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聲東擊西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草原某處。
頭曼正帶著一支上萬人的騎兵緩慢的遊蕩著。
在他腦海裏,一幅草原南部的大致地圖中,自己正帶著勇士們準備包抄一支秦軍的邊緣部隊。
中原人大軍壓境,他選擇了講智慧的硬剛——不過他更喜歡稱唿為‘狼群戰法’。
“首領,左大將率領的那五萬人,可能不是秦軍的對手。”
身旁,一個出發前被頭曼任命為右大將的族人開口道:“秦軍各部之間間隔不算太遠,恐怕他們還沒發起進攻,秦軍其他各部就會知道左大將準備攻打哪一支秦軍,這……”
出發前,頭曼已經正式確認了首領地位。
即便還有些匈奴部族不認可,但對於頭曼已經統治的過半數匈奴部族來說,他這個首領之名實至名歸。
能複仇月氏、能滅殺上萬東胡騎兵,讓東胡不敢再隨意對他們進行殺戮,如此戰果,對匈奴民族來說就是英雄!
而確認了首領地位後,中原軍隊進入草原的消息也恰好傳來。
於是頭曼直接帶著大約十二萬部族勇士南下,其中一部分五萬人由左大將率領,直接找上秦軍吸引注意力,他帶著其他人在外圍尋找秦軍其他部隊,伺機攻擊。
這計謀在中原人眼中很簡單,但在匈奴裏,頭曼已經屬於‘明主’了。
麵對右大將的話,頭曼沒否認。
但左大將本身也不是去和秦軍決戰的。
“贏不贏是第二重要的,最主要的是能殺掉他們多少人!”
“我們那五萬人,不需要和秦軍死磕,隻需要做出一副找他們決戰的樣子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這裏,才是戰場!”
“不要在乎是否丟臉,隻有將秦軍士卒真正殺掉一些,才叫勝利!”
頭曼看著前方一望無際的草原。
若是以往,這個時候他們部族裏的一些部落應該已經在為一些草場而打起來了,而旁邊的東胡和月氏也會時不時來打秋風。
如今,一切都變了。
外部環境變得艱難,但部族內卻沒有了爭端,大有統一之象。
如果中原人能給他時間的話……
“首領,那為何要找秦軍?”右大將有些心悸,那秦軍可是連趙國都打不贏的恐怖軍隊啊!
“你有信心打贏趙國騎兵嗎?”頭曼問了句。
右大將:“……”
他沒說什麽,又好像說了些什麽……
“那燕國呢?”右大將跳過了剛才的話題:“燕軍騎兵似乎隻有六萬多,人數是最少的,聽說其中隻有三萬多人是燕軍的真正騎兵,其餘的都是新近才招募起來的。”
“可他們常年和東胡交戰,騎兵戰力超過我們。”
頭曼冷靜的分析道:“隻有秦國,他們騎兵大部分都是新近招募,而且以前從未和我們在草原上交戰過,明麵上又是最強的中原國家。”
“不僅勝利的把握最大,還更能提升勇士們的信心!”
雖然帶起了十幾萬勇士、麾下幾乎統合了匈奴過半部落,可頭曼知道這依舊是一盤散沙。
現在自己部族畢竟還處於被敵人圍困的境地,如果不用一場勝利來鼓舞他們的士氣,那麽不僅好不容易聚起來的人心會散,原本被震懾住了的東胡也會立刻撲上來。
秦國那十萬人大部分都隻是新近訓練的,能有多少戰鬥力?
秦國還是中原最強大的國家,這不是一個絕佳的目標嗎?
趙國沒打贏的人,我們打贏了,那這場秦國發起的對自己的圍剿,還有何可慮?
頭曼給右大將解釋的過程中,遠處出現了幾個身影。
當斥候來到兩人麵前時,右大將已經完全理解了頭曼的心思。
“首領!前方有秦軍的痕跡,人數應該在五千上下。”
五千上下?
能打!
“首領,傳信讓其他人立刻過來嗎?”右大將躍躍欲試。
“不!”
頭曼眼神裏閃爍著危險的光:“你帶人留守,我帶三千人去進攻,等我進攻失敗後,你帶人衝出把我救走,我們就往北撤。”
“首領是要引誘這支秦軍?打埋伏?”右大將驚訝道。
“當然!”頭曼趁機說道:“我胡人勇士各個精貴無比,我可不希望單獨拚殺讓他們多死幾個人,我們要以最大的優勢進攻,降低我們勇士的傷亡!”
在周圍人一陣敬佩的時候,頭曼心裏卻另有打算。
他以前從未和秦軍正麵作戰過,對自己的‘狼群戰法’他也沒底,正好趁著這一支秦軍試試戰鬥力。
就算有差錯,好歹也有時間更改。
但他相信不會有什麽差錯!
秦人那一幫短暫招募起來人能懂什麽騎術?我胡人才是草原上的王!
……
錢林又升官了。
自從軍營裏流傳出打完這一仗後就不行征召隻培養職業騎兵的風聲後,他就更加賣力的訓練起來,更是向自己的上級表達了以後要留下的請求。
於是在出發前的一次軍營內比武中,他成功的勝過了原本的什長,自己單獨出來成為什長另帶了一個隊伍。
在他看來,不管國師要幹什麽,可既然把徭役取消成為工人後有好處,那軍隊裏的改動也會有好處的。
他無條件的相信大王和國師。
看著前方的草原,被派出來當斥候的錢林和身後的人不斷地環顧四周,隻希望能找到敵人。
戰鬥補貼可高嘞!而且殺死一個敵人中的官還有更高的獎勵!
以前打了勝仗有爵位和土地就算了,現在那銀錢補貼在科學院商品大受歡迎的情況下,簡直是在他們的心裏撓癢癢。
“什長!”
身旁突然傳來一聲叫喊,錢林轉頭看去,遠處出現了一大片煙塵。
“你立刻迴報!”
錢林指著一個手下,隨後立刻帶人後撤。
斥候小隊的迴報並不是全隊迴報的,而是會一直跟在敵人周圍,敵人一旦有變動了就再派人迴報。
這也是為什麽古代作戰過程當中,斥候的傷亡率極高的原因之一。
但在錢林眼中,這是莫大的機遇!
“這哪是敵人?這是我家的燈具、農具,我夫人的蠟燭、口紅……”
頭曼正帶著一支上萬人的騎兵緩慢的遊蕩著。
在他腦海裏,一幅草原南部的大致地圖中,自己正帶著勇士們準備包抄一支秦軍的邊緣部隊。
中原人大軍壓境,他選擇了講智慧的硬剛——不過他更喜歡稱唿為‘狼群戰法’。
“首領,左大將率領的那五萬人,可能不是秦軍的對手。”
身旁,一個出發前被頭曼任命為右大將的族人開口道:“秦軍各部之間間隔不算太遠,恐怕他們還沒發起進攻,秦軍其他各部就會知道左大將準備攻打哪一支秦軍,這……”
出發前,頭曼已經正式確認了首領地位。
即便還有些匈奴部族不認可,但對於頭曼已經統治的過半數匈奴部族來說,他這個首領之名實至名歸。
能複仇月氏、能滅殺上萬東胡騎兵,讓東胡不敢再隨意對他們進行殺戮,如此戰果,對匈奴民族來說就是英雄!
而確認了首領地位後,中原軍隊進入草原的消息也恰好傳來。
於是頭曼直接帶著大約十二萬部族勇士南下,其中一部分五萬人由左大將率領,直接找上秦軍吸引注意力,他帶著其他人在外圍尋找秦軍其他部隊,伺機攻擊。
這計謀在中原人眼中很簡單,但在匈奴裏,頭曼已經屬於‘明主’了。
麵對右大將的話,頭曼沒否認。
但左大將本身也不是去和秦軍決戰的。
“贏不贏是第二重要的,最主要的是能殺掉他們多少人!”
“我們那五萬人,不需要和秦軍死磕,隻需要做出一副找他們決戰的樣子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這裏,才是戰場!”
“不要在乎是否丟臉,隻有將秦軍士卒真正殺掉一些,才叫勝利!”
頭曼看著前方一望無際的草原。
若是以往,這個時候他們部族裏的一些部落應該已經在為一些草場而打起來了,而旁邊的東胡和月氏也會時不時來打秋風。
如今,一切都變了。
外部環境變得艱難,但部族內卻沒有了爭端,大有統一之象。
如果中原人能給他時間的話……
“首領,那為何要找秦軍?”右大將有些心悸,那秦軍可是連趙國都打不贏的恐怖軍隊啊!
“你有信心打贏趙國騎兵嗎?”頭曼問了句。
右大將:“……”
他沒說什麽,又好像說了些什麽……
“那燕國呢?”右大將跳過了剛才的話題:“燕軍騎兵似乎隻有六萬多,人數是最少的,聽說其中隻有三萬多人是燕軍的真正騎兵,其餘的都是新近才招募起來的。”
“可他們常年和東胡交戰,騎兵戰力超過我們。”
頭曼冷靜的分析道:“隻有秦國,他們騎兵大部分都是新近招募,而且以前從未和我們在草原上交戰過,明麵上又是最強的中原國家。”
“不僅勝利的把握最大,還更能提升勇士們的信心!”
雖然帶起了十幾萬勇士、麾下幾乎統合了匈奴過半部落,可頭曼知道這依舊是一盤散沙。
現在自己部族畢竟還處於被敵人圍困的境地,如果不用一場勝利來鼓舞他們的士氣,那麽不僅好不容易聚起來的人心會散,原本被震懾住了的東胡也會立刻撲上來。
秦國那十萬人大部分都隻是新近訓練的,能有多少戰鬥力?
秦國還是中原最強大的國家,這不是一個絕佳的目標嗎?
趙國沒打贏的人,我們打贏了,那這場秦國發起的對自己的圍剿,還有何可慮?
頭曼給右大將解釋的過程中,遠處出現了幾個身影。
當斥候來到兩人麵前時,右大將已經完全理解了頭曼的心思。
“首領!前方有秦軍的痕跡,人數應該在五千上下。”
五千上下?
能打!
“首領,傳信讓其他人立刻過來嗎?”右大將躍躍欲試。
“不!”
頭曼眼神裏閃爍著危險的光:“你帶人留守,我帶三千人去進攻,等我進攻失敗後,你帶人衝出把我救走,我們就往北撤。”
“首領是要引誘這支秦軍?打埋伏?”右大將驚訝道。
“當然!”頭曼趁機說道:“我胡人勇士各個精貴無比,我可不希望單獨拚殺讓他們多死幾個人,我們要以最大的優勢進攻,降低我們勇士的傷亡!”
在周圍人一陣敬佩的時候,頭曼心裏卻另有打算。
他以前從未和秦軍正麵作戰過,對自己的‘狼群戰法’他也沒底,正好趁著這一支秦軍試試戰鬥力。
就算有差錯,好歹也有時間更改。
但他相信不會有什麽差錯!
秦人那一幫短暫招募起來人能懂什麽騎術?我胡人才是草原上的王!
……
錢林又升官了。
自從軍營裏流傳出打完這一仗後就不行征召隻培養職業騎兵的風聲後,他就更加賣力的訓練起來,更是向自己的上級表達了以後要留下的請求。
於是在出發前的一次軍營內比武中,他成功的勝過了原本的什長,自己單獨出來成為什長另帶了一個隊伍。
在他看來,不管國師要幹什麽,可既然把徭役取消成為工人後有好處,那軍隊裏的改動也會有好處的。
他無條件的相信大王和國師。
看著前方的草原,被派出來當斥候的錢林和身後的人不斷地環顧四周,隻希望能找到敵人。
戰鬥補貼可高嘞!而且殺死一個敵人中的官還有更高的獎勵!
以前打了勝仗有爵位和土地就算了,現在那銀錢補貼在科學院商品大受歡迎的情況下,簡直是在他們的心裏撓癢癢。
“什長!”
身旁突然傳來一聲叫喊,錢林轉頭看去,遠處出現了一大片煙塵。
“你立刻迴報!”
錢林指著一個手下,隨後立刻帶人後撤。
斥候小隊的迴報並不是全隊迴報的,而是會一直跟在敵人周圍,敵人一旦有變動了就再派人迴報。
這也是為什麽古代作戰過程當中,斥候的傷亡率極高的原因之一。
但在錢林眼中,這是莫大的機遇!
“這哪是敵人?這是我家的燈具、農具,我夫人的蠟燭、口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