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新的戰爭方式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有人都沉默了。
秦國已經創造了許多在以前看來不可能的事。
那如果那大炮也是真的呢?
“將軍,如果真的有……”另一個將領猶豫道:“據說匈奴數萬人都拿不下幾千秦軍,那我們……”
項燕點了點頭。
“本將不想瞞你們,之所以要更多人,是因為本將不知道他們的大炮如果是真的,那他們會帶來多少。”
“即便我等有防守之利,可在那等武器麵前,恐怕也力不從心。”
“這也是為什麽這段時日讓你們全力加固各城城牆的原因。”
“本將知道你們在私底下有人言及此事,認為本將不敢與秦軍對戰,聽到要求大王增兵後可能還會認為本將膽小。”
項燕看了一圈,沒人敢與他對視,也沒人迴答。
可這心虛,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不管你們怎麽說,本將依舊會這麽幹,因為本將不想用你們的命去試探秦國人的大炮威力。”
“我們這次隻要能頂住秦軍的進攻,就是勝利!”
這話說得很直白。
直白到讓一些項家子弟感覺情況不妙,讓三大貴族的人眉頭一皺,讓其他貴族和將軍感到一陣恐懼。
大將軍是不是獲得了什麽情報?
不然怎麽會對秦軍如此謹慎?
“大將軍,您是不是知道了什麽?”
“沒有。”項燕看了屈氏長子屈量一眼,這場戰爭本來不應該打的,都是這個屈家,換楚王就換楚王唄,你來一場戰爭幹嘛?
“本將知道的,你們也知道,本將隻是想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這次由那個李緣帶領的秦軍。”
“他能發明出那些東西,那在秦軍上……”
項燕沒再說了,但其他人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於是一些地位本就不高的將軍心裏頓時就起了些小心思。
“將軍,要不我們和秦國人談談?”一人說道。
其他人看了他一眼,除了三大貴族的人有些生氣外,其他人都沒說話。
項燕冷笑一聲,談談?
怕是想割地求和吧?
“本將還是那句話:你敢賭嗎?”項燕環顧一圈,又問了句:“如今這裏快集結了十幾萬楚軍,那李緣也即將到達前線,此時談談?你當他是傻子?本將問你們,當初秦趙在長平交戰時,白起為什麽要那麽做?”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一個人說話。
那場長平之戰,打到後麵,其實雙方都拖不起了。
但區別在於,秦國國力比趙國強,那一戰之後恢複了幾年就能起來,而趙國失敗後,直接衰落到現在。
至於最後對趙軍俘虜的處理,或許那些沒領軍過的人會罵白起,但他們這些軍伍之人,哪怕嘴上罵白起,心底其實是能理解的。
秦軍前線壓力也大,對幾十萬青壯俘虜,哪怕收編或者融入秦國都風險極大,不殺了難道把他們放迴去給趙國嗎?
那打了那場戰鬥有什麽用?
趙國國力恢複個幾年不一樣也可以起來?
現在,楚軍有十幾萬人擺在眼前,秦國人會選擇和談?
“如果本將是那李緣,為了削弱楚國實力,你們這十幾、二十萬人,送到秦國那些礦場、工廠裏去當奴隸多好啊!還能增長秦國之力,何樂不為呢?”項燕的話宛如惡鬼的低語,讓其他人心裏對秦國的有的一絲投降之心頓時消失。
與其被拉去和匈奴人一起挖礦或者被殺,還不如打一場……
反正真要敗局已定,自己身為將領帶著親兵還是能跑掉的,死的最多的也隻是底下的那些平民士兵。
而項燕和屈量等少數幾人考慮得還更多。
秦國打匈奴的那場戰鬥,充其量隻能算是秀了一把新裝備,無法實際讓其他幾國感受到現在秦軍的戰力,至少楚國感受不到。
而秦國看上去又在準備接下來三年將精力放到國內,那為了外部環境的平穩,不管怎樣都得先震懾一下六國的。
這場戰爭,簡直是天賜的機會。
一刻鍾後,這場作戰會議在三大貴族表態要與秦國死戰到底後結束,連帶著其他的貴族將領也堅定了信心。
而等其他人走後,項燕卸下了自己的鎧甲,讓親衛也卸了甲,準備去營中暗訪。
他無法保證戰爭的勝利,但他得保證自己盡到了全力。
營地內,楚軍按照各將領所帶人數分成了許多不同的區域,三大貴族和部分人由於負責防區的不在這邊,所以隻是帶著一些親兵在此。
項燕為了防止屈氏擺自己一道,他不僅將屈氏的保證泄露給了其他一些將領,還將他們三大貴族的軍隊打散了。
整個楚軍防線分成了三部分,項燕自己和昭氏在中間,屈氏和景氏在兩側。
等後續部隊到後,項燕會讓昭氏也和自己分開把守城池。
項燕的態度是,隻要能守住,你們三大家族怎麽內鬥都行,哪怕互相把對方的兵都打完了也無所謂。
這一點,三大貴族從這次的排兵布陣上就看出來了。
於是其他營地裏一切正常,但當項燕走到三大貴族所在的區域時,這裏的氣氛明顯有些不對勁。
三大家族雖然待在一起,但各自營地卻隱隱分開。
項燕嗤笑一聲。
屈氏說得好聽,可結果不還是防備著另外兩家嗎?而另外兩家一看屈氏的態度,也互相不信任了……
得虧這次是防守,這要是進攻,指不定各打各的還被敵人各個擊破……
他先是走入了景氏的營地,一切都很正常。
隻是當走到一個帳篷外時,他腳步停了下來。
帳篷內有好幾道聲音,似乎是一些貴族子弟在交談。
三大家族其實除了主脈外,其他旁支之間都各自有通婚,所以哪怕三家之間營地互相戒備,一些人還是會各自跑來跑去的聯絡。
這其實沒什麽,畢竟打斷骨頭連著筋。
隻是裏麵傳來的交談內容……
“你們說,這仗需要打多久?”
“不曉得,但怎麽也要一月吧,我們這日子難熬咯!”
帳篷裏,幾個貴族子弟唉聲歎氣。
自從知道秦國在準備進攻後,楚國也開始了備戰,首要動作就是拒絕秦國商隊進入。
但這造成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那些在楚國的秦國店鋪隻能靠著存貨售賣,讓本就受歡迎的秦國商品價格不斷高漲,一些甚至已經斷貨。
可偏偏此物貴族們自己也在用,甚至是主力購買人群,他們既不能直接封掉秦國商鋪以免引來秦國的全麵報複,又不能徹底斷絕進貨渠道。
於是他們隻封鎖了秦國和楚國的邊境,楚國和其他國家的卻沒有……
這下好了,許多五國商人帶著東西走私進楚國,不僅價格高昂,量還很少,畢竟五國貴族們自己也喜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幫楚國貴族子弟總算是體驗到這個感覺了,尤其是在離開家族前往這邊境之後。
之前習慣了衛生紙,現在在戰場上別說不好使用麻布等物,讓他們用竹片或者土石上廁所,他們自己都感覺髒……
在家中習慣了精品香皂等物,如今到了這裏由於條件不足,好幾天沒洗澡的他們隻感覺渾身難受,現在如果能洗個澡,哪怕不用精品香皂隻用那些平價香皂他們都可以接受了……
這還是一些普通的,一些貴族習氣較重、要求嚴格的更是叫苦連天。
“在家裏還不覺得,如今到了軍營,聞不到那些香水味我感覺日子都沒趣了。”一個景氏子弟聞了聞自己身上,眉頭一皺。
這個時代,貴族之人幾乎都配有香囊,麵對比香囊更甚的香水,可不僅是女子喜愛。
“不止呢,我家中剛買了精鹽,剛習慣了胃口,如今又要來吃這些軍食,我甚至感覺馬吃得都比我好。”一個昭氏子弟說。
“而且近幾天沒有太陽,我的燈都亮不起來了,別說炭火,這煤油燈和蠟燭我都不習慣。”
“我的四輪車也不能帶來,這兩輪戰車現在駕起來太顛簸了……”
帳篷外。
項燕聽著裏麵傳來的聲音,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
他好像發現了一種新的戰爭方式……
這才幾個月啊?
年輕子弟就被腐蝕到了這個程度?
哎不對,好像自家也會用那些?
那這就更尷尬了……
讓他再迴到以前那種生活方式,他項燕自己可以,但他知道阻止整個楚國、甚至阻止自己項家都不可能……
這算什麽?商品攻勢?
可麵對秦國這種攻勢,沒有一個和秦國科學院一樣的衙門搞商品,他們根本防不了……
他項家也試圖仿製過一些秦國商品,但結果不能說毫無起色,也約等於無。
他轉身離開,手不自覺的抖了下。
心裏,一種站在海邊看著遠處滔天巨浪拍過來、自己卻無法抵擋的無力感猛然出現。
……
“國師,你就沒什麽意見?”
“蒙將軍,我隻是個學生,不敢妄言軍務。”
國師的豪華馬車上,麵對跟自己講解完作戰計劃、期待自己發表意見的蒙武,李緣很光棍的說道。
讓他說些戰略,可以;讓他指點下方向,也可以;讓他說些軍事大道理,更可以。
但在實際戰場上發表作戰意見……算了吧……
上一個沒有自知之明早被趕到海島上去了……
蒙武確認了他的態度後,自己也輕鬆了下來。
對這場戰爭,他心裏有著九成把握能贏、一成把握能險勝,就是沒有輸!
現在李緣不多幹涉,帶領著有火藥和大炮、熱氣球、新式鎧甲和武器的秦軍,他要是還打不贏項燕,不用秦王問責,他會自己抹脖子的。
“既如此,國師,本將先去前線了?”
“自然可以。”李緣點了點頭:“隻是希望到後麵,是否繼續打下去的決定權以及俘虜的問題上,蒙將軍可得聽命於我。”
“應當的。”
蒙武知道,國師肯定和大王有某些謀劃,他不想知道那些,他隻要算下這次自己能掙到多少軍功就行。
在尉繚新規劃的軍製下,軍官和將領未來也要進行改變。
首要就是一個叫軍銜的東西,這決定了軍官的等級。
而將領之間也有軍銜上的差距,這差距又決定了自己所帶部隊的多少、新裝備的優先分配程度。
這一切,都要靠軍功說話。
想靠關係也可以,隻要你覺得你的關係可以同時搞定秦王、國師、軍部部長三人就行。
蒙武覺得世界上沒這號人……
他想讓蒙恬以後在軍隊中起點高些的話,那自己這個做爹的就得先打下一份基業給他。
不然別人的部隊以後火炮、熱氣球、重騎兵都有,隻有自家的孩子還帶著步兵,那多丟臉?
告辭了之後,蒙武率先帶著兩千騎兵離開,隻有李緣繼續帶著三千士卒在後麵慢悠悠的走著。
他甚至還有興趣在一些郡縣停下來,問下官員當地的發展情況。
一路上,他還降職了十幾個貪官、發配了幾個罪行實在嚴重的黑心官去和匈奴奴隸們一起挖礦。
除了每天下午正餐之前會抽一個小時去鹹陽宮給政哥接著講曆史外,這一路上過得可謂是輕鬆無比。
如果不是因為怕影響不好,他甚至想帶幾個侍女來。
這一日,離前線大營還有半天路程、他以睡午覺的由頭再次閃到鹹陽宮時,他發現嬴政似乎有了些什麽想法。
王座上,嬴政正在一個小本子上對著一張畫紙上的地圖寫著什麽。
李緣悄悄湊過去一看。
畫紙的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畫筆畫出了好幾個區域,互相之間甚至有重合的,一側還有對這些不同顏色區域的注解,隻是由於是小篆,他看不懂。
“政哥,這是什麽?”
嬴政看了他一眼,接著低頭寫著:“你給寡人說過的那些異族,寡人記下了他們的發源地和大致區域。”
“幹什麽?”
“找到之後,滅族。”
“……”
看著嬴政雲淡風輕的說著滅族之語、又認真的記著那些地區,李緣心裏仿佛有無數槽想吐,但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嬴政的想法是好的,隻是……
“政哥,有些民族是後來才分化形成的。”
“比如?”
“比如後來的鮮卑、柔然之類的,都可以追溯到現在的匈奴和東胡。”
嬴政沉默了一下。
“所以,如果寡人再把東胡滅了,是不是就沒那些了?”
“……”
這可真是強大至極的解決思路……
秦國已經創造了許多在以前看來不可能的事。
那如果那大炮也是真的呢?
“將軍,如果真的有……”另一個將領猶豫道:“據說匈奴數萬人都拿不下幾千秦軍,那我們……”
項燕點了點頭。
“本將不想瞞你們,之所以要更多人,是因為本將不知道他們的大炮如果是真的,那他們會帶來多少。”
“即便我等有防守之利,可在那等武器麵前,恐怕也力不從心。”
“這也是為什麽這段時日讓你們全力加固各城城牆的原因。”
“本將知道你們在私底下有人言及此事,認為本將不敢與秦軍對戰,聽到要求大王增兵後可能還會認為本將膽小。”
項燕看了一圈,沒人敢與他對視,也沒人迴答。
可這心虛,本身就是一種態度。
“不管你們怎麽說,本將依舊會這麽幹,因為本將不想用你們的命去試探秦國人的大炮威力。”
“我們這次隻要能頂住秦軍的進攻,就是勝利!”
這話說得很直白。
直白到讓一些項家子弟感覺情況不妙,讓三大貴族的人眉頭一皺,讓其他貴族和將軍感到一陣恐懼。
大將軍是不是獲得了什麽情報?
不然怎麽會對秦軍如此謹慎?
“大將軍,您是不是知道了什麽?”
“沒有。”項燕看了屈氏長子屈量一眼,這場戰爭本來不應該打的,都是這個屈家,換楚王就換楚王唄,你來一場戰爭幹嘛?
“本將知道的,你們也知道,本將隻是想以最嚴謹的態度對待這次由那個李緣帶領的秦軍。”
“他能發明出那些東西,那在秦軍上……”
項燕沒再說了,但其他人也都明白了他的意思。
於是一些地位本就不高的將軍心裏頓時就起了些小心思。
“將軍,要不我們和秦國人談談?”一人說道。
其他人看了他一眼,除了三大貴族的人有些生氣外,其他人都沒說話。
項燕冷笑一聲,談談?
怕是想割地求和吧?
“本將還是那句話:你敢賭嗎?”項燕環顧一圈,又問了句:“如今這裏快集結了十幾萬楚軍,那李緣也即將到達前線,此時談談?你當他是傻子?本將問你們,當初秦趙在長平交戰時,白起為什麽要那麽做?”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一個人說話。
那場長平之戰,打到後麵,其實雙方都拖不起了。
但區別在於,秦國國力比趙國強,那一戰之後恢複了幾年就能起來,而趙國失敗後,直接衰落到現在。
至於最後對趙軍俘虜的處理,或許那些沒領軍過的人會罵白起,但他們這些軍伍之人,哪怕嘴上罵白起,心底其實是能理解的。
秦軍前線壓力也大,對幾十萬青壯俘虜,哪怕收編或者融入秦國都風險極大,不殺了難道把他們放迴去給趙國嗎?
那打了那場戰鬥有什麽用?
趙國國力恢複個幾年不一樣也可以起來?
現在,楚軍有十幾萬人擺在眼前,秦國人會選擇和談?
“如果本將是那李緣,為了削弱楚國實力,你們這十幾、二十萬人,送到秦國那些礦場、工廠裏去當奴隸多好啊!還能增長秦國之力,何樂不為呢?”項燕的話宛如惡鬼的低語,讓其他人心裏對秦國的有的一絲投降之心頓時消失。
與其被拉去和匈奴人一起挖礦或者被殺,還不如打一場……
反正真要敗局已定,自己身為將領帶著親兵還是能跑掉的,死的最多的也隻是底下的那些平民士兵。
而項燕和屈量等少數幾人考慮得還更多。
秦國打匈奴的那場戰鬥,充其量隻能算是秀了一把新裝備,無法實際讓其他幾國感受到現在秦軍的戰力,至少楚國感受不到。
而秦國看上去又在準備接下來三年將精力放到國內,那為了外部環境的平穩,不管怎樣都得先震懾一下六國的。
這場戰爭,簡直是天賜的機會。
一刻鍾後,這場作戰會議在三大貴族表態要與秦國死戰到底後結束,連帶著其他的貴族將領也堅定了信心。
而等其他人走後,項燕卸下了自己的鎧甲,讓親衛也卸了甲,準備去營中暗訪。
他無法保證戰爭的勝利,但他得保證自己盡到了全力。
營地內,楚軍按照各將領所帶人數分成了許多不同的區域,三大貴族和部分人由於負責防區的不在這邊,所以隻是帶著一些親兵在此。
項燕為了防止屈氏擺自己一道,他不僅將屈氏的保證泄露給了其他一些將領,還將他們三大貴族的軍隊打散了。
整個楚軍防線分成了三部分,項燕自己和昭氏在中間,屈氏和景氏在兩側。
等後續部隊到後,項燕會讓昭氏也和自己分開把守城池。
項燕的態度是,隻要能守住,你們三大家族怎麽內鬥都行,哪怕互相把對方的兵都打完了也無所謂。
這一點,三大貴族從這次的排兵布陣上就看出來了。
於是其他營地裏一切正常,但當項燕走到三大貴族所在的區域時,這裏的氣氛明顯有些不對勁。
三大家族雖然待在一起,但各自營地卻隱隱分開。
項燕嗤笑一聲。
屈氏說得好聽,可結果不還是防備著另外兩家嗎?而另外兩家一看屈氏的態度,也互相不信任了……
得虧這次是防守,這要是進攻,指不定各打各的還被敵人各個擊破……
他先是走入了景氏的營地,一切都很正常。
隻是當走到一個帳篷外時,他腳步停了下來。
帳篷內有好幾道聲音,似乎是一些貴族子弟在交談。
三大家族其實除了主脈外,其他旁支之間都各自有通婚,所以哪怕三家之間營地互相戒備,一些人還是會各自跑來跑去的聯絡。
這其實沒什麽,畢竟打斷骨頭連著筋。
隻是裏麵傳來的交談內容……
“你們說,這仗需要打多久?”
“不曉得,但怎麽也要一月吧,我們這日子難熬咯!”
帳篷裏,幾個貴族子弟唉聲歎氣。
自從知道秦國在準備進攻後,楚國也開始了備戰,首要動作就是拒絕秦國商隊進入。
但這造成一個極為嚴重的後果,那些在楚國的秦國店鋪隻能靠著存貨售賣,讓本就受歡迎的秦國商品價格不斷高漲,一些甚至已經斷貨。
可偏偏此物貴族們自己也在用,甚至是主力購買人群,他們既不能直接封掉秦國商鋪以免引來秦國的全麵報複,又不能徹底斷絕進貨渠道。
於是他們隻封鎖了秦國和楚國的邊境,楚國和其他國家的卻沒有……
這下好了,許多五國商人帶著東西走私進楚國,不僅價格高昂,量還很少,畢竟五國貴族們自己也喜歡。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這幫楚國貴族子弟總算是體驗到這個感覺了,尤其是在離開家族前往這邊境之後。
之前習慣了衛生紙,現在在戰場上別說不好使用麻布等物,讓他們用竹片或者土石上廁所,他們自己都感覺髒……
在家中習慣了精品香皂等物,如今到了這裏由於條件不足,好幾天沒洗澡的他們隻感覺渾身難受,現在如果能洗個澡,哪怕不用精品香皂隻用那些平價香皂他們都可以接受了……
這還是一些普通的,一些貴族習氣較重、要求嚴格的更是叫苦連天。
“在家裏還不覺得,如今到了軍營,聞不到那些香水味我感覺日子都沒趣了。”一個景氏子弟聞了聞自己身上,眉頭一皺。
這個時代,貴族之人幾乎都配有香囊,麵對比香囊更甚的香水,可不僅是女子喜愛。
“不止呢,我家中剛買了精鹽,剛習慣了胃口,如今又要來吃這些軍食,我甚至感覺馬吃得都比我好。”一個昭氏子弟說。
“而且近幾天沒有太陽,我的燈都亮不起來了,別說炭火,這煤油燈和蠟燭我都不習慣。”
“我的四輪車也不能帶來,這兩輪戰車現在駕起來太顛簸了……”
帳篷外。
項燕聽著裏麵傳來的聲音,站在原地沉默了許久。
他好像發現了一種新的戰爭方式……
這才幾個月啊?
年輕子弟就被腐蝕到了這個程度?
哎不對,好像自家也會用那些?
那這就更尷尬了……
讓他再迴到以前那種生活方式,他項燕自己可以,但他知道阻止整個楚國、甚至阻止自己項家都不可能……
這算什麽?商品攻勢?
可麵對秦國這種攻勢,沒有一個和秦國科學院一樣的衙門搞商品,他們根本防不了……
他項家也試圖仿製過一些秦國商品,但結果不能說毫無起色,也約等於無。
他轉身離開,手不自覺的抖了下。
心裏,一種站在海邊看著遠處滔天巨浪拍過來、自己卻無法抵擋的無力感猛然出現。
……
“國師,你就沒什麽意見?”
“蒙將軍,我隻是個學生,不敢妄言軍務。”
國師的豪華馬車上,麵對跟自己講解完作戰計劃、期待自己發表意見的蒙武,李緣很光棍的說道。
讓他說些戰略,可以;讓他指點下方向,也可以;讓他說些軍事大道理,更可以。
但在實際戰場上發表作戰意見……算了吧……
上一個沒有自知之明早被趕到海島上去了……
蒙武確認了他的態度後,自己也輕鬆了下來。
對這場戰爭,他心裏有著九成把握能贏、一成把握能險勝,就是沒有輸!
現在李緣不多幹涉,帶領著有火藥和大炮、熱氣球、新式鎧甲和武器的秦軍,他要是還打不贏項燕,不用秦王問責,他會自己抹脖子的。
“既如此,國師,本將先去前線了?”
“自然可以。”李緣點了點頭:“隻是希望到後麵,是否繼續打下去的決定權以及俘虜的問題上,蒙將軍可得聽命於我。”
“應當的。”
蒙武知道,國師肯定和大王有某些謀劃,他不想知道那些,他隻要算下這次自己能掙到多少軍功就行。
在尉繚新規劃的軍製下,軍官和將領未來也要進行改變。
首要就是一個叫軍銜的東西,這決定了軍官的等級。
而將領之間也有軍銜上的差距,這差距又決定了自己所帶部隊的多少、新裝備的優先分配程度。
這一切,都要靠軍功說話。
想靠關係也可以,隻要你覺得你的關係可以同時搞定秦王、國師、軍部部長三人就行。
蒙武覺得世界上沒這號人……
他想讓蒙恬以後在軍隊中起點高些的話,那自己這個做爹的就得先打下一份基業給他。
不然別人的部隊以後火炮、熱氣球、重騎兵都有,隻有自家的孩子還帶著步兵,那多丟臉?
告辭了之後,蒙武率先帶著兩千騎兵離開,隻有李緣繼續帶著三千士卒在後麵慢悠悠的走著。
他甚至還有興趣在一些郡縣停下來,問下官員當地的發展情況。
一路上,他還降職了十幾個貪官、發配了幾個罪行實在嚴重的黑心官去和匈奴奴隸們一起挖礦。
除了每天下午正餐之前會抽一個小時去鹹陽宮給政哥接著講曆史外,這一路上過得可謂是輕鬆無比。
如果不是因為怕影響不好,他甚至想帶幾個侍女來。
這一日,離前線大營還有半天路程、他以睡午覺的由頭再次閃到鹹陽宮時,他發現嬴政似乎有了些什麽想法。
王座上,嬴政正在一個小本子上對著一張畫紙上的地圖寫著什麽。
李緣悄悄湊過去一看。
畫紙的地圖上,用不同顏色的畫筆畫出了好幾個區域,互相之間甚至有重合的,一側還有對這些不同顏色區域的注解,隻是由於是小篆,他看不懂。
“政哥,這是什麽?”
嬴政看了他一眼,接著低頭寫著:“你給寡人說過的那些異族,寡人記下了他們的發源地和大致區域。”
“幹什麽?”
“找到之後,滅族。”
“……”
看著嬴政雲淡風輕的說著滅族之語、又認真的記著那些地區,李緣心裏仿佛有無數槽想吐,但卻怎麽也說不出口。
嬴政的想法是好的,隻是……
“政哥,有些民族是後來才分化形成的。”
“比如?”
“比如後來的鮮卑、柔然之類的,都可以追溯到現在的匈奴和東胡。”
嬴政沉默了一下。
“所以,如果寡人再把東胡滅了,是不是就沒那些了?”
“……”
這可真是強大至極的解決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