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你這就寫完了?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偏殿的對話傳來時,李緣和嬴政一家子剛吃完火鍋。
熊梔帶著扶蘇離開了,她還要去招待下那些官員女眷;吃飯是吃飯,但吃完飯之後,才是具有交流意義的正事。
嬴政則帶著李緣朝著外麵走去,全當散步了。
“顏逅是在提醒蒙武?”
“差不多。”嬴政說:“蒙家世代將門,如今蒙武又是第一個因戰功封侯的人,蒙恬還是寡人的伴讀,如今又天天待在扶蘇身邊,蒙家未來的權勢,可想而知。”
“然後蒙武就說放心?”
“嗯,蒙武沒有那種擔心,顯然他知道寡人給他封侯不僅僅因為這次的戰功,還有著以此打樣的意思。”嬴政歎了口氣:“這才是寡人期望的臣子啊,能理解寡人的心思還放心寡人,而不是一堆天天考慮著如何能建功又不功高震主的人。”
李緣沉默了,後者才是曆史上大部分臣子的樣子,能和嬴政一樣放任臣子建功的君王,翻遍史書都沒幾個……
嬴政忽然想到了李緣曾說最喜歡的三個曆史人物:“寡人記得,你心裏那第三的武侯,就是那劉備的丞相?”
“對,我不是給你講到劉備白帝城托孤嗎?之後最多三天,等我講完他的事,你就知道有多可貴了。”
嬴政沒反駁,等自己了解完那武侯的所有事自會有答案的。
無意間,兩人走到了王宮外圍的一間宮殿前。
這裏宮殿高大、肅穆,但周圍卻沒幾個人……
“這裏是……?”
“太史局。”嬴政說。
作為史料記載的部門,為了保證公正性,他不屬於廷會和任何一個衙門管轄。
雖然還是局的名,但卻是絕對的部級,甚至太史令連李斯的話可以不鳥。
而太史局主要分兩個機構,一個是記載史書、天文地理誌等國家史書的機構,另一個是負責記載君王起居注的。
至於史書,據李緣所知則分兩種。
一種是以君王為主體記載的大敘事、也叫本紀,一種是個人的傳記載體。
來到秦國後李緣才知道,那個能造出‘初代身份證’、能將王朝95%以上的子民都登記在冊的大秦,其實早就有這種全麵而係統的曆史記載了。
隻是在原本的曆史上,那些都在一場大火裏和大秦一起死去了……
兩人站在這裏,身後遠處還有錦隴和一些宦者、王宮甲士,這一群人早就引起了太史局的注意。
大殿內,一個老者帶著十幾個中年人快速走出。
“拜見大王!拜見國師!”
“我就散步到這來看看的。”李緣看著麵前這個神情嚴肅的老者:“我能去看看史書嗎?”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但你是國師……
太史令考慮一下,看向了嬴政。
後者點了點頭。
“大王,國師,請!”
眾人走進去後,入眼的就是大殿內十幾個桌案。
桌案後,是數米高的木質書架,擺滿了竹簡和一些科學院造出來的紙張。
自科學院弄出紙張和書本後,太史局也改革了一下記載方式。
對史書記錄了兩份,一份是由新聞紙裁定而成的紙張版,適合閱讀;但還用竹簡寫了一份放在倉庫裏備份,用作太史局收藏的傳承之物。
“國師,想看什麽?”
“以前的我暫時就不看了,大王繼位後的在哪?”
“請跟下官來。”
太史令讓其他史官接著工作,自己帶著李緣和嬴政穿過了十幾排書架,走到了一個隻擺滿了一行的書架前。
紙質版的。
“國師,竹簡已入庫,這些是已裝訂成冊的,便於觀看。”
“有《今上本紀》,臣子的傳記如您的《國師李緣傳》,天文誌、地理誌、財政記錄、各版秦律……等二十八冊,全在這裏。”
“《今上本紀》在哪?”
太史令拿出了一本隻有不到百頁的小本子,他們為了以防萬一,一本書冊最多百頁。
李緣裝模作樣的看了看,除了能看出這些史官的字是真特娘的好以外,別的看不出什麽。
但最新的那一頁裏,能明顯看得出有一行字似乎是最近才寫的。
“這個……”
“這是國師您這次出征的記載,我等半個時辰前才寫上。”
李緣沉默了。
雖然他看不懂小篆,可其中少數幾個字他還是能蒙個大概出來的,而且這居然隻有一行……
他讓太史令念了一下。
【王九年八月,國師緣與將軍武率軍攻楚,大勝,半月而還。】
李緣眨巴了下眼,看到下方是半頁紙的空白。
又往後翻了兩頁,還是空白。
愣愣抬頭:“沒……沒了?”
太史令眉頭一挑:“還要如何?”
李緣:“……”
他帶著一絲希望讓太史令拿出了對自己的記載——《國師李緣傳》,也是繼嬴政的本紀後的第一傳記,同樣翻到最新頁。
【九年八月,受王命為將率軍十萬、攜炮兵攻楚,拔十八城、破敵二十萬、拓土上百裏,天下大震。並於新地實新秦法,安民固土。】
後麵,又是空白……
李緣:“……”
迄今為止,這太史令還是唯一一個短時間震驚他兩次的人。
他有些不死心,又讓太史令翻出了對蒙武的記載。
蒙武並沒有單獨列傳,而是和楊端和在同一個傳中。
同樣翻到最新頁。
【八月,為國師緣副將征楚,受命領軍入敵境為餌。時敵三麵包圍,武命親衛三百人攜熱氣球兩刻鍾急行十裏山路繞後,自正麵引軍接敵,大敗楚軍,下敵十二城。賜武定侯、增邑五百戶。】
後麵又是空白。
李緣忽然感覺這一切有些不太真實。
自己在外頭孤寡了大半個月,天天和蒙武那些不懂風情粗漢子呆在一起,甚至還親眼見過了慘烈的戰場廝殺和那些血流如注的場景……
如今卻看到那一切都隻濃縮於這一行……不對,三行字?
“你這就寫完了?”
李緣不可思議的質問了一句,音量有些拔高。
你再惜字如金特麽也不能隻寫這麽點啊!
我個國師第一次當主將帥軍出征,外麵都在傳我第一次就能打出如此戰績不愧為仙人——雖然這都是不必在意的虛名,但後人對此肯定有很大好奇啊!
結果翻開史書:就這?
太史令沉默了一下:“還要短嗎?”
李緣:“!!!”
熊梔帶著扶蘇離開了,她還要去招待下那些官員女眷;吃飯是吃飯,但吃完飯之後,才是具有交流意義的正事。
嬴政則帶著李緣朝著外麵走去,全當散步了。
“顏逅是在提醒蒙武?”
“差不多。”嬴政說:“蒙家世代將門,如今蒙武又是第一個因戰功封侯的人,蒙恬還是寡人的伴讀,如今又天天待在扶蘇身邊,蒙家未來的權勢,可想而知。”
“然後蒙武就說放心?”
“嗯,蒙武沒有那種擔心,顯然他知道寡人給他封侯不僅僅因為這次的戰功,還有著以此打樣的意思。”嬴政歎了口氣:“這才是寡人期望的臣子啊,能理解寡人的心思還放心寡人,而不是一堆天天考慮著如何能建功又不功高震主的人。”
李緣沉默了,後者才是曆史上大部分臣子的樣子,能和嬴政一樣放任臣子建功的君王,翻遍史書都沒幾個……
嬴政忽然想到了李緣曾說最喜歡的三個曆史人物:“寡人記得,你心裏那第三的武侯,就是那劉備的丞相?”
“對,我不是給你講到劉備白帝城托孤嗎?之後最多三天,等我講完他的事,你就知道有多可貴了。”
嬴政沒反駁,等自己了解完那武侯的所有事自會有答案的。
無意間,兩人走到了王宮外圍的一間宮殿前。
這裏宮殿高大、肅穆,但周圍卻沒幾個人……
“這裏是……?”
“太史局。”嬴政說。
作為史料記載的部門,為了保證公正性,他不屬於廷會和任何一個衙門管轄。
雖然還是局的名,但卻是絕對的部級,甚至太史令連李斯的話可以不鳥。
而太史局主要分兩個機構,一個是記載史書、天文地理誌等國家史書的機構,另一個是負責記載君王起居注的。
至於史書,據李緣所知則分兩種。
一種是以君王為主體記載的大敘事、也叫本紀,一種是個人的傳記載體。
來到秦國後李緣才知道,那個能造出‘初代身份證’、能將王朝95%以上的子民都登記在冊的大秦,其實早就有這種全麵而係統的曆史記載了。
隻是在原本的曆史上,那些都在一場大火裏和大秦一起死去了……
兩人站在這裏,身後遠處還有錦隴和一些宦者、王宮甲士,這一群人早就引起了太史局的注意。
大殿內,一個老者帶著十幾個中年人快速走出。
“拜見大王!拜見國師!”
“我就散步到這來看看的。”李緣看著麵前這個神情嚴肅的老者:“我能去看看史書嗎?”
原則上是不可以的;但你是國師……
太史令考慮一下,看向了嬴政。
後者點了點頭。
“大王,國師,請!”
眾人走進去後,入眼的就是大殿內十幾個桌案。
桌案後,是數米高的木質書架,擺滿了竹簡和一些科學院造出來的紙張。
自科學院弄出紙張和書本後,太史局也改革了一下記載方式。
對史書記錄了兩份,一份是由新聞紙裁定而成的紙張版,適合閱讀;但還用竹簡寫了一份放在倉庫裏備份,用作太史局收藏的傳承之物。
“國師,想看什麽?”
“以前的我暫時就不看了,大王繼位後的在哪?”
“請跟下官來。”
太史令讓其他史官接著工作,自己帶著李緣和嬴政穿過了十幾排書架,走到了一個隻擺滿了一行的書架前。
紙質版的。
“國師,竹簡已入庫,這些是已裝訂成冊的,便於觀看。”
“有《今上本紀》,臣子的傳記如您的《國師李緣傳》,天文誌、地理誌、財政記錄、各版秦律……等二十八冊,全在這裏。”
“《今上本紀》在哪?”
太史令拿出了一本隻有不到百頁的小本子,他們為了以防萬一,一本書冊最多百頁。
李緣裝模作樣的看了看,除了能看出這些史官的字是真特娘的好以外,別的看不出什麽。
但最新的那一頁裏,能明顯看得出有一行字似乎是最近才寫的。
“這個……”
“這是國師您這次出征的記載,我等半個時辰前才寫上。”
李緣沉默了。
雖然他看不懂小篆,可其中少數幾個字他還是能蒙個大概出來的,而且這居然隻有一行……
他讓太史令念了一下。
【王九年八月,國師緣與將軍武率軍攻楚,大勝,半月而還。】
李緣眨巴了下眼,看到下方是半頁紙的空白。
又往後翻了兩頁,還是空白。
愣愣抬頭:“沒……沒了?”
太史令眉頭一挑:“還要如何?”
李緣:“……”
他帶著一絲希望讓太史令拿出了對自己的記載——《國師李緣傳》,也是繼嬴政的本紀後的第一傳記,同樣翻到最新頁。
【九年八月,受王命為將率軍十萬、攜炮兵攻楚,拔十八城、破敵二十萬、拓土上百裏,天下大震。並於新地實新秦法,安民固土。】
後麵,又是空白……
李緣:“……”
迄今為止,這太史令還是唯一一個短時間震驚他兩次的人。
他有些不死心,又讓太史令翻出了對蒙武的記載。
蒙武並沒有單獨列傳,而是和楊端和在同一個傳中。
同樣翻到最新頁。
【八月,為國師緣副將征楚,受命領軍入敵境為餌。時敵三麵包圍,武命親衛三百人攜熱氣球兩刻鍾急行十裏山路繞後,自正麵引軍接敵,大敗楚軍,下敵十二城。賜武定侯、增邑五百戶。】
後麵又是空白。
李緣忽然感覺這一切有些不太真實。
自己在外頭孤寡了大半個月,天天和蒙武那些不懂風情粗漢子呆在一起,甚至還親眼見過了慘烈的戰場廝殺和那些血流如注的場景……
如今卻看到那一切都隻濃縮於這一行……不對,三行字?
“你這就寫完了?”
李緣不可思議的質問了一句,音量有些拔高。
你再惜字如金特麽也不能隻寫這麽點啊!
我個國師第一次當主將帥軍出征,外麵都在傳我第一次就能打出如此戰績不愧為仙人——雖然這都是不必在意的虛名,但後人對此肯定有很大好奇啊!
結果翻開史書:就這?
太史令沉默了一下:“還要短嗎?”
李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