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該配合你演出的我……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房間裏,韓非默默的看著這對父子倆。
李斯環顧了一下,發現確實沒觀眾、韓非也不想幫忙演後,訕訕的笑了笑。
李由撇了撇嘴,默默走到了一旁擔任起侍者的角色。
“別忙了,去陪你那些下屬吧。”李斯製止了他。
“沒關係的爹,我在那他們反而不自在。”
李由很懂職場規矩,更何況還是頂級職場中的官場。
領導不在,才是真正的團建。
他這副院不在,那些小官和匠人們才能真正的吃好喝好,所以以往他都是吃兩口意思一下就走了,隻負責結賬就行。
隻可惜每一次國師都沒來,畢竟國師才是正院長。
李斯看了他一眼:“那你也先出去。”
李由:“???”
“為父跟你韓伯父有話要說。”
這可就尷尬了……
李由默默的退了出去。
整個過程,韓非都靜靜地看著,直到門被李由關上後才看向李斯:“師弟打……打算對各郡,來……來次狠的?”
李斯有些訝異的看向韓非。
後者沉默了一下:“最……最近與我有關之事,隻有各郡官員的一些浮……浮誇之風,此對秦國後續無……無益,師弟想必是要……刑部出手。”
“若隻是普通事項,師弟不……不必瞞著侄兒,還可教……教他些道理。”
“除非你想……玩次大的。”
李斯搖頭輕笑:“師兄之才,斯敬佩!”
得虧你留在秦國了,不然哪怕為了秦國利益,我都得整死你……
麵對韓非,李斯說出了心裏話。
“越是如此時刻,越能看清楚一個官員的品行。”
原本的秦國官場沒什麽大動靜,也就是在製度上比同時代六國好,卻也沒好到超越時代。
可隨著國師給出資源勘探、工廠建立、經濟發展、貨幣改革等等一係列正在執行或者準備執行的計劃和規劃,整個秦國官場宛如死水中被投入一顆巨石一般——頓時風浪驟起!
有主官為了政績,在秦法還沒顧得及的方麵瘋狂試探;
虛報都是好的,有的為了讓自己人發財,甚至讓他們提前去民間散布些假消息,好讓自己人獲得更多機會。
有官員數據作假,有官員提前聚集人手、隻等發現機會了就撲上去,還有人手眼通天將心思打到鹹陽、試圖從廷會內提前獲得一些內部消息。
然而廷會格局注定要讓他們失望。
國師不管事,尉繚隻管軍事相關,剩下兩個,陽沐隻聽大王的、大王沒發話就全聽李斯的,而大權在握的李斯壓根就瞧不上那幫家夥……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清官、好官被發掘。
有官員事先猜出了未來、提前將本地的一些規矩製定好,於是當具體命令傳來時整個地區一邊發展一邊穩如泰山。
還有官員麵對自己所管地麵上貧瘠的情況,沒有選擇虛報,而是直接交了白卷,並請求上級能多傾斜一些機會或者資源。
更有官員嚴格執行了鹹陽的公文標準,以至於被一些心向貴族、在過程中毫無利益可得的同僚誣陷舉報。
曾經鹹陽起來的風,最終吹遍了整個秦國大地。
“我去找過國師。”
李斯說:“但國師卻說:改革過程中,如果沒有亂象,那證明改革沒深入。”
聽上去,這還是件好事?
“國師還說:被觸動利益後能為了大局無動於衷、背叛階級、能忍住貪欲,這三種人不管什麽時候都是少數。”
“不管是為了以後,還是為了整治一下亂象,我都打算動手。”李斯說:“將那些別有心思的人懲罰、將心懷天下的人提拔,這不就是我的本職嗎?”
“恐怕以後,再沒有哪個廷會官能有我李斯一樣的好情況了。”
韓非認可的點了點頭。
大王信任到可以容忍廷會成為他李斯的一言堂,國師隻提供大致方向從不指手畫腳,這是多少好官員夢寐以求的事啊!
“如何做?”韓非問道。
李斯沉默了一下。
“我記得,有個縣令很有大局;而他所在的郡裏,有人地位極高卻還不如他。”
韓非心裏微微震驚。
從縣令直接跳到郡一級?還是‘地位極高’的程度?這合適嗎?
“師兄你認為呢?”
為什麽要我認為?
韓非思考了兩下,明白了。
“師弟,我此時既……既然是秦國官員,自會……會盡力。”
……
魏國王宮。
看著眼前這封由魏國探子送來的信件,在場四人麵麵相覷。
他們剛才還在討論著如何對付秦國,結果轉頭就有人給他們示範了一下……
一個錯誤答案……
呂不韋商行一支給在楚國的店鋪運送貨物的車隊,在進入楚國境內後遭到山匪攻擊,護衛人員幾乎全滅、僅逃出來十幾人,全部貨物丟失。
太子和魏尚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一絲迷茫。
又轉頭看向父王和相國,發現他們也一樣……
在這個時代,有山匪很正常。
哪怕是秦國,也有些過不下去的人會選擇落草為寇,區別隻是在於秦國的山匪數量相對於六國來說極少,且主幹道附近完全沒有、隻存在於偏遠地區。
可不正常的是,這支山匪的戰鬥力。
據他們所知,來大梁城的商行車隊,是有近百輛四輪馬車的大車隊,其中雖然大部分裝的都是貨物,但護送人員也有數百——這數百人可不是簡單的民夫,而是以呂不韋門客為首、商行花高價從秦國無戰事地區招來的精壯,一旦應秦國朝廷征召入伍就是秦軍士卒的那種。
而呂不韋財大氣粗的給每個護衛都配備了幾乎等同於秦軍的武器、除了鎧甲。
在秦國境內,有各地駐軍接力護送,一些貨物價值大的還會有一支秦軍跟隨出境……也隻有呂不韋有這麵子了。
進入魏國後,各城也是關照有加,生怕這車隊在魏國出了什麽事。
來魏國的車隊尚且如此,去路況和國情都更複雜的楚國車隊,護衛程度總不可能比魏國低吧?
結果就這樣的車隊,居然隻逃出來十幾個人……
山匪?
反正他們四個不信……
李斯環顧了一下,發現確實沒觀眾、韓非也不想幫忙演後,訕訕的笑了笑。
李由撇了撇嘴,默默走到了一旁擔任起侍者的角色。
“別忙了,去陪你那些下屬吧。”李斯製止了他。
“沒關係的爹,我在那他們反而不自在。”
李由很懂職場規矩,更何況還是頂級職場中的官場。
領導不在,才是真正的團建。
他這副院不在,那些小官和匠人們才能真正的吃好喝好,所以以往他都是吃兩口意思一下就走了,隻負責結賬就行。
隻可惜每一次國師都沒來,畢竟國師才是正院長。
李斯看了他一眼:“那你也先出去。”
李由:“???”
“為父跟你韓伯父有話要說。”
這可就尷尬了……
李由默默的退了出去。
整個過程,韓非都靜靜地看著,直到門被李由關上後才看向李斯:“師弟打……打算對各郡,來……來次狠的?”
李斯有些訝異的看向韓非。
後者沉默了一下:“最……最近與我有關之事,隻有各郡官員的一些浮……浮誇之風,此對秦國後續無……無益,師弟想必是要……刑部出手。”
“若隻是普通事項,師弟不……不必瞞著侄兒,還可教……教他些道理。”
“除非你想……玩次大的。”
李斯搖頭輕笑:“師兄之才,斯敬佩!”
得虧你留在秦國了,不然哪怕為了秦國利益,我都得整死你……
麵對韓非,李斯說出了心裏話。
“越是如此時刻,越能看清楚一個官員的品行。”
原本的秦國官場沒什麽大動靜,也就是在製度上比同時代六國好,卻也沒好到超越時代。
可隨著國師給出資源勘探、工廠建立、經濟發展、貨幣改革等等一係列正在執行或者準備執行的計劃和規劃,整個秦國官場宛如死水中被投入一顆巨石一般——頓時風浪驟起!
有主官為了政績,在秦法還沒顧得及的方麵瘋狂試探;
虛報都是好的,有的為了讓自己人發財,甚至讓他們提前去民間散布些假消息,好讓自己人獲得更多機會。
有官員數據作假,有官員提前聚集人手、隻等發現機會了就撲上去,還有人手眼通天將心思打到鹹陽、試圖從廷會內提前獲得一些內部消息。
然而廷會格局注定要讓他們失望。
國師不管事,尉繚隻管軍事相關,剩下兩個,陽沐隻聽大王的、大王沒發話就全聽李斯的,而大權在握的李斯壓根就瞧不上那幫家夥……
但與此同時,還有一些清官、好官被發掘。
有官員事先猜出了未來、提前將本地的一些規矩製定好,於是當具體命令傳來時整個地區一邊發展一邊穩如泰山。
還有官員麵對自己所管地麵上貧瘠的情況,沒有選擇虛報,而是直接交了白卷,並請求上級能多傾斜一些機會或者資源。
更有官員嚴格執行了鹹陽的公文標準,以至於被一些心向貴族、在過程中毫無利益可得的同僚誣陷舉報。
曾經鹹陽起來的風,最終吹遍了整個秦國大地。
“我去找過國師。”
李斯說:“但國師卻說:改革過程中,如果沒有亂象,那證明改革沒深入。”
聽上去,這還是件好事?
“國師還說:被觸動利益後能為了大局無動於衷、背叛階級、能忍住貪欲,這三種人不管什麽時候都是少數。”
“不管是為了以後,還是為了整治一下亂象,我都打算動手。”李斯說:“將那些別有心思的人懲罰、將心懷天下的人提拔,這不就是我的本職嗎?”
“恐怕以後,再沒有哪個廷會官能有我李斯一樣的好情況了。”
韓非認可的點了點頭。
大王信任到可以容忍廷會成為他李斯的一言堂,國師隻提供大致方向從不指手畫腳,這是多少好官員夢寐以求的事啊!
“如何做?”韓非問道。
李斯沉默了一下。
“我記得,有個縣令很有大局;而他所在的郡裏,有人地位極高卻還不如他。”
韓非心裏微微震驚。
從縣令直接跳到郡一級?還是‘地位極高’的程度?這合適嗎?
“師兄你認為呢?”
為什麽要我認為?
韓非思考了兩下,明白了。
“師弟,我此時既……既然是秦國官員,自會……會盡力。”
……
魏國王宮。
看著眼前這封由魏國探子送來的信件,在場四人麵麵相覷。
他們剛才還在討論著如何對付秦國,結果轉頭就有人給他們示範了一下……
一個錯誤答案……
呂不韋商行一支給在楚國的店鋪運送貨物的車隊,在進入楚國境內後遭到山匪攻擊,護衛人員幾乎全滅、僅逃出來十幾人,全部貨物丟失。
太子和魏尚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一絲迷茫。
又轉頭看向父王和相國,發現他們也一樣……
在這個時代,有山匪很正常。
哪怕是秦國,也有些過不下去的人會選擇落草為寇,區別隻是在於秦國的山匪數量相對於六國來說極少,且主幹道附近完全沒有、隻存在於偏遠地區。
可不正常的是,這支山匪的戰鬥力。
據他們所知,來大梁城的商行車隊,是有近百輛四輪馬車的大車隊,其中雖然大部分裝的都是貨物,但護送人員也有數百——這數百人可不是簡單的民夫,而是以呂不韋門客為首、商行花高價從秦國無戰事地區招來的精壯,一旦應秦國朝廷征召入伍就是秦軍士卒的那種。
而呂不韋財大氣粗的給每個護衛都配備了幾乎等同於秦軍的武器、除了鎧甲。
在秦國境內,有各地駐軍接力護送,一些貨物價值大的還會有一支秦軍跟隨出境……也隻有呂不韋有這麵子了。
進入魏國後,各城也是關照有加,生怕這車隊在魏國出了什麽事。
來魏國的車隊尚且如此,去路況和國情都更複雜的楚國車隊,護衛程度總不可能比魏國低吧?
結果就這樣的車隊,居然隻逃出來十幾個人……
山匪?
反正他們四個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