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隻要對大秦有利,那這就是值得的
大秦:讓政哥開著掛打天下 作者:最後一個修仙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救我這個,本應該死的人?”
說完這句話,似乎是因為說太多了,蒙冥顯得有些唿吸困難,等了好一會才緩過來。
李緣有些感慨,這是完全確定了自己就是從以後來的啊!
可是,他怎麽會有這麽大膽的想法的呢?
與後世經曆過基礎教育與小說熏陶的人不同,現在人的科學觀念都是從那個剛剛完成各方麵技術起步的科學院裏傳出來的,在此之前幾乎沒有,那他怎麽會這麽想?
而且,他說自己是“本應該死的人”,這又是哪來的判斷?
“你都病成這樣了,還有心思猜我?”
蒙冥抬手指了指一側的一個小櫃子,那似乎是這房間裏最獨特的一個,因為除了放藥的幾個桌子外,就隻有那一個櫃子還留在房間裏了。
李緣走了過去,在蒙冥的示意下從櫃子底部的一個暗格裏拿出了一把鑰匙,打開了櫃子上層的一個抽屜。
這鑰匙和鎖還是李緣從後世買來的呢。
打開抽屜,裏麵是一個小本子。
在對方的點頭允許下,李緣拿著本子走迴床邊,遞給了蒙冥。
“國師可知這裏麵是什麽?”
“你們蒙家的賬本嗎?”
蒙冥:“……”
我是身體病了,不是腦子病了……
“這是對國師你一些行為的記載、和猜測。”蒙冥說:“如在下所料不錯,鹹陽城所有大家族、甚至六國王族都有一個這樣的本子,隻是在下的記錄裏,多出了一些科學院的內容。”
李緣明白了他想說什麽。
天下所有人都對他有好奇,也都在暗地裏調查、分析他。
但隻有眼前的蒙冥因為科學院的一些信息而猜出了自己是從以後來的。
“你應該是蒙武帶進去的吧?那楊端和他們……”
蒙冥笑著點了點頭。
李緣沉默了一下:“他們也猜到了?他們會說嗎?”
這其實已經迴答了蒙冥之前的疑惑。
“他們都是聰明人。”
這個迴答,也是李緣那兩個問題的答案。
李緣點了點頭,拿過他手裏的本子,想著迴去研(封)究(堵)下;蒙冥也沒有反對,他能理解,但也知道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你好好養病。”
“國師?”
“是不是想說,我真確定要救你了?”李緣笑了笑:“你是本應該死的人,可是,我也是一個本不應該存在之人啊!”
走出屋子,又找到了醫官。
李緣記下了蒙冥所有的病症和發病記錄,又給醫官下了死命令:盡最大努力延續他的命。
謝絕了蒙武的宴請後,他走出了這小院。
路上,他看著跟上來的呂不韋有些奇怪:“你這麽閑?要不要再給你安排幾個事?”
“……”
“老夫真想打你一頓!”呂不韋停頓了一下:“知道為何讓你來嗎?”
“知道,救蒙冥嘛!”
這點李緣還是能想到的。
蒙恬為何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他病情加重的時候就來說了?而蒙武之前和自己一起出征時為何也沒說過?
很顯然,嬴政對醫官失望了、但又想救下蒙冥的命。
“你有把握嗎?”
“看怎麽說,如果靠我自己的話,沒有。”李緣說:“但如果是靠別人,那鐵定行。”
他可以拿著這些病症記錄去後世查,再不濟去問自己那當護士的表姐和當醫生的表哥,然後對症買藥。
隻是這僅限於吃藥能好的情況;如果是需要動手術的大病,那他就得去國外走一趟了。
呂不韋似乎聽懂了他的意思,隨即說道:“老夫把消息傳播出去,你應該不會介意吧?”
李緣停下了腳步,盯著呂不韋看了許久。
“我說,你們該不會是想著讓我在醫術上的名聲……”
呂不韋點了點頭。
“政哥知道嗎?”
“他允許蒙恬來找你,就已經證明了。”
李緣沉默著離開。
王宮。
他在嬴政那得到了另一個答案。
“你需要一個這樣的名聲。”嬴政從一疊公文紙裏抽出了一張:“已經有郡縣醫官開始往下麵的亭和裏、村進行醫學普及了,隻是,很難。”
讓他們把水燒開了再喝,他們說不想浪費柴。
讓他們不要生吃野菜,他們說自古就這麽吃的。
讓他們有病去縣城醫館,哪有坐診醫官可以給你看病,不要去找那些方士,他們說懶得走。
讓他們……
總之,大秦那超越時代的醫學技術,在往百姓間普及的過程中,遭到了來自這個時代的巨大阻力。
“所以,你就想著借我的名聲,讓人們接受新的醫學知識?”
“正是。”
“政哥,你是不是太急了?”
嬴政看著他,李緣想了想:“路得一步步走啊,我們後世王朝醫學普及之路進行了幾十年,結果到我那個年代都還有人相信生不出兒子是女人不行呢。”
其實這還算好的。
諸如生病了不找醫生反而用民間偏方把病人病情玩重、甚至直接玩死的都有。
“急嗎?”
“確實有點。”
“寡人不這麽覺得。”嬴政說:“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的大秦,一個嬰兒平安長到十六歲的幾率有多低。”
“十個隻有四五個?”李緣問了句。
“兩個甚至一個。”嬴政告訴了他一件極其殘酷的事。
雖然吃不飽飯和戰爭也是兩個大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醫學知識的短缺是主因——至少在嬴政眼中是的。
有李緣在,大秦百姓未來怎麽可能吃不飽飯?
有自己在,別說大秦,天下百姓都不會再有多少被戰亂傷害的時候了。
那麽這樣一來,阻礙人口發展的原因,就隻剩下這個了。
而恰好,眼下六國無暇顧及秦國,而秦國由於科學院的存在,吸引或者培養出了大量的醫官——至少是能識字看懂李緣寫的那本醫書的醫官,有了可以普及醫學知識的本錢。
“所以,既然大秦現在有這方麵的實力,那為何不這麽做?”
“隻要對大秦有利,那這就是值得的。”
“哪怕隻能救下一部分人!因為保不準,他們當中就會有一個人能給大秦做出巨大貢獻!”
李緣看著他,心裏縱使有再多的勸諫話語都覺得不好說了。
嬴政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能說什麽?
說完這句話,似乎是因為說太多了,蒙冥顯得有些唿吸困難,等了好一會才緩過來。
李緣有些感慨,這是完全確定了自己就是從以後來的啊!
可是,他怎麽會有這麽大膽的想法的呢?
與後世經曆過基礎教育與小說熏陶的人不同,現在人的科學觀念都是從那個剛剛完成各方麵技術起步的科學院裏傳出來的,在此之前幾乎沒有,那他怎麽會這麽想?
而且,他說自己是“本應該死的人”,這又是哪來的判斷?
“你都病成這樣了,還有心思猜我?”
蒙冥抬手指了指一側的一個小櫃子,那似乎是這房間裏最獨特的一個,因為除了放藥的幾個桌子外,就隻有那一個櫃子還留在房間裏了。
李緣走了過去,在蒙冥的示意下從櫃子底部的一個暗格裏拿出了一把鑰匙,打開了櫃子上層的一個抽屜。
這鑰匙和鎖還是李緣從後世買來的呢。
打開抽屜,裏麵是一個小本子。
在對方的點頭允許下,李緣拿著本子走迴床邊,遞給了蒙冥。
“國師可知這裏麵是什麽?”
“你們蒙家的賬本嗎?”
蒙冥:“……”
我是身體病了,不是腦子病了……
“這是對國師你一些行為的記載、和猜測。”蒙冥說:“如在下所料不錯,鹹陽城所有大家族、甚至六國王族都有一個這樣的本子,隻是在下的記錄裏,多出了一些科學院的內容。”
李緣明白了他想說什麽。
天下所有人都對他有好奇,也都在暗地裏調查、分析他。
但隻有眼前的蒙冥因為科學院的一些信息而猜出了自己是從以後來的。
“你應該是蒙武帶進去的吧?那楊端和他們……”
蒙冥笑著點了點頭。
李緣沉默了一下:“他們也猜到了?他們會說嗎?”
這其實已經迴答了蒙冥之前的疑惑。
“他們都是聰明人。”
這個迴答,也是李緣那兩個問題的答案。
李緣點了點頭,拿過他手裏的本子,想著迴去研(封)究(堵)下;蒙冥也沒有反對,他能理解,但也知道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你好好養病。”
“國師?”
“是不是想說,我真確定要救你了?”李緣笑了笑:“你是本應該死的人,可是,我也是一個本不應該存在之人啊!”
走出屋子,又找到了醫官。
李緣記下了蒙冥所有的病症和發病記錄,又給醫官下了死命令:盡最大努力延續他的命。
謝絕了蒙武的宴請後,他走出了這小院。
路上,他看著跟上來的呂不韋有些奇怪:“你這麽閑?要不要再給你安排幾個事?”
“……”
“老夫真想打你一頓!”呂不韋停頓了一下:“知道為何讓你來嗎?”
“知道,救蒙冥嘛!”
這點李緣還是能想到的。
蒙恬為何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在他病情加重的時候就來說了?而蒙武之前和自己一起出征時為何也沒說過?
很顯然,嬴政對醫官失望了、但又想救下蒙冥的命。
“你有把握嗎?”
“看怎麽說,如果靠我自己的話,沒有。”李緣說:“但如果是靠別人,那鐵定行。”
他可以拿著這些病症記錄去後世查,再不濟去問自己那當護士的表姐和當醫生的表哥,然後對症買藥。
隻是這僅限於吃藥能好的情況;如果是需要動手術的大病,那他就得去國外走一趟了。
呂不韋似乎聽懂了他的意思,隨即說道:“老夫把消息傳播出去,你應該不會介意吧?”
李緣停下了腳步,盯著呂不韋看了許久。
“我說,你們該不會是想著讓我在醫術上的名聲……”
呂不韋點了點頭。
“政哥知道嗎?”
“他允許蒙恬來找你,就已經證明了。”
李緣沉默著離開。
王宮。
他在嬴政那得到了另一個答案。
“你需要一個這樣的名聲。”嬴政從一疊公文紙裏抽出了一張:“已經有郡縣醫官開始往下麵的亭和裏、村進行醫學普及了,隻是,很難。”
讓他們把水燒開了再喝,他們說不想浪費柴。
讓他們不要生吃野菜,他們說自古就這麽吃的。
讓他們有病去縣城醫館,哪有坐診醫官可以給你看病,不要去找那些方士,他們說懶得走。
讓他們……
總之,大秦那超越時代的醫學技術,在往百姓間普及的過程中,遭到了來自這個時代的巨大阻力。
“所以,你就想著借我的名聲,讓人們接受新的醫學知識?”
“正是。”
“政哥,你是不是太急了?”
嬴政看著他,李緣想了想:“路得一步步走啊,我們後世王朝醫學普及之路進行了幾十年,結果到我那個年代都還有人相信生不出兒子是女人不行呢。”
其實這還算好的。
諸如生病了不找醫生反而用民間偏方把病人病情玩重、甚至直接玩死的都有。
“急嗎?”
“確實有點。”
“寡人不這麽覺得。”嬴政說:“你可能不知道,如今的大秦,一個嬰兒平安長到十六歲的幾率有多低。”
“十個隻有四五個?”李緣問了句。
“兩個甚至一個。”嬴政告訴了他一件極其殘酷的事。
雖然吃不飽飯和戰爭也是兩個大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醫學知識的短缺是主因——至少在嬴政眼中是的。
有李緣在,大秦百姓未來怎麽可能吃不飽飯?
有自己在,別說大秦,天下百姓都不會再有多少被戰亂傷害的時候了。
那麽這樣一來,阻礙人口發展的原因,就隻剩下這個了。
而恰好,眼下六國無暇顧及秦國,而秦國由於科學院的存在,吸引或者培養出了大量的醫官——至少是能識字看懂李緣寫的那本醫書的醫官,有了可以普及醫學知識的本錢。
“所以,既然大秦現在有這方麵的實力,那為何不這麽做?”
“隻要對大秦有利,那這就是值得的。”
“哪怕隻能救下一部分人!因為保不準,他們當中就會有一個人能給大秦做出巨大貢獻!”
李緣看著他,心裏縱使有再多的勸諫話語都覺得不好說了。
嬴政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能說什麽?