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詔書下達南京的第二日,譚國仁的平叛大軍隨即凱旋歸來。
當日,南京軍政法司各部官員齊聚,組織百姓出城十裏迎接大軍。意氣風發的譚大都督,騎著高頭大馬中軍壓陣,在各部官員的吹吹捧捧之下被迎入內城。
衛軍之中人人昂然挺胸,臉上洋溢著自豪得意。一路上夾道迎送的百姓紛紛送上吃食與水果以解饑渴,前軍押解的紅蓮俘虜每過之處都受到萬民的唾棄與謾罵,與官兵的待遇形成鮮明對比。
有喜樂必有憂愁,有擢升者也有貶謫者,成王敗寇勝者為王,結果自然是相對應的。
沈琨伏法,必然殃及池魚。此時卻未造成太大的影響,並不如費新茂陳啟一案帶來的動蕩劇烈。全因沈琨一案,乃是性質上的不同,鑒於這種主動認罪並坦誠配合的行為,張治人等俱是給予極大的寬容處理。
另一麵,雙方私下談妥的認罪條件也成為了判刑輕重的標準。不然,想要給沈琨定罪是不會這般輕易做到。
張治、秦風、沈琨三人最終達成協議,各取所需達到各自的目的,便促成了沈琨如今的主動投案認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犯下如此謀逆大罪縱然是受妖人所逼,但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執掌國之重器的重臣,竟然甘受邪教的脅迫做出妥協,本就該株連九族。
念及昔日功勳之後是唯一的獨苗,姑且留下了一條性命。雖為罪民,永不得離開瓊州,但山高皇帝遠憑借地方上的關係照顧,即使是發配蠻荒終身服勞役,以他原有的身份也未必就真的當一輩子的賤民。
隻要張治與秦風還有那麽一絲的君子風度,守諾而不食言。那麽他沈琨,去了瓊州之後必然可以恢複自由之身,日子會困苦一些但活著便好,隻是這段漫漫的流放煎熬之路,怎麽也得走上一遭的。
曹海與趙文華同樣備受煎熬,沈琨伏法之後又帶進去了一批官吏和豪紳,整整一個月有餘的時間裏,日日擔驚受怕度日如年。生怕就此再也迴不到京師,等不來嘉靖天子的詔書……
所幸的是,沈琨此番的報複打擊目標是孟氏教與他獨成一派的官吏,張治也並未因此案再生出其他的想法,比如落井下水無中生有再把他們摁在腳下踩上兩腳!
惶恐受怕的日子過去了,天子的詔書還是如期到達他們手裏,戴罪立功的罪身終究是卸了下來,可以起程返迴京師向吏部述職,於聖駕鑾前聽訓。
曹海等人的家財與行裝早已在兩個月前就經漕運和陸路,運往京師的老宅。如今接到返京的正式詔書,就迫不及待的準備起程走人。南京已經不適合他們呆了,在這裏暫時是玩不動了!
說到驚嚇,王珪堯受到的心理衝擊是最強烈的。
大戰凱旋迴京,本是值得炫耀一番的。竟未料到,沈琨竟然會栽了那麽大一個跟鬥,煌煌不可一世的錦衣衛主心骨說倒便倒,那個孤傲冷漠又我行我素的男人……就這麽認罪,還帶走了為數不少的替死鬼。
王珪堯是沈琨為數不多,還能說的上實誠話的人,兩人的關係明麵上並不熟絡,但私底下的來往確是不少。
暗中的強勢盟友就此倒下,先別說日後的路變得艱難,眼前的仕途更是難堪。
但他還是如願的被擢升為南京吏部右侍郎,品銜沒變依舊是正三品官銜,職權卻是大了不少,許可承將是接任府尹的不二人選。
皇恩浩蕩,譚國仁平叛居首功加俸二十石,兼領提督操江負責上下江防的水師營操練等水師軍務。薛景謙經受內閣考核,天子欽準接任張治的空缺調任為吏部尚書,位居南京各部之首。
南直隸提刑按察使暫且空缺,僅保留副使一職。
不久後,譚國仁接過提督操江的大印官憑,就急不可待的將李庭竹調來南京,推薦升任為新江口水師營指揮使,將上下江所有的水師營都交給他負責操練,開始整肅各處的水師基地。
大軍凱旋歸營,犒賞是必不可缺的。
但糧儲公倉在年前就遭受叛亂,被燒毀了一半的糧食儲備。那可是南直隸各地駐守衛軍的糧餉和南京官吏們的俸祿,延遲減量發餉為這事還險些引起衛軍各營的嘩變!
因處置及時妥當,南京各部司官員一致請願捐出一月甚至兩個月的俸祿,資助大軍出征。又發動民間士紳與名流豪門的募捐,以及從各地征調賒來糧秣和物資,才堪堪填滿所缺的漏洞。
至今,應天府與南京還虧欠地方上的債務,仍未能償還。
朝廷許下的論功行賞乃是杯水車薪,遙不可及等到那時,估計南京衛軍的軍心與士氣將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因此,秦風很合時宜的建議……將之前涉案被懲處而抄沒家產的那些錢糧,先作為大軍的犒賞相抵發放下去。這樣朝廷也省了一部分的支出,時間和程序上也簡化從速不少,更能及時的體恤到將士們浴血奮戰的辛勞。
封存在庫還未上繳國庫的贓款,數額是相當可觀的。張治為此專門提上章程,經過一番討論與爭論過後認為乃是可行之法。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
幾乎就在大軍還在迴程路上,京師的公文就批複下來並且準可了這一個做法。嘉靖帝格外恩準優先處理,一道聖旨直接跳過吏部、戶部、兵部、五軍都督府等各個衙門的審核流程,先送到了張治手中,等待這一切章程走完,核實完每一個官兵的戰功,紙麵上的犒賞明細單迴傳到南京之時,估計已經完成了犒賞的分發。
因為涉案的官員和士紳之多,抄沒充公的財物之盛是近十年來少見的。若是論功行賞,哪怕是幾萬人的衛軍,那筆封存的贓款數量用於犒賞,還是綽綽有餘的。
既然嘉靖天子,難得如此豪情豪了一次,剩餘的贓款就當是給將士們的額外賞賜了!
打了勝仗,拿了軍功領了犒賞,剩下的自然就是狂歡和酒宴了。
仙鴦閣,是舉辦宴席的必然之所。無論是公家宴席,還是私人家宅宴會,大小接連不斷的進行了個把月。
秦風又開始忙於奔波在各種場合,穿行於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群之中,疲於應酬各方勢力。南直隸的重新洗牌,重新歸攏而又重新歸於安穩,長治久安這種表麵上的形態,還是在一片祥和之中呈現出來。
隻是不知,這種形式上的安穩又能維持多少時日……
當日,南京軍政法司各部官員齊聚,組織百姓出城十裏迎接大軍。意氣風發的譚大都督,騎著高頭大馬中軍壓陣,在各部官員的吹吹捧捧之下被迎入內城。
衛軍之中人人昂然挺胸,臉上洋溢著自豪得意。一路上夾道迎送的百姓紛紛送上吃食與水果以解饑渴,前軍押解的紅蓮俘虜每過之處都受到萬民的唾棄與謾罵,與官兵的待遇形成鮮明對比。
有喜樂必有憂愁,有擢升者也有貶謫者,成王敗寇勝者為王,結果自然是相對應的。
沈琨伏法,必然殃及池魚。此時卻未造成太大的影響,並不如費新茂陳啟一案帶來的動蕩劇烈。全因沈琨一案,乃是性質上的不同,鑒於這種主動認罪並坦誠配合的行為,張治人等俱是給予極大的寬容處理。
另一麵,雙方私下談妥的認罪條件也成為了判刑輕重的標準。不然,想要給沈琨定罪是不會這般輕易做到。
張治、秦風、沈琨三人最終達成協議,各取所需達到各自的目的,便促成了沈琨如今的主動投案認罪。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犯下如此謀逆大罪縱然是受妖人所逼,但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執掌國之重器的重臣,竟然甘受邪教的脅迫做出妥協,本就該株連九族。
念及昔日功勳之後是唯一的獨苗,姑且留下了一條性命。雖為罪民,永不得離開瓊州,但山高皇帝遠憑借地方上的關係照顧,即使是發配蠻荒終身服勞役,以他原有的身份也未必就真的當一輩子的賤民。
隻要張治與秦風還有那麽一絲的君子風度,守諾而不食言。那麽他沈琨,去了瓊州之後必然可以恢複自由之身,日子會困苦一些但活著便好,隻是這段漫漫的流放煎熬之路,怎麽也得走上一遭的。
曹海與趙文華同樣備受煎熬,沈琨伏法之後又帶進去了一批官吏和豪紳,整整一個月有餘的時間裏,日日擔驚受怕度日如年。生怕就此再也迴不到京師,等不來嘉靖天子的詔書……
所幸的是,沈琨此番的報複打擊目標是孟氏教與他獨成一派的官吏,張治也並未因此案再生出其他的想法,比如落井下水無中生有再把他們摁在腳下踩上兩腳!
惶恐受怕的日子過去了,天子的詔書還是如期到達他們手裏,戴罪立功的罪身終究是卸了下來,可以起程返迴京師向吏部述職,於聖駕鑾前聽訓。
曹海等人的家財與行裝早已在兩個月前就經漕運和陸路,運往京師的老宅。如今接到返京的正式詔書,就迫不及待的準備起程走人。南京已經不適合他們呆了,在這裏暫時是玩不動了!
說到驚嚇,王珪堯受到的心理衝擊是最強烈的。
大戰凱旋迴京,本是值得炫耀一番的。竟未料到,沈琨竟然會栽了那麽大一個跟鬥,煌煌不可一世的錦衣衛主心骨說倒便倒,那個孤傲冷漠又我行我素的男人……就這麽認罪,還帶走了為數不少的替死鬼。
王珪堯是沈琨為數不多,還能說的上實誠話的人,兩人的關係明麵上並不熟絡,但私底下的來往確是不少。
暗中的強勢盟友就此倒下,先別說日後的路變得艱難,眼前的仕途更是難堪。
但他還是如願的被擢升為南京吏部右侍郎,品銜沒變依舊是正三品官銜,職權卻是大了不少,許可承將是接任府尹的不二人選。
皇恩浩蕩,譚國仁平叛居首功加俸二十石,兼領提督操江負責上下江防的水師營操練等水師軍務。薛景謙經受內閣考核,天子欽準接任張治的空缺調任為吏部尚書,位居南京各部之首。
南直隸提刑按察使暫且空缺,僅保留副使一職。
不久後,譚國仁接過提督操江的大印官憑,就急不可待的將李庭竹調來南京,推薦升任為新江口水師營指揮使,將上下江所有的水師營都交給他負責操練,開始整肅各處的水師基地。
大軍凱旋歸營,犒賞是必不可缺的。
但糧儲公倉在年前就遭受叛亂,被燒毀了一半的糧食儲備。那可是南直隸各地駐守衛軍的糧餉和南京官吏們的俸祿,延遲減量發餉為這事還險些引起衛軍各營的嘩變!
因處置及時妥當,南京各部司官員一致請願捐出一月甚至兩個月的俸祿,資助大軍出征。又發動民間士紳與名流豪門的募捐,以及從各地征調賒來糧秣和物資,才堪堪填滿所缺的漏洞。
至今,應天府與南京還虧欠地方上的債務,仍未能償還。
朝廷許下的論功行賞乃是杯水車薪,遙不可及等到那時,估計南京衛軍的軍心與士氣將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因此,秦風很合時宜的建議……將之前涉案被懲處而抄沒家產的那些錢糧,先作為大軍的犒賞相抵發放下去。這樣朝廷也省了一部分的支出,時間和程序上也簡化從速不少,更能及時的體恤到將士們浴血奮戰的辛勞。
封存在庫還未上繳國庫的贓款,數額是相當可觀的。張治為此專門提上章程,經過一番討論與爭論過後認為乃是可行之法。
非常時期,行非常之法。
幾乎就在大軍還在迴程路上,京師的公文就批複下來並且準可了這一個做法。嘉靖帝格外恩準優先處理,一道聖旨直接跳過吏部、戶部、兵部、五軍都督府等各個衙門的審核流程,先送到了張治手中,等待這一切章程走完,核實完每一個官兵的戰功,紙麵上的犒賞明細單迴傳到南京之時,估計已經完成了犒賞的分發。
因為涉案的官員和士紳之多,抄沒充公的財物之盛是近十年來少見的。若是論功行賞,哪怕是幾萬人的衛軍,那筆封存的贓款數量用於犒賞,還是綽綽有餘的。
既然嘉靖天子,難得如此豪情豪了一次,剩餘的贓款就當是給將士們的額外賞賜了!
打了勝仗,拿了軍功領了犒賞,剩下的自然就是狂歡和酒宴了。
仙鴦閣,是舉辦宴席的必然之所。無論是公家宴席,還是私人家宅宴會,大小接連不斷的進行了個把月。
秦風又開始忙於奔波在各種場合,穿行於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群之中,疲於應酬各方勢力。南直隸的重新洗牌,重新歸攏而又重新歸於安穩,長治久安這種表麵上的形態,還是在一片祥和之中呈現出來。
隻是不知,這種形式上的安穩又能維持多少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