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民心與貴族無關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說著兼愛大同,卻對平民緊閉雙眼。”
“如果你們願意多把心思放在大眾身上,我不相信你們如今會是這種風評!”
“……”
“你們說著行俠仗義,卻在楚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遠在韓國的韓公子韓非曾經說過:俠以武犯禁。”
“就是你們這些所謂的俠士,敗壞了我們墨家的名聲!”
“……”
“你們自以為用思想能說服別人,可卻一直龜縮在齊國,長時間遊走於貴族之間,對天下平民的關愛,甚至不如你們口中天天發動戰爭的秦國。”
“你們被傲慢和偏見蒙蔽了雙眼,這是何等的可笑!”
“……”
“祖師留給我們的傳承裏,對這種機械與物理之術隻是小道,真正寶貴的是我們對天下的大愛之心!”
“可你們,卻打著我秦墨整體出仕的借口,貪圖科學院李緣用造物術做出的東西,還以我墨家機關術的幌子?”
“惡心!我秦墨都不敢這麽說!”
“……”
學宮操場上,此時幾乎已經成為秦墨之人的主場。
每當秦墨說起一個話題時,周圍的平民先不管聽不聽得懂,先來一次叫好再說。
等另外兩派上台,周圍鴉雀無聲。
一些性格直爽的人甚至扭過頭和周圍人低聲交談著。
兩派的場地裏,齊墨的老者已經很久沒說話了,隻是不斷打量著周圍的平民。
每一個方麵的討論,秦墨之人最後都會把話題扯到天下大部分平民身上。
而周圍的平民們也對此極為歡迎。
原本他以為是有人在人群裏帶節奏,好配合秦墨的行為。
但他現在發現了,很多平民是真的認同了秦墨。
有些話他知道。
可他不敢說,也發現不能說。
就拿思想的傳播這方麵,他們齊墨一派確實是想著通過改變貴族和齊王的方式,對齊國平民則幾乎等於無視。
平民連個字都不認識,而齊國的學術流派又很多,人家憑什麽來聽你對他們說著你墨家的長篇大論?
但在秦國,秦墨則走出了另一條路。
他們沒有試圖對平民進行什麽說教,他們隻是默默的服從秦王和李緣的安排,在科學院和工部做著事,隻是下值之後依舊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隨手幫助著平民。
可就這樣,他們的名聲隨著科學院那些東西的傳播,也被大部分平民所熟知。
人們沒在乎墨家思想是什麽。
人們在乎的是這群人和李緣一樣是在為他們好。
出仕隻是手段,平民的喜愛才是成果。
貴族隻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平民。
老者發現了秦墨的這個思路,但這一點他不能反對。
一旦反對了,他就是否認了墨家自己的理念。
非攻的話題也一樣。
他是站在六國的立場上認為秦國發動的是不義之戰,可六國自己內部也會打架啊。
難道就因為秦國強大了、秦國發動的次數多了,就否認秦國所有戰爭的正義性?
那六國伐秦、秦國自己反擊的時候呢?
他同樣不能反對,因為沒有足夠公平的立場。
於是他自從發覺周圍秦國平民的態度後,就一直保持著沉默。
他終究是個墨家之人,他隻是在思想執行的方向上與秦墨不同,但他依舊能看得清民心的重要性。
隻是以前,民心和大部分泥腿子平民沒什麽關係。
可現在有個李緣啊,他把這個擺在了明麵上,也讓秦國率先走在了這條路上。
而六國,別說有沒有秦國的條件,就算有,也失去了先機。
六國缺了個李緣,於是缺了個科學院。
缺了個科學院,於是缺了大量技術。
缺了技術,於是缺了平民之心。
缺了這個,他就知道,等於缺了天下。
整個隊伍裏,不止他一個人發現這一點。
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局勢愈發失控。
秦墨之人氣勢高漲,他們不僅正麵壓倒了另外兩派,還在秦國朝廷和許多六國貴族麵前好好露了一把臉,更主要的是,他們第一次得到了平民一致且堅定的支持。
而另外兩派裏,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他們中真正的墨家子弟在思考著:
為什麽看上去秦墨的路反而更正確?
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
真如秦墨所說是自己有傲慢和偏見?
而少數心思不純的人,即便麵露不忿,卻無法以符合墨家思想的話去反駁。
看台上。
所有官員都在思考著一件事:為什麽現在論著論著,好像平民才是主角了?
秦國的官員們想到了李緣。
六國貴族們則是在思考無果過後,大部分人都一臉不屑。
隻是少部分人麵露沉思,真的在思考秦國如今這麽做的優勢。
最前方,扶蘇雖然故作嚴肅和沉思狀,可清澈的眼神中依舊能看出一絲茫然。
他根本沒聽懂這些人在討論什麽。
“殿下?”李斯低聲道:“是否需要說些什麽?”
扶蘇愣了下,父王沒說什麽呀!
但他立刻想到,李斯這麽問表明這個時候自己最好是要說的,於是點了點頭:“還請先生教我!”
“殿下,待會您……”
……
王宮。
嬴政正看著手中對礦產資源的開發規定思考著哪裏還有不足。
這時錦隴悄悄的走了過來。
當聽到論戰以秦墨的大勝而告終時,他沒有絲毫意外;但當聽到扶蘇以自己太子身份保證秦國朝廷會以“讓人民生活更好”為最終目標時,嬴政卻愣了許久。
但隨即,他卻滿是欣慰的笑了。
他沒告訴過李緣的是,他心裏一直對曆史上大秦的滅亡有一個心結。
可現在,他徹底放下了。
李斯能在這種情況下教扶蘇說出這樣的話,而李由又是李緣麾下的人,李緣又是扶蘇的老師。
李家,今後徹底站在了太子一邊。
而扶蘇今天的這個保證,將會為他獲取絕對的民心支持!
有文官之首的李家、武官之首的蒙家、國師李緣的支持,有大秦民心做保底——哪怕自己此刻突然暴斃,隻要扶蘇不幹出跟曆史上胡亥那個混蛋一樣殺光重臣的屁事,大秦,隻會在扶蘇手上越變越好!
“哈哈哈哈!”
嬴政大笑著,心底最後一塊陰霾也徹底消散。
身邊,錦隴猶豫了一下說:“大王,衛士迴報,在太子殿下說完後,六國貴族許多人都麵露嘲笑,甚至我大秦有些官員也皺起了眉頭似是不認同。”
“不認同?”嬴政依舊笑著,絲毫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他們當然不會認同,畢竟“高貴的貴族”怎麽能跟泥腿子平民在一起呢?
“不認同又如何?”
“有寡人在,他們不認同也得執行!”
“把那些官員記下來。”
“另外,傳章邯!”
“如果你們願意多把心思放在大眾身上,我不相信你們如今會是這種風評!”
“……”
“你們說著行俠仗義,卻在楚國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遠在韓國的韓公子韓非曾經說過:俠以武犯禁。”
“就是你們這些所謂的俠士,敗壞了我們墨家的名聲!”
“……”
“你們自以為用思想能說服別人,可卻一直龜縮在齊國,長時間遊走於貴族之間,對天下平民的關愛,甚至不如你們口中天天發動戰爭的秦國。”
“你們被傲慢和偏見蒙蔽了雙眼,這是何等的可笑!”
“……”
“祖師留給我們的傳承裏,對這種機械與物理之術隻是小道,真正寶貴的是我們對天下的大愛之心!”
“可你們,卻打著我秦墨整體出仕的借口,貪圖科學院李緣用造物術做出的東西,還以我墨家機關術的幌子?”
“惡心!我秦墨都不敢這麽說!”
“……”
學宮操場上,此時幾乎已經成為秦墨之人的主場。
每當秦墨說起一個話題時,周圍的平民先不管聽不聽得懂,先來一次叫好再說。
等另外兩派上台,周圍鴉雀無聲。
一些性格直爽的人甚至扭過頭和周圍人低聲交談著。
兩派的場地裏,齊墨的老者已經很久沒說話了,隻是不斷打量著周圍的平民。
每一個方麵的討論,秦墨之人最後都會把話題扯到天下大部分平民身上。
而周圍的平民們也對此極為歡迎。
原本他以為是有人在人群裏帶節奏,好配合秦墨的行為。
但他現在發現了,很多平民是真的認同了秦墨。
有些話他知道。
可他不敢說,也發現不能說。
就拿思想的傳播這方麵,他們齊墨一派確實是想著通過改變貴族和齊王的方式,對齊國平民則幾乎等於無視。
平民連個字都不認識,而齊國的學術流派又很多,人家憑什麽來聽你對他們說著你墨家的長篇大論?
但在秦國,秦墨則走出了另一條路。
他們沒有試圖對平民進行什麽說教,他們隻是默默的服從秦王和李緣的安排,在科學院和工部做著事,隻是下值之後依舊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隨手幫助著平民。
可就這樣,他們的名聲隨著科學院那些東西的傳播,也被大部分平民所熟知。
人們沒在乎墨家思想是什麽。
人們在乎的是這群人和李緣一樣是在為他們好。
出仕隻是手段,平民的喜愛才是成果。
貴族隻是少數,大部分人都是平民。
老者發現了秦墨的這個思路,但這一點他不能反對。
一旦反對了,他就是否認了墨家自己的理念。
非攻的話題也一樣。
他是站在六國的立場上認為秦國發動的是不義之戰,可六國自己內部也會打架啊。
難道就因為秦國強大了、秦國發動的次數多了,就否認秦國所有戰爭的正義性?
那六國伐秦、秦國自己反擊的時候呢?
他同樣不能反對,因為沒有足夠公平的立場。
於是他自從發覺周圍秦國平民的態度後,就一直保持著沉默。
他終究是個墨家之人,他隻是在思想執行的方向上與秦墨不同,但他依舊能看得清民心的重要性。
隻是以前,民心和大部分泥腿子平民沒什麽關係。
可現在有個李緣啊,他把這個擺在了明麵上,也讓秦國率先走在了這條路上。
而六國,別說有沒有秦國的條件,就算有,也失去了先機。
六國缺了個李緣,於是缺了個科學院。
缺了個科學院,於是缺了大量技術。
缺了技術,於是缺了平民之心。
缺了這個,他就知道,等於缺了天下。
整個隊伍裏,不止他一個人發現這一點。
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整個局勢愈發失控。
秦墨之人氣勢高漲,他們不僅正麵壓倒了另外兩派,還在秦國朝廷和許多六國貴族麵前好好露了一把臉,更主要的是,他們第一次得到了平民一致且堅定的支持。
而另外兩派裏,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他們中真正的墨家子弟在思考著:
為什麽看上去秦墨的路反而更正確?
難道真的是自己錯了?
真如秦墨所說是自己有傲慢和偏見?
而少數心思不純的人,即便麵露不忿,卻無法以符合墨家思想的話去反駁。
看台上。
所有官員都在思考著一件事:為什麽現在論著論著,好像平民才是主角了?
秦國的官員們想到了李緣。
六國貴族們則是在思考無果過後,大部分人都一臉不屑。
隻是少部分人麵露沉思,真的在思考秦國如今這麽做的優勢。
最前方,扶蘇雖然故作嚴肅和沉思狀,可清澈的眼神中依舊能看出一絲茫然。
他根本沒聽懂這些人在討論什麽。
“殿下?”李斯低聲道:“是否需要說些什麽?”
扶蘇愣了下,父王沒說什麽呀!
但他立刻想到,李斯這麽問表明這個時候自己最好是要說的,於是點了點頭:“還請先生教我!”
“殿下,待會您……”
……
王宮。
嬴政正看著手中對礦產資源的開發規定思考著哪裏還有不足。
這時錦隴悄悄的走了過來。
當聽到論戰以秦墨的大勝而告終時,他沒有絲毫意外;但當聽到扶蘇以自己太子身份保證秦國朝廷會以“讓人民生活更好”為最終目標時,嬴政卻愣了許久。
但隨即,他卻滿是欣慰的笑了。
他沒告訴過李緣的是,他心裏一直對曆史上大秦的滅亡有一個心結。
可現在,他徹底放下了。
李斯能在這種情況下教扶蘇說出這樣的話,而李由又是李緣麾下的人,李緣又是扶蘇的老師。
李家,今後徹底站在了太子一邊。
而扶蘇今天的這個保證,將會為他獲取絕對的民心支持!
有文官之首的李家、武官之首的蒙家、國師李緣的支持,有大秦民心做保底——哪怕自己此刻突然暴斃,隻要扶蘇不幹出跟曆史上胡亥那個混蛋一樣殺光重臣的屁事,大秦,隻會在扶蘇手上越變越好!
“哈哈哈哈!”
嬴政大笑著,心底最後一塊陰霾也徹底消散。
身邊,錦隴猶豫了一下說:“大王,衛士迴報,在太子殿下說完後,六國貴族許多人都麵露嘲笑,甚至我大秦有些官員也皺起了眉頭似是不認同。”
“不認同?”嬴政依舊笑著,絲毫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他們當然不會認同,畢竟“高貴的貴族”怎麽能跟泥腿子平民在一起呢?
“不認同又如何?”
“有寡人在,他們不認同也得執行!”
“把那些官員記下來。”
“另外,傳章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