兵馬,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設伏,以少勝多,再次大敗陳友諒。此役過後,常遇春因公被封為刑首,參之政事。二十三年後,不甘心的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展開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大戰。在雙方交火的過程中,朱元璋的坐船被擊毀。而此時,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卻率軍攻至。此危急關頭,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用自己的戰船將朱元璋的坐船撞入井中,幫助朱元璋脫離了危險。之後,陳友諒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優勢,乘風破浪,用火攻大敗陳友諒。常遇春仿佛就是陳友諒的克星,陳友諒剛想趁亂逃跑,卻被常遇春堵住去路,第三次栽在常遇春手裏。不過這一次,陳友諒再也沒有了之前可以逃脫的好運氣,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常遇春也因此大功被升為廷章。
至正26年8月,常遇春跟隨徐達率兵20萬東征張士誠,圍困平江城。最終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虜後自殺而死。至此,朱元璋基本統一了南北。至正二十七年,常遇春以征魯副將軍的身份,跟隨征魯大將軍徐達帥25萬大軍出師北伐,僅用三個多月就平定了山東。不久後,常遇春帶領麾下士卒突入敵陣,在洛水之畔擊潰援軍5萬,贏得了塔爾灣大捷,徹底占領了河南。洪武元年七月,徐達與常遇春的燕軍攻下德州、通州等地,元大都。元順帝攜後妃、太子等逃往上都,元朝就此滅亡。丟失了400多年的燕雲十六州也終於被收迴。之後,常遇春又率軍大敗破獲天路,攻取了山西。不久後又平定了陝西。洪武二年三月,常遇春率軍千裏奔襲,追擊元順帝,直取元大都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極大地打擊了北元勢力。)
“看啊, 這就是咱的常兄弟啊,一生無一敗績。”朱元璋看著天幕開始流淚滿麵,實在是心痛啊。常遇春走的太早了,都還沒有好好享受就走了。
“畢竟第十位而已 ,我大清的武將隻要上榜, 豈會是第十位。”乾隆看著天幕一臉不屑道。
武將第九位楊再興。
(關山酒少年憂,再借銀槍逞風流。他雖為嶽飛麾下,戰績卻可與項羽比肩,僅靠楊家槍法,穩坐曆史四大百人斬之位。他便是楊家將第九代傳人,白袍銀槍楊再興。楊再興本是土匪出身,少年時跟隨山賊頭子曹成,四處打家劫舍,百姓苦不堪言。無奈之下,南宋朝廷隻得派出大將軍嶽飛前去剿匪。豈料這楊再興在嶽家軍的重重包圍之下,殺了個七進七出,還親手斬了嶽飛的弟弟嶽翻於馬下。嶽飛見狀,瞬間火冒三丈,立刻派遣手下第一猛將張憲出兵,誓要生擒這山賊楊再興。結果可想而知,這一群山賊流寇,終究不敵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楊再興也被張憲活捉。
迴去交由嶽飛處置。嶽飛見到楊再興時,竟被他眉宇間散發出來的陰氣深深吸引。再加上之前楊再興僅率領山賊土匪就能接連大敗所向無敵的嶽家軍,嶽飛突然覺得殺了他實在可惜。於是他與楊再興立下誓言:“我不殺你,你當以忠義報國。”此時,楊再興被嶽飛的忠烈所打動,正式加入嶽飛麾下。即便如此,楊再興心中始終有個死結沒有打開,那就是他親手殺了嶽飛的弟弟嶽帆。他一直覺得虧欠嶽飛,卻不知如何報答恩情。終於,在紹興十年,20萬金軍大舉南下滅宋之時,楊再興報恩的機會來了。
他從嶽飛那裏僅要了幾萬兵力,便朝著20萬女真鐵騎殺了過去。嶽飛見狀,生怕楊再興出事,於是又派遣了牛搞、張憲等人前去支援。這邊嶽家背嵬軍正和女真鐵浮屠殺得難解難分,那邊楊再興突然一人一馬就衝了出去,竟然從側翼刺穿了金軍的防線,活生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此時的金軍已經被這神兵天降給打昏了頭,他們是怎麽也擋不住楊再興的衝鋒,隻能任憑他一杆銀槍,在金軍內部肆意屠殺。漸漸的,金人開始察覺到一絲異常,他們發現了楊再興的殺戮,並非是漫無目的的,而是離著金軍的大本營越來越近。沒錯,他的目標正是那敵將之首金兀術。
須臾之間,楊再興便以風馳電掣之勢殺至中軍帳前。金兀術大驚失色,倉皇逃竄。最後,在眾多金兵的保衛下,金兀術才得以死裏逃生。楊再興眼看著金兀術已經逃走,隻好勒馬迴頭,又從金軍的心腹之地殺了出去。這十幾萬女真鐵騎,竟然無法阻攔住他一人一馬。古曰:以單騎入其軍,擒吾卒,不獲首,殺數百人而還。此戰,楊再興正式成為中國曆史上已有四位百人斬猛將之一。
但自古英雄多遺憾。等金兀術重整兵馬,帶著20萬金兵再次殺迴來之時,楊再興還是二話不說,僅帶這300人就前往了小商河迎戰。隻是這次雙方人數差距實在太大,楊再興麵對著多於己方數百倍的金軍,還是奮不顧身的衝了過去。一片赤膽平亂世,手中長槍定乾坤。楊再興在一舉斬獲了敵軍兩千多人後,還是死在了金軍的亂箭之下。在這期間他為了不影響士氣,甚至還把自己被射中的每一箭都掰斷劍身,隻留下箭頭藏於體內,繼續衝鋒陷陣。據統計,最後在他身體裏取出的箭頭堆起來,已經高達兩升之多。雖說一代戰神就此隕落,兩聲漸促,可古代一鬥為十聲啊。)
“這便是朕的武將,朕的功夫之臣啊!好在楊將軍還未陣亡啊!立刻下旨讓嶽將軍好生看管楊將軍,切莫做此等傻事啊!”趙構看到天幕之上的一幕馬上感慨寶貝道。這麽猛的人,讓他保護自己,自己就不要怕有危險什麽了。
“那定然要以我大清居多啊!”乾隆皇帝目光炯炯,聲音激昂地說道:“就拿多爾滾將軍來說,那都是殺出來的威名啊!他南征北戰,戰功赫赫,為我大清立下了汗馬功勞。朕自認為,大清的武將,遠勝於曆史上任何時期。再說鼇拜,他可是我大清第一巴圖魯,勇猛無雙,武藝高強。還有費揚古、年羹堯等名將,他們都是我大清的驕傲!”乾隆皇帝激動得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來迴踱步,仿佛看到了那些英勇無畏的將士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場景。
“啊對對對!”和珅點頭道:“萬歲爺所言極是,我大清的武將,若是不能上榜,想來也沒有其他武將可以上榜了。”紀曉嵐笑著附和著,他的臉上洋溢著諂媚的笑容,接著說道:“依臣看來,哪怕是曆史上的呂布、項羽二人,尚且不如多爾袞將軍啊!”
“曆史上十大猛將, 不知曾經的白起將軍在不在列 ,王儉將軍在列嗎?”秦始皇看著天幕一臉期待道。
“哈哈哈 ,朕的霍去病 可是封狼居胥, 如此作為必然能登上這曆史十大武將 。”漢武帝看著天幕,又看了看站在自己身旁的青年將軍,一臉驕傲的說道。
“也不知道我的二弟三弟能不能登上這曆史十大武將之內 。”劉備看著這個天幕道。
“大哥放心 ,要是沒有我和二哥, 我就去捅排名者1萬個透明窟窿。”一旁大大咧咧的張飛聽到自己的大哥的話,立馬保證自己跟二哥一定可以上榜。
劉備還是有一抹淡淡的擔憂, 也不知道這武將榜是怎麽排的, 依靠勇猛嗎 ?那三國之內 誰,的功績能配得上啊 ,用後世的話來說, 這就是內戰。
“真知大唐武德充沛 ,不知能有幾人上榜呢?”唐太宗李世民看著天幕一臉感慨道。
“陛下這是說的什麽話, 咱大唐又二十四淩煙閣功臣,而且不說我老程就是尉遲老黑,還有羅兄弟,秦二哥那個不是以一敵十的猛人,咱大唐肯定可以直接一半人上榜。”一旁的程混子聽到李世民的話不樂意了,陛下這是啥意思啊?不信任兄弟嗎?好歹咱大唐這麽多猛人怎麽可能沒有人上榜,隻是上幾個問題而已。
“朕的大明可是自微末崛起 而,將援兵趕出這片大地, 論功績 ,藍玉豈能不上榜, 論勇猛自己的老常兄弟豈能不上榜。”朱元璋看著天幕一臉感慨道。
(武將第十位常遇春。提起明朝開國猛將,開平王常遇春當為首選。這位有著“常十萬”之稱的明朝開國名將,僅需十萬軍隊,便可橫行天下。他不僅是太子朱標的老丈人,與朱元璋是兒女親家,而且在沙場上征戰一生,從未嚐過敗績。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位明朝開國功臣、常勝將軍開平王常遇春。元朝至順元年,常遇春出生於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的出生日期僅僅比朱元璋晚兩年。常遇春的祖父名叫常崇武,父親則名為常六六,母親是高氏。盡管家庭條件艱苦,但是常遇春卻生得一副好皮囊,身材魁梧,力大無窮,更令人讚歎的是他還擅長騎馬射箭,對十八般兵器也都了如指掌。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天災頻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一個名叫常遇春的年輕人,正經曆著饑餓和貧困的折磨。他出生在貧苦家庭,但卻有著一顆不甘平凡的心。
一天,常遇春聽說懷遠、定遠一帶有一群名為“陸林”的大盜正在招募成員。這些大盜以攔路搶劫、入宅盜竊為生,雖然手段殘忍,但對於饑腸轆轆的常遇春來說,這似乎是唯一的生存機會。經過一番思考,常遇春決定投身於這群大盜之中,希望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常遇春憑借著他的勇氣和機智,很快成為了陸林大盜中的一員,並得到了首領劉俊的賞識。他勇猛無畏,敢於冒險,每次行動都表現出色,因此深受劉俊的器重。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常遇春開始對這種生活感到不滿。
他意識到,盡管他們能夠獲得一些財富,但這種打家劫舍的行為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且,劉俊等人並沒有遠大的抱負和目標,隻是滿足於眼前的利益。常遇春渴望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他開始思考如何尋找更好的出路。
在內心深處,常遇春始終保持著對正義和公平的追求。他明白,做賊並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要找到一種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於是,他暗中觀察周圍的環境,尋找著可以離開陸林大盜的機會。終於,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常遇春找到了逃離的契機。
此時,朱元璋正在率軍進攻和州,常遇春早就聽說朱元璋是位豪傑,便混在人群中觀察。朱元璋發現他不僅平易近人,視士兵為兄弟,而且軍隊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是值得效忠的明主。於是,常遇春當機立斷投奔朱元璋。也正是從此刻起,25歲的常遇春正式開啟了戰場廝殺、從無敗績的傳奇一生。
在加入朱元璋麾下不久,常遇春就開始建功。至正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軍攻打采石磯,常遇春乘坐小船,冒著劍雨前進,身先士卒,縱身登岸,殺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打得援軍四散奔逃,潰不成軍。在攻占采石磯後,常遇春又一馬當先攻下太平,他也因此獲封總管府先鋒之城。常遇春又親自操縱戰船,率領水軍大隊,源自海牙水師之後,又跟隨徐達等人一起攻占了應天,打出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他也因功被封為元帥。元至正十九年七月,常遇春以騎兵出其不意,攻取了徐州。不久之後,陳友諒率大軍進犯徐州,常遇春奉命前去救援。他在九華山設下埋伏,與徐達雙麵夾擊,大破陳友諒。此戰常遇春與徐達斬首萬餘,生擒3000,陳友諒灰頭土臉的敗走江州。
一年後,陳友諒再次率領數十萬水軍進攻南京。常遇春與馮國勝率領三萬兵馬,在南京城西北的龍灣設伏,以少勝多,再次大敗陳友諒。此役過後,常遇春因公被封為刑首,參之政事。二十三年後,不甘心的陳友諒率領六十萬大軍傾巢而出,在鄱陽湖與朱元璋展開了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水上大戰。在雙方交火的過程中,朱元璋的坐船被擊毀。而此時,陳友諒的大將張定邊卻率軍攻至。此危急關頭,常遇春一箭射傷張定邊,用自己的戰船將朱元璋的坐船撞入井中,幫助朱元璋脫離了危險。之後,陳友諒充分發揮小船靈活的優勢,乘風破浪,用火攻大敗陳友諒。常遇春仿佛就是陳友諒的克星,陳友諒剛想趁亂逃跑,卻被常遇春堵住去路,第三次栽在常遇春手裏。不過這一次,陳友諒再也沒有了之前可以逃脫的好運氣,在混戰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常遇春也因此大功被升為廷章。
至正26年8月,常遇春跟隨徐達率兵20萬東征張士誠,圍困平江城。最終平江城破,張士誠被俘虜後自殺而死。至此,朱元璋基本統一了南北。至正二十七年,常遇春以征魯副將軍的身份,跟隨征魯大將軍徐達帥25萬大軍出師北伐,僅用三個多月就平定了山東。不久後,常遇春帶領麾下士卒突入敵陣,在洛水之畔擊潰援軍5萬,贏得了塔爾灣大捷,徹底占領了河南。洪武元年七月,徐達與常遇春的燕軍攻下德州、通州等地,元大都。元順帝攜後妃、太子等逃往上都,元朝就此滅亡。丟失了400多年的燕雲十六州也終於被收迴。之後,常遇春又率軍大敗破獲天路,攻取了山西。不久後又平定了陝西。洪武二年三月,常遇春率軍千裏奔襲,追擊元順帝,直取元大都開平,全殲留守元軍,繳獲車萬輛,極大地打擊了北元勢力。)
“看啊, 這就是咱的常兄弟啊,一生無一敗績。”朱元璋看著天幕開始流淚滿麵,實在是心痛啊。常遇春走的太早了,都還沒有好好享受就走了。
“畢竟第十位而已 ,我大清的武將隻要上榜, 豈會是第十位。”乾隆看著天幕一臉不屑道。
武將第九位楊再興。
(關山酒少年憂,再借銀槍逞風流。他雖為嶽飛麾下,戰績卻可與項羽比肩,僅靠楊家槍法,穩坐曆史四大百人斬之位。他便是楊家將第九代傳人,白袍銀槍楊再興。楊再興本是土匪出身,少年時跟隨山賊頭子曹成,四處打家劫舍,百姓苦不堪言。無奈之下,南宋朝廷隻得派出大將軍嶽飛前去剿匪。豈料這楊再興在嶽家軍的重重包圍之下,殺了個七進七出,還親手斬了嶽飛的弟弟嶽翻於馬下。嶽飛見狀,瞬間火冒三丈,立刻派遣手下第一猛將張憲出兵,誓要生擒這山賊楊再興。結果可想而知,這一群山賊流寇,終究不敵訓練有素的正規軍,楊再興也被張憲活捉。
迴去交由嶽飛處置。嶽飛見到楊再興時,竟被他眉宇間散發出來的陰氣深深吸引。再加上之前楊再興僅率領山賊土匪就能接連大敗所向無敵的嶽家軍,嶽飛突然覺得殺了他實在可惜。於是他與楊再興立下誓言:“我不殺你,你當以忠義報國。”此時,楊再興被嶽飛的忠烈所打動,正式加入嶽飛麾下。即便如此,楊再興心中始終有個死結沒有打開,那就是他親手殺了嶽飛的弟弟嶽帆。他一直覺得虧欠嶽飛,卻不知如何報答恩情。終於,在紹興十年,20萬金軍大舉南下滅宋之時,楊再興報恩的機會來了。
他從嶽飛那裏僅要了幾萬兵力,便朝著20萬女真鐵騎殺了過去。嶽飛見狀,生怕楊再興出事,於是又派遣了牛搞、張憲等人前去支援。這邊嶽家背嵬軍正和女真鐵浮屠殺得難解難分,那邊楊再興突然一人一馬就衝了出去,竟然從側翼刺穿了金軍的防線,活生生的殺出了一條血路。此時的金軍已經被這神兵天降給打昏了頭,他們是怎麽也擋不住楊再興的衝鋒,隻能任憑他一杆銀槍,在金軍內部肆意屠殺。漸漸的,金人開始察覺到一絲異常,他們發現了楊再興的殺戮,並非是漫無目的的,而是離著金軍的大本營越來越近。沒錯,他的目標正是那敵將之首金兀術。
須臾之間,楊再興便以風馳電掣之勢殺至中軍帳前。金兀術大驚失色,倉皇逃竄。最後,在眾多金兵的保衛下,金兀術才得以死裏逃生。楊再興眼看著金兀術已經逃走,隻好勒馬迴頭,又從金軍的心腹之地殺了出去。這十幾萬女真鐵騎,竟然無法阻攔住他一人一馬。古曰:以單騎入其軍,擒吾卒,不獲首,殺數百人而還。此戰,楊再興正式成為中國曆史上已有四位百人斬猛將之一。
但自古英雄多遺憾。等金兀術重整兵馬,帶著20萬金兵再次殺迴來之時,楊再興還是二話不說,僅帶這300人就前往了小商河迎戰。隻是這次雙方人數差距實在太大,楊再興麵對著多於己方數百倍的金軍,還是奮不顧身的衝了過去。一片赤膽平亂世,手中長槍定乾坤。楊再興在一舉斬獲了敵軍兩千多人後,還是死在了金軍的亂箭之下。在這期間他為了不影響士氣,甚至還把自己被射中的每一箭都掰斷劍身,隻留下箭頭藏於體內,繼續衝鋒陷陣。據統計,最後在他身體裏取出的箭頭堆起來,已經高達兩升之多。雖說一代戰神就此隕落,兩聲漸促,可古代一鬥為十聲啊。)
“這便是朕的武將,朕的功夫之臣啊!好在楊將軍還未陣亡啊!立刻下旨讓嶽將軍好生看管楊將軍,切莫做此等傻事啊!”趙構看到天幕之上的一幕馬上感慨寶貝道。這麽猛的人,讓他保護自己,自己就不要怕有危險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